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30, 2012

怪哉,部落格爆量!

昨天深夜,我發現我的部落格《語國一方》到訪人數高得出奇,嚇了我一大跳!

《語國一方》也不是什麼熱門網站,同時到訪人數一般只有三、五個,同時有五個以上就算多的了,鮮少超過十人。昨晚十點多,我發現竟同時有十幾個在線上,還以為我看走了眼。我按重新整理,想再確定一下人數,想不到每整理一次,數量就成跳躍式的成長,接下來二十幾、三十幾、四十幾,最後一次竟然有 105 人同時在看我的《語國一方》。我懷疑是駭客攻擊,趕緊把網頁關了。

今天早上我以網站管理人的身份,進到了《語國一方》的資訊主頁,查看了詳細的統計資料,發現昨晚深夜時段的確爆量,短短五個小時內人數激增,這段時間內的前三個小時尤其厲害。再細看詳細資料,這一大票網友都是透過 Google 搜尋而來的,而鍵入的搜尋關鍵字竟是 "基隆火車站",轉介的網址是這個

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突然會有好幾百人同時上 Google 搜尋 "基隆火車站",轉介到我的部落格來?有人能解釋嗎?這應該不是駭客吧?

Friday, June 29, 2012

東森財經台 嚐鮮 Let's Go

兩個禮拜前的中午,東吳畢業班的九位同學跟我參加了東森財經台《嚐鮮 Let's Go》的節目錄影,地點在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 61 號的知名餐廳 "點水樓"。那段經歷既神奇又有趣,至今仍令我回味無窮。

主持人廖慶學我很喜歡,錄影時我跟他的互動非常 high,不知鏡頭上的我會不會看起來太三八、有損師道?

當時節目企畫告訴我們,本集節目預計於 6 月 30 日禮拜六晚上 9 點在 57 台播出(我查到的播出時間卻早了五分鐘,是晚上 8:55)。節目總長度差不多一個小時,但我們這段錄影不長,只有十分鐘。

我很想坐在電視機前收看,無奈當時我人在中壢,參加以前東吳學生、助教胡正明(大頭助教 James)的結婚喜宴,無法親自觀賞。因此,可否請善心人士想辦法錄影,上傳到 YouTube,再告訴我鏈接的網址,以便我事後擇時補課?

哈哈,期待ing。也請有時間有興趣的同學朋友捧個場,屆時抽空收看。謝啦!

Thursday, June 28, 2012

龍的英文要怎麼講 別再庸人自擾

龍的英文要怎麼講 別再庸人自擾

台灣新生兒的出生率近年來屢創新低。但今年是龍年,Year of the Dragon,龍年效應又見發威。不少人忙著結婚,打算把握黃金時機,生個龍子龍女,這又讓研究英文的我,想起若干年前翻譯界的一場論戰,熱議龍的英文如何翻譯。

那場論戰基本上認為,dragon 作為中國龍的英譯,實乃善惡不分,指鹿為馬,是個歷史上嚴重的錯誤,必須嚴肅加以導正。

因此出現了一些頗具特色、令人莞爾的創新,如 Long(音譯)、Loong(音譯兼象形,兩個 o 代表龍的兩個眼睛)、Liong(音譯兼聯想,閩南語的音譯 liong 還可讓人聯想到獅子 lion)。

語言是活的,語義也在流動改變。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多元文化逐漸成為主流,西方世界也了解到中國龍是一種皇權、尊貴、吉祥的象徵,而不是西方傳統中邪惡的代表。

當代英文的權威詞典《英語牛津詞典》第三版,對 dragon 就有一個持平的定義,頗為尊重東亞文化,它說「歐洲傳統的龍通常會噴火,往往代表著混亂與邪惡;而東亞的龍則多半是好龍,代表著多產和富饒,與水和天有關」。

美式英文的權威詞典《韋氏第三版新國際英語詞典》則收錄了龍的音譯詞 lung,可是卻聊備一格,完全沒有解釋,而是指引讀者去參閱 dragon 相關的說明。

《韋氏詞典》在 dragon 的定義裡明白指出,dragon 也可以代表「在中國神話中主管雨水、秉性良善的中國龍」。

是的,西方傳統中的 dragon 是不好的、是負面的、是邪惡的化身,但 dragon 也可以用來指中國龍。用 dragon 來翻譯中國龍一開始或許是個烏龍,錯把馮京當馬涼,但現在英文基本上已經完全接納了。

常見的詞彙中,十之八九都是一詞多義的,是甚麼意思得看整個語境而定,這是語言學的常識。語境不清時,不妨在 dragon 前加個 Chinese 來修飾,以 Chinese dragon「中國龍」的面貌出現。其他的,是不是就別再庸人自擾了?

曾泰元(台北市/東吳副教授)
(原文見 2012 年 6 月 28 日《人間福報》第 11 版投書版)

Monday, June 25, 2012

粽子何時進入英文詞典

兩天前的貼文〈端午節談英文〉寫的是我有點心得的題材,知性又不會太專業,我覺得可以與更多人分享,寫完之後便立即投書報社,結果有婉拒的,有音信杳然的。過了一個週末,今天終於以〈粽子何時進入英文詞典〉為題,現身《人間福報》,內容當然也因版面篇幅的關係,被編輯刪減修改了一部分。

粽子何時進入英文詞典

傳統三大節日之一的端午節剛過。許多人都知道端午節的英文是Dragon Boat Festival,龍舟是dragon boat,賽龍舟是dragon boat racing,這三者均收錄於世界最大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其地位殆無疑義。

至於端午節必吃的粽子,至今仍無法像dim sum「點心」、chow mein「炒麵」一樣,有個直接而又通俗的英文,連聖經級的《牛津英語詞典》也遍尋不著。

我們只能在一本多年前澳洲出版、非主流的小型英文詞典中,找到Tsung Tzi rice dumpling這樣的英文。這個發現雖然令人驚喜,但其邊緣的地位卻讓人看得心虛。

事實上,教父級的《牛津英語詞典》已經將jiaozi「餃子」、baozi「包子」,mantou「饅頭」納入,確立了它們在英文的法定地位。「粽子」當然可循前例,用主流的漢語拼音轉寫,精簡地音譯為zongzi。

上週末我翻閱了一本美國出版不久的大型權威英文詞典,意外地查到了源自中文的dragon fruit「火龍果」。還記得這個原產於中南美洲的水果剛引進台灣時,中文名稱還在「火龍果」與「紅龍果」之間擺盪,描述的就是它這種狀似龍麟、色近紅火的外觀。

如今原本權宜的翻譯dragon fruit竟被英文詞典所收,還反客為主,比美洲西班牙文的本名pitahaya(或拼為pitaya)來得更普遍更常用,究其原因,可能是台灣的農業科技發達,栽培量大,影響力也跟著大了起來。

我想唯有加強自身的文化力,有能夠領導潮流的創新,做出讓世人刮目相看的成就,近者悅遠者來。

語言的輸出,有時候也能夠不費吹灰之力,便水到渠成。火龍果可以,粽子又何嘗不可呢?

曾泰元(台北市/東吳副教授)

Sunday, June 24, 2012

倒楣的一天

早上起床後吃完了飯讀完了報,看到廚房垃圾桶裡垃圾多了,便動手整理。

垃圾蓬蓬的,我本能地用手往下壓,希望能節約點空間。想不到不知什麼尖銳的東西刺了上來,劃破了我右手食指下方的手掌,劃過時還有一點清脆的感覺。我抬起手一看,我的媽呀,破了一個大洞,約有 1.5 公分長,又深又寬,頓時血流如注。我趕緊用大量的衛生紙止血,盡量維持手掌微微蜷縮的自然形狀,避免過度拉扯傷口,造成無法自然癒合。我翻開垃圾桶一探究竟,發現罪魁禍首原來是個尖凸的碎玻璃。

我大概是手麻了,或者是驚嚇過度吧,暫時還感受不到疼痛,只是血一直流,心裡有點慌。太太外出上教堂去了,家裡就我一個人,覺得有點無助。我低頭再看看傷口,發現這麼大的傷口,自然癒合的機率大概是零,於是決定自行就醫,到醫院去掛急診。

我身上還穿著起床時的汗衫,頭髮也是亂糟糟的,愛美的我只好一個人舉著受傷的手更衣梳頭。我拿了我的出門三件寶──鑰匙、手機和錢包,右手握著一坨衛生紙止血,悲慘地走到停車場開車。我當然也閃過叫計程車的念頭,但我想錢能省則省,還是決定自己開車。

本來血已經差不多止住了,想不到我這麼一下樓走動,鮮血竟隨著心跳脈搏,又汩汩地湧了出來。我右手轉動車鑰匙,拉下排檔桿,都得使力,流出的血來不及擦,以致車內不少地方還沾滿了我的血跡。我有點心急,希望趕快到達醫院就診,可是沿路卻是紅燈不斷。我甚至曾有幾度想闖紅燈,畢竟我是個受傷的人哪!可是理性要我強忍著,衝動歸衝動,最後還是沒有付諸行動。我這輛不是救護車,也沒有警笛的配置,萬一闖了紅燈出了車禍,被警察開了罰單,那不僅是欲速反不達,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到了醫院,想不到不僅路邊停車格沒空位,就連離醫院最近的停車場也全滿。這可怎麼好呢?難不成要我停在紅線上,奔進急診室嗎?要是車被拖吊,那罰單、拖吊費、保管費加起來 2,000 元可跑不掉,這絕對划不來,不可兒戲。於是我只好停到一個比較遠的停車場,慢慢走過去,以免傷口的血又冒出來。慶幸的是,這個台灣聯通是我台新卡的特約停車場,2 小時內免費,不用擔心就醫的時間。急診需要 2 個小時以上,不至於吧?

進了急診室,雖不是人滿為患,但禮拜天早上的醫院不是應該很冷清嗎,怎麼還要排隊呢?第一關傷病篩檢,等了些時候,接下來掛號,稍微快了一些,最後在急診手術室外,竟讓我等了一刻鐘!還好我是小傷,需要馬上醫治的傷病患者,可是一分鐘都不能拖的呢!

輪到我了,醫生讓我躺到手術台上,還煞有其事地在我的手掌上鋪上中間挖了洞的白布。護士在我的左肩打了一針破傷風,然後醫生用雙氧水在我的傷口上消毒,把我痛得忍不住哀嚎了一聲。接下來好戲登場,卻讓我緊張得「皮皮挫」。醫生給我打麻針,開始縫合傷口。第一針下去,我又哀嚎了一聲,痛倒是還好,大概是恐慌吧?大概是無助吧?針線在我的皮肉內穿梭,肉體上醫生在穿針拉線,而心裡頭我又在複製這個令我不寒而慄的過程。

我目視著天花板上的日光燈,一個人孤伶伶地躺在醫院急診室的手術台上,迷幻中竟有著幾分卡夫卡變形記的感覺。上一次縫合傷口,還是調皮的小學五年級吧?是盪籃球架雙手抓空,下巴跌撞到了地面的那次吧?想著想著,眼眶中竟也泛起了淚光。

四針。都這把年紀了,唉!

Saturday, June 23, 2012

端午節談英文

今天是傳統三大節日之一的端午節。許多人都知道端午節的英文是 Dragon Boat Festival,龍舟是 dragon boat,賽龍舟是 dragon boat racing,這三者均收錄於世界最大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其地位殆無疑義。

至於端午節必吃的粽子,至今仍無法像 dim sum "點心"、chow mein "炒麵" 一樣,有個直接而又通俗的英文,連聖經級的《牛津英語詞典》也遍尋不著。我們只能在一本多年前澳洲出版、非主流的小型英文詞典中 (Grolier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找到 Tsung Tzi rice dumpling 這樣的英文。這個發現雖然令人驚喜,但其邊緣的地位卻讓人看得心虛。

事實上,教父級的《牛津英語詞典》已經將 jiaozi "餃子"、baozi "包子",mantou "饅頭" 納入,確立了它們在英文的法定地位。"粽子" 當然可循前例,用主流的漢語拼音轉寫,精簡地音譯為 zongzi。只不過這幾個來自中文的英文詞彙,雖直接卻不通俗,也同樣讓人用得心虛。心虛就是自信心不足,因為我們主觀認為英美人士不會懂,而追根究底,關鍵極有可能是在群雄競逐的世界舞台上,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有限,連我們引以為豪的中華美食也是如此。

昨天我翻閱一本美國出版不久的大型權威英語詞典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Fifth Edition),意外地查到了源自中文的 dragon fruit(火龍果),給了我一番不同的領悟。還記得這個原產於中南美洲的水果剛引進台灣時,中文名稱還在 "火龍果" 與 "紅龍果" 之間擺盪,描述的就是它這種狀似龍麟、色近紅火的外觀。如今原本權宜的翻譯 dragon fruit 竟被英文詞典所收,還反客為主,比美洲西班牙文的本名 pitahaya 來得更普遍更常用,究其原因,可能是台灣的農業科技發達,栽培量大,影響力也大。

英文裡來自的中文詞彙不多,我們使力向英文推銷也不見得會有所收效。我想唯有加強自身的文化力,做出讓世人稱羨的成就,近者悅遠者來。語言的輸出,也就能像 dragon fruit 一樣,不費吹灰之力,便水到渠成了。

Friday, June 22, 2012

火龍果的英文 dragon fruit 正式被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所收

昨天上午書林書店的店長親自給我打電話,說我請國外部經理幫我訂購的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第五版(2011)已經到貨,問我是不是確定要,因為這本新詞典很熱門,上架不久就會有客人買走。

我求書心切,當然說確定要,於是下午回家的路上就順道過去付錢取書。這本《美國傳統英語詞典》第五版去年年底問世,我猶豫了許久才決定要買,因為它沒有光碟,只提供平版電腦、智慧型手機的 App,我沒有這些時髦的玩意兒,根本沒法下載安裝,看來只能先翻翻紙本詞典過過乾癮了。

這幾天是與新書間的關鍵蜜月期,要翻要看得趁這段期間,因為再過幾天新鮮感不在,新書可能就要上架歸位,在那裡靜靜地立著了。明天端午節,我把詞典翻到 dragon,看看會不會有 Dragon Boat Festival 之類的中華文化特色詞。想找的沒找到,卻讓我意外瞄到 dragon fruit "火龍果"。

"火龍果" 的英文用 dragon fruit 已有一段時日了,這英文是因中文而來,是個來自中文的借譯詞(loan translation)。還記得十幾二十年前,這個原產於中南美洲的水果剛引進台灣,中文名稱還在自創的 "火龍果" 與 "紅龍果" 之間擺盪,描述的就是它這種狀似龍麟、色近紅火的外觀。如今原本權宜的借譯詞 dragon fruit 竟為權威詞典所收,還反客為主,比美洲西班牙文的本名 pitahaya(或 pitaya)在英文裡來得更普遍常用(格友可自行 Google 一下)。照片是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第五版最新收錄的 dragon fruit,請仔細看看詞條後半段的詞源解說。

不知不覺中,英文就吸收了一個來自中文的借詞。英文裡的中文詞彙(音譯詞、借譯詞)本來就不多,這最新的一筆,尚未見諸其他的英文詞典,值得好好記上一筆。

Thursday, June 21, 2012

感恩惜福,湧泉以報

禮拜二下午,有個年長的學生 Stanley 來訪,特別過來送禮。他前一天就先打電話過來,跟我確定時間,正好我禮拜二上午學校有個會要開,於是我們就約當天下午。

"曾老師!" 我聽到研究室 "不知漢齋" 外熟悉的聲音,趕緊起身開門。誠懇、熱情的 Stanley 手中提著兩大袋東西,讓原本個頭就不高的他更顯小巧。我邀他趕緊坐下。他年紀大我一輪,最近身體狀況有明顯的退化,眼睛、膝蓋正困擾著他,讓我也替他憂心。

Stanley 開口就說他給我帶來了幾樣法寶。他多年前旁聽過我所有的選修課──英語詞彙學、英語構詞法、英語詞源學、英語詞源研究──為了感念我讓他旁聽,每個學期末總會送來束脩若干。他送禮時總愛用 "法寶" 這兩個字,而事實也是,禮物都是他精心挑選的,或是透過特殊管道所取得的,每次都能給我帶來驚喜。

他謹慎地把手探進第一個袋子,取出了兩瓶西班牙進口的 sangria 水果紅酒。Stanley 是個品酒達人,自己也在東吳推廣部開設過品酒、西餐方面的課程。這 sangria 我久聞其名,只知酒名意為血紅色,卻似乎未曾嘗過其中奧妙。之前他送的義大利 Martini Asti 氣泡酒,讓我和內人都為之迷戀癡狂,這回的西班牙 sangria水果紅酒,當然也讓人滿心期待。


西班牙酒介紹完畢之後,他鄭重向我宣布,接下來的另一袋禮物是要給犬子大容的。Stanley 知道大容熱愛運動,也知道大容剛從小學畢業,特地送來高等級的 Wilson 美式足球和 Spalding 籃球各一,以慶祝他即將跨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Stanley 還拿起這顆美式足球,費心指導我如何跟大容對擲,強調要能讓球如子彈般渦輪旋轉,筆直飛出,那才算合格,那才叫帥。至於籃球,則是他從籃協熟人那裡拿到的官方用球,尚未打氣,所以又皺又癟,不過那觸感,直叫人著迷。

我只不過讓 Stanley 聽了幾門課,而年長的他卻感念師恩,照顧小弟,數年如一日。雲情高誼,汗顏愧受啊!感恩,惜福,記得別人的好,湧泉以報。Stanley 在這一點上,無疑地給我樹立了典範。

Wednesday, June 20, 2012

為何大學生接連自殺

6 月 10 號東吳大學的學生跳樓自殺,接下來的幾天內又有台大、世新的學生自殺身亡。一個禮拜內台灣就傳出 4 起大學生的悲劇。我寫的這篇投書文章〈為何大學生接連自殺〉,以 6 月 11 號的部落格貼文〈東吳學生跳樓〉為基礎,幾經增補修改,10 天後在美國牛肉案、暴雨災情的新聞夾縫中終於見報,落腳於《蘋果日報》。投稿的原文也被論壇編輯刪減,成了小小的一塊文章。

為何大學生接連自殺

曾泰元

上周真是多事的一周。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內,有四個年輕生命陸續殞滅,比率遠遠高於內政部所公布的平均值,這怵目驚心的數據,難道只把自殺者籠統歸為草莓族、輕易就可以打發的嗎?

上周日晚上,新聞傳出近來第一起的大學生自殺身亡事件,地點就在我任教的東吳大學,報導說外雙溪校區有一名女學生跳樓。我心頭一震,不會是我班上的學生吧?我的課以要求嚴格著稱,不曉得會不會因期末考將至,學生承受不了紛至沓來的壓力而尋短。我周一第一節就有考試,一大清早開車到校,準備進入第一教研大樓的地下停車場,發現停車場入口處被封鎖,原來學生墜樓的地點,就在我每天都要進出的車道上。政治系三年級的蕭姓同學從8樓的陽台一躍而下,墜地身亡,我佇立封鎖線外,遠遠看到車道轉彎處散落了一地的雨遮碎片,一顆心頓時沉入谷底。

多疏通防悲劇重演

東吳同學出事的地點是棟新大樓,啟用至今已逾4年,建成之初我曾到9樓系辦公室外的陽台四顧張望,發現風景雖美,但高得嚇人,心想要是有學生想不開,選擇在此跳樓輕生,那可就糟了。我一想到此,馬上就致電學校相關單位轉達我的憂慮,請他們一定要注意防範,想不到不幸的事,4年之後終究還是發生了……。

唉,我們能否緩一緩,好好靜下心來,多多加強學生的生命教育?學校的行政單位、系所中心、班級導師、同學朋友,可不可以一起來通力合作,繼續在軟硬體方面多多防範疏通,以免悲劇再度發生?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Sunday, June 17, 2012

點水樓的謝師宴桌菜

禮拜五中午受邀到 "點水樓" 餐廳的南京店(旗艦店,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 61 號)錄製節目,節目是東森財經台(57 台)的 "嚐鮮 Let's Go!",預計 6 月 30(週六)晚上 9 點鐘播出。播出長度,在剪輯之後大概只會有 10 分鐘。

這家餐廳號稱是 "江南第一美食",曾在 2010 年北台灣餐館評鑑獲評為唯一的五顆星餐廳。我曾想去嚐鮮,但因價位的問題而遲遲不敢輕舉妄動。

我不曉得為什麼餐廳現在才在打謝師宴的廣告,時間似乎是晚了許多。我們錄節目品嚐的 "蔥烤蝦籽烏參百頁十人桌菜",原價台幣 13,800 元,特價期間現降 3,000 元,實售 10,800 元。

首先上桌的是六道開胃菜。

冰糖南瓜。忘了吃,不過看來異常爽口。

蔭豉鮮蚵。蚵仔新鮮飽滿,純正的台灣味。

涼拌黑木耳。也忘了吃,不過賣相十分誘人。

果醋涼筍。清爽甘甜,消暑聖品。

九層塔檳榔花。九層塔的香氣,檳榔花的脆嫩,堪稱絕配。

麻辣小鯽魚。鯽魚酥脆麻辣兼具,吃得我滿頭汗。應該是蔥烤鯽魚的創新版。

接下來上的是小籠包,是點水樓的看家本領。

招牌小籠包。一人一小籠,有翡翠小籠包、九層塔小籠包、XO 醬小籠包。九層塔的口味獨特,XO 醬的辛辣鮮香。

品嚐完三粒小籠,意猶未盡,下一道湯大得嚇人。

砂鍋火腿雞湯。有香菇、火腿,老母雞,湯頭濃郁醇厚,好喝。

再來重頭戲登場,主持人廖慶學推著餐車現身,把富貴叫化雞送到我們桌前。

富貴叫化雞。我跟廖慶學拿起榔頭,輕輕敲碎外層的泥土,師傅則接手處理。這到道富貴叫化雞在雞腹塞了許多配料,雞肉吃起來香噴噴,不油膩。

緊接著是黃澄澄的香芒蝦球。

香芒蝦球。當季的新鮮芒果切塊後與蝦球一起入菜,微酸微甜,有初戀的感覺,清爽好滋味。

再下一道菜一人一碗,外表無明顯特徵,主持人要我們猜,原來是蟹粉山藥盅。

蟹粉山藥盅。山藥搗成泥,撲上香氣十足的蟹粉,嗯,有一種尊貴的感覺。

哇,吃了好多菜了,想不到又來了一道派頭十足的蔥烤蝦籽烏參百頁。

蔥烤蝦籽烏參百頁。烏參黑得發亮,軟滑入味,視覺、味覺皆令人滿意。

最後一道主菜上場了,個頭不大,我還以為是我喜歡的焢肉,原來是煙燻圓鱈。

煙燻圓鱈。我們平常吃的鱈魚很平價,肉質鬆軟,這道煙燻圓鱈是用肉質綿密、更為昂貴的圓鱈煙燻而成。鮮美的圓鱈,獨特的煙燻香氣,蘸上特調的美乃滋山藥醬,那滋味簡直筆墨難以形容。這果然是壓軸,是我最喜歡的一道。

接下來兩道點心,謝師宴大餐就此圓滿成功!

冰鎮黑糖心太軟。心太軟以紅棗的皮包裹糯米糰,一般是以熱湯上桌,點水樓在炎炎夏日改配黑糖挫冰,清涼甜美。

芒果奶酪。奶酪冰涼醇厚,上面鋪上一層濃濃的芒果醬,嗯,酸甜恰到好處。

這頓意外的謝師宴吃得是賓主盡歡,食物美味,氣氛熱絡,同學幫忙,偶像主持,還能上電視節目。啊,難忘啊!感謝啊!

Friday, June 15, 2012

意外的謝師宴

昨天下午我在研究室接到一通電話,電話的另一頭自稱是東森財經台的節目企畫林小姐,說有人介紹她給我打電話,因為我人很好,樂於助人。

當我還在一頭霧水時,她轉入正題,說他們有一個節目叫 "嚐鮮 Let's Go!",今天中午就要到南京東路四段的 "點水樓" 餐廳錄製謝師宴套餐,問我可不可以幫個忙找九個同學參加。我覺得這個機會挺好的,可以免費吃大餐上節目,但馬上就要找到同學,這有點難度。我先想到我的導生班英二B,雖然他們不是畢業班,但我跟他們熟,他們也都活潑熱情,錄節目絕對不會冷場。我跟企畫林小姐說,她有點勉強,不過時間緊急,還是答應了。我緊急跟班代 "香腸" 聯絡,跑到他們考翻譯的教室,結果大家那時要考試,都無法參加。

這可怎麼好呢?我趕緊到系辦去找 Grace 助教幫忙。我請她把大四的名單印出來,我來挑我有印象的,挑了十幾個,請她幫我電話聯絡。最後在她的努力之下,終於找齊了這畢業班的九位同學,我鬆了一口氣,企畫林小姐更是鬆了一口氣。謝謝 Grace,更感謝同學熱情幫忙!

"點水樓" 是台北評價非常高的江浙餐廳,我和內人曾想去嘗鮮,但都因價格較高而打了退堂鼓,想不到這次竟然有這天上掉下來的大好機會。我好久沒參加謝師宴了,前一陣子英文系在台北老爺大酒店舉辦謝師宴,我人正好在紐約,這次做節目,也算是個意外的謝師宴了。

準時到了現場,九個可愛的同學也都依約前來,真的好感動!這個意外的謝師宴更令我感動的是,主持人是我很欣賞的廖慶學!他主持了很多旅遊和美食節目,我覺得他很可愛、很親民。瞇瞇的眼睛,微微的笑容,性格的鬍子,微凸的肚子,機智的話語,是個頗有魅力的主持人。

由他來主持,現場的氣氛不太可能有冷場。同學也都能夠放得開,盡量配合節目的要求,或講食物的口感,或談對我這個老師的感覺,或跟主持人廖慶學做其他方面的互動。講到與廖慶學的互動,他還意外發現了同學中有一個 "想要紅"。"想要紅" 同學活潑開朗,主動積極,還在我面前給我獻唱了一首 Celine Dion 的 My Heart Will Go On,讓我聽得如癡如醉。

當然,我看到偶像廖慶學我變得超嗨的,甚至還有點瘋瘋癲癲的,希望沒有破壞東吳老師的形象。

我們大約一點開始邊吃邊錄,三點半左右結束。食物好吃,氣氛熱烈,同學獻唱、獻花、送卡片,還上電視節目,讓我過了個意外而又難忘的謝師宴。

節目預計在 6 月 30 晚上 9 點於 57 台東森財經台播出,請有興趣的格友準時收看,並幫忙把節目錄下來上傳到 YouTube。

Tuesday, June 12, 2012

紐約的車 (二):地鐵與火車

紐約的地鐵世界知名,營運長度曾為世界第一,兩年前雖已被上海超越,但許多電影在紐約地鐵拍攝,由美國娛樂產業所帶來的豐富想像,仍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二十年前第一次到紐約,只覺得紐約的地鐵又髒又臭。髒,大概是車廂經常有人塗鴉;臭,就是四處瀰漫著尿騷味,想逃都逃不掉。這次重遊舊地,車廂已看不到塗鴉了,甚至還有新車加入營運,讓人眼睛一亮。然而臭還是無所不在,熟悉的尿騷味彷彿就定格在二十年前。

照片一紅線 96 街站。我們在紐約住曼哈頓的上西區(Upper West Side),距離最近的地鐵站是 96 街站,入口就在百老匯大道(Broadway Avenue)上,從旅館大門走到地鐵站入口只要 2 分鐘。紐約的地鐵就是這種感覺,銀色的車廂,略顯破舊的車站。

照片二地鐵進站。地鐵站內好多鐵條,像是某些餐廳商店故意不裝天花板所營造出來的感覺,質樸而不修飾。攝於紅線 86 街站。

照片三沒有廁所?後來才聽說地鐵裡之所以滿是尿騷味,多半是找不到廁所所引起的。地鐵裡即使有廁所,後來也都被五花大綁給鎖了起來,不開放使用,因為廁所曾是犯罪的溫床。這可算因噎廢食?

照片四地鐵裡的廣告。在紅線 28 街的地鐵站內看到西安兵馬俑的廣告,讓我有點時空錯亂。我們從這站出來,往西走到紐約最新的景點、由軌道改建的帶狀花園 The High Line 散步。

照片五中央車站。這著名的 Grand Central Terminal 也是許多電影拍攝的場景,二樓是高檔餐廳,一樓是車站大廳,地下室則是平價美食廣場,外加漂亮得認不出來的月台入口。

照片六中央車站月台入口。難怪我找不到,這像不像精品店的大門?

照片七火車外觀。這是大都會北方鐵路(Metro-North)的列車,我們到耶魯大學就坐到 New Haven – State Street,耗時約 100 分鐘。

照片八火車內部。新穎的車廂,舒適的座位。

照片九火車票根。車掌會來驗票,把我們的票收走,然後他拿出口袋裡的硬紙片打上兩個洞,插在椅背上。

Monday, June 11, 2012

東吳學生跳樓

又有學生自殺身亡了。不同的是,這次的當事人就在我任教的東吳大學就讀,一個年輕的生命就此殞滅,居然近在咫尺。是她現實壓力太大、心理又太脆弱可以解釋的嗎?

週日晚上,新聞傳出外雙溪校區有一名女學生跳樓身亡,我心頭一震,不會是我班上的學生吧?我的課以要求嚴格著稱,不曉得會不會因期末考將至,學生承受不了紛至沓來的壓力而尋短。

我週一第一節就有考試,一大清早第一個開車到校,準備進入第一教研大樓的地下停車場,發現停車場入口被封鎖,才從警衛口中得知,原來學生墜樓的地點,就在我每天都要進出的車道上。政治系三年級的當事人從八樓的陽台一躍而下,墜地身亡,我佇立封鎖線外,遠遠看到車道轉彎處散落了一地雨遮的碎片,原本就有不祥預感的一顆心,頓時沈入谷底,脊背一陣冰涼,由中心向四方擴散。我不敢想像這名學生為什麼要吃了秤鉈鐵了心,以大家都無法諒解的悲劇方式結束生命。

出事的地點是棟新大樓,啟用至今已四年多,建成之初我到九樓系辦公室外的陽台張望,發現風景雖美,但高得嚇人,心想要是有學生想不開,選擇在此跳樓輕生可就糟了。我很雞婆,馬上致電學校轉達我的憂慮,請他們注意防範,想不到四年後不幸的事終究還是發生了……

唉,我們在追求各種不同的卓越之時,可不可以也多多加強學生的生命教育?行政單位、系所中心、班級導師,可不可以通力合作,繼續在軟硬體方面多多防範疏通,以免悲劇再度發生?

逝者已矣,來者可追。願亡魂安息。

Sunday, June 10, 2012

南台灣的野台婚宴──我在聯合報繽紛版的文章

今天《聯合報》的繽紛版以半版的版面,刊登了我月前投稿的拙文〈南台灣的野台婚宴〉,描述我參加以前屏商學生小唐婚宴的過程與心情。

事實上,這篇文章是好久以前就貼在《語國一方》的,我覺得寫得還挺生動爆笑的,於是某天靈機一動,就投給聯合報,想不到他們就要了,哈哈,好高興。基於報社的要求,我早已將原文從部落格刪除。

文章方面,我常寫的是學術論文、評論性的媒體投書,早年還寫過好幾篇與語言、詞典有關的書評報導,這篇聯合報的文章是我正式面世的第一篇散文,跟大家分享一下不同的筆觸。



南台灣的野台婚宴

【聯合報╱曾泰元】


看到九年不見、女大十八變的小唐,她竟不顧形象,身穿婚紗,臉撲厚粉,足蹬高跟鞋,在眾親友面前對我又跳又叫……
記得那天是大年初五,多雲時晴偶陣雨的天氣。

早上七點半我一個人開車出門,目的地是高雄路竹的竹滬村,為了參加以前屏商學生小唐的訂婚喜宴。路竹,去之前我好不容易才在地圖上找到,是一個位於高雄、台南交界的濱海城鎮,對我來說是一個從未謀面的陌生之地。

千里迢迢開車南下
只為參加學生婚禮


我在台灣尾的屏商只待了兩年,只教了第二屆的這班兩門課,也沒當過他們導師,為什麼事隔多年,我竟千里迢迢專程開車南下,去喝喜酒,跟學生相聚呢?

事實上我原本也很猶豫,覺得實在不符成本效益。來回時間起碼要八個小時,春節年假遇到塞車就更難說了;油錢,來回七百公里左右的路程差不多也要二、三千元;高速公路的收費站來回要過十八個,過路費要七百二十元;喝喜酒給紅包,還要包個幾千元。最重要的是,這樣長途開車,當天往返,會把自己累個半死。

小唐來過幾封電郵,也打過幾通電話,熱情邀請,我很感動。她用電郵傳來「猴子變美女」的婚紗照,時而嫵媚,時而調皮,讓我很心動,想要親眼一睹新嫁娘的廬山真面目。但我還是把自己的考量據實以告,直到過年時我都還覺得成行的可能性極低。

小唐訂婚的前一晚,我終於完成手中厚厚一疊近五百頁的詞典校訂稿,工作暫告一段落,在家人支持下,我才動了要南下親自送上祝福的念頭。

真正讓我決定不計成本,起身赴會的一大理由,就是「情」。我在屏商兩年,教過四屆學生,雖有個別跟我感情比較好的,不過就班級整體而言,小唐他們這一班是最熱情的,讓我覺得自己像個明星,像個偶像,徹底滿足了許多老師都不好意思承認的虛榮感。

嗯,這種感覺,我到台北教書之後,只有我在東吳的第一班,以及後來進修部的另一班,可以相提並論。

新娘子義氣相挺
妝沒卸跟著續攤


國道一號中山高南下車流順暢無比,我平均時速都維持在一百到一百一,才一個半小時就到了台中,三個小時就已經過了台南,準備要進入高雄了。

為了不要太早到,我只好在仁德服務區休息久一點。想不到進了新娘家開的「黑松大飯店」(封路辦桌處之意),在空蕩蕩的「飯店」裡,我竟然還是前幾個到的。

看到九年不見、女大十八變的小唐,她竟不顧形象,身穿婚紗,臉撲厚粉,足蹬高跟鞋,在眾親友面前對我又跳又叫,一堆黃澄澄、閃亮亮、沉甸甸的珠寶首飾就這樣晃呀盪呀,實在很怕她不小心扭到了腳。

嗯,近距離看過小唐之後,發現真實的她還是這麼率真可愛,婚紗照裡的小唐,就放在夢中吧!

同學陸續來了,多半我只覺得面熟,但記不得名字(歹勢啦!要來之前我找不到以前的通訊錄,無法事先預習)。大家基本上外表都沒變,只是稚氣已脫,換上了成熟自信。

唯一的例外是Q毛,她那份成熟自信又樸實莊重的美,讓我幾乎認不出來,她還四處張羅幫忙喜宴,認真負責,做她老公實在「福氣啦」!佳青興奮地過來跟我擁抱;英雪熱情與我寒暄;愉蓁還是一樣美麗可愛;憶蕙仍然文靜內斂;一蓁皮膚終於美白成功;旭君依舊是冷面笑匠……

小唐的訂婚宴就在主持人「說謊不打草稿」、「吹牛不準備氣球」的連珠砲中展開。強力喇叭放送出來的人聲、歌聲,震耳欲聾,害我們在下面聊天即使吼到聲嘶力竭,聽者也未必聽得清楚。

我們只好在喜宴結束之後到興達港附近的情人碼頭續攤喝咖啡,被海風吹得凍未條之後,再轉檯到岡山火車站前的好樂迪去唱歌。

令人銘感五內的是,我們的新娘子竟然妝還沒卸,只換上便服,就頂著個造型誇張的亮麗新娘頭,跟著大夥兒續攤同歡。嗯,這就是我們重義氣的小唐。

Saturday, June 09, 2012

紐約的車 (一):警車和消防車

紐約是個世界級的一線大城市,交通繁忙,各式車輛讓人目不暇給。回到台灣後,這兩天整理照片,發現我好大一部分的相片都跟車輛有關。

紐約的治安出奇地好,警車隨處可見,我們在紐約的十天都覺得很安全。紐約市民非常友善,富有耐心,樂於助人,讓我們悠遊自在,輕鬆愉快。這兩件事,在在都顛覆了許多人的刻板印象

照片一CPR 新解。本來 CPR 指的是「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現在竟成了紐約警察的信條 ──「禮貌 專業 尊重」(Courtesy Professionalism Respect)。

照片二迷你警車。這三輪警車超迷你,超可愛,中央公園裡、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周圍,都可以見到她的芳蹤。她的出現,讓人覺得握有公權力的警察,竟也可以像鄰家大哥般,如此平易近人。

照片三消防車。我在紐約期間,經常聽到消防車扯開無比刺耳、震耳欲聾的警報器,在市中心的馬路上呼嘯而過,一輛接著一輛。我們搭地鐵從中央車站出來,沿著 42 街往東朝著聯合國總部走,在快到第一大道時竟看到這幅壯觀的景象。

照片四撞爛了。原來,有一輛轎車不知怎的開上了人行道,撞進了工地延伸出來的棚架,部分的棚架頂被扯了下來,車頭撞爛在一棵樹上,車上還在冒著白煙。人不曉得怎麼樣了,是酒駕嗎?

Friday, June 08, 2012

在初夏的紐約邂逅夏志清

從紐約回來有好幾天了,但回到家中已近午夜,隔天一早就是八點的課,那天又是八節課連著上。台北紐約十二個小時的時差,硬是被我這破表滿堂的工作給壓了回去。

接下來還忙著上課,忙著出期末考試題,直到今天給教務處交完了考卷,才得來些許閒情逸致,整理整理這二十年後的第二度紐約之行。

舊地重遊,自然有新的體驗,這一部份,容後聽我細訴。我這趟紐約行,最主要的目的,是去哥倫比亞大學參加學術會議。會議圓滿落幕後,在哥大重新裝修完成的 Faculty House 舉行晚宴,餐前時刻大家拿著飲料走動交流,眺望曼哈頓的上西區(Upper West Side)和哈林區(Harlem),半個小時後,簡單的西式套餐開始上桌,有紅白酒、沙拉、麵包、主菜(牛排或魚排)、甜點、餐後咖啡。優雅的環境,貼心的服務,讓與會者賓至如歸。

吃著聊著,旁邊的蘇正隆教授突然跟我咬耳朵,說隔壁桌靠角落的那位老先生就是夏志清。是啊,夏志清教授,哥大東亞系的鎮系之寶,連我這個文學的門外漢都覺得如雷貫耳。他 1961 年出版的《中國現代小說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發掘了張愛玲、錢鍾書、沈從文這三位文學巨擘。他對中國當代作家獨到、公正的批評,五十年後看來仍是經典。

於是我趕緊拿起相機,遠遠地捕捉夏老的風采。他後來也起身講話,敘述他如何追到現任的夫人。而夏夫人也不甘示弱,主動爆料,大方公開夏老和她師生戀的原委,欲罷不能,讓我們聽得暢快淋漓,爆笑掌聲不絕於耳。

散會之際,我趕緊跑去夏老身旁自我介紹,並跟他合影留念。九十一歲的夏老鶴髮童顏,平易近人,講話急切,然蘇州鄉音不改。意外邂逅,得照片數張,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