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7, 2015

實現自我比高分重要

今天《中國時報》刊登了我的一篇短評,題為〈實現自我比高分重要〉,給剛拿到大考學測成績單的考生、家長、老師參考。


實現自我比高分重要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大學學測成績公布,媒體關注的仍不脫錦上添花,卻少見對議題的深入探討。綜覽各大媒體,內容一如既往:明星高中滿級分的人數如何,偏鄉終於出了學測「狀元」,高分考生侃侃而談其致勝祕訣,熱門校系的排行以及上榜成績的預估。這樣的新聞處理凸顯了菁英主義,也繼續強化了分數至上的迷思。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歷史在重演,古代科舉制度的遺風,在當今的台灣仍然清晰可見。

高分不是成功的保證,熱門領域也會由雲端跌落谷底。好不容易擠進眾所稱羨的校系,因為志趣不合,反而可能是許多人挫折痛苦的開始。

追求成績的卓越固然值得稱許,但若能幫助莘莘學子找到定位,了解本身的利基,實現自我的價值,過得有信心、有光采,不也是功德一件?

因此,與其淺碟式地錦上添花,媒體不妨花點篇幅,系統地介紹大學常見的學系領域,並引導考生積極認識自我,媒合大學校系與高中考生。

媒體更應率先淡化刻板的第一志願,並讓社會大眾知道「高分高就」不是必然,只要擇其所好,「高分低就」不是浪費分數,反而是實現自我、邁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單一標準已過時,多元價值才是當今的主流。鑒往知來,社會的心態是否也該調整了?

Tuesday, February 24, 2015

二月的英文 白宮都拼錯

今天《中國時報》刊登了一篇我的短評,題為〈二月的英文 白宮都拼錯〉,原稿 556 字,被編輯刪去 100 餘字,見報版剩 447 字。



以下貼出的是未經刪節的原稿:

二月的英文 白宮都拼錯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媒體報導,英文的「二月」February 太難拼,連美國白宮都多次在新聞稿裡拼錯,把中間兩個字母對調,誤拼成 Feburary。美國總統歐巴馬為了演講,也努力練習 February 的正確發音,以免貽笑大方。

英文基本上是表音文字,按理講是我手寫我口,怎麼念就該怎麼寫。不過由於歷史上的種種原因,發音與拼字的對應並不嚴整,甚至存在著許多匪夷所思的例外,連英美人士自己都搞不清楚。因此,英語世界才會有拼字比賽(spelling bee)的傳統,電腦裡也總是會內建拼寫檢查(spell checker)的軟體,以提高文字拼寫的正確率。

白宮之所以把「二月」February 拼成錯誤的 Feburary,其實有跡可尋。February 的兩個 靠得太近,發音比較彆扭,容易導致語言學上的「異化」,也就是相同的兩個音變得不同。加上受到「一月」January 的影響,許多美國人都會把 February 念成與 January 押韻的 Febuary。然而他們似乎又知道,「二月」的字中應該還有個 r,於是造就成了這樣一個拼錯的折衷產物 Feburary

英文發音與拼字的問題存在已久,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英語人士。歷史上,許多英美的有識之士都曾經想要將其簡化,也具體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方案,然而碰到人們頑強的習性,總是無疾而終,以失敗作收。

看來,對於英文的拼字,我們除了把字音念對、掌握其拼寫對應的規律之外,還是得認清事實,背誦的功夫絕對不可少。當然,如能具備英語構詞方面的基本知識,有辦法拆字掌握詞彙的小零件,那麼這記憶的苦差事肯定能事半功倍。

從上海到南京 年前點滴

今天《旺報》刊登了我過年前在大陸的拼貼隨筆,題為〈從上海到南京 年前點滴〉。


以下為見報全文:

從上海到南京 年前點滴

今年過年,我陪內人回上海娘家過年,抵達後的隔天早晨,我們一起到附近的傳統市場買菜,又看到過年前常見的「鰻鯗」(搽鹽、風乾的鰻魚。鯗,音「想」),一條一條地從天花板垂掛下來,極具特色,總能吸引我這外地人的目光。

今年菜場裡的鰻鯗似乎比往年的少,沒有以前壯觀,不曉得是大家不喜歡吃了,還是業主已經拿回家了。

一方水養一方人。在台灣,大概很少人聽說過鰻鯗吧?新鮮的鰻魚處理乾淨後,從魚腹處剖開,抹上鹽巴,在陰涼處風乾十天半個月之後,即可食用。吃的時候要先用黃酒蒸熟,再去皮去刺,用手掰成小片,蘸著醋吃,別具風味。

魔都魅力華燈初上

這些年來,常聽到有人把北京暱稱為「帝都」,把上海暱稱為「魔都」。帝都可以理解,中華帝國近 600 年的首都所在。那魔都呢?

顧名思義,魔都應該就是具有魔力的都市。那上海的魔力在哪裡?

我每次到上海,總是被一些事物吸引著:外灘,外白渡橋,浦東的摩天大樓,城隍廟,石庫門,梧桐樹,法租界,名人故居,蘇州河,黃浦江,本幫菜,生煎小籠,華洋共處,傳統現代,摩登時尚。

事隔多年,再度登上浦東的東方明珠電視塔,近眺三大摩天樓(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廈),俯瞰浦西老上海。夕陽西下,華燈初上。浦西燈火點點,上海的魔力又再度來襲。

許多人到上海,發現最具特色的景觀之一,就是家家戶戶幾乎都有突出窗戶、兩三米長的ㄇ型晾衣架。

史上最牛晾衣架

我途經上海市中心延安東路、廣西南路口,發現一幢大樓的表現令人嘆為觀止,於是拍下照片,上傳微博。我的粉絲紛紛留言評論,有人呼籲市政府管管,有人建議蜘蛛人下一集可以考慮在這裡拍,有人調侃說這叫人家怎麼跳樓,有人要富士康好好學習一下,還有人語帶嘲諷,說上海人到外地買房也做如此奇葩之事。

有個上海人講得中肯。他說這幢是瑞福大樓,屋齡超過 20 年,當時的設計沒有曬衣空間。上海人有曬衣服的習慣,一開始是居民自行裝設,政府覺得樓高不安全,就給居民統一搭建了。

稍晚回岳家上網一查,發現許多網友對此建築都有類似的讚嘆,媒體也曾做過顯著的報導,瑞福大樓的晾衣架甚至被譽為「史上最牛晾衣架」。上海特色,實在是登峰之作。

秦淮河裡槳聲燈影

在這期間,我抽空從上海去了趟南京。原本以為大陸「春運」期間人山人海,就如同媒體報導的那麼恐怖。到了上海火車站才發現,人潮竟還不如平時,讓我有點失落。

我曾在南京待過近一年的時間,對這「六朝古都」有著深刻的情感。這次再到南京,時間有限,只能重點式地舊地重遊,夫子廟秦淮河,還是令人難以忘懷。

夫子廟,科舉貢院。秦淮河,槳聲燈影。經典,畢竟還是經典。

《旺報》每年都會舉辦「兩岸徵文」比賽,去年底我以〈三訪朱自清《背影》月台〉一文獲獎,今年 月 31 日才在高雄佛光山領了獎。

四訪南京背影月台

這次到南京,心繫〈背影〉的月台,於是又去了一趟。一樣是冬日的午後,一樣從鼓樓坐上31路公車。終點站下關的中山碼頭一年前改建,如今煥然一新,不過長江對岸的浦口碼頭依舊。

上海《新民晚報》的文學版面「夜光杯」月 日轉載了拙文,我帶著 20 份的影印本以及兩顆橘子,躡手躡腳地再度從左側半掩的鐵門進入。我把這 20 份〈三訪朱自清《背影》月台〉放在月台旁的高處,謹慎地用磚頭壓著,給路過的有緣人取閱。以兩顆橘子遙祭朱氏父子,隨後與同行的內人分享共食。

古老的月台荒廢如昔,淒美的法國梧桐似乎更加憔悴,舊式的綠皮火車已換成斑駁的先鋒號動車組。

不知朱爸爸近一世紀前的背影,如今安在?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Wednesday, February 18, 2015

曾泰元:兩代「異客」,兩樣「鄉愁」

「曾在北京什剎海煙袋斜街長大的小姑娘,嫁給大別山麓青年軍的小夥子,滾滾紅塵相守相依一甲子,歡顏淚語兒女成群。大時代的苦難見真情。住了 54 年的老家啊!永遠懷念你。」臨近新年,一位經常往返兩岸的大陸記者在台南一座老屋的紅色鐵門外拍攝到這樣一封用白色油漆書寫的字短情長的手書。

通過零星的時間節點,我們很容易聯想到這一對「歡顏淚語兒女成群」的老人曾經經歷的故事。一灣淺淺的海峽,多少年裡成為阻隔多少人親情的天塹。幾乎所有台灣的中青年,都有過「外省」鄰居、長輩的記憶。台灣東吳大學英語系主任曾泰元也不例外:「對面的呂伯伯來自四川,隔壁的曹伯伯來自江西,房客饅頭伯來自山東,小學的李老師和談老師都來自江蘇,兩個姑媽分別嫁給山東人和江蘇人,而爸爸最要好的朋友徐老師則是上海人。這神州大陸又近又遠,又遠又近,總能勾起我血液裡的浪漫情懷。」在一篇文章裡,他曾這樣寫道。

「印象中,這些『外省』長輩在過年時都是在食物裡思念大陸的家鄉吧!」曾泰元說,「山東籍的長輩一定要包餃子,江浙的長輩年夜飯的餐桌上一定會準備一道『如意菜』。這如意菜,其中一定要有黃豆芽,因為長得像『如意』,取其十全十美,事事如意。」

如今,兩岸交往頻頻,曾泰元也數次來到大陸,並娶了一位上海姑娘為妻。今年,他也離開故鄉,與妻子一道在上海岳父家裡過年。同那些「外省」長輩的酒入愁腸不同,他這位「異客」的「鄉愁」帶有更多對兩岸文化的互觀,而幾乎不見那「思君不見君」的愁緒了。

「我們家是在台灣生活了很多代的閩南人,傳統上過年我們都要備妥三種年糕,一種是甜年糕,閩南語叫『甜粿』,取的含義是『吃甜甜過好年』;一種是蘿蔔糕,閩南語叫『菜頭粿』,取其『好彩頭』的諧音;還有一種是發糕,閩南語叫『發粿』,取其『發財』的意思。而在岳父家,傳統年俗則是親手做蛋餃,代表金元寶。」他說,「在我父母家裡,除夕當天魚是一定要的,取其『年年有餘』之意,魚一般不吃,稍後再吃,這點跟大陸的習俗差不多吧?」

http://dzb.rmzxb.com/index.aspx?date=2015-02-18&verOrder=04&banzi=3&paperType=rmzxb (2015-02-18 期 04 版 《人民政協報》孫萌萌報導)

年節習俗落英文

今天《中國時報》登了一篇我的短評,題為〈年節習俗落英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8000361-260109 ),原稿 649 字,被編輯砍了逾三分之一,見報的刪修版只剩 415 字。



以下為未經刪節的原稿。

年節習俗落英文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今年羊年的春節特別晚,直到 2 月 19 日才大年初一。

部分英、美兩國的媒體日前頗感困擾,搞不清乙未羊年的這隻羊到底是綿羊(sheep)還是山羊(goat),竟然還正經八百地為文調查,充分發揮了追根究柢的科學精神。殊不知中文的羊只是個概念,對於是綿羊還是山羊,其實我們並不計較。

歷史上,英文向中文借了數百個字眼。其中獲得權威英英詞典認可、至今仍通行於一般英美人士之間的,不過一百來字,而與春節相關的應景詞彙,起碼有十個。

年節的名稱,有三個。最常用的 Chinese New Year(華人新年)是以英文既有的 New Year(新年)為基礎,在前面加個 Chinese(華人)修飾而成。次常用的 Spring Festival(春節)是英文對中文的借譯,也就是將「春節」逐字翻譯而成(「春」spring +「節」festival)。某本大型權威的英英詞典居然收錄了春節的音譯 Chunjie,頗為常用的 Lunar New Year(農曆新年)卻意外缺席,令人深感不解。

受到英英詞典青睞收錄的年節中文,以飲食為大宗,有五個。中國地大物博,飲食習慣各有不同。年夜飯有些家庭會包餃子,取其形狀像元寶,能帶來財富。餃子的英文是 jiaozi,為新式的「漢語拼音」轉寫國語而成。年節期間某些家庭會吃春捲(spring roll),此乃借譯又一例。某些家庭會吃潤餅(popiah),此乃閩南語「薄餅」的轉寫。某些家庭吃餛飩(wonton),此為廣東話「雲吞」的音譯。傳統新春的最後一天是元宵節,元宵節吃的元宵(yuan hsiao),是傳統的「威妥瑪拼音」轉寫國語而成。

紅包(red packet)、舞獅(lion dance)也都源自中文,皆透過借譯而來。至於其他諸多的年節英文,或並非源自中文,或尚未見收於英英詞典,雖然遺憾但也強求不來,只能靜候時機了。

Tuesday, February 17, 2015

神州壯遊發想──上海《新民晚報》版


今天上海《新民晚報》的文學副刊【夜光杯】轉載了拙文〈神州壯遊發想〉,文章鏈接→ http://xmwb.xinmin.cn/html/2015-02/17/content_29_1.htm

神州壯遊發想

曾泰元

從小讀國文,念中國史地,唱大時代歌曲,聽外省長輩訴說他們家鄉的故事,我對神州大陸就有著一份化不開的嚮往。在那個冷戰的年代,因著兩岸的敵對阻隔,我這份嚮往只能悄悄地藏在心坎,靜靜地到圖片裡追尋,去想像中神遊。

1980 年代末,《八千里路雲和月》《大陸尋奇》兩個節目分別在台視、中視開播。每到播出時間,我就端坐在電視機前,隨著主持人淩峰、熊旅揚的腳步,恣意遨翔華夏大地,深入大江南北,去探訪各處的風土民情。

我是傳統上所謂的本省人,在地處鄉下的雲林虎尾出生長大,家族從閩南漳州來到台灣落地生根,至今不曉得已經過了多少代。我小時候的第一手外省經驗,分別來自周遭鄰居、學校老師以及長輩姻親。對面的呂伯伯來自四川,隔壁的曹伯伯來自江西,房客饅頭伯來自山東,小學的李老師和談老師都來自江蘇,兩個姑媽分別嫁給山東人和江蘇人,而爸爸最要好的朋友徐老師則是上海人。

這神州大陸又近又遠,又遠又近,總能勾起我血液裡的浪漫情懷。

1992 年夏初,我帶著一顆好奇的心,第一次踏上嚮往已久的大陸。北京、西安兩大古都是我的首選,而當年被我刻意排除在外的上海,多年後竟成了我岳家的所在。

在那之後的 20 餘年,我經常到大陸開會、旅遊,台胞證換了一本又一本,足跡由一線城市逐漸擴及到二三線城市,活動的範圍,則慢慢地從點到線到面,由沿海往內地延伸散佈開來。

數年前,任教的東吳大學給了我一年的學術假(sabbatical),我選擇到民國的首都南京長住。我內心暗自盤算,準備以南京為根據地,一邊在南京大學讀書寫作,一邊四處旅遊,放空沉潛。

這麼一段充裕的時間,這麼一塊廣袤的大地,對我來講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一想到就令我興奮莫名。

去之前我想,這一年在南京附近探幽訪勝,當然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我還打算踏著崔顥的腳步,先到武漢憑弔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再同李白搭船,順著長江到揚州:"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在揚州,杜牧就是我的導遊,我要讓他帶我見識揚州的繁華美色:"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揚州遊畢,我將轉京杭大運河北上,到蘇北的宿遷探訪項羽的故鄉下相。再赴徐州的戲馬台,去緬懷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觀看士卒戲馬取樂的豪氣。接著轉往皖北,憑弔楚漢戰爭後期項羽受十面埋伏之困、四面楚歌之苦、虞姬自刎之痛的垓下。最後抵皖東的和縣,去見證項羽潰敗南逃、無顏見江東父老、舉刀自刎的烏江。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我還打算前往位於蘇北、鄰近魯南的沛縣,去看看漢高祖劉邦的故鄉。他曾於秦時在當地做過小官,擔任過掌管治安警衛的亭長。劉邦在楚漢戰爭中勝出,建立漢朝,漢初平定 "英布之亂" 後榮歸沛縣故里。當時他意氣風發,宴請鄉親父老,飲酒擊築而唱《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在沛縣,我可要帶本《史記》,好好地去領略一下這 "沛公" 劉邦的發跡史。

除此之外,我還計畫跟著《詩經》走天下。《秦風•蒹葭》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小雅•鹿鳴》語:"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詩經》裡的秦地,蒹葭著白露,伊人水一方。《詩經》裡的關中,鹿鳴呦呦響,野苹遍地長。三千年前的伊人之水與野苹之地,令人怦然神往。

詩經之旅美則美矣,成語之行同樣值得期待。河北邯鄲是戰國時趙國的都城,我想踏足邯鄲這個成語之都,去領略圍魏救趙、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邯鄲學步的真意。我還想到西安郊區,去尋找涇河、渭河的匯流處,親自考察涇渭分明,求證史書上說的涇清渭濁是否屬實。我也想去古稱陳倉的陝西寶雞,遙想當年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那場打敗秦將章邯的奇襲之役。

這趟神州壯遊還沒開始,我心中的發想就已然澎湃洶湧。唐詩之旅,楚漢之旅,詩經之旅,成語之旅,一個人扛起厚重的背包,深度的考古浪漫之行,即將揚帆啟程。

Monday, February 16, 2015

羊年的羊是什麼羊?

今天《中國時報》的【時論廣場】刊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綿羊年或山羊年?〉(文章連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6000706-260109)。



我原文自訂的標題是「羊年的羊是什麼羊」,原稿 806 字,見報版被編輯刪去了一段約 100 餘字,剩 660 字,標題由編輯另起。以下貼文為未經刪節的原稿:

羊年的羊是什麼羊?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羊年就要來到。十二生肖本是華人自己內部的事,可是由於中國崛起,國力驚人,華人遍布世界各地,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英文媒體也開始重視這個千年的東方傳統。


問題來了,中國羊年的羊究竟是什麼羊?為此,許多英文的媒體最近都糾結不已,因為英文裡的羊有很多種,常見的起碼就有 sheep(綿羊)、goat(山羊)、和 ram(牡羊,即「成年的公綿羊」)。英文媒體下標題作報導,總要擇一而用,因此有的直接用 sheep,有的直接用 goat,有的直接用 ram。


部分媒體卻發揮科學的精神,找了各種專家做了不同的研究,追根究柢也無法得出一個具體的結論。美國的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進行了調查報導,就下了這樣一個充滿疑惑的標題:Is it the Year of the Sheep, Goat or Ram?(究竟是綿羊年、山羊年、還是牡羊年?)


事實上,羊年的羊不是孤例,鼠年的鼠(rat 還是 mouse)、牛年的牛(bull 還是 ox)、兔年的兔(rabbit 還是 hare)、雞年的雞(chicken 還是 rooster),也都充滿著模糊的不確定。


為何如此?一般而言,中文重視的是概念,而不是具體的細節,這是中文的特質,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車,可以是腳踏車、摩托車、汽車、也可以是公車。杯子,可以是茶杯、玻璃杯、馬克杯、也可以是各式酒杯。單數複數也無關緊要。買書,是買一本還是多於一本,這更不是我們所關心的。


然而英文也有類似的情況,在某些概念上採取模糊策略。一個 uncle 可以籠統地涵蓋各種父執輩的男性,而我們講中文的心卻必須清楚確定,這個 uncle 到底是伯伯、叔叔、舅舅、姨丈、還是姑丈。sister 可以是姐姐也可以是妹妹,而中文對長幼又特別重視,要嚴加區分,難以容許如此模稜兩可、不確定是姐是妹的情況發生。


回到羊年的問題上。英文對「羊」就像中文對 uncle,一定要找出精確的對應。中文的「羊」本是模糊的概念,可以是綿羊也可以是山羊(成年的公綿羊 ram 過於狹窄,不在中文傳統的認知系統裡,故予以剔除),而且語言也不是鐵板一塊,一物多名自古以來都是常態,因此羊年是綿羊年(Year of the Sheep)還是山羊年(Year of the Goat),那就請大家自行斟酌,獨立判斷吧!


Saturday, February 14, 2015

四訪朱自清〈背影〉月台


《旺報》每年都會舉辦「兩岸徵文」比賽,去年底我以〈三訪朱自清《背影》月台〉一文獲獎,今年 1 月 31 日才在高雄佛光山領了獎。

這次到南京,心繫〈背影〉的月台,於是又去了一趟。一樣是冬日的午後,一樣從鼓樓坐上 31 路公車。終點站下關的中山碼頭一年前改建,如今煥然一新,不過長江對岸的浦口碼頭依舊。

上海《新民晚報》的文學版面「夜光杯」2 月 2 日轉載了拙文,我帶著 20 份的影印本以及兩顆橘子,躡手躡腳地再度從左側半掩的鐵門進入。我把這 20 份〈三訪朱自清《背影》月台〉放在月台旁的高處用磚頭壓著,給路過的有緣人取閱。以兩顆橘子遙祭朱氏父子,隨後與同行的內人分享共食。

古老的月台荒廢如昔,淒美的法國梧桐似乎更加憔悴,舊式的綠皮火車已換成斑駁的先鋒號動車組。

朱爸爸近一世紀前的背影,如今安在?

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


前幾天從上海去了趟南京。

原本以為大陸「春運」期間人山人海,就如同媒體報導的那麼恐怖。到了上海火車站才發現,人潮竟還不如平時,讓我有點失落。

我曾在南京待過近一年的時間,對這「六朝古都」有著深刻的情感。這次再到南京,時間有限,只能重點式地舊地重遊。

夫子廟,科舉貢院。秦淮河,槳聲燈影。一張照片,道盡一切。

Tuesday, February 10, 2015

史上最牛晾衣架


許多人到上海,發現最具特色的景觀之一,就是家家戶戶幾乎都有突出窗戶兩米長的ㄇ型晾衣架。

我途經上海市中心延安東路、廣西南路口,發現這幢大樓的表現令人嘆為觀止,於是拍下照片,上傳微博。我的粉絲紛紛留言評論,有人呼籲市政府管管,有人建議蜘蛛人下一集可以考慮在這裡拍,有人調侃說這叫人家怎麼跳樓,有人要富士康好好學習一下,還有人語帶嘲諷,說上海人到外地買房也做如此奇葩之事。

有個上海人講得中肯。他說這幢是瑞福大樓,屋齡超過 20 年,當時的設計沒有曬衣空間。上海人有曬衣服的習慣,一開始居民自行裝設,政府覺得樓高不安全,就給居民統一搭建了。

稍晚回岳家上網一查,發現許多網友對此建築都有類似的讚嘆,媒體也曾做過顯著的報導,瑞福大樓的晾衣架甚至被譽為「史上最牛晾衣架」。

上海特色,與君分享。

Sunday, February 08, 2015

華燈初上,魔都上海


這些年來,常聽到有人把北京暱稱為「帝都」,把上海暱稱為「魔都」。帝都可以理解,中華帝國近 600 年的首都所在。那魔都呢?

顧名思義,魔都應該就是具有魔力的都市。那上海的魔力在哪裡?

我每次到上海,總是被一些事物吸引著:外灘,外白渡橋,浦東的摩天大樓,城隍廟,石庫門,梧桐樹,法租借,名人故居,蘇州河,黃浦江,本幫菜,生煎小籠,華洋共處,傳統現代,摩登時尚。

事隔多年,今日再度登上浦東的東方明珠電視塔,近眺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廈三大高樓,俯瞰浦西老上海。

夕陽西下,華燈初上。看到照片,諸位是否被上海的魔力所感染?

Saturday, February 07, 2015

上海菜市場裡的鰻鯗


陪內人回上海娘家過年,由於部分網站被大陸當局封鎖,我的部落格也遭受池魚之殃,因此這陣子貼文的數量和內容會受到影響,還請舊雨新知多多包涵。

今早我們一起到附近的傳統市場買菜,又看到過年前常見的「鰻鯗」(搽鹽、風乾的鰻魚。鯗,音 xiǎng),一條一條地從天花板垂掛下來,極具特色,總能吸引我這外地人的目光。

今年菜場裡的鰻鯗似乎比往年的少,沒有以前壯觀,不曉得是大家不喜歡吃了,還是業主已經拿回家了。

一方水養一方人。在台灣,大概很少人聽說過鰻鯗吧?新鮮的鰻魚處理乾淨後,從魚腹處剖開,抹上鹽巴,在陰涼處風乾十天半個月之後,即可食用。

吃的時候要先用黃酒蒸熟,再去皮去刺,用手掰成小片,蘸著醋吃,別具風味。

Tuesday, February 03, 2015

Eve, Even, Evening 從除夕談起

二月出刊的《英語島》雜誌刊登了我的專文,題為〈Eve, Even, Evening 從除夕談起〉,此文同步刊登於《天下》雜誌。


Eve, Even, Evening 從除夕談起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去年馬年(Year of the Horse)農曆閏 月,以致今年羊年(Year of the Goat)的春節特別晚,月 19 日才大年初一,各級學校的第二學期也都因而順延,遲至二月底才陸續開學。

「春節」的英文有不同的說法,若能登堂入室進入英文詞典,意味著詞語地位的穩固確立,這有其不可抹滅的重要性。權威的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英語牛津詞典》收錄了 Spring Festival「春節」和 Chinese New Year「華人新年」,另一本權威的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柯林斯英語詞典》也收錄了 Spring Festival「春節」和「春節」的音譯 Chunjie,令人驚喜。

春節的前一天是除夕,英文一般說 Chinese New Year’s Eve,此 字片語乃 Chinese New Year「華人新年」和 New Year’s Eve「新年前夕」結合而成。這個 eve 特別有意思,值得深究,我們就由此談起。

許多人都知道 eve 是「前夕」,也就是「前一天的晚上」。然而中英文都一樣,這個 eve 也可擴大指「前一天」,或是「事情即將發生前的一段時間」。漢字的「夕」與「月」有關,原指「月初升、日甫落之薄暮」,也就是口語說的「傍晚」,eve 的英文原義也是如此。

大家或許有所不知,事實上這個 eve「前夕」跟 evening「晚上」密切相關。eve 由 even 省略一個 而來,這個 的省略是個歷史的演變,也出現在 maid「少女;女傭」和 maiden「少女」之間。這裡的 even 是早期的英文,意為「傍晚」,現在只見諸文學作品,與「甚至;平坦」的 even 來源不同。

所以,evening「晚上」是 even「傍晚」作為動詞加了 ing 之後的名詞型態,原指「接近傍晚」,後來變成單純的名詞,意思是「傍晚」,引伸為「從日落至就寢的這一段晚上的時光;晚上」。eve 與 evening 皆由表「傍晚」的 even 演變而來,三者的關係請見以下簡圖:

● even「傍晚」(省略尾音 n→ eve(原指「傍晚」,後指「前夕」)
● even「傍晚」(作為動詞,字尾加 ing→ evening(動名詞,「接近傍晚」)(名詞化,「傍晚;晚上」)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有趣的是,morning「早晨;上午;早上」的演變,竟也依循著與 evening 類似的軌跡。

morning 來自 morn,現在的 morn 多用於文學作品,意思與 morning 相同,就是「早晨」。不過追根究柢,morn 的本義是「日出」。

morning 是 morn 作為動詞加了 ing 之後的名詞型態,意為「接近日出」,後來變成單純的名詞,意為「日出」,後來才擴大解釋,成為現代意義的「早晨」,也就是「從日出到正午的這一段時間」。

morn「日出」跟 tomorrow「明天」也有著密切的關係。tomorrow 由 to 加 morrow 所構成,古時候作 to-morn,這裡的介詞 to 是個古時候的用法,意為「在這個(時間、日子)」。to-morn 的本義是「在這個日出」,然講此話時多半早已日出,因此指的是「在隔天的日出」,後又擴大解釋為「在隔天整天;明天」。這個古語的 to 除了保留在 tomorrow 之外,還見諸 today「在這天;今天」和 tonight「在這個夜晚;今夜」。

至於 tomorrow 和 to-morn 的關係,可簡化為 morrow 和 morn 的關係。morn 在歷史的演變中也掉了尾音 n,而 ow 這個字尾則是歷史上的音變所生成,其他類似的例子還包括 arrowborrowsorrow

morning 和 tomorrow 的關係請見以下示意圖:

● morn「日出」(作為動詞,字尾加 ing→ morning(動名詞,「接近日出」)(名詞化,原指「日出」,後擴大為「早晨」)
● tomorrow「明天」= to「在這個(時間、日子)」+ morrow(本義為「日出」,為 morn 的變體)在這個日出 在隔天的日出 在隔天整天;明天

明天是 tomorrow,今天是 today,都已經說文解字完畢。昨天是 yesterday,又如何分析呢?

還記得在我遙遠的國中時代,英文課本講到過去式,介紹了 yesterday。我對這個詞的內部結構很好奇,問英文老師說:「老師,yes 是『是』,day ,那 ter 是什麼?」只記得當時老師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耐心地對我說,字不能這樣拆,以後你就會知道。

多年後我終於知道,原來 yester 是一個單位,在古英文就是 yesterday「昨天」的意思,因為語言的演變,yester「昨天」的後面又加了 day「天」,成了畫蛇添足的 yesterday「昨天的那天」。因為 yesterday 可拆為 yester 加 day 的關係,yester 後來也引伸為「(時間的)上一個;昨;去」之意,如 yesteryear「去年」、yesternight「昨夜」,不過這種用法多屬文學用語。

語言中畫蛇添足的例子不少,近年來大家常用的 PIN number 就是。PIN 念如「大頭針」的 pin,是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個人識別碼」的縮寫,是用於提款機的「密碼」。然而一般大眾卻習慣在後面補上一個重複的 number「號碼」,成為累贅囉唆的 PIN number「密碼的號碼」。

生活的語言,大家習焉不察。對於日常的字眼追本溯源,諸位讀者是否覺得豁然開朗、多了一份深入了解的成就感?

Monday, February 02, 2015

三訪朱自清《背影》月台──上海新民晚報【夜光杯】版

拙文〈三訪朱自清《背影》月台〉得獎,前兩天我才去高雄佛光山領獎,今天上海《新民晚報》的文學副刊【夜光杯】就轉載了此文,並附上我提供的照片,真是令人喜出望外。以下貼出的為夜光杯版


三訪朱自清《背影》月台

曾泰元 文並攝

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背影》傳誦數十年,我初中那時讀來就覺得情感真摯,文筆雋永,描述胖子朱爸爸在南京浦口火車站的那段尤其鮮活。蕭瑟的冬日裡朱爸爸一身盛裝給兒子送行,在月台與鐵道間努力,謹慎地爬上爬下,就為了到柵欄外給他買橘子。我們單從文字去品味想像,依稀也看到了作者晶瑩的淚光。一齣感人的電影,仿佛就在眼前上演。

那年我正好客居南京,一個冬末春初的禮拜六,寒風陰冷偶細雨,我也不知哪來的興致,吃過午飯後就背起相機,從鼓樓搭上 31 路公車,沿著中山北路直抵終點站——下關的中山碼頭,再搭渡輪過長江到對岸的浦口。我從浦口碼頭一出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數十輛紅色的「三輪摩的」。車輛原本各據一角,了無聲息,旅客一出站,引擎接連發動,噗噗聲此起彼落,迅速地往出口處卡位。我穿過車陣,越過碼頭前的臨江路,馬上就看到了「南京北站」四個大字,靜靜地高掛在米黃色的三層建築樓頂,這就是朱自清 1925 年搭津浦鐵路到北京、朱爸爸奮力過月台買橘子的那個浦口火車站。據說這裡基本已經廢棄,現在只作為客車維修場以及貨車車站。

我興奮莫名,在附近四處探望,發現車站大樓門窗深鎖,建築的形制樣貌,透露出歷史的滄桑。我湊到玻璃窗邊往裡看,裡頭空無一物,隨即注意到旁邊有「非鐵路工作人員禁止入內」的標示。我有點猶豫,不曉得是不是到此為止,在外面照幾張相就該乖乖打道回府。但後來想想,朱自清不朽名篇《背影》的主場景就差幾步之遙,而且裡面一片破敗荒蕪,似乎沒人管理。既然人都來了,索性心一橫,大大咧咧地就從側面的縫隙鑽了進去。車站大樓的後方是月台區,裡面停了幾列待修的舊車廂。月台有四個,有著舊時典雅的傘形長廊和拱形雨廊,但找不到《背影》文中月台的柵欄,也看不到賣橘子的攤販。

再往前一走,哇!春寒料峭的廢棄車站內,矗立在我眼前的,竟是一長排蒼涼絕美的法國梧桐。寒風瑟瑟,詩意盈盈,心中的感歎,根本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這蕭索的月台,太適合別離了,太符合《背影》裡的基調了!遊客,只有我一人。《背影》,完全被我佔有。我的心中,泛起了愛沙尼亞作曲家阿福·佩爾特的名曲《鏡中鏡》,在回程的路上,還不斷地在我心頭低吟迴盪。

兩個月後,我帶了兩位台灣的學者二訪浦口火車站。我們一樣從下關坐渡輪過長江,一起去朱自清《背影》的場景探源。不過氣候轉暖,陽光燦爛,蕭索已經遠颺,但為了使大家盡興,我特地買了一袋橘子,把它平鋪在月台上,讓每個人輪流在鏡頭前模仿當時的朱爸爸,做出努力攀爬的模樣。

一年後,我又到了南京。舊地重遊,我一安頓好就直奔中山碼頭,搭渡輪越長江抵浦口,為的就是要再回味一下《背影》的月台。

時節跟初訪時一樣,天空一樣的陰,氣溫也一樣的低,想必所見定是一樣的景。詎料我進了車站月台,看到眼前綿延二三百米的法國梧桐全被砍頭,光禿一片,氣得髒話差點脫口而出。一個穿制服的車站工作人員經過,我問他樹這麼漂亮為什麼要砍。他對我上下打量了一番,冷冷地說:「這樹妨礙我們幹活!」

失望之餘,正好包包裡帶了兩顆橘子,我便取出放在月台上,替朱自清、替過月台買橘子的朱爸爸以及替許許多多深愛著這些樹的人士,表示沉重的哀悼。

事後我才得知,法國梧桐在冬天需要做整形修剪,否則會導致樹形雜亂無章,大大降低其觀賞價值及遮蔭效果。適時的修剪,短期內就能使樹形雄偉端正、挺拔優美,枝幹疏密有致。看來,我三訪《背影》的月台時差點怒飆髒話,根本是所知不足,情緒用事。

多年後傳來浦口火車站的新聞,說它已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這則消息讓曾經三度走訪《背影》場景、從事文學尋根之旅的我憂喜參半。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意味著上層的重視,有較多的經費來做修繕維護。然而福禍相倚,列入名單之後也可能招來更多的觀光客,一個文學歷史的淨地會不會因而走調,從此變得市儈庸俗?令人憂心哪!

Sunday, February 01, 2015

到高雄佛光山參加頒獎典禮


我投稿《旺報》的「兩岸徵文」已經快 3 年了,前兩年各有一篇得到「入選」的肯定(〈別再說踹共了!〉、〈熱情好客的新疆人〉),分別收入當年的《台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台灣──兩岸徵文選粹》。

今年我的〈三訪朱自清《背影》月台〉意外獲得「優秀獎」,讓我喜出望外。這個優秀獎僅次於首獎,如果換算成數字,大該相當於第二名吧!到我這樣一個年紀,還參加比賽得獎,呵呵,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與典禮司儀、人氣女主播哈遠儀(中)合影

今年的頒獎典禮在高雄佛光山的佛陀紀念館舉行,太太與我同行觀禮,分享我的榮耀。上次去佛光山還是國一的時候,爸媽帶著我們三個孩子一家五口出遊,印象已經模糊,這次到佛光山則是全新的體驗。以前只有佛光山,現在在佛光山旁邊又增建了佛陀紀念館,不止氣派恢弘,還兼具便利(現代化的旅館、高雅的素食餐廳、星巴克咖啡、購物商場),令人大開眼界。

我是照片最左邊著淺色上衣的坐者

不過由於行程緊湊,我們沒時間探索佛陀紀念館,連佛光山都是摸黑過去吃晚飯、再摸黑過去聽星雲大師開示。星雲大師興致很高,已年近 90,耳不聰目不明腿也欠佳,然他當著數百位佛學院學員、大陸媒體記者、兩岸青年學生的面前,卻侃侃而談,欲罷不能,講了整整兩個小時的課。


月 31 日上午的頒獎典禮是重頭戲,得獎人需要發表 分鐘的得獎感言。我口才不好,記性也明顯走下坡,因此把想講的話寫在紙上。我的得獎感言以感謝為主軸,並述明我的個人背景和投稿旺報的因緣,最後以今年林語堂 120 歲誕辰紀念為楔子,引用他「演講要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結束我 分鐘的致詞。

我發表得獎感言,右下方的白髮老者為余光中教授

月 日有許多媒體報導這個頒獎典禮,大部分都提到了我。旺報的報導既深且廣,中時的報導精簡小巧,人間通訊社的報導竟配上我領獎的照片,大陸中新社的報導是許多陸媒引用的依據。格友若有興趣,逕可點選上述的超連結瀏覽相關報導。

旺報的報導

中時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