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30, 2011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回台灣前,想去一趟蘇州,昨天特別花了半天來回。

蘇州離上海很近,坐時速 300 公里的高鐵半個小時內即可到達。上海到南京的滬寧沿線,長久以來一直都是中國最富庶繁華的地區,用火車串起了中間的各大城市,如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因此高鐵班次密集像公車一樣,平均十幾分鐘就有一班。火車票可以到站再買,萬一只有站票也無妨,稍微站一下一晃眼也就到了。

蘇州我去過好多次,然而一直有個小小的遺憾,就是蘇州博物館總沒去成。那幾次要不是適逢週一休館,就是到達時已經過了開放時間。今天終於得以一嘗宿願,蘇州博物館果然名不虛傳,美得令人驚豔!這件建築大師貝聿銘幫老家設計的作品,繼承了傳統蘇式建築的風格,又賦予了現代的材質與元素,現代中見傳統,傳統中有現代。粉牆黛瓦池塘假山如舊,格子窗月洞門借景成畫依然。

蘇州園林名滿天下,是蘇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景觀,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告的世界文化遺產。這些已開放的園林我大都去過,如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獅子林、滄浪亭、環秀山莊、藝圃。她們的確代表了中國古典園林的極致典範,相形之下,板橋的林家花園、台北故宮的至善園,就顯得簡單樸拙許多。

雖說蘇州園林的藝術成就如此之高,但我們畢竟不是專家達人,看多了也都大同小異,事後單看照片根本難辨彼此。這次我時間有限,就挑網師園一遊,因為網師園小巧精雅,以少勝多,人潮也相對稀疏,能夠讓人悠遊自在,從容徜徉。園林,不就是應該這樣細細地品嚐、靜靜地體會的嗎?

這張照片是網師園中心的水池,在夏日午後,悠悠地倒映著池邊的粉牆黛瓦、湖石假山、紅花綠葉。這一潭的明淨開朗,給人美麗豐富的想像空間。

Wednesday, July 27, 2011

南京,和闐,哈密瓜

週一抽空匆匆跑了一趟南京,搭滬寧高鐵當天來回。我也不想這麼趕的,可是近來忙於伏案審稿,不久又即將返台,再不去看看親人恩人,就來不及了。

首先當然是去探望岳父岳母。事實上他們也都到上海看過我們了,只不過還沒請他們好好吃頓飯,實在過意不去,於是這回便請他們到鬧區新街口的金陵飯店吃歐式自助餐。

吃完了飯,出了飯店,岳父母搭車回家,太太和她小妹攜手在新街口逛街,我則隻身趕去拜訪南京大學雙語詞典研究中心的張柏然教授。張老師在我訪問南大期間 (2007-2008) 幫了我許多忙,給了我很大的自由度,讓我度過了一段特別值得回味的時光。他愛喝白酒 (烈酒),於是我便送上了一瓶上好的金門高粱,在草場門外、龍江小區的公館聊聊近況,還意外獲贈他最新的大作。

我頂著烈日高溫,緊接著趕往鼓樓附近,探望我當時客居南京時的房東 "小姑"。小姑對我的照顧和關心如慈母般,讓我度過了人生重要的轉折。坐車到了鼓樓,我還兩手空空,只好在附近的街上東逛西逛,尋找合適的禮物。就在汗流浹背、快要放棄之際,看到了街角有一個頭戴白色小花帽的維吾爾大叔,站在黃澄澄的哈密瓜堆前,居孤獨之中卻仍笑容可掬。我走過了他,卻又被他的吸引力拉了回來,決定買他的哈密瓜。

"哈密瓜一斤多少錢?" 我問。
"XXX" 他回答道,帶著濃濃的口音。
"多少?" 我沒聽清楚,又問了一次。
"XXX" 還是那難以辨識的口音。
"給我挑兩個,要甜一點的哦!" 價錢我有聽沒有懂,買了就是,反正有電子秤。
他在哈密瓜堆裡邊挑瓜邊敲瓜,看來是在回應我的請求。
"你是哪裡來的?" 我猜是新疆,想確認一下。
"新疆" 他還是一樣的口音,不過因為符合我的期待,所以一下就聽懂了。
"新疆哪裡?" 新疆有台灣的 46 倍大,我去過好幾次,想知道得更詳細一點。
"○○" 一樣的口音,我還是聽不清楚。
"哪裡?" 我不死心再問一次。
"Hoten" 我豎起耳朵聽。
"和闐!" 我聽懂了,很興奮。"和闐我去過!"
"和闐玉,和闐玉很有名。" 維吾爾大叔為了確認我沒聽錯,給了我不同的語境。
"你到南京來賣哈密瓜啊,好遠啊!" 他笑笑,沒有回答。
我看他汗如雨下,接著又問:"南京好熱!和闐也很熱吧?"
"新疆不熱,這裡熱!" 他瞇著眼,把兩個哈密瓜放在電子秤上。
"一共是 38 塊 7 毛 4,7 毛 4 不要,38 塊。" 把零頭去掉,果然是作老闆的。
我沒有零錢,只好給了他一張百元大鈔。他左看右看,想確定是不是真鈔。
"是真的啦!" 我大笑三聲,跟他保證,讓他放心收下,找我錢。
"你是好人,錢不會是假的!" 他對我的肯定,讓我飄飄然。
"找你 52。" 他說。
"不對不對,是 62 啦!" 他的算數似乎不太好。想了幾秒鐘,同意找我 62。

我跟他道了謝,給他拍了張照。瓜甜不甜不知道,有沒有買貴也不知道。我只記得,在這樣一個炎熱的夏日午後,在古都南京的街角,我跟和闐的維吾爾老人買了兩個哈密瓜。他,汗如雨下。我,汗流浹背,街角,有著我爽朗的笑聲。

Saturday, July 23, 2011

月亮灣,觀跳水

七月中,上海的東方體育中心迎來的一場世界頂尖的體育賽事──第 14 屆國際泳聯世界錦標賽。我正好人在上海,這世泳賽也有我喜歡看的跳水,便趁著禮拜二出門辦事的機會,頂著大太陽拐個彎,到位於浦東黃浦江邊的場館排隊買票,想去湊個熱鬧。

決賽的票早已售罄,我只能選擇還有座位的預賽和半決賽 (準決賽)。也好,兩場比賽一次觀賞,長度三倍,票價三分之一,成本只有決賽的九分之一!在男子跳水和女子跳水中,我選擇女子跳水,因為女子選手雖然在技巧難度上可能略遜於男子選手,但女子選手的優美柔和更令人賞心悅目。跳水又分為十米跳台、三米跳板、和一米跳板,我想了想,覺得十米跳台距離大,選手在空中的時間長,這樣花一樣的錢看更多的料,"性價比" 才高。比賽還分單人和雙人,這個部分則輪不到我操心,因為我買票時雙人賽都已經結束了,否則,我還可能會買雙人的呢,一張票看雙倍的選手,多划算!

所以呢,我買了禮拜三女子十米跳台預賽和半決賽的票。昨天跟太太搭地鐵四號線到西藏南路轉八號線,抵東方體育中心站後,出來就看到了雪白、流線型、富設計感的嶄新場館群。室外跳水池又名月亮灣,從空中鳥瞰狀似弦月,觀眾席面向月凹處,月凹處又俯瞰黃浦江,江風徐徐,風景宜人。

跳水近些年來一直都是大陸的強項,所以前天的比賽就看大陸的兩名頂尖好手,陳若琳與胡亞丹之爭。上午 35 人的預賽進入下午 18 人的半決賽後,亞運冠軍胡亞丹一開始以些微的分數領先奧運冠軍陳若琳,暫居第一,後來胡亞丹卻因一次明顯的失誤,名次大幅滑落至第八,她恢復水準後努力追趕,先拉近距離,後略微超前。第五輪的最後一跳,胡亞丹翻騰轉身,俐落準確,入水時短暫清脆的 "刷" 一聲,幾乎沒有濺起什麼水花,完美地震撼了人心。全場觀眾立即爆以熱烈的掌聲與嘶吼般的喝采,七個裁判有六個給了滿分,以幾近完美的 96 分在這一輪大幅超前陳若琳,勇奪半決賽第一。

昨天傍晚的決賽,胡亞丹大概因為年紀小、經驗較為不足,又發生了類似的明顯失誤,後來雖苦苦追趕想力挽狂瀾,卻仍以些微的差距敗給了陳若琳。陳若琳第一,胡亞丹第二。

根據大會的資料,胡亞丹才 15 足歲,不過看起來似乎更小,只有 12、3。這個來自四川的小姑娘如果經驗再多一點、穩定性再好一點,師姐陳若琳恐怕不久就不是她的對手了。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Tuesday, July 19, 2011

經典外灘

這回跟太太回她上海娘家,並不是全然休息度假。

前一陣子除了到遼寧大連參加雙語詞典研討會、發表學術論文之外,回到上海還得審校台北出版社寄來的詞典譯稿。說是審校,好像只是看看稿,指點指點,輕鬆自在。不過如果第一線的譯者迫於時間壓力偷懶馬虎,功力不足原文不懂譯文不通,我也只能逐條逐字地加以修改重譯,費時傷神又累人。

前兩天下午詞典譯稿審到一個段落,有點累有點煩,便出門散散步。本只打算到附近的大賣場買點日用品,逛逛就回來。進了賣場兜了一圈,想出來找點吃的,吃完了再回賣場買東西。我出了賣場隨便轉個彎瞎走,看到前方好像有誘人的綠樹和高飛的風箏,走著走著,忘路之遠近,一不小心就走到黃浦江邊了。

這是徐匯區的黃浦江邊,位於上海中心城區的西南角。江上的老式駁船穿梭往返運送貨物,遠方的背景就是上海世博園的一些標誌性建築,頗有時空錯亂之感。我心想,沿著黃浦江走,緣溪行先往東再往北,不就可以到外灘了嗎?這距離肯定不近,但我喜歡走路,以前一個人旅遊也走慣了。於是心一橫,先打電話跟太太報備我的計畫,就興致勃勃地走了起來。

我沿著濱江綠地往東走,才沒多遠就被盧浦大橋給擋住,繞過大橋還是無法接近黃浦江邊,因為濱江的空地是去年世博會的企業館區和最佳城市實踐區,現在雖已荒廢但仍未開放。我緊捱著世博園外圍的馬路走,發現車輛不多,倒是散步遛狗的民眾不少。復往東行,過了南浦大橋往北轉到了外馬路,才得以隔著高牆房舍,探頭見到不遠處的黃浦江。天色漸暗,江邊的燈火逐漸亮了起來,經過了老碼頭這個新景區,建築與燈光令人驚豔,頗有新天地的韻味。此時,浦東的摩天大樓已近在咫尺,我一個轉彎就到了中山南路,再往北走便是知名的十六鋪。不久,金碧輝煌的經典外灘就映入了眼簾。

外灘來過的次數,數都數不清了,然而她就是那麼令人著迷,那麼令人沈醉,讓我每次與她邂逅時總忍不住又駐足流連,總忍不住又按下了一個又一個快門。

經典外灘,四個半小時,值得。

Monday, July 18, 2011

用英文詞典學好英文

今天下午在上海收到了 George (陳建志) 剛出版的新書《George Chen 談英文辭典》,副標題是:卅年二百本辭典的英文自學經驗談。他上週四傍晚才從印刷廠拿到書,隔天下午就特意從台南快遞過來給我。他工科出身,用英文詞典自學英文,成果斐然,現在則從事翻譯,巡迴演講授課,同時也是網路上的詞典達人。我幫此書寫了一篇序,現在複製如下:

推薦序


曾泰元
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台灣翻譯學學會詞典及語料庫研究中心首任召集人


認識建志兄應該有七年了。那時我任東吳大學英文系系主任,想在台灣發起一個詞典學的組織,便向書林出版公司的董事長蘇正隆老師請教相關事宜。蘇老師是老友也是同好,他積極給我介紹了一些這個領域的前輩,因常在書林網站留言版發表相關意見而受到矚目的建志兄,也名列其中。

建志兄大學時代機械專業的特殊背景,我是在詞典及語料庫研究中心與他共事之後,才逐漸瞭解的。我大學時也曾在數學系待過兩年,然後才回過頭來投入自己興趣──英文,因此對工科出身的他,有著一種油然而生的親切感。

那時詞典及語料庫研究中心剛成立,我被推舉為召集人,建志兄主動幫忙,接手中心的秘書,負責裡外事務。他為了詞典中心定期的演講活動,每三個月就要專程從台南來台北一趟。而他隨身總是帶著自己的筆電,筆電一開,琳瑯滿目的光碟詞典就幾乎佔去了大半個電腦桌面。看著他同時打開多本英文詞典,在不同的視窗間恣意轉換遊走,那種嫻熟的自信,令我震撼不已,給了我專業上全新的衝擊。

我雖也有著相對豐富的英文詞典收藏,但當時幾乎都是紙本詞典。我工作時就把各家詞典攤開來,放在書桌上、椅子上、地板上,一本一本的查閱比對,雖然工程浩大,但也自得其樂,充滿成就感。認識了建志兄,見著了他用新科技做學問,彈指間就能把問題解決,讓我心中也燃起了見賢思齊的想法。漸漸地,我電腦裡的光碟詞典也一部接著一部地加了進來,我詞典學的研究方法也逐漸轉彎,常以詞典光碟作為具體而微語料庫,陸續寫出了幾篇具有實證基礎的學術文章。我在學術上若有任何貢獻,雖非直接,但也間接受到了建志兄的啟迪與影響。

建志兄在詞典光碟方面深刻的研究,據我觀察,台灣目前尚無人能出其右,而他的專業心得則不定時地都會發表在他的部落格──George Chen on Blog──之上。我也三不五時地會上網造訪,對於他精闢細緻的見解大為折服。他無私地與網路大眾分享了自己費心研究的成果,近悅遠來,因而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專業社群,某些熱門議題的討論久久不歇,評論的數目常高達數十條,甚至上衝到百條之譜!

去年初,聽建志兄講他在寫書,我就充滿了期待。年底,就看到他寄來的書稿,近300頁的大作,談英文詞典與英語學習,集結、整理、修訂、擴編、增補了他部落格的相關文章,至為欣喜。本書乍看之下既專業又學術,但我通書讀完,發現內容深入淺出,可讀性甚高,不堆砌拗口的文字術語,行文的語氣就像一個關心讀者的老朋友,從作者自身的經驗講起,耐心解釋,循循善誘,平易近人。書中挑戰了許多人信奉的外語學習法,直陳選好詞典才能學好英文,並將眾多推薦的英文詞典分門別類,扼要評述,堪比一部深入詳盡的專業指南。他充分把理念與實證結合,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就是這樣一本引人入勝、入寶山不以空手返的好書。

建志兄的這本大作是台灣第一本同類型的書,放諸當今世界的書市也並不多見,我至感佩服。我相信,在這樣一本科普書中,努力精進英文的一般社會大眾,必定能夠獲益良多,英文老師、語言學者、詞典學研究者等專業人士,也同樣能從中學習不少。

欣喜之餘,以此為序。

Monday, July 11, 2011

大連

大陸的網路管制,讓人許多怨聲載道。我原本以為我用電郵發送貼文、以附檔張貼照片,已經順利過關,沒有問題,後來居然有一陣子連我東吳的電郵帳戶都被擋,代理網站也被封。好不容易電郵可以登錄了,部落格貼文可以發表了,想不到傳送的照片卻連一張都出不來。每天都浪費好多時間跟網路搏鬥,真是令人沮喪。

這幾天都在大連,參加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委員會兩年一度的學術研討會。我和太太從悶熱濕黏的上海飛到涼爽宜人的大連,從 37 度的盛夏陡落到 25 度的初秋,什麼叫避暑?只有皮膚知道。

之前常聽說大連很乾淨,可是這次的經驗卻令人失望。看了幾天的大連,發現她並不如傳聞中的乾淨美麗,整座城市宛如工地,拆房蓋房,大搞建設,以致市容紊亂,道路坑窪,塵土飛揚,塞車的問題也很嚴重。

大連是個濱海的旅遊城市,海鮮非常著名。前幾天吃了遼寧省餐飲名店的 "大連老菜館",發現那裡海鮮做得普通,服務態度一級差。服務員吊兒郎噹,愛理不理,對顧客的詢問毫無耐心。今天聽大連本地的老師說,可以試試 "天天漁港",正好我們住的中山廣場大連賓館旁的延安路就有一家,於是我們便興致勃勃地攜手前往。

嗯,天天漁港 (如照片,若未顯示則又遭攔截) 窗明几淨,氣氛高雅宜人,服務貼心專業,海鮮烹調得比大連老菜館來的高明,價格公道卻不收服務費。酒足飯飽之際,我對大連的印象又加了好幾分。

在大陸期間,網路不順暢,部落格的經營管理很不方便。待我回台,再多貼幾張具有代表性的精選照片,以饗諸位。

Wednesday, July 06, 2011

上海菜場一瞥




上海這幾天高溫不退,又悶又熱,跟太太上個菜市場,不到五分鐘的路程就讓我汗如雨下。

太太很喜歡這個市場,大小適中,乾淨清爽;貨品齊全,應有盡有。她在台北的市場有點水土不服,回到這邊如魚得水,臉上多了些自信與篤定。這個菜市場還是四星級的──連菜市場都以幾顆星來評定等級,讓我想起多年前在北京看到三星級的廁所,只能以驚訝來形容。

市場外有各式的小吃雜貨,有各種的舖子攤販,生活機能十分健全。看著她迅速地穿梭於商家舖位之間,熟練地用上海話跟攤販老闆閒聊講價,我只能拎著菜在她後面做個小跟班,隨行見識這個真實生活中的大上海。

Tuesday, July 05, 2011

滬上西北

昨晚在上海的五角場商圈跟一個朋友吃飯。這個朋友是我三、四年前客居南京時認識的,後來一直都保持聯繫。

朋友現在在上海工作,活躍於市區東北的五角場。五角場是國民政府當時在上海江灣一帶規劃的一個新區,整齊有序,舊市政府以及許多昔日的市政單位都座落於此,五條通衢呈星形向外放射,故名五角場。

朋友選的餐廳叫西貝筱麵村 (“筱” 應為草字頭,音 “油”),從店名 (西貝,讓人聯想到西北;筱麵,為燕麥的一種,多產於中國北方) 我們就知道,這是個具有鮮明大西北特色的地方。

果不其然。餐廳圓拱形的落地窗,有窯洞的感覺;門口的候位區,以西北的腰鼓作凳子;裝飾用的剪紙和農民畫,分明就是陝北安塞的複製品。

走進餐廳內部,走廊上的紅燈籠格外醒目,有晉中豪宅大院的影子;拼貼的吊飾,既傳統又現代,樸拙中見新意。



中國西北邊塞若有地區繁榮富庶,常被稱為 “塞上江南”,是仿製,是嚮往,當然還是江南好。今天在上海市區體驗到了大西北的韻味,這個 “滬上西北” 是個山寨西北,是糅雜,是獵奇,是精緻,則是針對習慣現代文明生活的大多數人而設計的產物。

Monday, July 04, 2011

山不轉路轉

這是我第一篇用電郵發的部落格貼文。

此刻人在上海,陪著太太回他娘家度假。大陸上對網路的管控依舊沒有鬆手,以致於我的部落格網站 blogspot.com 在這塊土地上還是無法登錄。並不是我的部落格 "思想" 有問題,而是一些個人無法掌控的因素,如 blogspot.com 的母公司 Google 跟大陸當局因審查與人權的議題有所扞格,所以在大陸想上 Google 還得繞道香港,旗下的 blogspot 也因而被禁。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陸有很多 "代理" 網站,也有很多 "翻牆" 軟體,幫助想要突破封鎖的網民與外界接軌,雖然麻煩了點,圖片也看不全。而我要貼文,也可透過發電郵給部落格網站而成功發佈,雖然版面簡單了些,細部也無法做調整。

7 月 4 號,美國國慶。代表資本主義美國價值的 Google 在大陸踢到鐵板,與此地網路搜尋引擎的第一盟主 "百度" 較量之後敗下陣來。看來,美國也許也要找找代理,透過其他手段翻牆,才能把他所要傳遞的價值滲透到這片土地上。

是啊,山不轉路轉。這片講漢語的紅色大地上有黑色的窟窿,需要大家想想辦法訂補訂補。

Friday, July 01, 2011

英語裡的 20 個紅色詞彙

今天七月一日,在台灣是指考 (大學聯考) 的第一天,政府的很多政策也都選擇在今天上路施行。而在大陸,今天是中國共產黨建黨 90 週年紀念,是 "黨的生日"。

1921 年中國共產黨正式在上海成立,原本極不起眼的小組織,後來竟讓整個中國政局豬羊變色,讓原本獨大的中國國民黨土崩瓦解,潰逃到台灣來。

在大陸改革開放之前,共產黨一連串的革命、運動,讓整個中國社會充滿了動盪。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也用了 20 個左右、源自中文的詞彙,或音譯或借譯,記錄了這一段動盪的歷史:

running dog [走狗] n. (chiefly in the phraseology of Communism and Socialism) a person who is subservient to a foreign power, esp. to one that threatens revolutionary interests; (later, in generalized use) a servile follower, a lackey.

Long March [長征] n. spec. the year-long retreat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across south-wester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Nationalist government; also (not always with capital initials) in other contexts.

Maoism [毛澤東思想] n. The Marxist–Leninist theories of Mao Zedong, developed and formerly practised in communist China, having permanent revolution as a central principle, and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peasantry, small-scale industry, and agricultural collectivization.

Sanfan [三反] n. Used attrib. to designate an official campaign conducted in China in 1951–2 against corruption, waste, and bureaucratism in State affairs.

Wufan [五反] n. Used attrib. to designate an official campaign launched in China in 1952 against bribery, tax evasion, theft of state property, skimping on work and cheating on materials, and theft of state economic information.

thought reform [思想改造] n. a process of individual political indoctrination used in communist China; (also in extended use) changing the way a person thinks.

ganbu [幹部] 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 office-holder in an (esp. Party or military) organization; a cadre.

the Hundred Flowers [百花齊放] phr. name given to a period of approximately six weeks in the summer of 1957 when certain elements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were invited to criticize the political system then obtaining in Communist China.

(both) red and expert [又紅又專]: phr. (in China) designating a loyal communist who possesses professional or technical expertise.

reform through labour [勞動改造]: n. the use of intensive programmes of physical labour as a means of reforming criminals; the system of forced labour resulting from this; esp. (in China) the theory or policy whereby criminals and dissidents are made to work as part of a programme of political re-education. Freq. attrib. (usu. hyphenated), as reform through labour camp, reform through labour farm, etc.

Great Leap Forward [大躍進] n. an attempt begun in 1958 by which the leadership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ought to stimulate industrial and other forms of production by the use of advanced techniques, and thereby transform China rapidly into a modern socialist state; also ellipt. as Great Leap, and transf.

walking on / with two legs [兩條腿走路] n. (in modern China) the complementary use of resources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 opposition, i.e.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heavy and light industry, centralized and local industry, coastal and interior-based industry, Han and minority nationalities, Party and non-Party members, etc. The policy of 'walking on two legs' was introduced by the government of Mao Zedong as part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of 1958.

ta tzu-pao / dazibao [大字報] 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wall poster written in large characters that expresses a (political) opinion or other message. The posting of ta tzu-pao is no longer encouraged in China.

cultural revolution [文化大革命] n. a sudden change in the culture of a people or society; spec. (usu. with capital initials) an extreme reform movement in communist China, begun in 1966, which sought to combat revisionism by the restoration of pure Maoist doctrine.

Little Red Book [紅寶書] n. the name by which the book Quotations from Chairman Mao Zedong (published in English in 1966) is colloquially known; also in extended and allusive use.

Red Guard [紅衛兵] n. In China: (a) a name given to any of the armed units of rural people in China during the Second Revolutionary Civil War (1927–37); (b) a militant youth move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carried out attacks on intellectuals and other disfavoured groups as part of Mao Zedong's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76); (c) a member of either of these groups.

struggle meeting [批鬥會] n. in Communist China: a meeting at which those who have aroused official or public disfavour are criticized or denounced.

capitalist roader [走資派] n. esp.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a term for Party officials, e.g. the secretary of a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or the chairman of a people's commune, who were alleged to have capitalist tendencies. Used of people of various views who are out of favour with the Chinese leadership.

State Council [國務院] n. the highest administrative and executive bod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ang of Four [四人幫] n. a nickname for four leading member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ary Left accused after the death of Mao Tse-tung of counter-revolutionary conspiracy and Marxist revisionism, and discredited in October 1976 by the Communist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