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30, 2010

粽子,英文就稱之為 zongzi 吧!

離端午節還有兩、三個禮拜,不過超商、餐廳、大飯店、百貨公司、媒體網路卻都已經熱絡起來了,讓人不去想這美味都難。

英文似乎還沒有正式認養「粽子」這個成員,翻遍英語世界大大小小已出版的詞典,不論新舊,也不論地域,就是不見它的蹤跡。今天我突然想到我的不知漢齋裡有一本英文詞典,特別突出亞洲觀點,說不定會有驚喜出現,於是專程去了一趟,而我確實也有所收穫:

Tsung Tzi rice dumpling n. Taiwanese English a mixture of rice, pork, peanuts, etc.,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 especially eaten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From: Grolier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2000). Sydney: The Macquarie Library


這應該是唯一一部收錄「粽子」的英英詞典!本書是一本收詞量一萬左右的小型詞典,出版社是以編輯出版澳洲英文詞典 Macquarie Dictionary 聞名的 Macquarie University。但澳洲觀點在英美兩強的夾縫中只能算是邊緣,收詞量太小讓它更成為邊緣的邊緣,因此這本特別的英文詞典似乎一直罕為人知。

我肯定編者對英文在地化所做的努力與貢獻,特別在詞彙方面,這確實是一條該走的路,然而這個詞條卻有明顯的問題,我必須雞蛋裡挑骨頭。詞頭用的拼音不對:tsung tzi 看似威妥瑪式,但標準威妥瑪式的「粽子」應拼為 tsung tzu (第二個音節 u 上原有個短音符號,但因打字排版困難而常省略),此為一。rice dumpling 置於詞頭不佳,宜下挪至定義中以凸顯「粽子」的獨特性,此其二。詞條的地域標籤 Taiwanese English 有問題:粽子不只台灣有,所有的華人世界都有,甚至許多東南亞國家也都有,我們無權霸佔粽子的文化發言權,此其三。詞條的定義略失偏頗:這樣的粽子描述的似乎只是台灣的北部粽,沒有考慮到其他常見的粽子類型,此其四。

傳統的威妥瑪式拼音已經式微,新興的漢語拼音早已成為國際間通用的標準,因此「粽子」理應音譯為 zongzi,送給英文。《牛津英語詞典》第二版 (2009 年光碟版) 收了 jiaozi「餃子」、baozi「包子」,《牛津英語詞典簡編》第六版 (2007) 收了 mantou「饅頭」,而 zongzi 何時可以讓這個主流的殿堂認可?有心人士不妨多蒐集一些文獻,自己擬個定義,把書證資料寄給《牛津英語詞典》的編輯部,說不定你這個無名英雄,就促成了這美事一樁呢!

Tuesday, May 25, 2010

生煎包的英文怎麼說?水煎包的英文怎麼說?











我愛吃麵食,但以前一直沒搞清楚生煎包和水煎包的差別。

這一年來常跑上海,生煎 (上海人不說「生煎包」。他們稱之為「生煎饅頭」,簡稱「生煎」) 吃多了,才知道以前在台灣吃的大半是水煎包。一樣都是麵皮包餡放在大平底鍋裡煎,不過還是有點不一樣的。台灣水煎包的個頭大,約莫是上海生煎的兩三倍。台灣水煎包的餡料較為多樣,有菜有肉有不同的搭配,而上海生煎的內餡則清一色都是肉。台灣水煎包內餡較乾,可大口咬下,上海生煎內含湯汁,必得小心翼翼以免湯汁燙口濺身。台灣水煎包煎時摺口朝上,上海生煎摺口朝下。台灣水煎包底層焦黃軟硬適中,上海生煎底層焦黑硬脆爽口。台灣水煎包裸身起鍋,上海生煎起鍋前還得撒上蔥花芝麻。台灣水煎包一般是乾吃,而上海生煎則是要蘸鎮江醋。

雖然有這些差別,但二者同屬煎包一家,則是無庸置疑的。

以往在上英語詞彙學時,總會為「水煎包」的英譯大傷腦筋。這兩天查閱資料,偶然發現了 steam-fry 這種以前不曾聽聞的烹調法。上網看了資料,觀賞了影片,內心豁然開朗──steam-fry 不就是做水煎包、生煎包時最主要的烹調方式嗎?先起油鍋,將食材平鋪,適時灑水,蓋上鍋蓋,用蒸汽和熱油烹煮,如此雙管齊下,食物既能顯酥脆又可保軟嫩。

關於「包子」的英文,以往多數人總是在解釋堆裡兜圈。事實上大家或許不知,1989 年出版的《牛津英語詞典》第二版,早已將其音譯詞 pao-tzu / bao zi 收錄其中了:

pao-tzu

Also bao zi.

[Chinese bāozi.]

A steamed roll with savoury or sweet fillings.

1956 B. Y. Chao How to cook & eat in Chinese ii. xx. 228 When man-t'ou, or Steamed Bread, is filled with stuffing, then it is pao-tzŭ. 1972 K. Lo Chinese Food i. 61 The miniature pao-tzu (steamed buns with various fillings) are sometimes steamed first and finally fried until they are crisp, and served as crispy savouries. Ibid. iii. 233 Pao-tzu are meant to be eaten on their own, like hot sandwiches. 1973 T. R. Tregear Chinese iv. 93 The staple diet is boiled millet or kaoliang, pao tzu (steamed bread), tu fu (bean curd) and vegetables. 1978 Nagel's Encycl.-Guide: China 376 The same variety of preparation is to be found in the different sorts of bao zi, or rolls stuffed with vegetables and meat (cai rou bao zi), or meat alone (tian jin bao zi).

你看,連英文詞彙的終極定奪者──《牛津英語詞典》──都已接受我們的「包子」了,我們更當把握機會,多加使用,努力推廣才是,何必缺乏信心,畏畏縮縮,不知該如何是好?

在「包子」的兩種拼法中,pao-tzu 用的是傳統的威妥瑪式 (Wade-Giles),而 bao zi 用的則是當今世界主流的漢語拼音 (Pinyin)。威妥瑪時不我與,漢語拼音已成為標準,因此我們在翻譯時宜取後者。再者,根據漢語拼音正字法的規定,bao zi 應合寫為 baozi,這樣同時也可節約一個空格。

準此,「生煎包」、「水煎包」不妨都譯為 steam-fried baozi (baozi 單複數同形)。論者如果堅持二者實在有所不同,仍要加以細分的話,「生煎包」可用 Shanghainese steam-fried baozi,「水煎包」可用 Taiwanese steam-fried baozi。

Sunday, May 23, 2010

四海八方──淺論水餃鍋貼專賣店的英文點菜單

今天去一家專賣水餃鍋貼的連鎖店吃中飯。坐定時,我注意到桌上的點菜單竟還有英文翻譯,令我大感意外,不曉得是總公司的政策還是店家自己的主意。

在等水餃的空檔,我出於職業本能瀏覽了一下上面的英文翻譯,發現有幾個嚴重的錯誤需要立即更正,也有一些不妥之處值得重新斟酌。以下是個人淺見:

「鍋貼類」原作 fly long dumpling,建議改為 pork pot stickers。理由:「鍋貼」的英文為 pot sticker 早有共識,譯者作 long dumpling 富創意卻不符習慣。fly 應為 fry 之誤,然把 fry 錯印成 fly 實在刺眼;如堅持用 fry 亦應用過去分詞 fried 才是,不可用原形動詞。四種餡料都含豬肉,為了簡潔起見,不妨將細項內重複的 pork 上挪至此。用複數的 pot stickers 代表全體。

準此,「招牌鍋貼」原作 pork & cabbage,改為w/ cabbage。「韭菜鍋貼」原作 pork & leek,改為 w/ garlic chives (「韭菜」不是 leek 而是 garlic chives)。「韓式辣味鍋貼」原作 pork & kim chi,改為 w/ kimchi (kimchi 這種連在一起的拼法更為通用)。「咖哩鍋貼」原作 pork & curry,改為 w/ curry。

「水餃類」原作 boil steam round dumpling,建議改為 boiled pork jiaozi。理由:長久以來「餃子」幾乎總是被譯為 dumpling,既不精確也無法傳達文化特色,此處又前置一個 round,以與前述的 long dumpling (已改為 pot stickers) 做區隔,實屬多餘,因為 2009 年權威的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牛津英語詞典》最新光碟版已經將 jiaozi 收錄其中,更確立這個英語外來詞的法定地位,英文好不容易才又吸收了一個源自中文的詞語,我們應該多加使用讓它更為普及才是。水餃是用水煮的,是 boil,不是用「蒸」(steam) 的,應將 steam 去掉,而且 boil 應用過去分詞 boiled 才對。把 pork 上挪至此也是基於同「鍋貼」的理由。英文的 jiaozi 單複數同形。

前四類「水餃」的英譯同「鍋貼」四味,第五味「鮮蝦水餃」原作 pork & shrimp,改為 w/ shrimp。

「湯品」原作 soup,宜用複數形的 soups。「湯」的英文已上挪,個別三種湯的英譯不妨將 soup 省略,以節約空間,凸顯內容。「酸辣湯」原作 sour & spicy soup,改為 hot & sour (中國菜的「酸辣湯」英譯為 hot and sour soup 已行之有年)。「旗魚丸湯」原作 fish ball soup,改為 marlin fish ball (「旗魚」就是 marlin「馬林魚」)。「玉米濃湯」原作 corn chowder soup,改為 corn (corn chowder「玉米巧達湯」與我們的「玉米濃湯」corn soup 差距頗大)。

「飲品」原作 drink,宜用複數形的 drinks。「豆漿」的英文常作 soy milk,soybean milk 雖可,但累贅佔空間。「白豆漿」原作 white soybean milk,改為 regular soy milk (白豆漿乃豆漿最一般的品種,用 regular 修飾為宜),「黑豆漿」原作 black soybean milk,改為 black soy milk。

「其他」原作 extras,宜用 others。「小菜」原作 small dish condiments (condiments為「調味醬料」,在此牛頭不對馬嘴),改為side dishes。

Tuesday, May 18, 2010

Thursday, May 13, 2010

「可人」新解

日前與一些學界的老前輩聚餐。席間我給他們看了我寒假在上海的結婚照,和他們分享了相關的點滴。

他們都是英美文學、比較文學方面的專家,學富五車,見多識廣,平日與我的接觸雖不算頻繁,但都是長期疼惜我的長輩,對我再婚之事,自是十分關心。

其中有一位生於上海,上學前就因國共內戰而來到台灣。80 年代末,她離鄉 40 年後第一次回上海,儘管兒時情景早已不復記憶,卻十分確定空氣中瀰漫的就是當時上海的味道。這位老師目光犀利,觀察敏銳,看著照片對我說新娘子人不僅時髦漂亮,眉宇間還有一股濃濃的書卷氣。她看到新娘子的孃孃和父母時,我獻寶地說他們都很喜歡我,很滿意我這個台灣女婿。這位老師緩緩地從成疊的照片中抬起頭,看著我,給了我一個肯定的眼神和淺淺的微笑。

「你這麼 personable,有哪個長輩不喜歡你啊?」

英文的 personable,指的是一個人外表、個性俱佳,迷人有魅力,讓人倍感愉悅。哈哈,我在老前輩的心中是這麼正面,讓我既驚又喜。而在驚喜的背後,「可人」這兩個字卻悄悄地冒了出來,壓都壓不回去……

Wednesday, May 12, 2010

下屆系主任難產?

英文系謝主任的任期將於暑假屆滿,她無意續任,於是系上便依法組成了 16 人的系主任遴選委員會,按規定公告徵才。只不過兩個多月之後,不管是主動表態或接受勸進,仍無人浮出檯面。

這是個令人無奈而又預料之中的結果。今天的委員會因此出現了各種有趣的討論,有些務實可行,有些天馬行空,但無非都想努力解開這個少見的僵局。為了讓遴選的過程更有效率,最後大家決議成立一個 5 人的核心小組,委以主動求才、積極勸進的任務。

基於現實的考量,大家都認為主動向外挖角並不可行。理論上,系上有資格當主任的老師 (專任副教授或以上,不含客座) 雖有 11 人,但相關法規明載,推薦系主任人選時要尊重當事人的意願,需檢附其書面同意書方得為之,不得強人所難。因此部分人士雖積極在檯面下徵詢勸進,但整個流程至今仍在原地踏步。

我當然也被不同人士徵詢勸進過。對於這些肯定的聲音我都開懷大笑,深表感謝,但我實在不是一個適合從事行政工作的人。我腦筋一團糨糊,做事拖拉毫無效率,不懂人情世故鈍於送往迎來,之前 3 年的系主任經歷 (2001/8~2004/7) 更加深了我對自己的瞭解。再者,新婚妻子即將自滬來台團聚,對大容仍須盡到一半的親職責任,還有個人的學術研究尚待努力加強,客觀上也絲毫不容許我接受這樣一個耗時耗力耗心的挑戰。

除此之外,我內心幾經權衡,總覺得系主任這份工作付出與回報遠遠不成比例。系主任雖可減授時數,另有行政加級,累積休假點數,但做事容易做人難啊!事多只是累一點,但扮演這樣一個「突出」的角色,來自於各方人士的閒言冷語、批評挑剔、中傷謾罵,才是最令人心寒的。我是個行得正坐得直的好人,何苦讓自己清白的人格讓人踐踏?多年前的震撼教育歷歷在目,我幹嘛又頭殼壞去,偏往火坑裡跳?

啊,船到橋頭自然直,無須杞人憂天。我不過發發牢騷,在自己的空間為文明志罷了。

Friday, May 07, 2010

語國一方又一年

語國一方滿 4 年了。我在 2007 年 5 月 4 日啟用了 ClustrMaps 的訪客人口分佈圖,每年的五四左右都要歸零重計。

在資料消失前我將之存檔作為記錄。根據 ClustrMaps 所提供的統計數據,這個年度 (2009/5/6~2010/5/7) 共有 48,728 人次造訪《語國一方》,比上個年度成長了 8.62%,平均每天有 133.5 人次的訪客。以下是按降序排列的各國訪客量。

值得一提的是,各國的訪客均有自然的消長,但中國大陸由於網路管制,在人為的介入下訪客陡降,僅為上個年度的六分之一。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的訪客量直逼美國的一半,排名第三,令人驚訝。

Taiwan (TW) 41,055
United States (US) 2,947
Hong Kong (HK) 1,310
China (CN) 646
United Kingdom (GB) 625
Germany (DE) 425
Australia (AU) 342
Japan (JP) 331
Canada (CA) 219
France (FR) 141
Malaysia (MY) 122
Macau (MO) 98
Singapore (SG) 94
Netherlands (NL) 50
Korea, Republic of (KR) 36
India (IN) 34
Indonesia (ID) 30
New Zealand (NZ) 29
Sweden (SE) 16
Thailand (TH) 15
Vietnam (VN) 14
Switzerland (CH) 13
Spain (ES) 11
Philippines (PH) 11
United Arab Emirates (AE) 11
Europe (EU) 9
Belgium (BE) 8
Italy (IT) 8
Pakistan (PK) 4
Argentina (AR) 4
Russian Federation (RU) 4
Morocco (MA) 3
Austria (AT) 3
Czech Republic (CZ) 3
Greece (GR) 3
Turkey (TR) 3
Poland (PL) 3
Brazil (BR) 3
Denmark (DK) 3
Ukraine (UA) 3
Saudi Arabia (SA) 3
Finland (FI) 2
South Africa (ZA) 2
Norway (NO) 2
Peru (PE) 2
Portugal (PT) 2
El Salvador (SV) 2
Colombia (CO) 2
Cambodia (KH) 2
Ireland (IE) 1
Romania (RO) 1
Hungary (HU) 1
Mexico (MX) 1
Brunei Darussalam (BN) 1
Costa Rica (CR) 1
Nicaragua (NI) 1
Kenya (KE) 1
Fiji (FJ) 1
Uruguay (UY) 1
Chile (CL) 1
Burkina Faso (BF) 1
Barbados (BB) 1
Georgia (GE) 1
Bosnia and Herzegovina (BA) 1
Cyprus (CY) 1
Iran, Islamic Republic of (IR) 1
Guatemala (GT) 1
Egypt (EG) 1
Serbia (RS) 1

Wednesday, May 05, 2010

海芋九部曲

馬蹄蓮 (Zantedeschia aethiopica),又稱海芋,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具根狀莖。葉基生,心狀卵形或心狀箭形,有長柄。初夏抽肉穗花序,短於佛焰苞,下部具雌花,上部具雄花,頂端無附屬體;外有漏斗狀的佛焰苞,白色或乳色,形似花冠,頗美麗。果實多不易成熟。原產非洲南部,世界各地廣為栽培。(改編自《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Zantedeschia aethiopica (calla lily, calla, arum lily). Clump-forming, rhizomatous perennial, ever-green in mild areas, with semi-erect, arrow-shaped, glossy, bright green leaves, to 40cm (16in) long. From late spring to midsummer, bears a succession of large, pure white spathes, to 25cm (10in) long, with creamy yellow spadices. (Adapted from The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 A-Z Encyclopedia of Garden Plants. London: Dorling Kindersley. 1996)

月前聽說陽明山竹子湖一代的海芋盛開,但因陽明山花季管制,進出比較麻煩,加上我又東奔西跑,忙裡忙外,以致一直無緣一親芳澤。

今天週三,上午天清氣朗,想起之前報上說海芋可以盛開到 5 月,便趁暇從東吳開車前往。只消 20 分鐘車程,星羅棋布的海芋便在青山間展開。遊客寥寥,白花似海,我相機的快門聲,喀嚓喀嚓與蝴蝶共舞。

臨走前,不忘帶上一大把海芋,15 枝,才台幣 100 元。

昂首

比肩

依偎

側身

參差

拾級

簇擁

綻放

花田

Tuesday, May 04, 2010

現代閨怨


寂寂孤樓大道邊,蕭蕭落木綺窗前。
池上鴛鴦不獨自,帳中蘇合還空然。
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獨眠。
浦西水寒春應少,江北鴻來路幾千。
願妻海峽及早度,念夫桃李片時妍。

(改寫自:南朝‧陳 江總 〈閨怨篇〉)

海峽兩岸的婚姻可真是折騰人。層層的審查,綿綿的等候,讓人望穿秋水。移民署簡單的一句「待附上新娘新式身份證影本,即可核發入台許可證」,卻又得讓她多耗上三個禮拜以上的時間,才得以彌補這個小小的疏漏。

我將古代的閨怨詩置於現代的時空脈絡中,把夫妻的角色互換,亦能深刻體會當時妾者殷殷盼得良人歸的無奈。

Sunday, May 02,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