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31, 2009

韭菜盒子的英文是 garlic chive calzone 嗎?

昨晚到新開幕的太平洋 SOGO 百貨天母店湊熱鬧,在人潮的簇擁中逛到 8F 的美食樓層。正值晚餐時刻,摩肩接踵的盛況令人寸步難行。

經過一家義大利餐廳,門口誘人的廣告照片讓我駐足了片刻。突然間,一個熟悉的美食身影映入眼簾 ── calzone。它的外型,不就是我們韭菜盒子的翻版嗎?

義大利麵食種類龐雜,不下數百種,但台灣常見的卻屈指可數。這 calzone 喚起了我在美國留學讀博時的味覺回憶,但返台之後就再也沒有嘗過。

根據牛津大學出版社所出的 A Gourmet's Guide: Food and Drink from A to Z (1994),作者 John Ayto 給了 calzone 以下的描述:The calzone – a Neapolitan specialty – is a sort of pizza turnover. On one half of a round of pizza dough is spread a filling – the classic is ham and mozzarella – and the dough is then folded over, sealed along one side and baked. 如此觀來,calzone 與韭菜盒子的作法幾乎如出一轍,差別主要在於餡料和烹調法。

義大利美食在英語世界能見度高,影響力大,硬是塞給了英語不少拗口、難拼的詞彙。中國菜雖博大精深,美味可口,但基於種種因素,在西方的影響力仍在苦苦追趕。中國菜的菜名理想上應循音譯進入英語,不過在理想達成前,常需藉助一個語意夠接近的英語字眼做為核心詞,適度地加以修飾說明,此「借力使力」之法對翻譯、理解均有莫大的助益。

韭菜盒子在外型、作法上與 calzone 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大大方方地借力使力。韭菜的英文 Chinese chives 或 garlic chives 均可,不過根據我的觀察,英語裡若有同詞異體 (variant form) 的情況,帶有國家或地域形容詞的詞彙 (比如此處的 Chinese chives) 常會比較不受青睞 (2009/5/31 英文版 Google 搜尋結果:Chinese chives 有 3.63 萬筆資料,garlic chives 有 11 萬筆資料)。我猜,可能是這樣的形容詞會限制住該詞的適用範圍,也可能會挑起敏感的族群神經。另外,此處的 chives "蝦夷蔥;細香蔥" 為複數形式,做形容詞時宜把表複數的語素 s 拿掉,因此,韭菜盒子不妨譯為 garlic chive calzone。

把韭菜盒子譯為 garlic chive calzone 是個仔細推敲的結果,不過語言多的是不按常理出牌的現象,若最後約定俗成的共識是個不甚理想的異數,我們也只能做個事後諸葛,徒呼負負了!

Saturday, May 30, 2009

亨利六世與比較文學

端午節連假期間收到兩封電郵,讓我既欣喜又感慨。

第一封是本系比較文學碩士班李達三 (John Deeney) 與袁鶴翔兩位教授抄送給我的副本,預告與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共同編輯出版的《比較文學與文化》叢書首冊將於暑假前問世,並告知接下來第二冊的籌備狀況進展順利。

第二封電郵來自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主任 David Parker 教授對李、袁二老的回覆。Parker 主任對籌畫多年的叢書終將出版深表快慰,並恭喜本系代表隊上週參加在香港舉行的「第五屆華人大學莎劇比賽」(The Fifth Chinese Universities Shakespeare Festival) 以日本武士版的《亨利六世》(Henry VI) 榮獲亞軍。

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比較文學與文化》得以出版,李、袁二老的貢獻卓著。他們均曾於 1980、90 年代擔任過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的系主任,有了他們作為津梁,此叢書才能於我任職主任期間 (2001~2004) 正式談成。我們這邊由李、袁主其事,也順利獲得了「東吳之友基金會」(Friends of Soochow) 的經費資助。二老兢兢業業、戮力付出,想不到卻因台港兩地種種主客觀的因素延宕至今,其中辛酸不足為外人道,聞之無不令人慨嘆。

「華人大學莎劇比賽」是當初香港中大 Parker 主任的點子。我先斬後奏,當面接受他的邀請,把這項有意義的任務帶回東吳,拜託紀澤然老師 (Don Gilleland) 幫忙指導。Don 是個渾身是戲的好人,一口就答應扛起我轉贈的這個額外負擔。今年代表隊出發前還在 H101 哲英廳做行前公演,表演令人定睛屏息,連我這個戲劇門外漢都能感受到那種令人震撼的張力。果然,在兩岸四地 30 多隊的參賽隊伍中,他們首先進入 12 強 (北京外國語大學、復旦大學、湖北大學、嶺南大學、澳門理工學院、南京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四川外語學院、東吳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武漢大學、廈門理工學院),最後又脫穎而出,奪得了史上最好的第二名,而且三B 的黃秀敏同學還摘下了傑出女演員獎 (Outstanding Actress)!

事實上,只要摒除了一些非理性的干擾以及官僚的束縛,我們許許多多的單位、師生都能一展長才,發光發熱。只是,這樣美好的願景,有時似乎唾手可得,有時,卻又緬邈若飛沉。

Thursday, May 28, 2009

端午立蛋

大容是個好動的小孩,不過對於立蛋這種需要耐心與專注的活動,卻能平心靜氣,微笑以對。不像我,才試了半分鐘就已經心浮氣躁,一分鐘還立不起來就宣告放棄。

也好,放棄之後正好拾起相機,負責拍照。大容對立蛋頗有心得,還曾利用非端午節的晚上做實驗,證明並非端午節的午時才立得起蛋,充滿了科學辯證的精神。

今天趁著端午節,在午時拜完祖先之後他和阿公比賽立蛋。大容先馳得點,立起了一顆他所謂的「比薩斜塔」,隨後雙方互有領先,又時而不小心把自己立起來的蛋碰倒,不過都能坦然面對這些小小的意外。

最後結果,阿公以五比三擊敗大容,獲得 2009 年曾家杯端午立蛋賽的冠軍,大容亞軍,阿嬤以一顆的成績名列第三。至於我,以零顆墊底,名落孫山。

照片一四粒蛋。右邊數來第二顆就是大容首先立起、有點傾斜的「比薩斜塔」

照片二蛋分列式。四隻雪白的 Humpty-Dumpty 與它們的分身

照片三立蛋小王子。心平氣和,微笑面對。這,我該向立蛋時的大容多多學習

Saturday, May 23, 2009

海芋隨想





今天到陽明山竹子湖一帶看海芋。儘管盛開期已過,晶玉白花卓立於茫茫翠葉間,不禁讓我想起北宋周敦頤的〈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海芋跟蓮花沒什麼關係,不過巧的是,海芋的英文 calla lily,卻總讓人嗅到了蓮花的味道。

拜現代觀光農業之賜,「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限制已被顛覆;踩壟近觀,付費摘折,早已成為時尚的賣點。四年前我有一班導生會,就選擇到陽明山踏青,到竹子湖採海芋,玩得不亦樂乎。

月前曾有一個學生傳簡訊給我,沒自我介紹,劈頭就問海芋的英文該怎麼說。我不以為然,給她/他回敬了個「無名氏小姐/先生」,再把 calla lily 給她/他參考,還好這位大一女生不久即回信署名,道謝致歉,算是孺子可教。

上個禮拜也有人 email 給我,問我一堆中文該如何譯成英文,也是無名氏一個。這次我就沒這麼好心給她/他答案了,因為她/他問的明顯是自己的作業。我婉拒了來函的請求,並探詢了對方的身份。然而,該生被拒之後就杳無音訊,事後的態度令人遺憾。

大四生畢業在即,前一陣子某班的畢代 email 來,很客氣地跟我要些勉勵的話,好讓他們放在畢業紀念冊上。她是個海芋般的學生,兩年前在我的構詞班上也認真勤奮,讓我印象深刻。我苦思良久,決定一反以往溫馨的基調,給了一個反映現實的提醒。我說的大約是:如果你們對於學校老師的教導是左耳進、右耳出的話,沒關係,那就到社會上去接受挫折吧!挫折是最好的老師,社會上有足夠的挫折讓你們成長。

令我搖頭的是,我回的 email 竟然石沈大海,連「收到了,謝謝!」這樣一句簡單的 acknowledgment 都沒有。沒關係,社會上最不乏的是挫折,我也無須杞人憂天。

Thursday, May 21, 2009

加分

這個禮拜是畢業班的期末考週。

週一晚,進修五的「英語詞源研究」舉行期末考。我監考的時候,看到大家奮力作答,不過在大家奮力的背後,卻又讓我嗅出一絲痛苦的焦慮。當時我就有個預感,同學這痛苦的焦慮,肯定主要來自那個需要自己獨力研究的課外題。

今天結束了一週的課,我才有比較充裕的時間批改這些考卷。批改的時候我赫然發現,同學在這課外題的答對率非常、非常地不理想。

事實上我 2 月中開學時已經預告,3 月下旬春假前又慎重提醒,4 月中期中考後更是每週強調,期末考前兩週甚至說了「如果不……就會……」的重話,然而卻似乎沒有起什麼明顯的作用。同學固然要對自己的輕忽提醒、努力不足負起一定的責任,然而身為老師的我,又何嘗能夠完全置身事外?自學的範圍或許大了些,考題的配分可能高了點,我,除了恨鐵不成鋼之外,心中也有許多的同理與不捨。

以前我教「英語語言學概論」這門硬課時,考試總有 10 分的加分題,給同學鼓勵,給同學希望。這次的特殊情況,我決定比照辦理,每張期末考考卷,無條件奉送 10 分。

Sunday, May 17, 2009

下午的一齣戲

一週以來初夏的熾暑悶熱已經遠颺。中央氣象局預報說,週一起中部以北變天,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性大雨發生的機率。

陣雨,雷雨,大雨。台灣各地夏天午後常有雷陣雨,上半天豔陽高照,酷熱難擋,午後兩點左右突然烏雲密佈,閃電雷鳴,大雨滂沱,令人猝不及防。

我想起了兒時在虎尾一個難忘的經驗。四年級左右,應該是暑假吧,午飯過後,我頭頂炎炎夏日,騎腳踏車上街逛書店。我意識到天色漸暗,見苗頭不對,趕緊騎車返家。沒騎多久,豆大的雨滴先稀疏而落,須臾之間大雨傾盆。我奮力加速,冒雨前衝,騎到了民主路上的糖廠宿舍旁,看到了防空洞,把車一扔就躲了進去。陰暗潮濕的防空洞裡,只有我一人,外面雷電交加,炫目震耳,豪雨瓢潑,暗天蔽地。我等雨停不曉得等了多久,越等越無助,越等越心慌,越等越害怕,後來心一橫,索性腳踏車也不要了,就冒著這雨,使勁地往家跑。短短的 200 米返家路,我邊跑邊狂吼,邊跑邊掉淚,好像跑了一整個午後雷陣雨那麼久……

遙遠的童年,膽小的過去。陳明章 1990 年的這首台語歌曲〈下午的一齣戲〉,是我最愛的台語歌之一,講的就是這種午後雷陣雨,不過卻能自在觀雨,從容悠閒,給人詩情畫意的境界。



這首歌網路上找不到 MV,只有歌聲。也好,少了影像的制約,多了想像的空間,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歌詞用的閩南語漢字,是我根據權威的《台灣閩南語辭典》(董忠司總編纂,國立編譯館主編,2000 年) 騰寫而成,有別於其他流通的版本。

天色漸漸暗落來,烏雲你是按陀來?這个熱天个兮晡,煞來落著一陣个濛濛仔雨。 踏著恬恬个街路,雨哪會變做即爾粗?雨水拍佇布棚頂,看戲个阿伯也煞攏走無。 兮晡个陳三五娘,看戲个人攏無,看戲个人攏無。鑼鼓聲,聲聲去慶團圓。台跤無一聲好,台頂是攏全雨……

Friday, May 15, 2009

給我上點精力椒!

Pep me up!

我自去年休完長假後就很少上 MSN,總覺得時遷情隔,新鮮不再。昨晚偶然在線上碰到了一位朋友,聊起了近況,他說感覺我似乎有些疲憊,但希望這只是瞎猜。

他沒有瞎猜。Lethargy has crept in. 我是有些提不起勁,老覺得懶洋洋的。原因,我也說不上來。

英語口語裡有 pep 這個詞,指的是「精力」,由 pepper「胡椒」截短而來,大概是胡椒的那股辛辣味會讓人精神一振。pep 也可轉作動詞,後面加個 up,有「提振」之意。

夏日炎炎,我想到了給人精力的胡椒,想到了花椒,想到了辣椒。辣一辣,出個汗,再加服暑氣一帖,精力回旺,立等可期。於是,日正當中,我來到了信義路二段的連雲街,進了熟悉的老鄧擔擔麵,一如以往,點了個小份的擔擔麵和紅油抄手,交代師傅多放點辣。

成都美食香辣順口,餘味不絕於唇齒。食畢,頂著個大太陽,信步於永康麗水之間,雖揮汗如雨,倒也狼狽地瀟灑。

照片一擔擔麵,台幣 70 元。讓我想起人民中路的成都擔擔麵

照片二紅油抄手,台幣 70 元。禮失求諸野。龍抄手,歡迎你們來台北觀摩學習

照片三五角手指星與三瓣冰淇淋。我與兩位可愛的小書僮,昨晚攝於「那家」冰淇淋主題餐廳

Tuesday, May 12, 2009

《朗文當代英語詞典》收錄汶川大地震

Sichuan Earthquake, the (also the Great Sichuan Earthquake,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 severe EARTHQUAKE (= shaking of the ground) that mainly affected the Sichuan PROVINCE of China in May 2008. At least 69,000 people were killed and millions of people were made homeless.
--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Fifth edition (2009)


四川地震 (又稱四川大地震汶川地震)
2008 年 5 月發生於中國的嚴重地震,四川省受災最重,至少有 69,000 人罹難,數百萬人無家可歸
──《朗文當代英語詞典》第 5 版 (2009)


今天是汶川大地震一週年的日子。去年此時我人在南京,雖離震央有千里之遙,不過對於整起特大災難感同身受。我為文抒懷,先貼《語國一方》,續投《聯合報》,隔天就在民意論壇刊出 (http://hugoscorner.blogspot.com/2008/05/blog-post_14.html)。

此外,我還響應了當時客居訪問東道主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的號召,捐了相當於一日所得的 600 元人民幣,盼對災區的援助與重建盡棉薄之力。

倏倏忽一年已逝。今天我人在台北,上午跑雜務忙備課,下午講解剖論詞源,回到不知漢齋已然累癱,對於四川的種種,只能遙想。

我昨天下午在大直高中演講,跟台北市 40 名高中英文老師分享了批閱大考英文寫作的心得點滴,談到了年初學測看圖說故事的地震。今天傍晚下了課,便打開電腦裡的詞典光碟,查查相關字眼,聊以紀念今天這個悲劇性的日子。

我在查《朗文當代英語詞典》第 5 版 (2009) 時鍵入了 earthquake,看完了定義,讀完了例句,主詞條下方的搭配、相關詞也都瀏覽了一遍,發現右欄還有額外的資訊。我依序由上往下點,居然在 "Collocations from other entries" 裡瞄到了 Sichuan Earthquake!由於這個選項沒有超連結,我只得在頁面左上角的空白處鍵入 Sichuan,打算逕行搜尋。才鍵入 Sich 四個字母,下方詞表的 Sichuan Earthquake 就已迫不及待地「攻頂」了。我也懶得繼續打字了,點了左欄裡的 Sichuan Earthquake,主詞條馬上就跳了出來,伴隨著的是清晰的英式標準發音。

這個 Sichuan Earthquake 的詞條雖然不長,描述的也很簡略,不過應該是市面上唯一一本收錄汶川大地震的英語詞典吧!願以這個小小的發現,遙祭所有不幸罹難的亡魂。



再以成都老人的悠閒豁達、成都童謠的純真質樸,送給天府之國的子民。

Sunday, May 10, 2009

我與兩個姓陳的女人

母親節,照例給了媽一個厚重的紅包,再請她和阿嬤吃頓精緻大餐。

在往郊區餐廳的路上,我看到山間騎著腳踏車的勇士絡繹不絕,便順口問了 92 歲的阿嬤,她年輕時是否也騎過。想不到她忍俊不禁,說我 6 歲前大都是她帶的,常坐在她腳踏車前座的嬰兒椅逛大街,每每都打盹夢周公,難怪我忘得一乾二淨。



倒也是。想到我幼年時期的阿嬤,印象最深的莫非是她做的各式美食,其他的,真的是毫無印象了。

那時媽在虎尾鎮上開西藥房,生意還不錯,常常無暇照顧我,只好托同住的阿嬤幫忙。我對西藥房早已不復記憶,只能從泛黃的黑白照片中印證長輩所言不虛。這張「浴照」是我珍藏的一張,媽輕咬著擰乾了的毛巾屈膝微蹲,專注地幫我搓腳 (所謂的「洗腳手」),場景據說就在西藥房的後面,但媽卻總對這張破壞她優雅形象的照片不以為然。



看來,愛漂亮這點,我可是得了她的真傳。

Thursday, May 07, 2009

從零開始,重新出發










5 May 2008 to 6 May 2009: 44,860 visits shown above

《語國一方》的週年慶後,ClustrMaps™ 總會自動將「人口分佈圖」上的斑斑紅點刮除,成為白板 (tabula rasa),從零開始,重新計算。

依系統比較嚴格的統計,上個年度 (2008/5/5 ~ 2009/5/6) 《語國一方》有將近 4 萬 5 千人次來此造訪。比起上上個年度 (2007/5/4 ~ 2008/5/5) 的 3 萬 6 千 5,人口成長了 23%。

我看了一下詳細的統計數據,東亞、西歐、北美還是格友主要的所在地。台灣居首,佔了 77. 5%;中國大陸居次,佔了 8.5%,美國第三,佔了 4.9%。值得注意的是,上上個年度只有台灣和英國得到了千人以上的超大紅點 (因為格友人口相對集中),而上個年度則新增了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語國一方》的格友遍布五大洲,不曉得大家是怎麼逛到這裡來的?

然而讓我不解的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United Arab Emirates) 處在遙遠的阿拉伯世界,在語國裡竟然以人口 170 排名第 10,得到一個大紅點。

以下是 ClustrMaps™ 所提供的人口統計流水帳,就存檔在此做個記錄,有興趣的人不妨看一看。修過我英語詞彙學的東吳同學,這些國家的名字是不是很熟悉?

Taiwan (TW) 34,339 / China (CN) 3,825 / United States (US) 2,176 / United Kingdom (GB) 1,299 / Hong Kong (HK) 903 / Japan (JP) 464 / Germany (DE) 400 / Australia (AU) 230 / Canada (CA) 202 / United Arab Emirates (AE) 170 / Singapore (SG) 87 / France (FR) 77 / Macau (MO) 73 / Malaysia (MY) 71 / Asia-Pacific Region (AP) 70 / Netherlands (NL) 51 / Spain (ES) 37 / India (IN) 35 / Brazil (BR) 29 / Sweden (SE) 24 / Thailand (TH) 22 / Portugal (PT) 21 / Indonesia (ID) 19 / Italy (IT) 18 / Vietnam (VN) 15 / New Zealand (NZ) 14 / Argentina (AR) 14 / Turkey (TR) 14 / Europe (EU) 13 / Korea, Republic of (KR) 12 / Switzerland (CH) 11 / Belgium (BE) 10 / Saudi Arabia (SA) 9 / Finland (FI) 9 / Poland (PL) 8 / Greece (GR) 7 / Mexico (MX) 7 / Philippines (PH) 7 / Russian Federation (RU) 6 / Egypt (EG) 6 / Sri Lanka (LK) 5 / Chile (CL) 4 / Iran, Islamic Republic of (IR) 3 / Estonia (EE) 3 / Norway (NO) 3 / Romania (RO) 3 / South Africa (ZA) 3 / Luxembourg (LU) 2 / Uruguay (UY) 2 / Slovenia (SI) 2 / Ireland (IE) 2 / Denmark (DK) 2 / Austria (AT) 2 / Tunisia (TN) 2 / Nigeria (NG) 2 / Peru (PE) 2 / Cambodia (KH) 2 / Dominican Republic (DO) 2 / Paraguay (PY) 2 / Pakistan (PK) 2 / Colombia (CO) 2 / Brunei Darussalam (BN) 1 / Ecuador (EC) 1 / French Guiana (GF) 1 / Venezuela (VE) 1 / Guam (GU) 1 / Latvia (LV) 1 / Benin (BJ) 1 / Panama (PA) 1 / Ukraine (UA) 1 / Seychelles (SC) 1 / Israel (IL) 1 / Bulgaria (BG) 1 / Kenya (KE) 1 / Nepal (NP) 1 / Maldives (MV) 1 / Martinique (MQ) 1 / Algeria (DZ) 1 / Hungary (HU) 1 / Guatemala (GT) 1

Wednesday, May 06, 2009

跟阿凡提學智慧,向兵馬俑習堅毅 ── 贈《朗文當代英語詞典》


又有一本英語詞典要嘉惠《語國一方》的格友了!高階英英學習詞典的五大天王之一 ──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2005) ── 即將割愛,有興趣索取者請留意閱讀本篇貼文。

高階英英學習詞典由《牛津》獨領風騷半甲子,1978 年才有《朗文》加入,出現了二虎相爭。越九年,再有《柯伯》投入市場,成了三強鼎立。而其後又陸續出現了《劍橋》(1995)、《麥克米倫》(2000) 等新面孔,構成了詞典學界所謂的「四大天王」(the Big Four) 或「五大天王」(the Big Five)。美國的《韋氏》於 2008 年加入戰局,打破了長久以來英國獨霸的局面,能否成為「第六大」,尚待觀察。

這些產品各有特色,然彼此競爭消長,有持盈保泰的,有虎視眈眈的,有異軍突起的,有奮力追趕的,也有欲振乏力的。我打算送出的《朗文當代英語詞典》是第 4 版 (2003) 的更新版 (Updated Edition, 2005),其最大的特色,除了原本就豐富多彩的紙本內容外,就是隨詞典附贈的雙 CD 了。這套雙 CD 收錄了紙本詞典的所有內容,紙本的例句在此以真人發音清晰呈現,還多收了朗文的文化小百科、寫作專用的《朗文語言活化詞典》第 2 版 (Longman Language Activator, Second Edition, 2002)、22 萬個字詞搭配的片語庫、100 萬條引自書報的真實例句。資料之豐富,睥睨群雄。

我之所以打算割愛,乃是《朗文當代英語詞典》的第 5 版已於今春上市,而我不知漢齋的空間又有限,難以繼續容納。當然,新版會比舊版多些東西,光碟的功能也會強化,但是如果格友你對版本不是特別講究,對語言這 3 年的變化不至於過分在意的話,這本 9 成新的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附雙 CD,博客來網路書店定價台幣 1,100 元) 絕對是你學習英文的股肱之臣。

贈書的細節如下:

(1) 5 月 8 日 (星期五) 下午 3:30 舉行贈書活動
(2) 活動前在此具名留言,清楚表達想要的意願
(3) 活動時現身我的研究室「不知漢齋」(東吳大學教師研究二樓 Q214)
(4) 若當事人因故無法前來,可託人代行
(5) 謝絕未留言即「直搗黃龍」、登門索書者
(6) 有意願者若超過一人,由本人以公平、公正、公開之方式,在現場決定

Monday, May 04, 2009

又逢五四 ──《語國一方》3 週年有感

3 年了。連同這篇貼文,《語國一方》3 年來一共有 313 篇原創性的文章,不管是知性的心得,是感性的心情,還是單純的公告。平均 1 個禮拜更新 2 次,這樣的頻率,就一個平日繁忙的業餘部落客而言,應該可以算是多的了吧?

當初,我並沒有刻意選擇五四作為「開博」的日子,只是,想擁有部落格的聲音在心中嘀咕已久,當天恰巧有行動力,便順手拿起電話,打給當時的電腦網路達人 Peter 助教,尋求協助。想不到他立即就給我 email 來一個 Blogger™ 的連結,並在電話中回答了我問的一些蠢問題,不久之後,《語國一方》就誕生了。速度之快,方法之簡易,讓我這個 low-techie 大喜過望。

1 週年時,我用紙筆寫下了感想,將手稿照相上傳。2 週年時,我適逢休假一年,人在大陸,在他們的五四青年節當天到蘇北的宿遷,憑弔英年早逝的悲劇英雄項羽。

多虧了《語國一方》,3 年來,我語言方面的粗淺心得在此與格友分享,個人的心路歷程,也大多得以不同的面貌在此呈現。更為專業的學術見解另有發表管道,不宜在此賣弄誇示。內心深處的祕密或閉口不宣,或輕描淡寫、點到為止,或借比用興、引譬喻套意象。我處理了一個平凡人的心事,知者恆知,不知者就 take them at face value,也算給自己留下了人生的足跡。

1919 年北京發生了影響深遠的五四運動,至今正好屆滿 90 年,典型在夙昔。我作為一個成長、工作於台灣的中壯年學者教師,不敢妄求見先賢思與之齊,只求能穩健踏實地做好每一個環節的工作。每個小環節都做好了,整體的成功自然指日可待。

《語國一方》3 週年,為斯文聊以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