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7, 2014

少攻訐多感恩 多點正能量

今天是美國的感恩節,《中國時報》登了一篇拙文,題為〈少攻訐多感恩 多點正能量〉。


少攻訐多感恩 多點正能量

曾泰元

本周六就是選舉的投票日。選前的這些日子以來,候選人對競爭對手的攻訐抹黑流彈四射,負面選戰打得如火如荼,讓我們這些升斗小民越看越反感。

周四是美國的感恩節,東吳英文系提前舉辦了一場感恩節餐會。這是一項系上行之有年的文化活動,我們藉由這項活動彼此提醒,希望大家感恩惜福,多想想他人的好。

感恩節源自北美的英國殖民地普利茅斯(Plymouth)。一群英國的清教徒因不滿當局對他們的迫害,遂於 1620 11 月搭乘「五月花號」遠離故土,在此異鄉落地生根。他們歷盡 1 年的艱困與匱乏,終於在隔年喜獲豐收,因而舉行了感謝上帝的慶祝活動。

系上資深的美籍老師主持了感恩儀式,在他的帶領下,100 多名爆滿的師生全體起立,大家手牽著手,低頭跟他默禱,感謝上蒼的賞賜以及對我們的寬容與厚愛。

在場的美國老師只有幾位,基督徒也只是少數,不過感恩節卻是一個可以跨越國界藩籬以及宗教信仰的節日。大家都以虔敬之心,感受著身旁友人手心的溫暖,靜靜地在自己心裡向父母師長、朋友同儕、認識的不認識的,表達我們的感恩之意。

在主持老師的一聲「阿門」之後,全體師生也都齊聲響應。接下來他要我們在享用火雞大餐的同時,也跟身旁的伙伴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

我應學生代表之邀,起身跟大家訴說我的心情。系務如麻,挑戰紛至沓來,我感謝我得力的祕書,感謝她的熱情奉獻,感謝她的行政協調,多虧她無私的付出,諸事才得以順利解決,平穩推展。

我想到了已故知名作家陳之藩的傳世經典〈謝天〉。一路走來,我們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就謝天吧。《聖經》人物「約伯」富亦謝天,貧亦謝天,病亦謝天,苦亦謝天,那可是何等情操!

感恩之心,典型在夙昔。選前適逢美國的感恩節,各位候選人,你們何妨靜一靜,想想感恩,多點正能量,相信謙卑的力量?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Wednesday, November 26, 2014

選前感恩節 候選人何妨靜一靜

今天台灣《蘋果日報》登了一篇拙文,題為〈選前感恩節 候選人何妨靜一靜〉。


選前感恩節 候選人何妨靜一靜

曾泰元(東吳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本週六就是選舉的投票日。選前的這些日子以來,候選人對競爭對手的攻訐抹黑流彈四射,負面選戰打得如火如荼,讓我們這些升斗小民越看越反感。

週四是美國的感恩節,東吳英文系提前舉辦了一場感恩節餐會。這是一項系上行之有年的文化活動,我們藉由這項活動彼此提醒,希望大家感恩惜福,多想想他人的好。

感恩節源自北美的英國殖民地普利茅斯(Plymouth)。一群英國的清教徒因不滿當局對他們的迫害,遂於 1620 年 11 月搭乘「五月花號」遠離故土,在此異鄉落地生根。他們歷盡一年的艱困與匱乏,終於在隔年喜獲豐收,因而舉行了感謝上帝的慶祝活動。

系上資深的美籍老師主持了感恩儀式,在他的帶領下,一百多名爆滿的師生全體起立,大家手牽著手,低頭跟他默禱,感謝上蒼的賞賜以及對我們的寬容與厚愛。

在場的美國老師只有幾位,基督徒也只是少數,不過感恩節卻是一個可以跨越國界藩籬以及宗教信仰的節日。大家都以虔敬之心,感受著身旁友人手心的溫暖,靜靜地在自己心裡向父母師長、朋友同儕、認識的不認識的,表達我們的感恩之意。

在主持老師的一聲「阿門」之後,全體師生也都齊聲響應。接下來他要我們在享用火雞大餐的同時,也跟身旁的伙伴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我應學生代表之邀,起身跟大家訴說我的心情。系務如麻,挑戰紛至沓來,我感謝我得力的秘書,感謝她的熱情奉獻,感謝她的行政協調,多虧她無私的付出,諸事才得以順利解決,平穩推展。

我想到了已故知名作家陳之藩的傳世經典〈謝天〉。一路走來,我們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就謝天吧。《聖經》人物「約伯」富亦謝天,貧亦謝天,病亦謝天,苦亦謝天,那可是何等情操!

感恩之心,典型在夙昔。選前適逢美國的感恩節,各位候選人,你們何妨靜一靜,想想感恩,多點正能量,相信謙卑的力量?

Monday, November 24, 2014

到英國牛津大學移地學習


上週五下午,英國牛津大學的代表 Andrew Hemingway 和 Caroline Rice 來訪東吳大學英文系,跟我們在英美文化教室交換意見,商談本系學生明年暑假前往牛津大學移地學習的計畫。


代表本系出席的,除了作為主任的我之外,還有前主任孫克強(Jonathan Klassen)老師、兼任的陳嘉煥老師,以及負責行政支援的 Mandy 助教。學校推廣部的劉宗哲主任與欣如專員也列席指導。

東吳、牛津雙方達成共識,商訂明年暑假跟今年一樣,會持續開授「英美文化專題」的移地學習課程。

此課程的基本設計如下:第一週在東吳上課,做好行前準備,第二、三週到英國牛津大學學習,由牛津大學的教授親自授課,課餘並有牛津大學的學生助理照料輔導。最後一週再到倫敦參訪,從事文化考察。回台後則要繳交報告,以完成這門「英美文化專題」的要求,拿到英文系的選修學分。

有興趣的同學,請洽英文系黃敏淳助教(Mandy),校內分機 6484,電郵 minchun@scu.edu.tw。

Thursday, November 20, 2014

【食記】「瞞著爹」日本料理 令人失望

照片摘自網路

媽媽生日,心想她喜歡吃魚類、海鮮,便動起請她吃日本料理的念頭。

我首先想到的是知名的「三井」,但下決定之前,先徵詢了一位愛好日本料裡的朋友。她持保留態度,說三井沒有想像中的好,推薦給我另一家「瞞著爹」。她說她才吃過瞞著爹的丼飯,很好吃。

瞞著爹,好特別的名字,連吃他們家的東西都要瞞著爹,為什麼?

我上網查這家餐廳的資料,他們賣的是無菜單料理,正好符合媽媽不擅點菜的需求,全部交由餐廳廚師搭配,倒也省事。不過價格頗貴,午間套餐最便宜的一人 1000 元,晚間套餐最便宜的一人 1500 元,只收現金,外加一成服務費。我想說,貴就貴吧,慶生嘛,吃得開心就好。

瞞著爹有幾家分店,都在微風廣場附近,我訂了大安路一段巷子裡的二店。到了那邊,才發現跟期待值的落差頗大,令人失望。

首先,座位不佳。空間異常擁擠,吃東西只能正襟危坐,否則就會碰到兩邊的人。改良式的下沉式塌塌米過深,上了年紀的爸媽進出都有困難。坐處沒有靠背,坐久了腰酸背痛。

另外,空氣不好。我們坐吧檯,師傅就在我們面前料理,不曉得做什麼菜,起了個大油鍋,爐火沖天堪比熱炒,煙煙瀰漫宛如碳烤,讓人十分不舒服。

再者,食物也有問題。東西份量超小,壽司只有其他店的一半大小。牛肉片嚼不爛,處女蟳不新鮮,安康魚甚至有輕微的臭味,該是鹹的湯竟甜得好像在喝飯後甜湯。

餐廳裡的光線明顯不足,我拿出不錯的準單眼相機,想做美食紀錄都暗得拍不出照片來。然而網路上食客拍出的照片卻都是光線明亮,層次清楚,令人垂涎欲滴,食指大動,這是怎麼回事?

瞞著爹這一餐,真是令人失望。網路上那些圖文並茂的推文,我看八成都是業配文。奉勸諸位如果搜到我這裡,請慎重參考我的經驗談,以免重蹈覆轍,悔不當初。

我於是知道,原來「瞞著爹」的含意是:你傻傻的去店裡當了冤大頭,花大錢卻得到不匹配的食物與服務,回去當然不可以跟父母說,一定要瞞著爹,瞞著娘,以免找罵挨!

Wednesday, November 19, 2014

2014牛津年度詞彙──vape “吸電子菸”

今天台灣《蘋果日報》刊登了一篇我的專文,題為〈2014牛津年度詞彙──vape “吸電子菸〉,講的是熱呼呼、才剛出爐的 2014 牛津年度詞彙 vape


2014牛津年度詞彙──vape “吸電子菸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台灣的選戰打得如火如荼,全球各地年度代表字的選拔也陸續開鑼,首先出爐的,是英語世界最具指標意義的「牛津年度詞彙」。

每年的 11 月中下旬、美國感恩節即將到來之際,就是《牛津詞典》(Oxford Dictionaries)發佈年度詞彙(Word of the Year)之時。西方媒體報導,今年的年度詞彙剛剛出爐,獲選的是 vape,意思是「吸電子菸」。

《牛津詞典》是個整合資源、與時俱進的線上英語詞典,它坐擁傲視群倫的龐大語料庫,對語言變化的嗅覺極其敏銳,能夠第一時間洞察出英語的最新發展。

《牛津詞典》是部當代英語的大型詞典,最終脫胎自卷帙浩繁的《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 OED)。後者是英語世界最大、最權威的詞典,是英語詞彙的終極仲裁者,其地位之崇隆有如《聖經》,讓人仰之彌高。

根據線上《牛津詞典》所載,這個年度詞彙 vape 源自 vapor「蒸汽」或 vaporize「汽化」,意思是「吸入、呼出電子菸或類似產品的菸氣」(inhale and exhale the vapor produced by an electronic cigarette or similar device),中文可以翻成「吸電子菸」。vape 除了當動詞之外,也能當名詞(電子菸、吸一口電子菸)。

這個新詞 1980 年代末就已經問世,是菸草公司在實驗第一支「無菸香菸」時給它取的名字。不過這個字眼多年來都默默無聞,近年終於鹹魚翻身,最近一年甚至可以用「爆紅」來形容。

vape 這個詞彙之所以雀屏中選,與當今世界的氛圍有關。英美的產官學界不斷地辯證健康與社會的關係,以致這些年來傳統的吸菸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部分菸槍若無法戒菸,菸癮來了便轉向電子菸(e-cigarette),這個趨勢造就了 vape 的地位。vape 體現了時代精神,展現了它所代表的生活樣貌。

社會的脈動與民心的走向很難預測,我們也只能事後諸葛,藉由「年度詞彙」這一語言的盛事,來分析檢視深層的文化意涵。

Monday, November 17, 2014

劍潭青年活動中心的菜英文

今天《自由時報》的網站登了一篇我的文章,題為〈劍潭青年活動中心的菜英文〉。日前我告訴《蘋果日報》同一件事情,蘋果以新聞的方式呈現,內容十分簡略,但有我提供的四張照片。自由沒有劍潭菜英文的照片,但我要表達的想法則在此得到完整的呈現。


劍潭青年活動中心的菜英文

曾泰元

全國最大的英語教學大會竟出現了離譜的英文錯誤,令人傻眼。

一年一度的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上週五起一連三天在台北市的劍潭青年活動中心盛大舉行,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英語教學的相關議題。

大會的歡迎晚宴由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承包,採自助式用餐。餐台上滿滿的美食都有中英文雙語標示,讓受邀嘉賓都覺得貼心,可是仔細一看,英文竟然出現匪夷所思的初級錯誤。

雞肉捲(複數)是 chicken rolls,被餐廳誤植為 chicken rool。炸春捲(複數)應為 spring rolls,也被餐廳誤植,成了 spring roos。在場用餐的國內外英語教學專家看了之後竊竊私語,面面相覷。一個英文研討會出現了離譜的菜英文,實在諷刺,主辦的英語文教師學會深感顏面無光。

這當然是劍潭青年活動中心餐廳的手民之誤,不是英語文教師學會的問題。但我也很好奇,為什麼餐廳跟「捲」這個英文單字 rolls 過不去,雞肉捲、炸春捲兩個都拼錯,而且還錯得不一樣。劍潭青年中心經常承辦國際性的活動,按理講應當經驗老到才是,出現這樣離譜的菜英文,未免也太不應該。

台灣上上下下都十分重視英文,政府與民間的各種英文標示雖然還無法盡善盡美,不過「少錯」應該是個可以努力的短期目標。希望各單位在營造友善的英語環境時還是謹慎一點,英文翻譯先找個專家好好看看吧!

(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Saturday, November 15, 2014

瞎!英文研討會 晚宴菜英文

我昨晚在《蘋果日報》的網站上反應了一件事,告訴他們英語教學研討會的晚宴上出現了離譜的菜英文,並附上我拍的照片為證。報社記者不久就回電確認,今天又給我打了兩通電話核實,並對我做了簡單的採訪。

採訪報導下午就上網,記者下的新聞標題是〈瞎!英文研討會 晚宴菜英文〉。以下為報導全文:

瞎!英文研討會 晚宴菜英文


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晚宴餐點英文標示出錯,雞肉捲應為「chicken rolls」。
東吳大學英文系教授曾泰元提供

一年一度的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昨起在北市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與會的東吳大學英文系教授曾泰元投訴指,昨晚的晚宴餐點英文標示嚴重出錯,雞肉捲應為「chicken rolls」,被餐廳誤植為「chicken rool」,另炸春捲應為「spring rolls」,也被餐廳誤植成「spring roos」,他打趣說「不知道為什麼承辦人跟『捲』這個英文單字 rolls 過不去」。

曾泰元認為,受邀用餐的國內外英語教學界嘉賓看到菜單翻譯後面面相覷,這樣是丟台灣人的臉,雖然這是小事,但經常有國際研討會在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行,該中心對這些細節應該要更注意。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表示,的確在翻譯上沒那的精確,會檢討改進。(許敏溶/台北報導)



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晚宴餐點英文標示出錯,炸春捲應為「spring rolls」。
東吳大學英文系教授曾泰元提供


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晚宴餐點英文標示出錯,雞肉捲應為「chicken rolls」。
東吳大學英文系教授曾泰元提供


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晚宴餐點英文標示出錯,炸春捲應為「spring rolls」。
東吳大學英文系教授曾泰元提供

Monday, November 03, 2014

英聽尚不宜作為大學入學門檻


英聽尚不宜作為大學入學門檻

曾泰元

高中英聽測驗週末登場,報考人數直逼大考學測,已成為全國高三學生的又一大盛事。根據相關單位所提供的數據,明年約有一成的大學校系將採計英聽成績,龍頭台大則是各系都決定不予採計。校長楊泮池說,目前台灣的城鄉差距大,英聽訓練需要專業設備,現階段不應把英聽當成門檻。

說得好!

理論上,英語學習要聽、說、讀、寫並重,但台灣的英語教學長久以來過分重視文法與閱讀,大考中心想藉由英聽測驗來矯正此一積習,方向沒錯。然而近年來經濟未見起色,且偏鄉地區的資源不足,弱勢家庭也有經濟上的難處,採計英聽無異雪上加霜。

是否採計英聽作為大學入學的門檻,我前一陣子在填報資料時也頗費思量。內部資料顯示,英聽測驗的考生約有三分之一達到最好的A等級,英文系新生入學如果連這個門檻都達不到,似乎明顯有違社會觀感,然而我也考慮到現實的問題。

現在英聽獨立出來,成為可供採計的門檻。接下來英文寫作打算脫離學測、指考,成為另一項單獨計分的考科。最後英語口說也將自立門戶,成為又一項能力指標。聽、說、讀、寫分別檢測,讓大學校系依考生的各項指標搭配篩選,以免一科「英文」全包。這個理想很好,未來條件成熟也理當如此,然而當今的環境還不能配合,高中端也無法提供完整充分的相關訓練,強行推動只會造成問題。

我建議,這個階段不宜採計高中英聽作為大學入學的門檻,目前的一些措施(高中成績、學測指考、全民英檢、其他相關證明)暫時夠用就先用,等學生入學之後,我們再從大學端加強訓練。我們在大學端少點要求,不設英聽門檻,高中生就能少點壓力,也不致讓已經明顯的雙峰現象持續惡化。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2014/11/3 《自由時報》

高中英聽測驗


今天《聯合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設英聽門檻 恐加劇雙峰現象〉。大學恩師李振清教授也寫了〈克服英聽障礙 升級英語力〉一文,與拙文併陳,觀點與我有交集也有歧異,請格友通讀,參考比較。


英聽門檻 恐加劇雙峰現象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新北市)

高中英聽測驗一日登場,報考人數直逼大考學測,已成為全國高三學生的又一大盛事。形勢比人強,彷彿不想考都由不得你。

根據相關單位所提供的數據,明年約有一成的大學校系將採計英聽成績。作為龍頭的台大,各系都決定不予採計。校長楊泮池說,目前台灣的城鄉差距大,英聽訓練需要專業設備,現階段不應把英聽當成門檻。

說的好!

理論上,英語學習要聽、說、讀、寫並重,不可偏廢。台灣的英語教學長久以來過分重視文法與閱讀,考試領導教學,大考中心想藉由英聽測驗來矯正此一積習,方向沒錯。然而近年來大環境不佳,社會的經濟也未見起色,許多家庭還在為生活奔波,多一個考試等於多一個負擔。偏鄉地區的資源不足,弱勢家庭也有經濟上的難處,此舉無異雪上加霜。

是否採計英聽作為大學入學的門檻,我前一陣子在填報資料時也費盡思量。內部資料顯示,英聽測驗的考生約有三分之一達到最好的A等級,英文系新生入學如果連這個門檻都達不到,似乎明顯有違社會觀感,然而我也考慮到現實的問題。

現在英聽獨立出來,成為可供採計的門檻。接下來英文寫作打算脫離學測、指考,成為另一項單獨計分的考科。最後英語口說也將自立門戶,成為又一項能力指標。聽說讀寫分別檢測,讓大學校系依考生各項指標搭配篩選,以免一科「英文」全包。這個理想很好,未來條件成熟也理當如此,然而當今的環境還不能配合,高中端也無法提供完整充分的相關訓練,強行推動只會造成問題。

我建議,這個階段不宜採計高中英聽作為大學入學的門檻,目前的一些措施(高中成績、學測指考、全民英檢、其他相關證明)暫時夠用就先用,等學生入學之後,我們再從大學端加強訓練。我們在大學端少點要求,不設英聽門檻,高中生就能少點壓力,也不致讓已經明顯的雙峰現象持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