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9, 2012

英文的 casino「賭場」來自中文?無稽之談!

(照片摘自網路)

最近有大陸的網友說,網路上盛傳英文的「賭場」casino 來自福建話(閩南語),學校的英文老師也這麼教,甚至在收錄大陸學術論文第一把交椅的「萬方數據庫」裡,也有支持如此觀點的論文。她跟我求證,我覺得十分驚訝,想不到這個謬論還在流傳,以訛傳訛,許多人毫不查證,還信以為真,實在害人不淺。

這個瞎編的故事我很早就有耳聞,編得還頗有創意。故事說很久很久以前,到美國打工的福建移民每每拿到微薄的工資,總會聚眾賭博試試手氣。每次賭局開始,都會嚷嚷著說「開始了(kai xi lo)!開始了(kai xi lo)!」想不到,這閩南語的 kai xi lo 就這麼陰錯陽差地給英文貢獻了一個 casino「賭場」。

根據英語詞源最權威的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牛津英語詞典》,casino 源自義大利文,意為小房子(casa「房子」+ -ino「指小詞」)。至於為什麼「小房子」最後演變為「賭場」,美國知名的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美國傳統英語詞典》講得比較仔細,它在 casino 這個詞條的後面有個長長的 Word History「詞彙史」:

The history of the word casino reveals a transformation from a cottage to a gambling palace. The source of our word, Italian casino, is a diminutive of casa, "house." Central to the transform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nses of casino in Italian. The word was first applied to a country house and then came to be used for a social gathering place, a room or building where one could dance, listen to music, and gamble. This last pastime seems to have gained precedence over the others, at least as far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d is concerned, and casino took on the meaning "gambling establishment." These senses of the Italian word have all been borrowed into English, the sense "social gathering place" being recorded first in the 18th century, the sense "gambling establishment" first in 1851.

根據《美國傳統英語詞典》專家的研究考證,原來的小房子 casino 指的是「鄉間別墅」,這鄉間別墅後來則演變為社交聚會的場所。參加社交聚會的人在這裡的某間房或某棟樓玩樂,可以跳舞聽音樂,也可以賭博,而賭博這一項消遣似乎逐漸吃重,因此最後 casino 便有了「賭場」之意。

這不是我的創見,不過應可視為目前學界的定論。閩南語是我的母語,我當然也希望 casino 來自閩南語,但事實並不是如此。謠言止於智者,不過這如果是編出來幫助記憶、或是增進學習樂趣的「段子」,那也應該說明清楚才是,以免不知情的人信以為真。至於堂堂的學術資料庫竟收錄支持如此謬論的論文,那就有點令人匪夷所思了。

本文〈英文的 casino「賭場」來自中文?無稽之談!刊登於 2012 年 11 月 30 日《中央日報》網路報)

Tuesday, November 27, 2012

又見大學生自殺


又有大學生自殺了。在媒體上看到報導,心情再度為之一沉。

這個禮拜一,就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之內,先後傳出兩名大學生自殺身亡的消息,聞之愕然。先是淡江的趙同學,疑似飽受精神疾病所苦,在宿舍上吊。後是東吳的黃同學,可能因情關難過,從校內的高樓跳下。兩個年輕的生命,兩顆閃耀的新星,就這麼從美麗的大千世界嘎然隕落。

這是東吳大學半年來的第二起校內慘劇了。我在東吳大學任教,還清楚記得上學期末的另一起跳樓意外。今年六月,本校政治系的蕭同學從校內的另一棟高樓一躍而下,墜地身亡。事後我佇立在封鎖線外,看到散落了一地的雨遮碎片,一顆心頓時陷入谷底。

正當相關單位還在卯足全力補救,努力加強生命教育之際,週一中午,本校竟又發生了令人萬般遺憾的悲劇。一名哲學系的黃同學獨自爬到大樓樓頂的氣窗邊,喝下一瓶威士忌給自己壯膽,之後便不顧一切縱身跳下,頭部著地傷重不治。

案發當時正是校園內人來人往的繁忙時刻,這突如其來的轟然巨響,怵目驚心的畫面,不知嚇壞了多少周遭的師生職工。大樓一樓厚實的採光罩被很狠地撞破了一個大洞,我實在無法理解這名學生為什麼要吃了秤鉈鐵了心,以大家都無法諒解的悲劇方式結束她寶貴的生命。

學校兩棟新建的高樓氣派雄偉,俯瞰山明水秀的故宮和外雙溪,卻無法阻止執意尋短的同學登樓輕生。老牌的東吳大學以教學卓越著稱,短短的半年內卻接連出事,實在令人心痛沉重。

東吳的心理諮商中心在事發後立即啟動密集的輔導機制,值得高度肯定,只是以這少數編制內的人力要照顧一萬多名的學生,這由上而下的作法總是捉襟見肘。我們更需要的是由下做起,讓高關懷學生普遍覺得有依有靠,讓他們周遭的同學朋友對可能發生的狀況更加敏銳。

一般人若是遇到困難挫折難免會鑽牛角尖,陷在負面的情緒裡久久出不來。我們要想辦法轉念,只要能換個角度看事情,整個世界就會完全不同。半瓶水是「啊?只剩一半哪?」,還是「哇!還有一半耶!」,端看個人的角度而定。周遭熟識的同學朋友若見他人的情況有異,更應當主動伸出援手,給予最及時的關懷傾聽,並儘速通報,防範不測於未然。

我們中文的「明天」饒富哲理,明天永遠是光「明」的一「天」,燦爛的太陽(日)和皎潔的月亮(月)總是能給我們光「明」。當下再怎麼灰色陰暗,總有雨過天青的時候。天下沒有過不了的關卡,靜一靜,緩一緩,轉個念,輕舟便過萬重山。

(本文經報社編輯大幅刪節後,以〈傾聽學生心聲 主動伸援手〉為題,刊登於 2012 年 11 月 30 日的《人間福報》,唯本人的名字「曾」泰元被誤植為「李」泰元)

Sunday, November 25, 2012

鱈魚?混亂一場!



我早就聽說「鱈魚」這個名稱在台灣市場的混亂。六月底在「點水樓」錄製謝師宴節目時,我們吃了高價的「圓鱈」,我以為那才是正牌的鱈魚。想不到前幾天在台灣美食英譯小組的審查會上,經翻譯專家蘇正隆老師指出,我才知道「圓鱈」也不是鱈魚!鱈魚在台灣,怎是一個亂字了得?

以下文章為蘇正隆老師所提供,原文出處為「湧升海洋股份有限公司」的網站,上面的照片亦摘自該網站。部分拉丁學名,英文名稱,中文正式名稱及俗名經蘇正隆老師補充訂正。

真正的鱈魚

台灣消費者喜歡吃進口「鱈魚」,因此台灣市場可能有全世界最多種類的「鱈魚」,只要是白肉的魚都有可能稱為「鱈魚」。

2008 年在台灣市場爆發一件與「鱈魚」相關的新聞市場上許多低價的「油魚」都「冒充」高價「圓鱈」出售。由於媒體揭露,主管單位開始介入,賣場才紛紛將「油魚」下架改標。

這件事可反映台灣水產品市場魚類名稱的混亂。「油魚」固然不是「鱈魚」,但「圓鱈」就可稱為「鱈」嗎?俗稱「圓鱈」的「小鱗犬牙南極魚」英文名是 Patagonian toothfish (學名 Dissostichus eleginoides),又稱為 Chilean seabass(智利大海鱸),但因為「鱈魚」在台灣太好賣,加上 Patagonian toothfish 肉質雪白,因此業者就冠以「圓鱈」的名號,消費者也以為買到的是「鱈魚」。

其實在「圓鱈」進入台灣市場之前,「扁鱈」才是台灣消費者心目中的「鱈魚」,是真正開拓台灣「鱈魚」市場的功臣。俗稱「扁鱈」的「馬舌鰈」英文名是 Greenland halibut (學名 Reinhardtius hippoglossoides)halibut 是一對眼睛長在同一側的大比目魚,除了它產自北太平洋及北大西洋冰冷的海域、又有白白的肉之外,跟「鱈魚」還真沒什麼關係。

台灣稱為「鱈」的魚類還包括稱為明太鱈 pollock (pollachius) 及銀鱈 sablefish (Anoplopoma fimbria)

長著根鬍鬚的 cod (Gadus species) 才是真正的「鱈魚」,包括「大西洋鱈魚」Atlantic cod (Gadus morhua)、「大平洋鱈魚」Pacific cod (Gadus macrocephalus) 與「格陵蘭鱈魚」Greenland cod (Gadus ogac)

如果真想品嚐真正「鱈魚」則可以在到歐美國家時來一客 cod fish and chips(此照片摘自網路)就可以知道真正的「鱈魚」是什麼滋味了。

Friday, November 23, 2012

bumbler 不妨翻成「瞎忙」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中央日報》網路報  2012/11/23

前幾天,台灣政壇陷入了集體的歇斯底里,起因是英國著名的政經雜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刊登了一篇評論馬總統的文章。這篇專文題為 Ma the bumbler(馬瞎忙),副標題是 A former heart-throb loses his shine(昔日偶像光芒不再)。

台灣的政治向來藍綠壁壘分明,陣營對立嚴重,媒體又經常推波助瀾。這篇文章的標題先遭誤譯,在未經審慎求證之下又被大肆炒作,以致掀起這茶壺裡的風暴。在「遠來的和尚會念經」的心理作用催化下,一篇綜合台灣各界看法的時政報導由出口轉內銷,整起事件後來旋轉失控,吵得沸沸揚揚雞犬不寧,連《經濟學人》的亞洲版主編出面澄清,都能被不同陣營的人士各自解讀,真是令人感嘆。在這股狂熱逐漸冷卻之際,讓我們回過頭來,平心靜氣地審視事件的引爆點,看看 bumbler 這個讓大家人仰馬翻的關鍵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關於 bumbler 這個詞,許多英文詞典不是未收,就是收而不釋,留給讀者自行拼湊理解,因此我們不妨從更為常見的 bumbling 著手,因為 bumbler 就是 bumbling 的人。英語世界知名的《柯林斯柯伯高階英語學習詞典》(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以釋義見長,詳盡清楚,廣獲學界肯定。根據該詞典,bumbling 這個形容詞用來描述人,指的是他們的行為舉止混亂無序,欠缺章法,屢犯錯誤,經常一事無成(behaving in a confused, disorganized way, making mistakes and usually not achieving anything)。

若再往下探究,我們發現名詞 bumbler 和形容詞 bumbling 均來自動詞 bumble。根據詞源方面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這個 bumble 原是個擬聲詞,描述的是走路不穩跌跌撞撞,發出「拼拼碰碰」的聲音。牛津解釋,bumble 這個字眼也讓人聯想到 bungle「搞砸」、jumble「雜亂」、fumble「笨手笨腳胡亂摸索」,因此 bumbler 可以理解為集合這一些相關意象、具體而微展現於一體的人。

語言間的對應有時比較直截了當,如 heart-throb 翻成「男偶像」,「經濟學家」翻成 economist,大家共識清楚,問題不大。然而有些對應就沒那麼直接單純,簡短的中文有時不容易找到同樣簡短的英文作為對應,如「懂事」、「秀氣」;簡潔的英文有時也很難找到相對簡潔的中文與之呼應,眼前的 bumbler 就是一例。

所以歸根究柢,bumbler 到底要怎麼翻譯才好?這個英文的 bumbler 融合了亂七八糟、笨手笨腳、胡亂摸索、折騰搞砸等等的意象,描述的是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像無頭蒼蠅一樣,混亂無序,欠缺章法,屢犯錯誤,經常一事無成。中文有沒有一個這樣簡短的詞,三兩個字就能夠涵蓋描述這些特質?恐怕很難,再怎麼找總是會顧此失彼,不過我倒是想到了一個「瞎忙」。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所載,「瞎忙」指的是「無條理的亂忙」,也可以是「徒勞無功」。如此看來,「瞎忙」跟 bumbler 的意思還算接近,獨缺「犯錯搞砸」這個面向,當然不能令人滿意。不過瞎忙之人總是自亂陣腳,該做的事不做,不該做的事又拚命做,顛三倒四,導致後來計畫搞砸,一事無成,因此廣義上也就是老出錯。

準此,《經濟學人》送給馬總統的稱號 Ma the bumbler 不是「馬笨蛋」,翻成「馬笨拙」也不甚妥當,我建議不妨翻成「馬瞎忙」,雖不中,亦不遠矣。

還在用陽性代名詞來代表可男可女的名詞嗎?

在英文裡,若前面的單數名詞性別不確定,後面再度出現時,傳統上用陽性代名詞來代表,可是這種作法有嚴重的性別偏見,早已不符時代精神,不曉得現在中小學的教材怎麼處理?

目前常見的替代方案有三,其一是用 he or she(或其他相關的變化/變體),其二是名詞改複數,自然就避開 he/she 的尷尬,其三是用 they(或其他相關的變化)來代表。這三種策略我在課堂上都跟同學講過,應該不會有人還用陽性代名詞來代表可男可女的名詞吧?

最近瀏覽牛津詞典(Oxford Dictionaries)的網站,看到本週語言小竅門(language tip of the week)專文介紹這個觀念,語言淺顯易懂,便將之轉貼於此,與大家分享。

‘He or she’ versus ‘they’

It’s often important to use language which implicitly or explicitly includes both men and women, making no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genders. This can be tricky when it comes to pronouns. In English, a person's gender is explicit in the third person singular pronouns (i.e., he, she, his, hers, etc.). There are no personal pronouns that can refer to someone (as opposed to something) without identifying whether that person is male or female. So, what should you do in sentences such as these?

If your child is thinking about a gap year, ? can get good advice from this website.
A researcher has to be completely objective in ? findings.

In the past, people tended to use the pronouns he, his, him, or himself in situations like this:

If your child is thinking about a gap year, he can get good advice from this website.
A researcher has to be completely objective in his findings.

Today, this approach is seen as outdated and sexist. There are other options which allow you to arrive at a ‘gender-neutral’ solution, as follows:

 You can use the wording ‘he or she’, ‘his or her’, etc.:

If your child is thinking about a gap year, he or she can get good advice from this website.
A researcher has to be completely objective in his or her findings.

This can work well, as long as you don’t have to keep repeating ‘he or she’, ‘his or her’, etc. throughout a piece of writing.

★ You can make the relevant noun plural, rewording the sentence as necessary:

If your children are thinking about a gap year, they can get good advice from this website.
Researchers have to be completely objective in their findings.

This approach can be a good solution, but it won’t always be possible.

 You can use the plural pronouns ‘they’, ‘them’, ‘their’ etc., despite the fact that, technically, they are referring back to a singular noun:

If your child is thinking about a gap year, they can get good advice from this website.
A researcher has to be completely objective in their findings.

Some people object to the use of plural pronouns in this type of situation on the grounds that it’s ungrammatical. In fact, the use of plural pronouns to refer back to a singular subject isn’t new: it represents a revival of a practice dating from the 16th century. It’s increasingly common in current English and is now widely accepted both in speech and in writing.

Thursday, November 22, 2012

年度代表字 需要多元聲音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中央日報》網路報  2012/11/22

時光飛逝,2012 年已經逐漸步入尾聲,再過一個多月即將劃下句點。世界各主要媒體又開始盤點這一年的新聞事件與熱門詞彙,準備做個回顧總結,發佈年度新聞與年度詞彙。

最新出爐的是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上週發佈的年度詞彙(Word of the Year)。牛津英國總部挑的是 omnishambles「一團亂」,而牛津美國分公司則選了作為動詞使用的 GIF「轉成 GIF 檔」。英國挑出的 omnishambles「一團亂」是由拉丁文字根 omni「全部」和英文單詞 shambles「亂糟糟」所組成的新詞,漂亮精簡地總結了英國這一年來種種的政治與社會亂象。美國選出的 GIF「轉成 GIF 檔」則緊貼網路時代的圖片傳輸,把原來的作名詞使用的 GIF「圖形交換格式」變成動詞。

還記得去年底,最具影響力的美國時代雜誌(Time)公布了 2011 年的全球十大新聞,位居第一的是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原因是阿拉伯世界爆發了一連串反政府的示威抗議活動,於北非、中東諸國開花結果,民眾的力量推翻了獨裁者數十年的統治。阿拉伯之春的影響不只如此,還以不同的形式擴散到世界各地,強烈衝擊了全球的政治經濟。

也差不多是去年同時,英語世界備受尊崇的牛津詞典(Oxford Dictionaries)發佈了 2011 年的年度詞彙,選出的是 squeezed middle「受壓榨的中產階級」,指的是英美兩國那些中低收入者。國家經濟困頓,這些民眾明顯受到通貨膨漲、薪資凍結、公共支出刪減的多方壓榨,日子難過。想不到這個去年的英文年度詞彙移植到今年的台灣來,卻貼切地出人意表。大家的生活都痛苦,區域問題全球化,看來又多添了一例。

台灣某報也有「年度代表字」的票選活動,目前似乎是社會上的唯一。這個年度代表字最近又進行得如火如荼,主辦單位先邀各界代表人士分別推薦一字,陳述其推薦理由,再開放民眾付費從中票選。

活動可以有不同的形式,聲音也可以多元呈現。英語世界除了牛津、時代之外,其他標竿性的媒體組織每年也會發佈各自的統計結果。中國大陸此類的活動也很多元,有「中國年度漢字」、「年度字詞」、「十大流行語」、「十大新詞語」、「中國流行語」等等,百花齊放。

漢字精簡,寓意深厚,但「字」就像英文的「字根」,有時可能失之單薄,或者掛一漏萬。去年時代雜誌的 Arab Spring「阿拉伯之春」與牛津詞典的 squeezed middle「受壓榨的中產階級」都不是字根,也不是單詞,而是全新的複合詞。今年牛津發佈的 omnishambles「一團亂」,也是拉丁文字根和英文單詞的全新組合。

台灣是個多元的社會,不能也不應只有一種聲音。某報的「年度代表字」不應是唯一,我們也需要不同的觀點。中研院語言所和教育部國語會是台灣最具權威的兩個語言相關機構,我強烈呼籲他們應該挺身而出,善用民間不易取得的國家資源,以科學的方法對這一年來媒體出現的詞語做個耙梳統計,發佈自己的研究清單,平衡現在被壟斷的一家之言。當然,其他的媒體組織若有興趣,也可根據自身的特性,以不同的方式共襄盛舉。

Monday, November 19, 2012

醃篤鮮

上海菜(或是籠統的江浙菜)在台灣,長久以來一直有它重要的一席之地。以前常吃的幾道菜莫非是蔥㸆鯽魚(㸆:把魚、肉等菜餚的湯汁用小火收乾,常誤作「烤」)、烤麩、小籠包、煨麵、醃篤鮮,以致於這些菜的刻板印象深烙於我心田。直到來自上海的內人在廚房做起了這一道道的美食佳餚,我才驀然驚覺,海峽兩岸對上海菜已經有了各自的理解與演繹。

醃篤鮮是我很喜歡的一道湯品,專家說「醃」指鹹肉,「篤」是小火慢燉,「鮮」乃鮮香之謂。內人知道我喜歡,特地到台北的南門市場買了必備的原料(鹹肉、火腿、新鮮五花肉、百頁結、冬筍),準備讓我解解饞。

百頁又叫「千張」,是種硬豆腐皮(或薄的豆腐乾片),買回來要將之捲起打結。

冬筍台灣少見,小小的兩支,竟要價台幣 190 元!真是物以稀為貴。

一邊是還沒剝的冬筍,一邊是剝好的冬筍,剝好只剩一丁點。

鹹肉與火腿是做醃篤鮮的重要原料,這火腿是金華火腿,跟西洋火腿很不一樣。

瓦斯爐上的一大鍋醃篤鮮,味道真叫人垂涎三尺!

醃篤鮮上桌!內人自己做的上海著名湯品(她說醃篤鮮是寧波菜),這滋味,啊,可真是鮮香濃郁,比外面餐廳燒的還要好吃!


來自上海的大廚。青出於藍勝於藍,她的廚藝突飛猛進,早已讓我岳母自嘆不如。

Sunday, November 18, 2012

賣哈密瓜的新疆大叔


這是我去年暑假寫的一篇文章,重讀後發現趣味中暗藏著些許的辛酸。最近稍做改寫,去蕪存菁,打算與更多的讀者分享,於是便投給《旺報》,今天在「台灣人看大陸」的專欄登了出來,題為〈賣哈密瓜的新疆大叔〉。

賣哈密瓜的新疆大叔

曾泰元/東吳大學副教授

去年暑假,我從上海去探望南京的恩人。盛夏的南京是名符其實的火爐一個。我頂著烈日高溫,趕往鼓樓附近,探望我當時客居南京時的房東「小姑」。小姑對我的照顧和關懷如慈母般,讓我度過了人生重要的轉折。

我車坐到了鼓樓看著兩手空空,心想總不能就這樣提著兩串蕉去見恩人,只好在附近的街上瞎溜達,尋找合適的禮物。就在汗流浹背、快要放棄之際,我注意到了街角一個頭戴白色小花帽的維吾爾大叔,他站在黃澄澄的哈密瓜堆前,居孤獨之中卻仍笑容可掬。我走過了他,卻又被他的吸引力拉了回來。我決定買他的哈密瓜。

「哈密瓜一斤多少錢?」我問。大陸的一斤是 500 克,不是台灣的 600 克。他回答了,但帶著濃得化不開的口音。「多少?」我沒聽清楚,又問了一次。還是那難以辨識的口音。「給我挑兩個,要甜一點的哦!」,價錢我有聽沒有懂,買了就是,反正有電子秤。

他在哈密瓜堆裡邊挑瓜邊敲瓜,看來是在回應我的請求。「你是哪裡來的?」我猜是新疆,想確認一下。「新疆」他還是一樣的口音,不過因為符合我的期待,所以一下就聽懂了。「新疆哪裡?」新疆的人口跟台灣差不多,不過面積卻是台灣的 46 倍大。我去過新疆好幾次,想知道得更詳細一點。

「……」一樣的口音,我還是聽不清楚。「哪裡?」我不死心,再問了一次。「Hoten」我豎起了耳朵用力地聽。「和闐!」我聽懂了,很興奮。「和闐我去過!」「和闐玉,和闐玉很有名。」維吾爾大叔為了確認我沒聽錯,給了我不同的語境。

「你到南京來賣哈密瓜啊,好遠啊!」他笑笑,沒有回答。他汗如雨下,汗水在午後的陽光下閃閃發亮。我接著又問:「南京好熱!和闐也很熱吧?」「新疆不熱,這裡熱!」他瞇著眼,把兩個哈密瓜放在電子秤上。「一共是 38 塊 毛 4毛 不要,38 塊。」把零頭去掉,果然是作老闆的。我沒有零錢,只好給了他一張百元大鈔。他左看右看,想確定是不是真鈔。「是真的啦!」我大笑三聲,跟他保證,讓他放心收下,找我錢。「你是好人,錢不會是假的!」他對我的肯定,讓我飄飄然。「找你 52。」他說。「不對不對,是 62 啦!」他的算術似乎不太好。想了幾秒鐘,同意找我 62

我跟他道了謝,給他拍了張照。瓜甜不甜不知道,有沒有買貴也不知道。我只記得,在這樣一個炎熱的夏日午後,在古都南京的街角,我跟新疆和闐的維吾爾大叔買了兩個金黃色的哈密瓜。他,汗如雨下。我,汗流浹背。街角,有著我爽朗的笑聲。

Saturday, November 17, 2012

我的新浪微博

我除了這個《語國一方》的部落格之外,事實上我在新浪微博還有一個常用的網路空間,曾泰元的微博

在台灣,大家流行用臉書。當時我聽說臉書上沒有秘密,連來連去連到最後,個人隱私都沒有了,所以我一直都沒有臉書的帳號。臉書上有個「曾泰元」,那不是我,不是在東吳大學英文系任教的我。

微博就是個微型的博客(部落格),新浪微博是微博裡的龍頭。一條微博至多可以寫 140 個字,還可以附加照片、聲音、影片。你可以關注別人,成為別人的粉絲,別人也可以關注你,成為你的粉絲。你可以轉發別人的微博,評論別人的微博,別人也可以。你可以發私信給別人,別人也可以發私信給你。微博上還有許許多多的功能,我還沒仔細去瞭解認識。

微博是個影響層面極大,互動即時迅速的網路平台。許多名人都有新浪微博,許多機構也都有新浪微博。

大陸的人口基數大,上了微博,彷彿開了另外一扇中文的窗,隨時都可以連上數億人,瞭解大陸社會與人民的脈動,交到許多大陸的網友。有興趣的人不妨試試。

請看以下的互動:





Tuesday, November 13, 2012

台灣學生英文差 誰之過?


為期三天的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禮拜天剛於台北劍潭落幕。在當天招待貴賓的晚宴上,有前輩說看到我禮拜六投書給《蘋果日報》的文章,稱讚我寫得非常好,要我再接再厲另文一篇。這篇〈台灣學生英文差 誰之過?〉,就是在他們殷切期盼下的結果,登於今天的《中國時報》A14 版「時論廣場」。

台灣學生英文差 誰之過?


曾泰元
2012-11-13 中國時報

上周,有民進黨立委在立院質詢,建議將英文訂為官方語言,以全面提振台灣的英文能力,行政院長卻給了一個斬釘截鐵的「不可能」作為回應。

台灣菜英文的報導不斷,我估計大概是立委提案背後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立委提案的前兩天,媒體竟傳來台灣英文輸給日本的負面消息。這條新聞引起各界譁然,因為日本的英文不佳早已深植人心,況且台灣在不同的英文檢定中,一直都領先日本,這個令人尷尬的事實跌破了眾人的眼鏡,隨即招來強烈的質疑。

還記得不久之前,媒體才披露了台灣的菜英文,說台灣的「多益」(TOEIC)成績落後韓國甚多,台灣企業對新進人員的英文能力要求遠不如韓國企業。專家甚至大膽地把人民的英文能力和國家的競爭力劃上等號,就此分析推論,說韓國國際競爭力的暴衝與韓國人拚英文的成果有關,而台灣國際競爭力的嚴重下滑則跟台灣的菜英文脫不了干係。專家宣稱,台灣再不努力提升英文,國家前景實在堪慮。

每年台灣的菜英文總會上好幾次新聞。不止「多益」,在另兩項國際知名的托福(TOEFL)和雅思(IELTS)能力檢定中,台灣的成績一樣令人顏面無光,過去多年來在亞洲國家一樣是倒數。

當然,成績的好壞跟考生的樣本有關。考生人數夠多,樣本夠大,誤差才會小,結果也才比較可靠。自由報考,想考就考,成績一定有高有低;倘若某些國家設下報考門檻,只允許程度較高的考生報名參加,考出來的成績不高也難。

不過台灣的整體英文欠佳大家都了然於心,不必辯解,給自己找台階下,媒體持續披露這樣的消息,的確是給教育主管當局及各級英文教師接連幾記當頭棒喝。

然而多益專家把英文能力跟競爭力掛上勾,卻引起了許多人特別的關注。專家信誓旦旦說,英語力等同競爭力,台灣衰退因為台灣英文不如人,這樣驚人的論述說到某些人的痛處,看得人憂心忡忡。這推論或許有些跳躍,結論也可能過份簡化,不過在台灣競爭力衰退下滑的低迷氣氛中,媒體上響起了這樣獨特的聲音,彷彿錚錚切切地告訴國人,提升英文程度是增強競爭力的關鍵祕方。

台灣英文教育的沉痾依舊,到底是哪裡出問題?升學主義導致考試扭曲教學,或許是原因之一。教材沒有編好,讓人覺得枯燥害怕也有可能。不過第一線的老師沒有悉心盡力把學生教好,引發學生的興趣與熱情,明顯難辭其咎。

《三字經》有云:「教不嚴,師之惰」。中國近現代教育家陳鶴琴也曾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為期三天的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周日才在台北劍潭落幕,學者專家高來高去,各陳己見,鮮有交集。看來,這英文的問題還沒有解決。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Saturday, November 10, 2012

台灣菜英文 研討會共商

今天 2012 年 11 月 10 日,台灣的《蘋果日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文章,題為〈台灣菜英文 研討會共商〉。原稿長度為 1,567 字,想不到被編輯狂砍了六成,見報版只有 596 字。這,大概只能以我太囉唆來自我解嘲了。


台灣菜英文
研討會共商

體大幅報導說,某機構歷時三年做了個跨國評比,結果顯示,台灣的整體英文能力竟輸給日本。再往前推一段時間,媒體報導說台灣在國際知名的英文能力檢定「多益測驗」(TOEIC)的成績大幅落後韓國。

事實上,台灣的菜英文早已不是新聞,這次的「輸日本」又添了最新一例。不過這次的英文與競爭力之說卻值得注意。

機會很多卻成績差
英文能力的好壞與國際競爭力的強弱可能是有關係,英文夠好,加上其他條件的配合,的確有助於營造出一個良性的環境,吸引國際的人才資源來此聚集匯流,讓異質的想法創意融合碰撞。

在台灣,我們英文的電影、電視、廣播、音樂、書刊、網路到處都是,接觸到英文的機會這麼多,成績卻又是這麼差,到底是怎麼搞的?問題這麼嚴重,多年來也沒明顯好轉跡象,我們該如何才能振衰起敝?是升學主義作祟,考試扭曲教學?是資源分配不均,城鄉社經差距?是教材有問題,讓人覺得枯燥害怕?是學生少根筋,天生就不是學英文的料?還是老師根本就不合格,沒有引起學生的興趣、燃起學生的熱情、盡心盡力把學生教好?

一年一度的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周末這三天在台北劍潭盛大召開,千百位來自四面八方的學者專家齊聚,試圖給台灣的英語教育把脈,共同探討相關的問題,看看能不能理出個頭緒,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言。

如果不找出問題根源,對症下藥,沉痾宿疾無法根治,相同的報導每年都會頻繁出現。這個全國最大最重要的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能否提供建言,開立良方?不妨密切關注,拭目以待。

曾泰元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Thursday, November 08, 2012

SOGO 週年慶 林東芳牛肉麵

今天據說是百貨公司週年慶最後一波的開賣日,由 SOGO 忠孝、復興店領銜主演。一個月前的阪急週年慶我和太太一起去恭逢其盛,後來發現有些東西還沒有買,於是趁著這個最後一次的機會到 SOGO 逛逛。

我們沒有那麼瘋狂,不是一大早就去排隊,一直到了下午四點左右才到忠孝復興商圈。原本以為人潮應該早就散去,想不到附近仍是車潮洶湧,人潮不斷,寸步難行。


忠孝館給我們的感覺較差,地小人多像個大雜院,櫃哥櫃姐似乎疲於應付這人山人海,服務態度有點跟不上,於是我們便轉戰復興館。復興館新穎寬敞,讓人感覺比較舒適愜意,逛了兩個小時,該買的東西也都在那裡買齊了,可以說是滿載而歸。

晚飯時間到了,太太提議到附近八德路上的林東芳牛肉麵,我也好久沒去了,於是便爽快答應。短短的路程,卻因為下班時間、週年慶活動的關係,車子走走停停,而復興北路又禁止左轉八德路,接下來每一條橫馬路也都禁止左轉,害我還得往北走很遠才能迴轉,再長途跋涉回到八德路右轉林東芳,真是折騰人。

林東芳的環境不怎麼樣,不過晚上七點多都過了用餐的尖峰時間,店內店外排隊用餐的客人還是絡繹不絕,讓我想起上個禮拜的史記牛肉麵。史記雖然裝潢得古色古香,頗有品味,可是六點半用餐的高峰,店內的客人卻只坐了一半。



我們點了兩碗紅燒半筋半肉牛肉麵(180 元)、一盤切牛肉(120 元)、一份花干(30 元),樣樣都比史記牛肉麵便宜好吃。



林東芳的牛肉很有特色,它是滷牛腱切片,滷得恰到好處,軟硬適中,香味撲鼻,令人陶醉。花干軟中帶硬,滷得鮮美入味,深得內人喜愛。牛肉麵的湯頭鮮香濃郁,加一小瓢桌上的濃縮湯頭調料,滋味更棒,美中不足的是牛肉湯不夠燙,食物的顏色也不夠誘人,整體的感覺打了很大的折扣。


Tuesday, November 06, 2012

老鼠 咖啡 假新聞



曾泰元

2012/11/6 《自由時報》A15版 自由廣場

上週台灣媒體報導,高雄一名在冷凍食品工廠上班的男子,因不滿老鼠偷吃倉庫裡的乾貨,所以把抓到的老鼠五花大綁,吊在鐵梯上處罰兩小時,並把照片貼到臉書上。該男子希望這樣做能夠嚇阻老鼠同伴繼續來偷吃。

我把這條有趣的新聞轉貼到我的新浪微博,附上老鼠被五花大綁的照片。沒多久網友就紛紛留言,說這張照片已經在中國大陸的網上流傳好久了,是某學校宿舍的學生抓的。我感到事有蹊蹺,後來上網求證,發現同一張照片和相關新聞的確已經是「舊聞」了,三個禮拜前早就在安徽衛視被報導過。安徽衛視的主持人在新聞裡說,照片來源為安徽安慶的侯玉蘇,老鼠是當地學校的學生在宿舍寢室抓的,拍攝地點在宿舍雙層床鋪的鐵梯上。

我回頭再搜尋高雄男子給老鼠五花大綁的這則新聞,點上他的臉書,發現老鼠的照片已經被匆忙移除。如此看來,這張照片根本不是這名高雄男子的作品,情節也是他自己捏造出來的。媒體卻不查證,被騙得團團轉。

無獨有偶的,昨天台灣各主要媒體都大幅報導,說知名美國媒體《今日美國》的旅遊版選出全球十大最佳品嘗咖啡的城市,台北名列其中,排名第十,是唯一入選的亞洲城市。這條新聞讓人覺得非常光榮。不久,就有熱心的部落客為文追究,踢爆說這也是則假新聞。

無遠弗屆的網路,藏也藏不住,騙也騙不了。台灣媒體未經求證就報導,一下就被抓包了。真是懶惰的媒體,不負責任的記者!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Sunday, November 04, 2012

老鼠五花大綁,新聞烏龍一場



今天台灣有媒體報導,高雄一名在冷凍食品工廠上班的男子,因不滿老鼠偷吃倉庫裡的乾貨,所以把抓到的老鼠五花大綁,吊在鐵梯上處罰兩小時,並把照片貼到臉書上。該男子希望這樣做能夠嚇阻老鼠同伴繼續來偷吃,然而此舉卻引發正反兩面的評價。

我從許多大陸網友那裡得知,這張照片在對岸流傳已久。後來我上網求證,發現同一張照片和相關新聞的確已經是「舊聞」,半個多月前早就在安徽衛視報導過。安徽衛視的主持人在新聞裡說,照片來源為安徽安慶的侯玉蘇,老鼠是當地學校的學生在宿舍寢室抓的,拍攝地點在宿舍雙層床鋪的鐵梯上。如此看來,這張照片根本不是這名高雄男子的作品,情節也是他自己捏造出來的。

無遠弗屆的網路,藏也藏不住,騙也騙不了。台灣媒體未經求證就這樣報導,一下就被抓包了,懶惰的媒體,不負責任的新聞。

還有,那名高雄男子,怎麼好意思宣稱照片是自己的,還大方接受記者採訪?

Friday, November 02, 2012

史記正宗牛肉麵:令人失望!

最近翻閱不同的美食報導,發現一講到台北的牛肉麵,許多名人、書籍、雜誌都不約而同地介紹史記正宗牛肉麵。我喜歡吃牛肉麵,史記我之前從沒聽過,最近它能見度超高、評價好的出奇,讓吃慣永康牛肉麵的我想要前去一探究竟。

晚上內人陪我一道開車前往。麵館位於民生東路二段上,中原街和吉林路之間,這不是我經常出沒之地,得看地圖(是的,我不用 GPS)才知道該怎麼去,到了之後也兜了好一陣子才找到地方停車。史記的外觀蠻顯眼的,白色的看板黑色的書法,裡頭的裝潢看起來也頗有中國味,格調不錯。推開店門,發現 6:30 用餐時間客人竟然不多,頗感訝異,如果好吃,應該近悅遠來才是,怎麼周五晚用餐的高峰生意卻並不怎麼樣呢?

我們在角落靠屏風的小桌坐定,菜單上來,單看價格是比永康來得貴。我們叫了清燉牛肉麵(190 元)和紅燒半筋半肉牛肉麵(220 元)各一碗,另外還點了滷牛肚(150 元)和燙花干(40 元)兩道小菜。我們想貴就貴吧,這麼多人推薦,只要好吃就好。


等著等著,招牌的清燉牛肉麵上來了,內人讓我先喝第一口湯,我充滿了期待喝下去,想不到我心裡的第一反應竟是「咦,這是加了點鹽巴的白開水嗎?」。美食報導都說,這湯是牛骨熬了 36 小時的精華,我怎麼喝起來淡而無味呢?內人問我滋味如何,我笑而不答,要她自己嚐嚐。她喝了兩口,結論跟我一樣,而且發現牛肉好少,冷冷的,滋味也不怎麼樣,無法跟永康的比。


一會兒紅燒半筋半肉牛肉麵也上來了,我照例先喝一口湯,這味道是濃郁得多,不過牛肉牛筋一樣少,牛肉又小又柴,牛筋倒是個出色的佳作。

這兩碗麵,吃得實在令人失望。我們也不管餐廳服務人員就在一旁,逕自拿永康牛肉麵來比較,一一數落史記的不是。內人說,以後想吃牛肉麵還是去永康吧,吃來吃去還是永康的最好吃。她還說,永康不參加評獎,美食報導愛怎麼寫它都無所謂,顧客的口碑、店裡的人潮最實際。

如果你聽過史記,沒去過卻想去,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

Thursday, November 01, 2012

年度代表字又來了

今天翻開聯合報,發現「年度代表字」的票選又開始了。原來,時光飛逝,2012 年已經步入尾聲,媒體又準備回顧總結了。

去年的「讚」讓人記憶猶新。「讚」這個方言詞彙因臉書的普及而廣為流傳,在台灣社會幾乎已經無孔不入,甚至還紅到大陸去。這樣的結果,不令人意外。

本來希望「讚」這個去年的代表字能夠發光發熱,回過頭來反饋給國人,讓我們以正面樂觀的態度迎接未來的挑戰,想不到今年年終將至,社會的氛圍卻明顯瀰漫著灰色與悲觀。民眾怨無感,政府拚有感,然而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感」這個字的關鍵地位似已確立。我大膽預測,「感」字將會勝出,並以壓倒性的優勢成為 2012 年的年度代表字。

牛津詞典在英語世界備受尊崇,每年年底也都會發佈當年的年度詞彙。還記得去年牛津選出了 squeezed middle「受榨壓的中產階級」作為年度詞彙,指的是在經濟困頓期間,明顯受到通貨膨漲、薪資凍結、公共支出刪減影響的部分社會大眾,主要是那些中低收入者。想不到這個去年的英文年度詞彙移植到今年的台灣來,卻貼切地出人意表。

普羅大眾的日子不好過,都在為生活而努力奮鬥。中低收入者受到多方榨,在台灣並沒有得到緩解,大家痛苦依舊。區域問題全球化,看來又多添了一例。

至於牛津詞典今年的年度詞彙會是什麼呢?11 月下旬的感恩節前夕答案就會揭曉,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