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6, 2012

Linsanity "林來瘋" 正式列入英文詞彙?

外電報導,林書豪 (Jeremy Lin) 所颳起的旋風狂掃 NBA 籃壇,英文媒體依其姓氏 Lin 所創造出來的 Linsanity (林來瘋) 已 "正式" 列入英文單詞之林。

這當然是個令人振奮、鼓舞人心的消息,特別是對身為華人的我們。林書豪的父母均來自台灣,他在全世界頂尖的美國籃壇出人頭地,讓我們都沾了光。英文詞彙錦上添花,把 Lin 這個姓巧妙地融入,製造出許許多多的英文新詞。這些新詞中又以 Linsanity 最受媒體青睞,因為它精確地傳達了 Lin (林書豪) 所引發的 insanity (瘋狂)。這種把兩個詞併為一個詞的混成法 (blending) 融合了二者的含意,是英文新詞的最大來源之一。中文的 "林來瘋" 也是妙譯,把林書豪引起的人來瘋濃縮成三個字,譯文精簡忠實而又極度傳神。

然而我們若冷靜觀之,理性判斷,會發現這 Linsanity "林來瘋" 只不過是股一時的狂熱 (fad) 而已。Linsanity 一詞從創造出來到 "正式" 成為英文單詞,只有短短兩個禮拜,短得令人不可思議!根據詞典學 (lexicography) 傳統的行規,一個新詞從出現到正式納入詞典,總要有個三、五年的觀察期,以確認其出現的頻率夠高、分佈的範圍夠廣、影響的續航力夠久,而不是只有少數人使用、集中在特定領域、曇花一現的過眼雲煙。

由此看來,發佈這則新聞的全球語言觀察機構 (Global Language Monitor) 似乎太急了,急於抓住新聞的熱點,大打自身組織的知名度。根據我在英文詞彙圈內的瞭解,一個新詞進入英文與否,這個 "全球語言觀察機構" 的影響力是偏低的。英文的新詞如何認定,傳統的標準乃取決於權威英文詞典的收錄與否。而何謂權威英文詞典?一般公認的,當屬牛津 (Oxford)、韋氏 (Merriam-Webster) 兩大詞典出版系統。

事實上,這個 "全球語言觀察機構" 記錄不佳,經常譁眾取寵。之前就曾經為了博取新聞版面,公開宣稱英文詞彙在 2009 年 6 月 10 日突破了 100 萬個,此舉媒體雖廣為報導,為其宣傳,但卻遭語言學界批評得體無完膚,斥為無稽之談。該機構也曾經宣稱 chengguan ("城管",中國大陸類似警察的執法單位) 是英文的新詞,然事隔多年,嚴謹權威者如牛津和韋氏,卻一直毫無動作,似乎無意將其收錄。

英文詞彙自古以來就海納百川,數量之大,來源之多,咸信為世界語言之最。科技發展、社會變遷、國際交流,英文裡每天也都有千百個新詞冒出。無奈大江東去浪淘盡,真正留存下來、進入主流英文的,卻有如滄海一粟。

若干年前,美國出版了一本預測新詞成功與否的通俗學術書,作者為美國的大學英文系教授,他自幼觀察記錄英文的新詞發展逾 60 年。此書的結論很簡單:絕大多數的新詞都將淹沒在語言的荒煙蔓草中,而且越是酷炫搶眼的,就越早進墳場。在能夠倖存下來的九牛一毛中,最重要的共同特色就是樸實無華。

Linsanity "林來瘋" 酷炫搶眼,所引發的 "瘋" 潮,離樸實無華這條重要的判準有霄壤之別,其後的命運,已經不言可喻了。

(本文以 Linsanity 英文字海之一粟?為題,刊登在 2012 年 2 月 27 日的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Tuesday, February 21, 2012

從 ESPN 頻道的 Chink In The Armor 談起

近兩週來美國職籃 NBA 廣受關注,紐約尼克隊的華裔球員林書豪發光發熱,捲起了一陣強力旋風,橫掃美國、台灣、大陸。各界在一連串的訝異與驚嘆之後,卻也開始出現了些許不同的聲音,其中一個最引人矚目的,當屬美國運動專業頻道 ESPN 的 "中國佬" 風波。

ESPN 在林書豪表現欠佳、尼克隊連勝七場卻敗給黃蜂隊之後,用了 Chink In The Armor 這個新聞標題來描述他的表現,引發軒然大波。英文片語 chink in the / one's armor 指的是易受他人攻擊的 "弱點",原指盔甲 (armor) 上出現了裂縫 (chink)。但 chink 一詞若把頭字母大寫,Chink 則變成了 "中國佬",是個冒犯性十足、瞧不起人的貶義詞。一語雙關是新聞標題常見的作法,但 ESPN 卻踩了種族歧視的紅線。這個標題或能博得部分讀者會心的微笑,然卻不見容於族群平等、尊重多元文化的當代社會。林書豪以平常心看待此事,寬大為懷;ESPN 也迅速移除了不當的新聞標題,公開道歉,懲處相關人員。

雖然此事看似已經和平落幕,但是社會上部分的保守勢力仍然根深柢固,各種形式的沙文主義一有機會就蠢蠢欲動。今天 ESPN 的 Chink In The Armor 暫告一段落,說不定明天另一家媒體就換湯不換藥,用了 Chinaman's chance "中國佬的機會" 來貶抑華人,對我們調侃訕笑。這個美式英文的 Chinaman's chance,據說源自 19 世紀中葉美國加州的淘金熱,華人淘金者處境不利,機會渺茫,因而得名。如今淘金不再,但此俚語流傳至今,意為 "毫無機會"。各地華人多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力爭上游,努力開創一片天地,而誰也無法保證主流的英文媒體何時將會妒忌眼紅,潑你一盆冷水,輕率地丟給你一頂種族歧視的帽子,說你想要成功,連個 "中國佬的機會" 都沒有 (not a Chinaman's chance),比毫無機會還要沒有機會。

相形之下,過去數年來網路上廣為流傳、要大家拒用 Taiwanese 的文章,便顯得有點庸人自擾了。這個主張的大意是:英文裡 -ese 的這個後綴 (即俗稱的 "字尾") 帶貶義,Taiwanese、Chinese、Japanese 都具有歧視性的色彩,我們應該拒絕使用,改採自創的 Taiwaner 或 Taiwanan (模仿 New York / New Yorker、America / American)。這個謬論不斷地經由轉貼複製,以訛傳訛,讓一般大眾信以為真,經數年仍不衰。

英文詞彙裡的後綴 -ese 加在國家、城市名稱之後,表該地方的語言或住民,如 Taiwanese、Chinese、Japanese、Portuguese、Viennese、Milanese、Genevese,這種用法絲毫沒有歧視的含意。試想,維也納 (Vienna)、米蘭 (Milan)、日內瓦 (Geneva) 代表了歐洲的精緻文化,維也納人 (Viennese)、米蘭人 (Milanese)、日內瓦人 (Genevese) 這些以 -ese 結尾的詞有任何輕視的味道嗎?我查閱各大權威的英文詞典、用法指南,也都遍尋不著這些字眼有帶貶義、具冒犯色彩的描述。這個對 Taiwanese、Chinese 的質疑實屬空穴來風,是個偽議題,附和者無疑自尋煩惱,我建議這些熱心人士不如好好花些心思,扭轉一下英文裡面真正存在的歧視性字眼吧!

Tuesday, February 14, 2012

林書豪熱與中華語文知識庫

台裔美籍的林書豪近來在美國 NBA 職籃爆紅。據報導,谷歌線上詞典 (Google Dictionary) 已經把林書豪的英文名字 Jeremy Lin 收錄其中,而美國媒體更是開此路之先鋒,早已將林書豪的英文姓氏 Lin 融入英文詞彙中,造出一些新詞來描述林書豪在球場上亮眼的表現,如 "林來瘋" (linsanity: Lin + insanity。林書豪引起的瘋狂)、"林可能" (linpossible: Lin + impossible。林書豪化不可能為可能)、"林神奇" (Lincredible: Lin + incredible。林書豪讓人不可思議) 等等。

谷歌早已將其線上詞典移除,只留谷歌翻譯 (Google Translate),不曉得記者是在哪裡看到這些資料,不過媒體驚人的創造力,網路無遠弗屆的傳播速度,倒是令人目不暇給。

相形之下,日前才正式開通的《中華語文知識庫》卻又是另外一種樣貌。這個線上資料庫自上線供民眾查閱以來,網路上已經出現了不以為然的質疑聲,認為部分詞彙的對應根本就有問題,不是侷限一地的方言,就是牛頭不對馬嘴。

知識庫說大陸的 "給力" 等於台灣的 "王道",這根本是沒搞清詞彙的多義性 (polysemy) 而過份簡化問題的結果。還有大陸的 "西紅柿" 對應台灣的 "蕃茄"、大陸的 "土豆" 對應台灣的 "馬鈴薯",也是忽略了一物多名的普遍現象。事實上大陸也講 "蕃茄",也說 "馬鈴薯",各地還有不同的方言詞彙,並不如知識庫所載的那麼簡單那麼絕對。

簡而言之,大陸用語不是我們以為的鐵板一塊,箇中是存在著不少的地方差異的。此外,知識庫的編者對兩岸詞彙的蒐集與研究還有待完善,希望將來藉由廣大網友的參與編寫,能夠呈現出一個更完備成熟的作品。

(本文以〈從「林來瘋」看知識庫〉之名刊登於 2012 年 2 月 15 日之中國時報民意論壇版)

Sunday, February 12, 2012

團圓

今年的春節假期很特別,我們曾家難得有了機會大團圓。

弟弟一家四口去年暑假從美國舊金山灣區回台,讓兩個小朋友在此上一年的小學,學習中文熟悉中華文化。妹妹一家三口最近也從美國西雅圖回台過年,過兩天就要離台返美。內人返滬過年,前幾天方才回台。大家各自的小家庭都全員到齊,趁此難得聚首的大好時機,家母出面做東,於週末時請大家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飯,留下了這張珍貴的歷史性照片。

家父家母坐定後,大容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跳上他阿公的大腿上坐了下來。接下來小姪女 Zoe 跑去她阿嬤身邊,撒嬌依偎。小姪子 Jovi 很懂事地坐在他大容堂哥的旁邊,右手抓著他阿公的左手。弟媳個子比較嬌小,正好坐在前排的最後一個空位。爸媽的三個兒女站在後排,兩歲半的小外甥 Andy 原本亂扭亂竄,不肯安靜配合,後來在吸管的魅力下,終於乖乖讓他爸抱著,合作地看著前方的鏡頭。

我則輕搭著內人的肩膀,跟其他人一樣,笑得合不攏嘴。

歷史性的大合照。下次這樣的大團圓,不曉得要等到何年何月啊?

Saturday, February 04, 2012

哈爾濱之中央大街

今天是我們哈爾濱冰雪五日遊的最後一天,參觀的景點只有一個,就是充滿俄羅斯城市風情的著名步行街──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之於哈爾濱,就如同西門町之於台北,南京路之於上海,王府井大街之於北京。中央大街是條石磚路,走在上面,有一種悠遠古老的韻味。

道路兩旁盡是歐式洋樓,建築風格各異,有巴洛克 (baroque)、洛可可 (rococo)、古典主義 (classicism)、折衷主義 (eclecticism)、新藝術 (art nouveau)。但天這麼冷,此時具備欣賞這建築藝術的閒情雅致的,大概少有人吧?稍微走走逛逛,留下到此一遊的倩影,馬上就溜進店家避寒取暖、購物飲食,應該是多數遊客的選擇吧?

旅行社帶我們到中央大街的馬迭爾賓館前,招待我們每人一根著名的 "馬迭爾冰棍兒"。這倒是挺特別的,大家紛紛行動,立刻在酷寒中佇立在中央大街啃起冰棒。

早就耳聞哈爾濱的紅腸有名,只是前幾天一直苦無機會購買。今天逛了中央大街,才趁機衝進中央商城的超市,問了一旁的太太哪一個牌子有名,並確知這最知名的秋林‧里道斯紅腸超市也有售,我和大容買了就閃。500 克真空包裝的紅腸售價人民幣 31 元,既經濟又實惠。

中央大街兩側有很多小巷道,有一側都名為 "西N道街" (N=1~13),隨意拐進去又是另一番歐洲風格的新天地。

這是我在哈爾濱馬路上見到的第一個溫度計,設計得如此高貴典雅,與四周環境搭配得天衣無縫。溫度計顯示的當時氣溫是零下 15 度?準嗎?

難忘的冰雪哈爾濱,我們回台北了。後會有期!

Friday, February 03, 2012

哈爾濱之冰雪大世界

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的壓軸項目就是冰雪大世界。

冰雪大世界位於松花江北岸,在太陽島雪博會的西南方不遠處。不知道為什麼導遊給我們參觀的時間那麼短,居然還不到一個小時,排隊進場仿奧運世博,還有管制,所以真正進到裡面還得花些時間,參觀的時間當然就更少了。

想得正面一點,大概是天氣太冷,導遊怕我們凍著。也有可能是今年的冰雕沒那麼精彩,不需花太多時間。關於我的第二點想法,竟得到了哈爾濱當地人的證實。

晚餐吃的是 "人杰宏錦記蘑菇煮意" 的火鍋,有專人為我們涮鍋分菜,服務親切到位,氣氛溫馨融洽,食物精緻好吃,大家都吃得肚子飽飽,讚不絕口。愛喝湯的大容,還說今晚的湯是他喝過最好喝的湯,服務員分給他的食物也都一掃而空。這,就算是他的生日大餐吧!

去年的冰雪大世界十分精彩,讓我們父子此行出發前都充滿期待。請點選這個鏈接瞭解一下去年的盛況。

看看今年照片吧。









哈爾濱之太陽島雪博會

據說哈爾濱冰雪節的規模有北海道雪祭的 20 倍大,由三個主要部分所構成:兆麟公園冰燈展、太陽島國際雪雕博覽會、以及松花江冰雪大世界。兆麟公園冰燈安排在第一天傍晚,我和大容當時由於衣物不足捱凍難忍,因此草草收場,有點遺憾。

今天第四天的下午後半,團隊安排參觀太陽島雪雕,我們期待已久。

入園沿路,大家看到諸多白花花的雪雕作品,已經驚嘆連連。到了主會場的核心區,進入了一大片的銀色世界,團友們更是尖叫雀躍。小朋友在製雪機的催化下,幾近瘋狂,又叫又跳。

主題作品是《雪舞風情》。雪雕藝術家以誇張的雕刻手法,巧妙地將俄羅斯最著名的建築聖‧瓦西里教堂和斯巴達克塔樓與美麗天鵝湖傳說融為一體,傳統、優雅、可愛併陳,給了我們一些想像的空間。

另一大型雪雕作品是《俄羅斯小鎮》。這座用白雪雕成的俄羅斯小鎮引領我們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教堂、集市、咖啡廳、電影院、俄羅斯人,在寒冬大地的襯托下,勾勒出的圖畫別有一番韻味。

不過我倒覺得熱飲屋很特別,設計者把小店與厚雪做了巧妙的結合,在冰與熱的二元對立中找到了一個有趣的平衡點,讓我在每每在園區裡看到熱飲屋都要駐足凝眸。

犬子大容其實對這種藝術品並不感興趣,他就喜歡動。我們看到一旁有冰雪大滑梯,他就想衝去玩,但令人詫異的是竟要額外收費,溜一次人民幣 30,兩次 50,真是坑人。賣票的為了挽留我們,說 100 元可以讓我們多滑幾次,但我們去意已決,拒當冤大頭。

我們繞了個圈,就在冰雪大滑梯的旁邊後面,發現了更好玩的更刺激的。斜坡估計有 60 度左右,而且還不費分文,愛玩多久就玩多久。

後來大容為了解決到坡頂的問題,找到了一小截枯枝,在斜坡上奮力地鑿出一個個的小洞以利攀爬,甚至還在接近坡頂處給自己鑿了一個可以坐下休息的寶座。

這是一個對遊戲有創意、喜歡冒險的小傢伙。不錯!

哈爾濱之俄羅斯風情小鎮

第四天下午,此行終於要逐漸進入這哈爾濱冰雪節的重頭戲──太陽島雪博會與冰雪大世界。

在前往太陽島觀賞雪雕之前,有團員提議先到隔壁的俄羅斯風情小鎮逛逛,經大家無異議通過之後,導遊小崔便跟大家收取每人 60 元人民幣的門票錢。不料到了門口售票亭,我們竟然發現價目表上寫的是門票 20元,60 元的是含夜間表演的套票。我們下午無法欣賞表演,按理說收 20 元已足夠,團員紛紛私底下咕噥導遊來這一招不誠實,多賺我們每人 40 元的差價。他事後給了個說法,說入場費已調漲,不信要我們去問售票窗口。Well,我們都早已離開,怎麼去問?也沒有人想這麼較真,玩得開心就好,只要不要太離譜,就睜隻眼閉隻眼吧!

俄羅斯風情小鎮的門票是一本深藍色的旅遊專用護照,中俄雙語,入口處還請來一位俄羅斯大叔收票打孔。園區裡面都是一些仿俄羅斯農村小鎮的典型建築,建築裡是各式的展館或賣紀念品的小店。信步而行,隨處走走,浮光掠影地體會一下俄羅斯的小鎮風情,倒也舒適愜意。

觀光小鎮裡有狗有鵝,見到遊客會特別地興奮。大容看到院子裡有鞦韆立刻就爬上去盪,傳統的木板繩索鞦韆,更添幾許復古味。

俄羅斯風情小鎮地方不大,我給大容買了一塊俄羅斯的黑巧克力、兩張俄羅斯歌曲、音樂的 CD,作為他今天的生日禮物。他今天滿 12 歲,兒童的階段已經接近尾聲,不久就要邁入青少年了。

我們出了大門,看離集合上車還有一段時間,便趕緊跑到一旁不遠處的松花江上。松花江結了厚厚的一層冰,許多遊客都從這裡走到對岸的斯大林公園,在冰凍的河面上留下了清晰可見的足跡。

哈爾濱的小街小景

我們這團哈爾濱冰雪五日遊,按理講是 "無自費+無購物" (行程說明所載),可是我猜,頭一天導遊帶我們買禦寒裝備的店家,有可能是個技術性安插的購物點,不過大家似乎也都心甘情願,因為是非買不可。

不過昨天下午就不同了。當地的導遊在車上跟我們說,這次的行程很鬆散,時間很充裕,不斷地向我們推銷他推薦的兩個自費項目,最後還使出哀兵之計,說這跟他的業績掛勾,拜託大家幫個忙。不過沒人理他,他也就摸摸鼻子,自知理虧,因此今天上午完全沒有安排行程。

吃完了早飯,我穿好了足夠的衣服,一個人就在下榻的旅館附近走走,試圖貼近當地居民生活的脈動。我們住的這家旅館號稱五星,可是我總覺得只有三星,而且還在郊區,連逛街都不方便,難不成這也是旅行社動的小手腳?

照片一:晨曦。哈爾濱是個工業城市,大煙囪不少,從我旅館的窗口往外看就有好幾根,在晨曦中冒著濃濃的白煙。

照片二:高校一條街。這條又寬又長的學府路看似普通,不過卻集合了哈爾濱市、黑龍江省眾多的高校 (高等學校,即大學)。東北第一學府 "哈工大" (哈爾濱工業大學) 也在這條街上。

照片三:派報。哈報集團送來了今天的報紙,街角的小報攤就要有生意可以做了。

照片四:炒瓜子。在一條泥土路的街角,一個師傅在帆布圍起來的爐灶前費力地炒著葵花子,而前方的竹籃裡,擺著是炒好待售的成品。生活不容易啊!

照片五:倉買。哈爾濱許多商店的招牌上都有 "倉買" 這兩個字,據說是 "商店" 的另一種說法。

照片六:無名小巷。一幅農村景象,然而這卻是哈爾濱市區。

照片七:仙女。公車的窗上被乘客畫上了仙女。室內外溫差極大,室內的玻璃起了霧,就成了作畫的好地方。

照片八:開工嘍。路邊的小吃店放了一長串的鞭炮,過年後重新開市,門口的老闆娘瞇著眼、皺著眉,盡往我這兒瞧。

Thursday, February 02, 2012

哈爾濱的斯大林公園

斯大林就是史達林 (英文:Stalin;俄文:Сталин),我不曉得年輕一輩還有沒有聽過這號前蘇聯的重要政治人物。不過在與俄羅斯關係密切的東北,"斯大林" 公園給他們的感覺,或許就是 "羅斯福" 路給我們的感覺吧?

斯大林公園是個條狀的公園,在哈爾濱市中心的北緣,緊鄰松花江。防洪紀念塔為其中心,紀念的是 1957 年哈爾濱市民防洪成功的事蹟。這防洪紀念塔又位於哈爾濱最著名的商業街 "中央大街" 的最北端。

照片一:防洪紀念塔。人民,似乎是大陸上很多雕像的重要組成部分。

照片二:斯大林公園。長長的步道,夾道的大樹,悠閒地散他一回步,應該是件挺愜意的事。不過天氣太冷,時間有限,只能到此一遊,走馬觀花地感受一下。

照片三:夢幻大滑梯入口。用松花江採集而來的冰鋸成冰磚,再堆疊成晶瑩剔透的城堡。

照片四:夢幻大滑梯。近 100 公尺的冰滑梯,下面就是結了冰的松花江。滑一次人民幣 20 元,太貴了,沒有玩。

照片五:賣禦寒鞋帽用品的小販。攤販就設在冰砌的圍牆外頭,有冰相襯,賣起來會比較 "給力" 吧?

這是在哈爾濱第三天的下午。

哈爾濱伏爾加莊園的一天

昨天下午到了哈爾濱東南郊的伏爾加莊園,之後就一直待在這裡,吃飯、睡覺、玩冰雪活動,一直到今天下午才離開。這個地方是個度假村,自給自足,也提供了許多活動,可以讓充滿運動細胞、喜歡自創招數的大容盡情發揮。

父子同遊,印象這是第二次,上一次應是 2008 年暑假同遊北京看奧運棒球賽。這次一樣沒有自拍,也沒有假手他人,我看著雪地裡父子倆長長的影子,就用手機拍下了這張難得的另類合照。

我照相一般都是拍別人、拍風景,偶爾請大容幫我留個影。穿成這副厚重的樣子,也算是個難得的回憶。

莊園裡有兩座冰磚砌成的滑梯,大容覺得用正規的方式滑下來既慢又無趣,於是便以打棒球撲壘的方式俯衝而下,自得其樂。

他後來冰滑梯也玩膩了,便努力地由下往上攀爬冰滑梯,把它當成日本的 "極限體能王" 來玩。由於冰的摩擦力甚小,他屢敗屢試,毫不氣餒,讓他成功了一次。

另有一項雪上滑輪胎,深得大人和小孩的歡迎,在 100 多公尺的滑道坐輪胎,由高處順著凹槽滑下。我一開始覺得蠻恐怖的,玩了幾趟之後,便開始享受輪胎旋轉、雪花濺在臉上所帶來的樂趣。原先我從頭尖叫到尾,後來只尖叫前半段,漸漸地尖叫聲也減弱、減短了。最後,我一路滑下,靜靜地享受這旋轉的藍天與陽光。照片為大容滑下的模樣。

一位穿著貂皮大衣、戴著貂皮大帽的老太太站在一邊,看著她的孫子從她的眼前往下滑。

莊園裡也可以滑雪。不過這滑雪板是小一號的,當成一種遊戲勉強湊合,正好給完全無滑雪經驗的大容試試感覺。

園區裡有些小型的冰雕藝術,大容看到這冰獅,二話不說就爬上去,讓我想起幾年前他在南京明孝陵時,也是一樣爬上墓道上比較矮的石獸。照片中他這個姿勢,是臥薪嘗膽呢?還是枕戈待旦?

Wednesday, February 01, 2012

哈爾濱第二天

哈爾濱的嚴寒極凍,不能想像,只能親身體會。

第二天一早,導遊帶我們買了雪地靴,加上我又穿了三雙襪子 (一雙棉襪、一雙毛襪、一雙特厚毛襪),換裝之後果然有差。我們雖然還覺得臉部裸露的部分冰冷僵硬,不聽使喚,但身體其他部分已經暖和。大容揮別了昨天裝備不對導致的心情低氣壓,今天笑逐顏開,活蹦亂跳,讓我也放下了心中的一塊石頭。

遊覽車在 10 點前開到了冰凍的松花江畔,讓我們到那裡觀賞、從事一些冰上活動。江邊除了賣鞋帽手套的小販之外,有一攤賣烤蕃薯的特別引人注目,氤氳的熱氣往上竄,不禁讓人想像著把熱騰騰的蕃薯掰開來,吃著裡頭香噴噴、黃燦燦的蕃薯肉。

有人說哈爾濱的冬泳愛好者真的是瘋了。他們在零下 20 度左右的極低氣溫下,一個個跳進水溫只有零度左右的松花江水中,在挖好的冰池子裡游個幾趟。要不是四周有穿著厚重冬衣的圍觀者和結冰覆雪的 "地面",我們還真察覺不出這游泳有什麼特別之處。

觀賞完了有男有女的冬泳表演,我們便在結了厚冰的江面上自由活動,有多種免費的遊戲可供選擇,如溜冰滑梯、抽冰尕 (gă) 兒 [打冰上陀螺] 等等。大容興奮地坐上滑冰椅,撐著兩根鐵棍奮力地推啊滑的。我人太大,擠不進去,看著他玩得開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午餐過後前往哈爾濱郊區的伏爾加莊園。這是一個俄羅斯風情的度假村,據說夏天時風景如詩如畫 (見照片,摘自網路),冬天搖身一變,成為闔家冰雪活動的好地方。

在這裡,大容躺在冰雪覆蓋的小河面上,做出經典的大字蝴蝶飛。

手機一下就沒電了,寒風吹得我一直流鼻水,隨身攜帶的面紙老是不夠用。回房趕緊給手機充電,晚上吃了豪華的俄羅斯大餐。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