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22, 2007

老師,可以幫我寫推薦信嗎?

Things change. 人都會變,萬事萬物也都在變。變,是常態吧!

最近幾年,我幫同學寫推薦信的作法已與以往不同。原因不只一個,不過我想最關鍵的,應該就是某些以前的學生給我的「回報」,讓我不得不修正我最初的原則。

我當初基本上是來者不拒,也很寬容。很多同學沒經驗,事前也沒有做好該做的:(1) 連信封、信紙都要老師自己想辦法,(2) 準備的資料也不全(最基本的:成績單、履歷、自傳、讀書計畫、表格先填好自己該填的部分、所申請學校的校名、系所名稱、截止期限),(3) 來的時候兩手空空。這還不打緊,有些同學找我幫忙,給的時間過於緊迫,三、五天之內就要,當我是快遞公司嗎?

不過這些也還好,畢竟同學還在學習。最讓我不能忍受、耿耿於懷的是,我推薦信寫完了,有些過來拿的人,離開我研究室時滿臉笑容,口頭一聲謝謝,從此就音訊杳然。申請的結果如何?決定去什麼學校?根本就沒有讓我知道,更別說繼續跟我聯繫(電子郵件、部落格)、教師節寫張卡片、回國抽空過來看看我,這些貼心的小動作了。部分同學這種「頭也不回」的作風,讓我驚覺自己像個工具一樣,用完了就丟,從此不聞不問,感覺非常不舒服。

念研究所,這對同學而言是多麼大的一件事啊!申請的時候,人起碼也都有 22 歲了吧,這個年紀在學校外面,都已經有人結婚生子為人父母了呢!怎麼還這麼不懂事呢?我現在不想當個濫好人,同學做得不對我不講是姑息,應該要這些人學到經驗,得到教訓。我就冒著背地裡被批評為龜毛、難搞、機車的惡名,這幾年來不斷地在課堂上講,也婉拒了一部份同學的請求。

我現在幫同學寫推薦信,已改為依熟識度而定。被推薦者若無經常跟我保持聯繫,讓我知道他們的想法、動態,導致我對被推薦者所知甚少,甚至一無所知,我便不會答應推薦。我覺得推薦信首重真實,我對學生的熟識度過低,信裡面講的盡是些客套話、言不由衷地轉述他們給我的書面資料,我心裡覺得不對勁,也做不來。但如果我答應幫同學寫,肯定會認真、用心地看待這一封信的。

推薦信或許沒那麼關鍵,寫推薦信也不見得非我不可,同學有很多老師可供選擇。但如果同學想要找我,平時就要不露痕跡地努力經營師生關係,Know which side of your bread is buttered. 這種經營是長久的,無法速成,就像交朋友一樣。一旦想要速成,反而會適得其反。

當然,如果有人嫌我機車,轉而求助於其他老師,Tant mieux! 那正好,我也樂得輕鬆。沒有耕耘,就想要有收穫;有了收穫,卻不知感恩。這樣對嗎?

6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我也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當然不是叫我寫推薦信)有一次某個社團的學妹向我借馬老師上課的筆記因為他想知道之前的內容,我當然就借他啦,他借了什麼也沒說最可惡的是連筆記沒還我,讓我傻了很久催他卻找不到人。

我想說的就是,幫助別人固然是好事。可是受幫助的人要懂得心存感激,不要不聞不問平常一副我跟你沒關係的樣子,等到有需要了才來假裝熟識,這樣真的會令人討厭。

Anonymous said...

嗯...可能又是到了準備考研究所的期間了,所以老師又遇到這種事情

不過老師文中提到,不著痕跡的經營師生關係,
我笑出來了,我也不是很確切的知道自己為什麼笑,當然人跟人之間相處總是會有些利益關係,可是,老師~~有些同學是沒有為了什麼而跟老師有所互動的,至少 我沒有打算要考研究所,也...也就不會去找老師寫推薦信,
純粹覺得好老師 值得來看看他的部落格或有其他互動...等,老師 不要這麼灰心唷

Anonymous said...

"Know which side of your bread is buttered."
哈哈, 老師, 我每次看您的網誌都覺得您一針見血的功力實在是很了不得! 比喻的真好, 真的是看了心有所感, 不管怎麼說, 老師打起精神來! 寒假快樂跟新年快樂喔!

Anonymous said...

啊啊, 寫完才發現一針見血是不好的形容詞, 不是啊老師... 我要講的是, 老師你的比喻真好這件事, 同學心有戚戚焉的意思, 唉唷威...

Anonymous said...

我也有類似的事件 記得去年曾到朋友的社辦 朋友社團一位同學得知我是英文系的又修過女主的課想和我借講義 我看她是外系對英文和女性議題有興趣 覺得她是要勤學的人 她留了手機要我幫她 我就答應了事後因為我講義有幾頁脫落暫時找不到還跟我一位系上朋友借筆記 拿去臨溪路上的影印店花了五六十元裝訂整齊 打電話和傳訊給她聯絡不到 只好問我朋友說怎麼找到她 朋友建議我放在系辦和在簿上留言她就會知道了 可惜後來一直沒下文 其實我自己也覺得這樣答應人有點傻 可是難道喜歡幫助人真傻嗎 我又不是要她還錢 我只是希望有個回應 讓我知道 我幫助她是有意義的事而已...

曾泰元 said...

感謝諸位留言支持。

我目前還在儒家的禮儀規範裡打轉,要達到道家的那種境界,我看我退休前有沒有辦法。

哈哈!退休?再 25 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