Saturday, November 25, 2006

「火星文」的英文怎麼說?

還記得今年年初的學測嗎?曾經因為國文考題中出現了「火星文」而喧騰一時。之後大考中心公布成績,聯合報的記者採訪我,我跟她透露了「火星文」的英文可以怎麼說,但是隔天(2 月 23 日)見報後只出現英文閱卷的點滴,這段並沒有寫進去。當時也有一家電視台對此表示初步的興趣,跟我有電話上的聯繫,可是談完之後他們大概覺得沒什麼「賣點」,就無疾而終了。

相信今年 3 月上我的課的同學應該還有印象吧!我拿了一本著名語言學家 David Crystal 的書 A Glossary of Netspeak and Textspeak (2004) 跟同學解釋,「火星文」就可以直接用書名裡的 textspeak。這個新詞 textspeak 可以直譯成「手機簡訊用語」,text 乃摘自 text message「手機簡訊」,-speak 這個後綴意為「...用語」(如 doctorspeak「醫生用語」、computerspeak「電腦用語」、marketingspeak「行銷用語」、business-speak「商業用語」等,而這個英文裡的新後綴乃源自於英國作家 George Orwell 於小說 1984 中所創之 Newspeak「新語言」)。翻閱此書中的詞彙表,才發現英語世界中的手機簡訊跟我們的火星文有異曲同工之處:豐富的表情符號(抱歉,因為文化的差異,沒有 Orz),用很多字母詞(btw: by the way「對了」、ggp: got to go pee「得去尿尿了」。是不是有點像我們用注音符號ㄅ代表「不」、用ㄉ代表「的」、用ㄋ代表「你」?),流行同音取代(b4: before「之前」、cul8r: see you later「再見了」。像不像我們的 3Q「Thank you」、「偶」代表「我」、「醬」代表「這樣」?)

當然,語言不一樣,文化不一樣,兩者本質上類似,但呈現出來的結果卻是南轅北轍,不過英文的 textspeak 和中文的「火星文」的確可以描述這個網路、簡訊時代的次文化,讓年輕人著迷,讓家長老師頭痛。我們的「火星文」,英文裡就是 textspeak,絕不是令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自創的 Martian language。

下面是一則今年 11 月 11 日的美聯社報導,茲摘錄前兩段,以為佐證:

New Zealand students may 'text-speak' in exams

WELLINGTON, New Zealand (AP) -- New Zealand's high school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se "text-speak" -- the mobile phone text message language beloved of teenagers -- in national exams this year, officials said.

Text-speak, a second language for thousands of teens, uses abbreviated words and phrases such as "txt" for "text", "lol" for "laughing out loud" or "lots of love," and "CU" for "see you."

Saturday, November 18, 2006

Comme ça le français! 略述法文的變音符號

在介紹英文裡的法文外來語時,大部分同學都對法文的變音符號 (diacritics) 感到頭痛萬分,今在此作個扼要的說明整理,希望能讓不諳法文的人找到記憶的線索,讓懂法文的人豁然開朗。

如前文「從 maitre d' 談起」(2006 年 10 月 26 日) 所述,法文的變音符號有 5 種:左下撇 (acute accent)、右下撇 (grave accent)、尖帽子 (circumflex)、上兩點 (diaeresis)、掛尾巴 (cedilla),至於為什麼如此?有什麼意義?茲簡述、舉例如下:

(1) 左下撇 (acute accent):只出現在 e 這個母音字母上。後面的子音字母消失後,就在前面的 e 上方加個左下撇,表示 something was here,如 élite「菁英」,由古法文 eslite 演變而來,é 頭頂上的左下撇就標記著消失的 s;exposé「爆料」,由原形動詞 exposer「暴露」變化而來,é 頭頂上的左下撇就標記著消失的 r。但是有時候 é 似乎並不表示有任何子音消失,只是單純地代表「開音節」(open syllable:以母音結尾的音節)的「緊母音」(tense vowel),IPA 作 [e],如 cause célèbre 的 é (cé + lèbre)。
(2) 右下撇 (grave accent):出現在 a 和 e 這兩個母音字母上。à 源自拉丁文的 ad(如 ad hoc「特別的,視情況需要的」),基本的意思為 to; toward。同左下撇,拉丁文的 d 消失後就在前面的 a 掛上右下撇。然而 è 上面的那一撇就看不出代表什麼消失的字母,反而是標示著法文裡「閉音節」(closed syllable:以子音結尾的音節) 的鬆母音 (lax vowel),IPA 作 [ε],如 cause célèbre 的 è (cé + lèbre)。
(3) 尖帽子 (circumflex):出現在不同的母音字母上。這頂「尖帽子」和「左下撇」的差不多,常有標記著後面子音(一般是 s)消失的功能。例:tête「頭」源自古法文 teste(拉丁文作 testa,英文裡有一專業術語 test「介殼」,來源相同),maître「師傅,大師」源自古法文 maistre(拉丁文作 magister,英文裡有 master「主人,大師」、magistrate「治安法官,(擁有司法權的)行政長官」,來源相同),goût「味覺,滋味」源自古法文 goust(拉丁文作 gustus,英文裡有 gustatory「味覺的」,來源相同)。
(4) 上兩點 (diaeresis):出現在不同的母音字母上。這純粹是發音上的標記,表示有「上兩點」的字母要單獨念一個音節,ï 念 [i],ë 念 [ε],而不跟前後的母音一起念。例:naïve [na 'i:v]「天真的」、Noël [no 'εl]「聖誕節」。
(5) 掛尾巴 (cedilla):只出現在 c 這個子音字母的下方。這也純粹是發音上的標記,表示原來在 a、o 之前該念硬音 [k] 的 c ,在此要唸成軟音 [s]。例:soupçon「一點點」(與英文的 suspicion 同源)、façade「(建築物的)正面;門面」(與英文的 face 同源)。

我的英語構詞法這門課現在已經進入英文裡的的中文外來語,由於我作了第一手的研究,粗材料太多、太雜,需要好好地去蕪存菁,因此我以後再找機會對此寫一篇,盼能兼具深度、廣度,又不至於學術地讓人望之卻步,請格友拭目以待。

Saturday, November 11, 2006

跟我打聲招呼吧

週末這兩天在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參加一年一度的「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ETA-ROC),除了親炙幾位大師的知識風采之外,讓我感到意外和驚喜的,就是碰到了以前的學生主動而熱情地跟我打招呼。

第一個碰到的是以前屏商多才多藝、活潑大方的鄭英雪,在高雄第一科大拿到碩士之後現在已經在澎湖技術學院當專任講師了,真是厲害。接著又碰到 2003 年從東吳畢業的吳思靜,說要過來捧我的場(事實上我只是當大會貴賓 Michael Hoey 的主持人而已)。她在彰化當了幾年小學的英語代課老師之後重回學校,現在在大業大學念研究所,將來打算學成之後繼續作育英才。然後又碰到東吳 2005 年畢業的英文即席演講高手李秋慧(她和今年畢業的曾婷瑄在這方面可是為東吳、為英文系爭了不少光呢),現在在清大外語系的語言教學研究所念碩士班。第四個碰到的最奇特:我沒有教過她,對她一點也沒印象,而她卻推著嬰兒車,帶著她快滿周歲的小 baby 認我這個老師。聊了之後,才搞清楚她是 2001 年畢業的最後一屆夜間部學生,叫洪禎利,現在在三重某國中當英文老師,而她之所以知道我,據她說是「曾泰元老師在英文系裡太有名了」(我聽了之後真是飄飄然的。可是,唉,你們看,我還是擺脫不了這個「名」)

每年在 ETA 研討會的這個場合,總是會碰到各方的同學,熱情地過來問候,然而在街上就少得多了,其中有兩次印象特別深刻。好幾年前,我好像在仁愛路四段那一帶走路,突然有一個女生跑過來叫我老師,我對她也是沒印象,交談之後才知道她是我在實踐大學應外系的學生(我到東吳專任前曾經在實踐教了一年),她說我不認得她是很正常的,因為她上我的作文課,作文寫得不好,第一學期就被我當掉了,而且班上同學不僅太多,也常常惹我生氣,她還邀請我有空到她工作的星巴克喝咖啡。第二個難忘的經驗約莫就是今年 10 月發生的。那是個涼爽的週末午後,我帶著我們家曾大容到台北 101,就在下樓梯往超市的方向時,這位女同學熱情地叫住了我,問我是不要去超市考察食品的英文標示。我說,你是誰啊?她說:「老師,你忘了啊,我就是前幾天上你的課打哈欠忘了遮嘴巴被你記名字的那個啊!」 。哈哈,真有趣!

這兩個同學特別讓我「感心」(用台語念),因為絕大部分有這些類似情況的同學總覺得不好意思,羞於見老師,甚至還會討厭老師,懷恨老師,而她們兩位卻能大方、熱情的面對我(我根本就不記得你犯過什麼「過錯」了,好不好!),用正面的態度看待這曾經發生過的一切。值得同學深思。

總之,下次不管你在哪裡看到我,校園、街上、甚至飛機上(vee 胡依小姐一年半前還在國泰往香港的飛機上跟我巧遇呢!),請大方、熱情地跟我問聲好吧。 我很期待喔!

Tuesday, November 07, 2006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這再簡單不過的哲理,在現實的世界並不時常如此,而且好像離我們越來越遙遠。某些人為了達到目的,有攀附權貴的,有威脅利誘的,有投機取巧的,有貪贓枉法的。反而是恪守這傳統美德的單純老百姓,看著人家捷足先登,功成名就,家財萬貫,也只能徒呼負負,頂多自我阿 Q 一下了。

別的地方我無法保證,但只要在我影響範圍之內,我就要建立一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理想國。上我的課,考我的試,有付出就有收穫;付出得多,收穫就大,付出得少,收穫就小。全力以赴的,該得 100 我絕不會吝嗇。平時不努力,也不要期待我會讓奇蹟降臨在你頭上。學習態度好的,該拉你一把時我會拉你一把,甚至會主動問你要不要幫忙。你不在乎我,不在乎這門課,不在乎尊師重道,我也不會在乎你,沒必要把我的熱臉貼在你的冷屁股上。態度惡劣的,如果有的話,將來的苦果你自己去嘗。

期中考週,希望大家加油。我這麼一點小小的、看似天真的堅持,希望讓複雜的生活回歸到最初始、最單純的善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