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6, 2014

freeway 不 free?


今天《中央日報》登了一篇我的專文〈freeway 不 free〉,以下為見報全文:

freeway 不 free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國道 eTag 上路後,計程收費全面啟動,用路人依行駛的里程數繳費,走多少繳多少。日前有民眾覺得高速公路的英文標示雖是 FREEWAY,卻根本也不 free(免費),憤而投書媒體,抗議政府廣告不實。

廣告不實或許言重了,民眾抗議所反映的,有很大一部分是語言的本質。

台灣的高速公路統一英譯為 freeway,這個 freeway 的用法源自美國,指的是雙向多車道、有特別的匝道管控進出、供車輛高速行駛、沒有十字路口干擾的公路。雖然美國的 freeway 一般都不收取通行費,但的確也有少數的 freeway 收費,因此收費與否似乎並不是 freeway 的重點。

這個誤解的關鍵在於 free 有雙重含意。英文的 free 有「自由」(即「不受限制」)和「免費」兩大常見的意思,然而追本溯源,freeway 原本側重在「自由」、「不受限制」,指的是車輛在運行時有不受阻礙的自由或空間,後來進而轉指車輛運行時不會受到阻礙的道路,最後才演變為當今可供車輛高速行駛、不受十字路口干擾的高速公路。

許多民眾或許並不曉得 freeway 在英文裡的歷史淵源和語義演變,全憑自己主觀的猜測和想像,才把 freeway 理解為「免費」的意思,因此也才有抱怨免費公路不免費的聲音出現。

話說回來,即使我們誤以為 freeway 的 free 是「免費」,與現行收費的作法相抵觸,然而這「廣告不實」只是常態。我們必須了解到,語言是約定俗成的產物,語言裡名實不符(misnomer)的例子俯拾皆是,古今中外皆然,原因可能是名留實變,可能是前人誤解,可能是語義演化,也可能是修辭比喻的手法。

黑板不黑,鉛筆不含鉛,雞絲麵裡找不到雞絲,松露巧克力根本沒有松露,今天再多個 freeway 不 free,也就沒有必要大驚小怪了。

Monday, February 24, 2014

東吳大學英文系急徵助教

系上一名助教上午打電話給我,說在某航空公司已經找到工作,下週一開始就要受訓,想要辭職,問我准不准。

她當初接的是一年的聘書,原本對這份助教的工作是有承諾的。但人往高處爬,雖然承諾只履行了一半,作主任的我也只能接受,默默地祝福。畢竟是自己系上出去的學生,覓得好歸宿是好事一件,值得恭喜。

麻煩的是今天星期一,星期五 228 還放假,她只能做到星期四,我們只好火速處理,希望能夠及時聘得新助教,無縫接軌。

有興趣的朋友,請見東吳大學英文系官網的招聘公告

北台地震 要有備無患


今天《中國時報》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北台地震 要有備無患〉。原稿 600 來字,被編輯砍了超過三分之二,見報只剩不到 200 字。以下為未經刪節前的原稿:

北台地震 要有備無患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22 日清晨,宜蘭發生規模5.4的地震,人口密集的北台灣感到明顯搖晃,把許多人從夢中驚醒。才 10 天前,陽明山發生規模 4.0 的地震,大台北地區因高樓建築多,加上盆地放大的效應,以致震感特別強烈。

15 年前發生了 921 大地震,許多人或許都還記憶猶新。一年前大陸的雅安大地震、年前的汶川大地震,都造成生命財產巨大的損失。

地震古稱地動,保留許多古漢語特徵的閩南語就說 地動,英文裡也有相對應的巧合。根據英語世界最大、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所載,地震 earthquake 古時候也曾經叫過地動(earth moving),14 世紀就已見諸文獻。地震古今中外皆有,無可避免。我們除了仰賴科學,盼望地震預測的技術能有突破性的進展之外,更必須務實認真地加強防震教育,隨時提高警覺。地震不幸發生時,能儘量做到心不慌,人不亂。

網路的《維基百科》有張 1963-1998 年全世界的震央分佈圖,以黑點代表地震發生的震央。此圖滿佈黑壓壓的粗線和區塊,宛如螞蟻雄兵大軍壓境,在黑蟻軍團的腳底下,地球就像個破了殼的雞蛋,看了令人不寒而慄。在這個震央分佈圖裡,台灣因處地震多發區,上空漆黑一片;大陸西南角的四分之一(甘肅、四川、雲南、青海、西藏,新疆西部)也不遑多讓,烏雲蓋頂。鑒往知來,未來代表地震的黑點只會更多更密,我們不得不小心防範,有備才能無患。

地震讓我們重新認識到人類的脆弱,政府必須記取前車之鑑,加強對建築物的防震要求。萬一災難不幸降臨,大家一定要冷靜以對,掌握避難求生的要領,事後互助互救,人溺己溺,同舟共濟,發揮人間大愛。

Sunday, February 23, 2014

台灣滷肉飯,溫暖好滋味


我幫深圳《晶報》寫的專欄 跟著元哥吃台灣每週日見報,今天刊登的是〈台灣滷肉飯,溫暖好滋味〉,以下是見報全文:


台灣滷肉飯,溫暖好滋味

曾泰元

提到台灣小吃,許多人肯定會馬上想到滷肉飯。

去年下半年,台灣的中華郵政發行了一套 4 枚的 台灣特色美食郵票——小吃,入選的有臭豆腐、蚵仔煎、肉圓及滷肉飯。臭豆腐在大陸各地多所有之,蚵仔煎脫胎自閩南常見的海蠣煎,肉圓和滷肉飯的台灣色彩格外鮮明,而此二者又以滷肉飯的知名度最高。

滷肉飯一直都有名稱之爭。台灣各地的餐廳、小吃攤上,肉飯常誤植為 肉飯,此乃同音假借之誤,因襲已久積非成是,蓋 者,用濃汁烹調食物也。國際餐飲界著名的《米其林指南》3 年前出版了台灣篇,就錯把滷肉飯當成 肉飯,從而認定其源自山東,並把它英譯為令人啼笑皆非的 Lu (Shandong-style) Meat Rice(山東風味的豬肉飯)。

另外,北台灣的滷肉飯就是台灣中南部的肉臊飯(常誤作肉 飯),一樣的東西名稱有異,台灣南北各自表述。對灣中南部的民眾而言,滷肉飯要有一大塊滷製的五花肉才行,相同的美食北台灣稱之為焢肉飯(又作 爌肉飯)。然而,台灣的政經文化中心在台北,台北觀點的滷肉飯逐漸成為標準,雖不喜歡也只能無奈地被迫接受了。

滷肉飯是在熱騰騰的白米飯上澆淋滷製過的碎肉和滷汁,是深具台灣特色的常見庶民小吃,從夜市路邊攤到餐廳大飯店都能發現它的蹤跡。一口吃下,滿嘴盡是油、鹹、香、甜、黏的溫暖好滋味,令人難忘。

早期的滷肉飯多以細碎的豬肉末為主,如今已出現許多不同的新樣貌。碎肉有攪碎的也有切碎的,切碎的又分為條狀的和丁狀的。使用的豬肉也有不同的部位,有些以肥肉為主,有些瘦肉較多,有些多是富含膠質的豬皮。

根據專家研究,滷肉飯的由來與早期台灣社會生活艱困、物資缺乏有關。當時肉品通常只有在逢年過節才吃得到,一般人買不起豬肉,部分主婦偶爾便會向肉販索取一些切剩的碎肉豬皮回家烹煮。因帶回的數量有限,家庭人口又十分眾多,所以主婦回家後就會將之剁碎混雜,加入紅蔥頭、香料及調味料炒過,最後再用醬油滷製,如此一來,全家人便都能享用到香噴噴的一鍋滷肉。

滷肉飯跟牛肉麵一樣,是台灣廣受歡迎的美食,但比起牛肉麵,滷肉飯的價格卻更加平實。這道在白飯淋上滷肉及滷汁的飯食料理,是台灣獨特的庶民小吃,小小的一碗看似簡單,卻是台灣大家都愛的超人氣美味。

(作者為台灣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台北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Monday, February 17, 2014

凸顯精英主義 學測報導不宜


今天《人間福報》登了我的投書,題為〈凸顯菁英主義 學測報導不宜〉,以下為見報全文:

凸顯精英主義 學測報導不宜
高分不是成功保證  熱門也會跌落谷底  幫考生找到定位才是新聞重點

大學學測的成績公布,新聞報導換湯不換藥,媒體關注的仍不脫錦上添花,卻少見對議題的深入探討。

綜覽各大報,內容一如既往:明星高中滿級分的人數如何,偏鄉終於出了學測「狀元」,高分考生侃侃而談其致勝秘訣,熱門校系的排行以及上榜成績的預估。這樣的新聞處理凸顯了精英主義,也繼續強化了分數至上的迷思。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歷史在重演,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遺風,在當今的台灣仍然清晰可見。

高分不是成功的保證,熱門領域也會由雲端跌落谷底。好不容易擠進眾所稱羨的校系,因為志趣不合,反而可能是許多人挫折痛苦的開始。

追求成績的卓越固然值得稱許,但我們若能幫助莘莘學子找到定位,了解本身的利基,實現自我的價值,過得有信心、有光彩,不也是功德一件?

因此,與其淺碟式地錦上添花,各大報不妨花點篇幅,系統地介紹大學常見的學系領域,並引導考生積極認識自我,媒合大學校系與高中考生。

媒體更當率先淡化刻板的第一志願,並讓社會大眾知道「高分高就」不是必然,只要擇其所好,「高分低就」不是浪費分數,反而是實現自我、邁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單一標準已過時,多元價值才是當今的主流。鑒往知來,社會的心態是否也該調整了?

曾泰元(台北市/東吳英文系主任)

學測英文成績進步的意義


今天《自由時報》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學測英文成績進步的意義〉。

學測成績公佈已經有好幾天了,新聞性不再,以政治評論掛帥的《自由時報》還有興趣刊登我這篇文教投書,令我感到驚訝。論壇編輯給拙文下的標題溫和而不聳動,與我印象中自由廣場的版風明顯不同,更讓我詫異。以下為見報全文:

學測英文成績進步的意義

◎ 曾泰元

學測的成績公布,英文作文有七人滿分,創五年來新高,抱蛋人數則大幅減少,創近年新低。翻譯拿滿分的人數為去年的三倍,零分的則比去年少一萬人。

我曾擔任大考英文閱卷多年,注意到近年來考生翻譯、作文零分的人數逐年下降,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不繳白卷」,能寫的盡量寫,即使拼字有錯,句不成句,辭不達意,總能跟閱卷老師博取些許的同情分數。「不繳白卷」策略貌似取巧,實則務實,應大力推廣。

翻譯寫作和人際溝通類似,同屬積極的產出技能(productive skill)。即便當事人吞吞吐吐,零碎片段,辭不達意,甚至比手畫腳,只要開口,就有機會把訊息傳達給對方。反之,當事人不敢開口,對方接收不到訊息,溝通肯定失敗。

英語教學的側重已經有所鬆動,雖然傳統上要求語言正確道地的標準還在,不過攸關能否達成溝通任務、讓對方聽懂看懂的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日益受到重視。

台灣英語教育的問題錯綜複雜,不過對於大多數的學生而言,我們若能拋開課本的枷鎖和進度的壓力,求懂不求多,搞對基本的字詞,寫對簡單的語句,他們的表現可能就會有明顯的進步。

就如同今年學測英文考生的進步一樣,我們若能教導學生語言學習的策略能力,告訴他們自己有限的英文無法表達時,可以拐個彎換種方式講,東拼西湊也行。如此,他們的翻譯、作文就能夠拿到基本的分數,更重要的是,將來在真實生活中運用英文時,也就能夠達成簡單的溝通,發揮學習的效益。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Sunday, February 16, 2014

春天吃潤餅,popiah 進英文


今天廣東深圳的《晶報》登了一篇我的專文,題為〈春天吃潤餅,popiah 進英文〉。原稿被編輯略加刪節,以下刊出的是未遭刪節前的原稿:

春天吃潤餅,popiah 進英文

曾泰元

春節剛過,台灣有些家庭會把剩菜用潤餅皮加以包裹,將之捲起以雙手握食,象徵惜福知足,年年有餘。

另有些家庭習慣在清明節吃潤餅,此習俗咸信源自明清時代。昔日清明掃墓時,田裡插完秧,農忙告一段落,一家人便趁著祭祖吃潤餅。

根據學者考證,早在唐朝就有立春吃春盤的習俗。春盤又稱春餅、春捲,也就是潤餅。年代更久遠的寒食節落在清明節前一、二日,古人值此節日習吃冷食,潤餅冷食的傳統可能與此有關。

不管如何,春天吃潤餅是許多台灣家庭的傳統,是許多台灣人共同的味蕾記憶。

我是雲林虎尾人,兒時家裡總要在春天時節擇日圍桌,自製潤餅。大夥兒人手一張皮薄Q彈的潤餅皮,桌上擺滿了豐富多樣的內餡,如豆芽菜、高麗菜(卷心菜)絲、紅蘿蔔絲、豆干絲、筍絲、香菜、雞蛋絲、焢肉(紅燒肉)、蝦仁。我們就在滿桌或葷或素的菜色中,挑選自己想吃的餡料,豐儉由人,即興創作,用筷子挾到餅皮中,最後撒上點花生粉和糖粉,再緊緊地捲起快要爆餡的潤餅,用雙手牢牢握住,張大嘴巴,一口一口地咬下。

潤餅也叫薄餅,幽默大師林語堂的二女兒林太乙在其《林家次女》中就寫道:我們每天進進出出的忙碌,有一晚姨母在桐姐家裡做薄餅,請我們吃。廈門的薄餅,在我所看過的書和食譜都沒有人好好的讚頌過。林語堂的家人提到家宴,總不忘說起薄餅。

大家或許有所不知,英文有個來自閩南語的詞彙popiah,漢字寫成 薄餅,就是台灣人慣稱的 潤餅。英語世界最大、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已經收錄了 popiah,簡單把它定義為 a spring roll(一種春捲)。根據牛津的書證,popiah 1986年首度見諸英文的文獻(當時拼作 popia),出現在舉足輕重的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I was hooked by the very first menu, one for the Chinese New Year, consisting of red-cooked chicken wings, spicy Sichuan cucumbers and a type of spring roll called Amoy popia. 我一下就被第一份菜單所吸引,那是份中國新年的菜單,上面有紅燒雞翅,川辣黃瓜,還有一種叫做廈門薄餅的春捲。(筆者譯)

如今社會變遷,台灣人在家包潤餅的習俗已逐漸遠去,令人感歎。反而是台灣各地夜市總會有那麼一攤,堅守賣潤餅的本分,成為夜市小吃多元特色的重要一員。

近幾年來由 南村落公益組織、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以及林語堂故居合辦的 春天潤餅文化節延續了這個傳統,並加以推廣深化,讓這個台閩重要的飲食文化得以發揚光大,令人寬慰。

(作者為台灣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Wednesday, February 12, 2014

“元宵” 該如何英譯


元宵將至,今天上海的《東方早報》刊登了一篇我寫的評論文章,題為〈元宵” 該如何英譯〉:

元宵該如何英譯

曾泰元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據傳統習俗,元宵節吃湯圓,所以湯圓又稱元宵。

然而湯圓和元宵的關係有點複雜,似乎沒那麼簡單。有人認為是同物異名,也有人認為二者有所不同。

根據台灣的權威詞典《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所載,元宵是一種糯米製成的食品,製作時餡一般放在鋪有糯米粉的竹籃上,再用雙手搖晃,使糯米粉均勻黏在餡上,如此重複數次而滾成圓球,為元宵節的應景食品。湯圓也是一種糯米製成的食品,由糯米粉揉製成圓團狀,分有餡和無餡兩種,多為冬至所食。

晚清文人徐珂在其傳世之作《清稗類鈔》提到,南方人的湯圓就是北方人的元宵。湯圓餡有甜有鹹,亦有無餡的實心湯圓。大型權威的《辭海》、《漢語大詞典》或許都以此為本,也說元宵是湯圓的別名,但這兩部大詞典卻都未收湯圓,只見元宵。

綜合看來,元宵和湯圓這對孿生兄弟的糾葛,似乎既有地理的考慮(北方、南方),也有節令的因素(元宵、冬至),兼有做法的差異(滾圓、搓揉),以至於令許多人搞不清楚,難以區分彼此。

有趣的是,台灣的 麻糬(閩南語念 muǎ)據信源自日本,一樣是糯米製成的軟食品,不過卻少與元宵和湯圓混淆。做麻糬的糯米已經事先蒸熟搗爛,所以成品無須進一步烹調即可食用,不像湯圓和元宵的原料是生糯米,還得煮熟才能吃。

英語世界最大最權威的詞典是《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大約收錄了 300 個來自中文的詞彙,其中也包含了元宵的音譯 yuan hsiao。此 yuan hsiao 乃傳統的威妥瑪拼音(Wade-Giles),新式的漢語拼音(Pinyin)作 yuanxiao。根據牛津的定義,yuan hsiao 指的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所吃的糯米湯糰甜品(sweet rice-flour dumpling)。然而與元宵幾乎雷同的湯圓,牛津的做法與《辭海》、《漢語大詞典》相同,並未收錄。

麻糬的英文是 mochi,早已進入牛津,是轉寫自日文 (もち)的發音,也是個音譯詞。牛津給麻糬下的定義是:一種糯米製成的糕點(a cake made from glutinous rice),蒸熟搗爛(steamed and pounded),有時候會添加其他配料(sometimes with the addition of other ingredients)。

如此看來,雖然《牛津英語詞典》未收湯圓一詞,不過依元宵(yuan hsiao)、麻糬(mochi)的前例,把湯圓音譯為 tangyuan 實屬合情合理。

元宵、湯圓、麻糬都是有文化特色的詞,極難在外語裡找到現成的對應,因此在翻成英文時,經常以音譯形態出現。音譯詞不僅自然直覺,又能最大限度保留原汁原味。

當然,初次見面不免陌生,音譯詞佐以簡短的解釋,定能幫助瞭解,促進溝通。據此,元宵(yuan hsiao)可解釋為 sweet rice-flour dumpling(糯米湯糰甜品),麻糬(mochi)可解釋為 glutinous rice cake(糯米糕)。湯圓(tangyuan)的解釋仿元宵,然因其甜鹹皆可,不妨只說 rice-flour dumpling(糯米湯糰)。

(作者係台灣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Tuesday, February 11, 2014

馬年春聯



家父給我寫了馬年春聯,遲至今天才有機會貼在我東吳研究室「不知漢齋」的門口。

上聯:喜見玉梅辭舊臘。下聯:還期綠柳染新衣。橫批:萬里晴雲翰墨新。

今天台北陰雨濕冷,研究室外的櫻花綻放,枝頭的綠葉常年都在,研究室也有些許翰墨,現在就期待萬里晴雲了!

我爸的字實在好看,是吧?

Monday, February 10, 2014

神翻譯現象該改了!

(照片摘自網路)

今天《旺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神翻譯現象該改了!〉,以下為見報全文:

神翻譯現象該改了!

日前南京市中心的巨幅公益廣告上出現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翻譯,「蕩起夢想」竟翻成 dangqi dream(「蕩起」以漢語拼音直接轉寫),「圓我夢想」居然譯為 round my dream(「圓」被硬譯誤用),遭到微博網友吐槽轉發,評論裡盡是戲謔調侃,成為茶餘飯後話題。

南京媒體親至現場求證,發現確有此事,這則搞笑的「神翻譯」立即被大陸各家媒體引用,紅遍全國,成為中式英文(Chinglish)的又一實例。這則讓人哭笑不得的英文出現在工地外圍,可能是該建案為了彰顯自己「高端、大器、上檔次」的形象之作,不料卻弄巧成拙,意外成為笑柄。

台北景美一處建案,把台大拉進廣告中,工地圍籬的圖案精美,文字動人,但為了彰顯洋氣,廣告上加註英文,卻同樣弄巧成拙,把「國立台灣大學」的「國立」錯拼為 Nationl,少了一個 a,這些不該出現的錯誤,要不是免費網路翻譯惹的禍,就是施工單位粗心、主管機關又疏於驗收所致。

低價難保障品質,委外翻譯更是如此,低價標案短多長空,看似賺到,實則後患隨之而來。近百年前胡適筆下的「差不多先生」現象至今猶在,許多人總認為,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那麼認真呢?但如果心態不改,不只是翻譯,社會上其他的大小問題,也只會層出不窮,宜慎之。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國際書展 報導太少


今天《人間福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國際書展 報導太少〉。原稿 432 字,經編輯刪修後剩 364 字,雖較精簡,但有些語句不夠通順,因此我把見報版略加潤飾如下:

國際書展 報導太少

為期六天的台北國際書展今天閉幕。

這幾天來會場熙熙攘攘,愛書人有如潮水,在濕冷的寒冬中更顯暖意。然而媒體的相關報導明顯不足,彷彿蜻蜓點水,難以滿足愛書人。

我連續參觀了兩年的上海書展,翻閱上海的報紙雜誌,打開廣播電視,到處都有書展的深入報導與各種角度的評論,篇幅之大,時間之長,探討之專,令我大開眼界。

書展不只是上海重要的文化標誌,也代表著上海引以為傲的人文精神,更是流淌在上海體內的血液與氣息。

資料顯示,台北國際書展是亞洲第一大、世界第四大之國際級圖書專業展覽。這麼大的一個文化盛會,媒體的關注程度竟遠遠不及,在報紙佔據的篇幅僅僅聊備一格,在電視上出現的報導宛如政治、社會新聞後的補白花絮,令人遺憾。

我們常自詡建立一個書香社會,台北國際書展這麼一個國際盛事,居然沒有受到媒體重視,有的只是浮光掠影。看看上海,想想台灣,我們的媒體是否應努力加把勁?

曾泰元(台北市/東吳英文系主任)

Friday, February 07, 2014

林語堂故居喜迎新執行長曾泰元


今天《中央日報》報導了我接任林語堂故居一事,題為〈林語堂故居喜迎新執行長曾泰元〉:

林語堂故居喜迎新執行長曾泰元

江浪/報導

春節剛過,新春伊始,自 月 日起,座落陽明山腰的林語堂故居迎來了新任的執行長曾泰元。

林語堂故居新執行長曾泰元為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他矢言秉持著前執行長馬健君所建立的優良傳統,與經營團隊共同努力,再創佳績。

林語堂故居興建於 1966 年,由林語堂先生親自設計,名建築師王大閎監造,是林語堂生前最後 10 年定居台灣的住所。本建築是以中國四合院的架構模式,結合西班牙式的設計取向,兼具東、西方風格,融合了現代感與古典美。

林語堂故居為一結合展示參觀、藝文講座、餐飲休憩的多元化空間,完整呈現了林語堂先生的格調思想、發明創意、生活態度與文學成就。

自 2005 年 10 月 日起,東吳大學接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委託,負責經營林語堂故居,並以研究為指標,活絡林語堂學,至今多年有成,已成為台灣著名之旅遊景點。

類似的報導也見諸部分其他媒體,如《台灣立報》的〈林語堂故居 新執行長上任〉、《大成報》的〈曾泰元榮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勁報》、《台灣新浪網》、《PChome 新聞》也都有相關的報導。

Tuesday, February 04, 2014

立春到,迎財神


今天立春,也是初五迎財神的日子,《人間福報》刊了一篇我的投書,報社編輯下的標題為〈迎春規畫 一躍千里〉。以下是我的原稿:

迎春規畫 一躍千里

春節剛過,今天大年初五,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傳統認為,自立春至立夏間之時日為春。若循此解,則春天已經來了。

春天是一年四季的第一個季節。春天的法文是 printemps,相當於英文的 prime time,本意為「最早的時令;第一個季節」,傳達的就是這樣一個四季之始的訊息。

春天的英文是 spring,這個名詞的 spring 還有「彈簧」、「泉水」等意,皆與 spring 作為動詞的「跳;躍」有關。spring 若作「彈簧」解,展現的是彈簧反彈跳躍的動作。spring 若作「泉水」解,指的是泉水突然湧現,彷彿彈跳而出。spring 若作「春天」解,則象徵著寒氣至春轉暖,天地萬物從冬天的蟄伏甦醒過來,草木至此時日而抽芽競長,一躍而生。

俗話說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青「春」年華給了我們旺盛的生命力,只要好好規劃,努力實踐,定可一「躍」千里。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在一年之始鬆土除草,按部就班勤做基本功,才能為往後的收穫儲藏而鋪路準備,萬一遇上酷寒嚴冬,也才能毫髮無傷,安然度過。

曾泰元(台北市/東吳英文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