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09, 2014

“割包” 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嘗

圖片摘自網路

今天,大陸深圳的《晶報》刊登了一篇我寫的專欄文章,題為〈割包” 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嘗〉:

割包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嘗

曾泰元

大陸朋友來台灣旅遊,在夜市、路邊攤看到 割包刈包兩個大字時,經常不知道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前者的 割包,甚至還可能給人豐富的想像空間。

割包和刈包是一樣的東西,是一種類似陝西肉夾饃的台灣小吃。不管是割包還是刈包,內行人絕不會按字典的標音來念,相反的,念 guà bāo 才夠 地道。事實上,guà bāo 是閩南語的發音,guà 就是 ,原來指的是將半圓形的特製饅頭 成兩半,再夾入餡料 起來食用的簡便小吃。

肉夾饃用來包肉的白吉饃是烤製的,口感乾硬有勁道。割包用來包肉的饅頭是蒸製的,口感濕潤蓬鬆且富彈性。割包的饅頭演變至今,已經不需要再用刀子一割為二了,現在的割包饅頭,多由長橢圓形的扁平麵皮對折而成。

至於割包的內餡,傳統上用的是片狀的焢肉(醬油滷制的五花肉)、酸菜、花生粉以及香菜。有些人嫌焢肉太肥不利健康,殊不知焢肉就是要有一定比例的肥肉才好吃。只有瘦肉口感偏柴,講求健康卻可能犧牲了美味,得失之間,就留給個人斟酌取捨了。

割包裡的酸菜能適度平衡焢肉的油膩,甜花生粉搭配上鹹焢肉,新鮮的香菜修飾了醃漬的酸菜。這樣油而不膩、鹹中帶甜、鮮醃交錯的食物交響曲,就在一個小小的割包中自由地開展。

去年 7 月,美國知名的美食旅遊網站 同鋪廚子Bunkycooks)選出了全球十大美食景點,台北以其美味優質的路邊小吃獲選入榜,其中割包更被單獨挑出來介紹,視為非嘗不可的美食。報導介紹說,割包是台北最紅火的路邊美食之一,許多知名的廚師把它引進美國,在各大城市都造成了轟動。文中還對美國的老饕勸誡說:如果你覺得美國的割包好吃,先別急著下定論,等你到台北試過那邊的割包再說。

更早之前,執新聞界牛耳的美國《紐約時報》也曾經在美食版以專文介紹過割包。割包從卑微的台灣路邊攤起家,遠渡重洋來到世界首善之區的紐約,搖身一變,成為時尚的 台式漢堡,連挑嘴的紐約客都讚不絕口。

我不挾洋以自重。其實遠在這些媒體報導之前,我早就是割包的忠實擁護者。每次經過割包攤,總會不自覺地放慢腳步,聞香下馬,買一個割包來解解饞。熱騰騰、白皙皙的割包麵皮,包裹著香噴噴、油滋滋的焢肉,和著酸菜、花生粉、香菜一口咬下……嗯,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嘗。熱量?先閃一邊去!

(作者為台灣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台北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