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04, 2013

清明時節吃潤餅



清明時節,除了掃墓祭祖之外,總會想起遙遠的兒時,家人熱鬧地圍著餐桌,一起包潤餅的和樂景象。

人手一張薄薄的潤餅皮,在滿桌或葷或素的菜色中,小孩子搶著挑選自己想吃的餡料,急切地用筷子挾到餅皮中,最後撒上點花生粉和砂糖粉,再緊緊地捲起快要「爆餡」的潤餅,努力用還不夠大的雙手牢牢握住,張大嘴巴,一口一口貪心地咬下。

台灣人吃潤餅的習慣,據說跟農業社會有關,立春後下田播種,到了清明掃墓時,插好了秧正好有空,便趁著掃墓祭祖時吃潤餅。

如今社會變遷,清明應景在家包潤餅的習俗,已經逐漸淡去,令人感嘆。反而是台灣各地夜市總會有那麼一攤,堅守賣潤餅的本分,成為夜市小吃多元特色的重要一員。

英文有個來自閩南語的詞彙 popiah,漢字寫作「薄餅」,也就是台灣常說的「潤餅」。世界最大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已經收錄,但它給 popiah 下的定義既簡單又籠統,只說是 a spring roll(一種春捲),反映的是西方人對此食物還不夠瞭解。不過這麼低調不張揚的潤餅,竟也通過層層審查,以閩南語音譯的面貌進入這英文詞彙的最高殿堂,令人驚喜。

清明時節,我們看到《牛津英語詞典》的 popiah,是不是更該珍視自己的傳統?

(照片摘自維基百科)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