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17, 2015

徐州行腳 遙思楚漢相爭

今天《旺報》刊登了我的【神州壯遊】系列之四──徐州行腳 遙思楚漢相爭〉,以下為見報全文:


徐州行腳 遙思楚漢相爭

我告別了淮安,繼續北行。神州壯遊的下一站,是徐州。

去之前,徐州給我的,都是些遙遠縹緲的印象。高中時有個同學祖籍徐州,名叫「漢昌」,那時只覺得這名字略帶豪氣,卻也沒多想。事隔多年才恍然大悟,徐州沛縣出了個漢高祖劉邦,漢因此而生,漢也由此而昌,好個漢昌。

自古兵家必爭之地

高中上中國地理,要背各條鐵路幹線,更要熟知這些鐵路幹線怎麼走,經過哪些省市。徐州,就位於隴海鐵路與津浦鐵路的交會點。歷史課裡,我們學到了徐蚌會戰,後來才知道大陸稱之為淮海戰役。徐州,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這國共關鍵性的一戰之後,從此山河變色,大事底定。

到了大學,有人帶我去西門町旁的中華商場吃「徐州啥鍋」。這啥鍋賣的到底是啥?吃過才知道,原來啥鍋不是鍋,就是一碗雞湯燕麥粥。喝雞湯粥時還得搭配單餅饊子吃,頗有燒餅油條配豆漿之感。

從淮安搭大巴前往徐州,200 公里的距離,3 個小時的車程。徐州長途汽車總站就在火車站旁邊,我下了大巴出了站,看到火車站上的「徐州站」三個大字,心裡就隱隱納悶,隴海鐵路是東西向,津浦鐵路是南北向,鐵路又不比公路,這兩條鐵路如何在徐州站內做十字交叉?

漢劉邦狗肉成美食

無聊的存疑暫且放下,解決民生問題要緊。我到徐州已快傍晚,便就近在火車站商圈落腳。肚皮要顧,想到了徐州「啥鍋」,問旅館櫃台,竟一問三不知。難不成啥鍋掛羊頭賣狗肉、是台灣才有的假徐州菜?我滿腹狐疑,出了旅館大門,也不曉得東西南北,就沿著火車站正對面的淮海東路直走,碰碰運氣。

當局紀念這淮海戰役,淮海東路果真寬大熱鬧,卻好像永遠也走不到盡頭。久久看不到啥鍋,肚子餓了,只好隨便吃碗麵充數,啥鍋之事,就隨緣吧。

徐州是封建帝王之鄉,也是大陸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給了我這個擬古成癡的台灣人許多期待。隔天一早我先往遠處走,搭上長途汽車,朝北到一個小時車程的沛縣,打算去看看劉邦的故鄉。一上車卻意外發現,車內的椅套上全都是「漢劉邦狗肉」的廣告,目光想避卻無處可避。沛縣人喜歡吃狗肉,早有歷史可考,黿汁狗肉(「黿」音「元」,鱉的一種)更是沛縣的著名小吃。然而時代變遷,吃狗肉明顯與當今主流的時代氛圍格格不入,這項傳統舊俗,是不是也該重新檢視了?

沛縣留碑記大風歌

沛縣是劉邦發跡前擔任泗水亭長的地方,他的別稱「沛公」即源於此。「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講的就是鴻門宴上那個讓人驚心動魄的故事:項羽的亞父范增設局,要項莊當庭舞劍,明的是表演助興,暗的是伺機殺死劉邦。

現在沛縣讓我最感興趣的地方,就屬歌風台裡的「大風歌碑」了。根據《史記》所載,劉邦在平定天下後途經故鄉,宴請父老,酒酣之際,擊筑而歌,慷慨起舞,唱的就是自己即興創作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塊大風歌碑就矗立於歌風台內,碑前豎立著劉邦的漢白玉石像,左手持劍右手舉杯,意氣風發不可一世。傳統上認為大風歌碑的原碑成於東漢,疑是大文學家蔡邕所書,以大篆雕刻,碑下三分之一亡軼。我看到這塊斑駁的石碑,真是久久不能自已,彷彿 2200 多年前的劉邦就在我面前引吭高歌……

傍晚之前我回到了徐州,立刻搭計程車前往市中心的戲馬台。傳說這戲馬台是當年西楚霸王項羽定都彭城(徐州古名),與愛妃虞姬飲酒作樂、看馬操練之處。偌大的戲馬台裡,只有我一個遊客,迎著夕陽,真心來憑弔他。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烏江自刎。項羽啊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帝王故鄉樸拙恬靜

徐州因為劉邦之故,兩漢文化的積澱俯拾即是。隔天,我造訪了王陵漢墓,參觀了漢兵馬俑,欣賞了漢畫像石。然而比起西漢都城長安的磅礡華麗,這帝王故鄉的徐州,卻格外顯得樸拙恬靜。徐州位於蘇、魯、皖、豫四省通衢,匆匆一訪,就此別過。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Monday, March 16, 2015

T恤也有性別

今天《蘋果日報》即時論壇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T恤也有性別〉,以下為見報全文。


T恤也有性別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週末東吳大學舉行建校 115 週年的校慶運動會,全校各單位的教職員生出席踴躍,列隊參加創意繞場,活力十足熱鬧非凡。

我們英文系在集合之前,系學會貼心地給所有老師一件學生設計的運動T恤,老師都大方換上,格外顯得年輕有朝氣。

繞場前與同仁閒聊,一位美國籍的女老師對於學生的貼心之舉,首先向我表達感謝,但話鋒一轉,開始輕微抱怨起台灣各界長久以來對於T恤性別的漠視。我一頭霧水,經她解釋才知道,她在台灣任教多年,遇有活動就常會收到主辦單位送的運動T恤作為紀念,而這些運動T恤卻是性別偏見的產物,總是男性身體的剪裁設計,完全沒有考慮到女性上半身特徵的需求。

我恍然大悟。襯衫我是知道的,男式襯衫(shirt)和女式襯衫(blouse)因剪裁的不同,英文就用不同的字眼,運動T恤也有這樣區別,我倒是沒有意識到。我問她,這會不會是中性的設計,一體適用?她說完全不是,這根本是性別歧視。她緊接著說,歐美有許多文獻就在探討這個現象,廠商總以為運動人口以男性居多,為了行銷、成本等種種考量,女性的需求就被犧牲掉了,久而久之,許多女性也都漸漸習慣了這樣的「男式T恤」。

這位美國籍女老師說,歐美有人發聲,廠商也因應配合,所以能夠看到不同的選擇。但台灣似乎沒有聽到不同的聲音,於是任何單位為了各種場合所做的任何運動T恤,都是清一色的男性思維,沒有例外。

這運動會開幕前的性別談話雖然簡短,對我來講卻有如醍醐灌頂。是啊,女性穿男式T恤的感覺,男性可否易地而處?我開玩笑地提議,明年校慶運動會時,系上所有的男老師統一穿上女性剪裁的T恤,讓大家設身處地了解問題所在,以凸顯這個被忽略的議題。

運動T恤的設計多在文字與圖案上下功夫,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在男女有別的剪裁上做出一點改變?

(本文稍後為Ettoday東森新聞雲所轉載)

Tuesday, March 10, 2015

潤餅節推手──憶韓良露女士

林語堂潤餅文化節邁入第 9 屆,即將於 月底隆重登場。潤餅節的推手、知名作家韓良露於 月 日因病過世,我身為林語堂故居執行長,謹以此文向她致敬。


潤餅節推手──憶韓良露女士

曾泰

時序入春,乍暖還寒,林語堂故居一年一度的潤餅節又進入倒數,然而這潤餅盛事的推手以及多年的導師──韓良露女士,卻意外地離我們而去。

十年前,韓女士引領我們打開一扇門,迎來桃花源般的春暖花開,記憶中的春天從此不同,而今只剩遙遠的想念。

故居最為人所知的春天潤餅文化節,實是源於韓女士的懇切提議。經過一番推敲構思,受她的鼎力相助,故居得以舉辦現代版的林家春宴。在清明節氣,效法古人吃春盤,除舊布新;也將林語堂先生最愛的閩南美食,再度帶回世人眼前。

十年前的約定,至今已是第九回的潤餅節。韓女士對於母親自包的潤餅,印象深刻,她描述餡料有時像小山,有時像丘陵,又說包得最好的潤餅,應該像柔軟的枕頭,可以好好的睡。十年來,每一本潤餅節活動手冊,都收藏她妙趣橫生的文字,談美食,也談人與食物相互依存,五味雜陳的記憶,更多的是對於林先生的崇敬及母親的想念。

潤餅不只是一項傳統小吃,韓女士說,「潤餅飲食的本質,是和家族、家庭的團聚相聯繫的」。她的父親擅長江浙菜,外祖母的拿手絕活則是台菜,在風格迥異的兩大廚師之間,她從小吃母親做的潤餅,一年一次,像家族裡私密的節慶。

韓女士在台北城南籌辦「南村落」之後,進一步落實飲食文化、生活美學的追尋。故居後續七屆皆與南村落合辦,一同探索潤餅的起源與脈絡,重塑閩南文化定位。每一年,她無不親力親為,照看故居同仁們穩穩向前邁進。籌辦大型活動有如登山,她是恆常指引方向的舵手,次次精準不曾失誤,此後談潤餅必不能忘記林語堂。多年來她與林先生約定,在風雨難測的清明前夕,臨到宴前必然撥雲見日,無一不是。

往昔,韓女士都以純真而熱烈的神情,帶著故居同仁佈置春宴,追憶林家在此生活的點點滴滴。十年後的春天,她悄聲遠行,展開下一段旅程。十個年頭,故居有幸與韓女士結緣。林家的故事,老房子的故事,她與我們相遇的故事,說不完的故事,將在每一年春天的陽明山麓持續傳唱。

(原載《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15/3/10)

Sunday, March 08, 2015

說文解字婦女節

今天《蘋果日報》刊了一篇我的專文,題為〈說文解字婦女節〉,以下為拙文全文:


說文解字婦女節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在政府「只紀念不放假」的政策下,許多節日早已變得無感。作為一名男性的語言研究者,我謹以簡單的說文解字,向廣大的婦女朋友致意。

「婦女」古稱「婦」,可能是因為語音演變,漢語的同音字變多,不得不加個「女」字構成雙音節,以避免彼此混淆。「婦」字為會意字,從女持帚,乃「已嫁人的女子持家灑掃」之謂。「女」字則為象形字,描繪的是女子柔媚婉弱的身態。另根據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婦」字本義為「服」,指其「服事於夫」。這些線索現在看來封建八股,充滿不合時宜的成見,卻是不可多得的語言化石,讓我們得以一窺漢語「婦女」一詞發展的簡史。

英語的「婦女」是 woman,我們不妨也來看看 woman 一詞的演變。

在外來語高達 成左右的英語詞彙中,woman 是少數的「純種」之一,古英語時代就有,由 wif「女人」和 man「人」複合而成,當時常拼成 wifman(其他不同的拼法從略)。

wif 本義為「女人」,為現代英語 wife「妻子」的前身,現在的 old wives tale(無稽之談,原指「老太婆講的故事」)和 midwife(助產士,原指「產婦與新生兒的女性中間人」),都是古英語 wif「女人」留下的語言化石。而 man 本義為「人」,兩性皆可,後來才狹義化為「男人」,廣義化為「人類」。

至於古英語已經有了表「女人」的 wif,為什麼還要造一個累贅、不合邏輯的「女人人」wifman

歷史文獻顯示,wifman 的本義似乎應當是「女人的人」,也就是名媛淑女的「隨身女僕」、「侍女」。後來語義演變,wif 由「女人」轉指「妻子」,wifman 由「侍女」轉指「女人」。

有趣的是,woman 由 wifman 演變而來,以前有人望文生義,誤以為 wifman 就是 wife-man「作妻子的人」,認為女人的價值依附在男人之上,覺得女人要有丈夫,人生才算完整。也曾經有人突發奇想,誤認為 woman 是由 womb-man「有子宮的人」而來,把女人的角色與懷孕生產、傳宗接代劃上等號。

這些謬論早已沒人理會,不過 woman 後面的 man 至今還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解。別忘了,woman 的 man 是早期的用法,意思是「人」。

另一個類似的例子是 human「人類的」,正解是 hum(拉丁文「人」)+ an(形容詞字尾),而不是 hu(不存在的成分)+ man(男人)。大家不要拆錯字,看到 man 就以為是「男人」。

婦女節,說文解字,獻給所有的婦女同胞。

(本文稍後亦獲轉載於ETtoday東森新聞雲

Friday, March 06, 2015

英文裡的中華美食

今天《蘋果日報》刊了一篇我的專文,題為〈英文裡的中華美食〉,以下為拙文全文:


英文裡的中華美食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元宵節剛過,應景食品「元宵」的英文 yuan hsiao,用的是傳統威妥瑪拼音的音譯,全世界最大、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30 年前就已收錄。

牛津詞典是這樣描述元宵的:A sweet rice-flour dumpling made for the Chinese Lantern Festival (15 January in the lunar calendar)「一種糯米粉做成的甜湯糰,為華人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的應景食品」。

中華美食、台灣小吃是文化特色詞,在英文裡經常難以找到現成的對應,因此多得訴諸音譯,也就是依照發音,用羅馬字母逐一轉寫。元宵如此,其他類似的例子信手拈來即有。英文裡較常見、一般中型英英詞典就有收錄的,包括餛飩(wonton)、點心(dim sum)、炒麵(chow mein)、炒雜碎(chop suey)等。

英文裡相對少見、但收錄於大型權威英英詞典者,有包子(pao-tzu)、饅頭(mant’ou)、餃子(jiaozi)、潤餅(popiah,源自閩南語「薄餅」)、芙蓉蛋(egg foo yong,類似西式蛋餅)、蘑菇雞片(moo goo gai pan)、木須肉(moo shu pork)、炒什錦(subgum)等。

另有一些尚未收錄於英英詞典,但早已廣為英美人士所熟悉使用,如宮保雞丁(Kung Pao chicken)、麻婆豆腐(Mapo tofu)、炒河粉(chow fun)等。

日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報導台南小吃,把台南稱為台灣的美食之都,受到台灣媒體的重視。

我隨後在中國時報為文,探討 CNN 如何翻譯台南小吃,發現記者的作法相仿,也採用了許多音譯,有國語也有閩南語,如擔仔麵(danzai noodles)、碗粿(wa gui)、豆花(douhua)、肉圓(ba wan)、魯麵(lu mian)、粽子(zong zi)。當然,記者還給這些音譯詞加上簡短的英文說明,以利外籍人士理解。

年前,CNN 的旅遊頻道介紹了亞洲 10 大街頭美食城,台北、西安也入選其中。在每個城市中,CNN 又精選了 10 種街頭美食,共計 100 種。

我統計了一下,這 100 種當中有高達 83 種採取完全音譯,有 種採取部分音譯部分英文,只有 種全是英文。事實擺在眼前,CNN 記者在介紹各國美食時,音譯的使用率奇高,超過 成。

台北、西安兩地共 20 種的華人美食小吃,更是全以音譯呈現,茲舉台北為例:生煎包(sheng jian bao)、臭豆腐(chou doufu)、蚵仔麵線(oa misua)、刈包(gua bao)、胡椒餅(hujiao bing)、牛肉麵(niu rou mian)、豆花(douhua)、肉圓(ba wan)、蔥油餅(cong you bing)、大腸包小腸(da chang bao xiao chang)。西方的主流媒體這樣處理台灣小吃,是不是讓許多人跌破眼鏡?

CNN 這樣做不無道理。這些文化特色詞有其特殊性,在翻成英文時,國際慣例就是音譯。音譯不僅自然直覺,又能最大限度保留原汁原味。除此之外,音譯對外國人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因為音譯不只方便店家理解,充滿異國情趣,更是展現在地語言能力的機會。

不過許多國人對音譯的反應,總是質疑強過認可,批評多於肯定。大家總認為音譯誰都會,簡單直白毫無學問,而且音譯出來的全新說法,外籍人士不會懂。

大家或許有所不知,這種直接的音譯法是最常見的,放諸四海皆準,任何的語言都是如此。近一點的,有日本的壽司(sushi)、韓國的泡菜(kimchi),遠一點的,有義大利的披薩(pizza)、法國的長棍麵包(baguette)。

許多人本能地排斥音譯,鍾愛將就現成的英文。此舉雖能加速外籍人士理解,但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造成混淆讓人誤解。試問,什麼是 dumpling?餃子?鍋貼?湯包?小籠包?元宵?湯圓?麵疙瘩?粽子?燒賣?音譯另起爐灶,則能避免如此之弊端。再者,一回生二回熟,音譯詞多看多用,全新的說法便能逐漸習慣。

元宵的英文就是音譯的 yuan hsiao,放眼國際看看台灣,大家能不能對自己的文化有點信心?

(本文稍後亦獲轉載於ETtoday東森新聞雲BuzzOrange報橘

Tuesday, March 03, 2015

南台灣的野台婚宴──上海《新民晚報》版


記得那天是大年初五,多雲時晴偶陣雨。

早上 7 點半我一個人從台北開車出門,目的地是高雄路竹的竹滬村,為的是參加以前學生小唐的訂婚喜宴。

小唐是我教書生涯的第一批學生。那一年我剛從美國拿到博士學位,在地處台灣尾的屏東覓得了教職。我只教了他們這班2門課,也沒當過他們導師,2 年之後便調回台北。然而為什麼事隔多年,我竟千里迢迢專程開車南下,去喝喜酒,跟學生相聚呢?

我原本也很猶豫,覺得實在不符成本效益。台灣小歸小,不過台北路竹這一北一南,往返起碼也得 8 個小時。這樣長途開車,當天往返,肯定會把自己累個半死。

小唐來過幾封電郵,也打過幾通電話,熱情邀請,我很感動。她用電郵傳來「猴子變美女」的婚紗照,時而嫵媚,時而調皮,讓我頗感好奇,想要親眼一睹新嫁娘的廬山真面目。但我還是把自己的考慮據實以告,直到過年時我都還覺得成行的可能性極低。

小唐訂婚的前一晚,我終於完成手中厚厚一疊近 500 頁的詞典校訂稿,工作暫告一段落,在家人支持下,我才動了要南下親自送上祝福的念頭。

真正讓我決定不計成本,起身赴會的一大理由,就是「情」。我在屏東 2 年,教過 4 個班的學生,雖有個別跟我感情比較好的,不過就班級整體而言,小唐他們這一班是最熱情的,讓我覺得自己像個明星,像個偶像,徹底滿足了許多老師都不好意思承認的虛榮感。

這種飄飄然的感覺,待我回台北教書之後,只有在東吳的第一班,以及後來進修部的另一班,可以相提並論。

中山高速公路南下的車流順暢無比,出人意料,3 個小時就已經過了台南,準備要進入高雄了。為了不想因太早到而失禮,我刻意在進入高雄前放慢腳步,看到仁德服務區就彎出去稍事休息,順便上個廁所活動活動筋骨。想不到一進新娘家開的「黑松大飯店」(當地人戲稱「封路辦桌請客」之謂),在空蕩蕩的「飯店」裡,我竟然還是前幾個到的。

遇婚喪喜慶,台灣鄉間習慣在自宅門口封路搭篷,舉行儀式。眼前此景,又把我拉回兒時的故鄉虎尾,充滿了草莽與豪氣。

我到得早,先去找新娘送禮,獻上祝福。進到新娘閨房,看到多年不見、女大十八變的小唐,久別重逢,我自是喜形於色。然而她竟誇張地不顧形象,身穿婚紗,臉撲厚粉,足蹬高跟鞋,在眾親友面前對我又跳又叫,一堆黃澄澄、閃亮亮、沉甸甸的珠寶首飾就這樣晃呀蕩的,實在很怕她不小心扭到了腳。

近距離看過小唐之後,發現真實的她還是這麼率真可愛。婚紗照裡的小唐,就讓她靜靜地留在腦海裡吧!

同學陸續抵達,多半我只覺得面熟,卻記不得名字。事實上我出發前也想溫習同學的名字,以免見了面叫不出人,落得尷尬,不過當時的通訊錄卻怎麼也遍尋不著,只得作罷。大家基本上外表都沒變,只是稚氣已脫,換上了成熟自信。

唯一的例外是 Q 毛,她那份成熟自信又樸實莊重的美,讓我幾乎認不出來。她還四處張羅幫忙喜宴,認真負責,讓人讚歎。佳青興奮地過來跟我擁抱,英雪熱情與我寒暄,愉蓁還是一樣美麗可愛,憶蕙仍然文靜內斂,一蓁皮膚終於美白成功,旭君依舊是冷面笑匠……

小唐的訂婚宴就在主持人「說謊不打草稿」的連珠炮中展開。強力喇叭放送出來的人聲、歌聲,震耳欲聾,害我們在下面聊天即使吼到聲嘶力竭,聽者也未必聽得清楚。

我們只好在喜宴結束之後「續攤」,到附近興達港的情人碼頭喝咖啡聊八卦。被冬天的海風吹得直打哆嗦之後,再轉赴岡山火車站前的好樂迪 KTV 歡唱同樂。

令人銘感五內的是,我們的新娘子竟然妝還沒卸,只換上便服,就頂著個造型誇張的新娘頭,跟著大夥兒續攤同歡。嗯,好個重義氣的小唐。

本文刊於 2015 3 3 日上海《新民晚報》的副刊版面【夜光杯】)

Monday, March 02, 2015

CNN介紹「ba wan」 肉圓台語讀音直接翻


今天我在《中國時報》的專文〈台南美食 英語嘛ㄟ通〉刊出之後,TVBS 新聞台的記者很感興趣,來電說要採訪我。

我下了課就要趕到國立編譯館開會,我們便約在國編館門口。記者也想要聽聽外籍人士的看法,於是我也拉了一起開會的英美專家入鏡。

我在鏡頭前侃侃而談講了好幾分鐘,播出只剩 20 秒。三個老外都接受採訪,最後卻只剩一位播出。

呃,怎麼說呢?

欲觀賞影片,請點這裡

台南美食 英語嘛ㄟ通

今天《中國時報》刊了一篇我的專文,題為〈台南美食 英語嘛ㄟ通〉,原稿一字未刪,原文照登。以下為見報全文:


台南美食 英語嘛ㄟ通

曾泰元

日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刊了一篇深度報導,題為〈台南料理王:19 道佳餚帶您逛台灣的美食之都〉(Tainan kitchen kings: Around Taiwan's food capital in 19 dishes),台灣美食因而再度登上國際新聞的版面。

在這篇圖文並茂的報導中,CNN 記者把台南視為台灣的美食之都,對台南的小吃讚譽有加,並推薦了代表性的 19 道佳餚,分別是擔仔麵、蝦捲、碗粿、豆花、肉圓、虱目魚、花枝羹、肉燥飯、珍珠奶茶、蚵仔煎、棺材板、魯麵、豬腳飯、鱔魚意麵、火雞肉飯、砂鍋鴨、八寶冰(湯)、土魠魚、粽子。

讓台南登上 CNN 的記者叫魏貝珊(Clarissa Wei),是個在美國南加州出生長大的華裔第二代,父母均來自台南,兒時常隨父母回台南老家,遍嘗在地美食。多虧了她,國際社會對台灣美食的注意力,這次才能從首都台北轉向府城台南。

CNN 的這則報導,台灣各大媒體多有編譯轉載。美食部分與其他面向,各界的討論已多,在此姑且從略,倒是較少人留意的翻譯,值得我們特別關注。

台南的土魠魚名氣響亮,打著「台南土魠魚羹」旗號的小吃攤全台都有。土魠魚的英文是 narrow-barred Spanish mackerel,字面是「窄紋西班牙鯖魚」之意,然而由於全名過長,常以簡稱 Spanish mackerel 行之。CNN 記者採用的,就是這個 Spanish mackerel 的簡稱,然而台灣媒體輕忽不查,卻只粗略翻成「鯖魚」。土魠魚當然是鯖魚的一種,不過若說台南的鯖魚有名,大家肯定都一頭霧水吧?

除此之外,記者在翻譯台南小吃時,採用了許多音譯的策略,有國語有閩南語,著實令人驚喜,如擔仔麵(danzai noodles)、碗粿(wa gui)、豆花(douhua)、肉圓(ba wan)、魯麵(lu mian)、粽子(zong zi)。當然,記者還給這些音譯詞佐以簡短的說明,以利外籍人士理解。

對於部分美食的翻譯,記者採取了借譯(逐字翻譯)的策略,如蝦捲(shrimp roll)、鱔魚意麵(eel noodles)、火雞肉飯(turkey rice)、八寶冰(eight treasure shaved ice)。針對個別的菜餚,記者或採意譯(自由翻譯),或訴諸不同的策略。

數年前台灣媒體曾經爭論一時的「棺材板」,記者就毫不避諱,直接用了 coffin(棺材),但又在其後加上了 bread(麵包)兼顧理解,以 coffin bread(棺材麵包)來傳達此一特色鮮明的台南小吃。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CNN 對台南美食的報導,吸引了國際的目光,也讓台南人深感自豪。記者在翻譯台南美食所選用的英文,也為台灣小吃的英譯樹立了重要的標竿,成為後人參考的一大依據。(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Sunday, March 01, 2015

英文裡的中文

2015 年 3 月號的《英語島》雜誌刊了我的專欄文章,題為〈哪一個字不是「純種」英文?中文外來字進入英語〉,全文見下:


哪一個字不是「純種」英文?
中文外來字進入英語

文/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英文的詞彙就如同美國的人口,都是大熔爐,組成份子多元,來自世界各個角落,若追本溯源探究其祖籍地,結果經常會讓我們大感意外。

我們不妨先做一個小小的測驗,單選題。請問下面哪個詞是「純種」的英文?

(1) freedom (2) sky (3) money (4) coffee (5) tea

有答案嗎?沒有答案很正常,那姑且試試運氣吧,有五分之一的機會猜對。

答案揭曉,是──(1)。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求證,不過長話短說,(1) freedom 古英文(Old English)就有,(2) sky 源自古北歐語(Old Norse),(3) money 來自拉丁文(Latin),(4) coffee 借自阿拉伯文(Arabic),(5) tea 則是個中文(閩南語,Hokkien)的外來語。

英文的外來語很多,約佔七成左右,拉丁文和法文是兩大宗,其他的來源則以歐洲語言為主,其他地區的詞彙只是點綴。在總數約 100 萬的英文詞彙中,我們中文給英文的貢獻十分渺小,大約只有 300 個,僅佔 0.03%。而在這微不足道的 300 個中文外來語中,又有一大半過於生僻,甚至早已廢棄無人使用,真正能夠通行於當今普通英語人士的,還不到 100 個,不及英文詞彙的萬分之一。

那麼,英文裡到底有哪些源自中文的詞彙呢?我做過這方面的研究,以世界最大、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為主要參考依據,兼採其他大型權威英英詞典的說法,詞典未收的詞語不予考慮,得到以上的結論。當然,這本雜誌不是學術期刊,我不打算在此翔實地呈現我的研究成果,只想跟讀者談談英文裡相對常見的、與我們比較相關的中文外來語。

上述測驗裡的 tea 來自「茶」的閩南語,是最早進入英文的中文詞彙之一。廣東茶餐廳的 dim sum 來自粵語,是「點心」的音譯。因李小龍而為世界所知的 kung fu,則是轉寫自「功夫」的國語。這些音譯詞以國語和廣東話為最大宗,是中文進入英文最主要的途徑。

另有些中文詞彙以借譯(loan translation)的方式進入英文,如 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lose face(丟臉)、potsticker(鍋貼)。所謂借譯,就是逐字翻譯,也就是中文英文一個字一個字地對應翻譯。相對於音譯詞,借譯詞只是少數。

在此我刻意略掉生僻、廢棄的詞語,把英文裡相對常見、跟我們生活比較相關的中文外來語分類條列如下,並於必要時加以說明,每類的數量如括弧內數字所示。

飲食類 (26):pao-tzu 包子、mant'ou 饅頭、jiaozi 餃子、potsticker 鍋貼、wonton 餛飩、yuan hsiao 元宵、popiah 潤餅(源自閩南語「薄餅」)、chop suey 炒雜碎、chow mein 炒麵、dim sum 點心、(egg) foo yong 芙蓉蛋(類似西式蛋餅)、moon cake 月餅、moo shu (pork) 木須肉、subgum 炒什錦、red-cooking 紅燒、hoisin (sauce) 海鮮醬、ketchup 蕃茄醬(據考證可能是閩南語的「醯汁」)、dragon fruit 火龍果、goji (berry) 枸杞、kumquat 金桔、litchi 荔枝、longan 龍眼、loquat 枇杷(源自廣東話「蘆橘」)、bok choy 黑葉白菜、choy sum 菜心、tatsoi 塌菜

生活節慶類 (13):Double Ten 雙十節、dragon boat 龍船、guanxi 關係、hutong 胡同、kiasu 怕輸(閩南語「驚輸」)、kowtow 磕頭、lion dance 舞獅、long time no see 好久不見、no can do 不行、rice bowl 飯碗(作「生計」解)、Spring Festival 春節、wok 炒菜鍋(廣東話「鑊」)

茶葉類 (8):tea 茶、bohea 武夷茶、hyson 熙春茶、Keemum 祁門茶、oolong 烏龍茶、pekoe 白毫、pouchong 包種茶、souchong 小種茶

哲學宗教類 (8):ba gua 八卦、feng shui 風水、I Ching 易經、Kuan Yin 觀音、Tao 道、Tao-te-Ching 道德經、yang 陽、yin 陰

武術類 (5):kung fu 功夫、qigong 氣功、tai chi 太極拳、wushu 武術、wuxia 武俠

中醫藥類 (4):barefoot doctor 赤腳醫生、dong quai 當歸、ginseng 人參、tui na 推拿

棋藝類 (4):mah-jong 麻將、fan-tan 番攤(一種賭博方法)、sic bo 骰寶(一種擲骰子賭大小的遊戲)、wei ch’i 圍棋

服飾類 (4):cheongsam 旗袍(廣東話「長衫」)、Mao (suit) 毛裝(即「中山裝」)、qipao 旗袍、samfu 衫褲

植物類 (3):moutan 牡丹、tung (tree) 油桐樹、yulan 玉蘭

動物類 (2):Shar Pei 沙皮狗、shih-tzu 西施犬(「獅子」的音譯,像石獅子)

商業類 (4):taipan 大班(洋行的外國老闆)、renminbi 人民幣、jiao 角(貨幣單位)、yuan 元(貨幣單位)

雜類 (7):gung ho 一頭熱的(「工合」,「中國工業合作社」的簡稱,二次大戰期間被美國海軍陸戰隊拿來作為口號)、gweilo 鬼佬(香港人對洋人的暱稱)、lose face 丟臉、sampan 舢舨、shanghai 拐騙(「上海」,19 世紀西方船隻前往上海缺人,遂綁人上船充當水手)、taikonaut 中國太空人(中文 taikong「太空」和英文 astronaut「太空人」各取一半所構成的混成詞)、typhoon 颱風(廣東話「大風」,兼受希臘文影響)

瀏覽完這個詞表,讀者是否對於某些中文詞語能夠進入英文甚感意外?

音譯的力量,不可小覷。我們在翻譯文化特色詞的時候,有這些前例可循,應該要更能理直氣壯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