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30, 2015

大詞典散發文化力

今天上海《文匯報》的副刊【筆會】登了一篇我的文章,題為〈大詞典散發文化力〉,講的是今夏即將出版、陸谷孫主編的《中華漢英大詞典》。以下為見報全文:


大詞典散發文化力

曾泰元

三月底四月初,一場復旦大學低調召開的小型研討會,竟意外在大陸的文化界卷起千堆雪,讓來自台灣的我也深受感染。

當時我正在北京大學講座,英語系主任高峰楓告知此事,並說他即將專程赴滬,參與這場《中華漢英大詞典》的專家研討會。高主任是中世紀英國文學的專家,如此橫跨專業之舉、不辭千里之行,這項盛事的魅力可見一斑。

大陸的各路媒體更是把握良機,競相報導。何以能引起那樣大規模的關注?主編是誰,至關重大。這部《中華漢英大詞典》,號稱將是世界最大的漢英詞典,收詞遠遠超過此前同類詞典的規模。雖然如此,主編若非陸谷孫,也斷然無法卷起這千堆雪。75歲高齡的陸谷孫,乃復旦大學的傑出教授,以《英漢大詞典》奠定其難以撼動的學術地位,在大陸英語界備受尊崇。他在語言文學、中英翻譯的地位,或可與數十年前的林語堂或梁實秋相提並論。講得通俗一點,在許多大陸人的心目中,「陸谷孫」這三個字代表的就是權威,就是品質的保證。

這部詞典是一項重量級的語文工程,出版前特地舉辦了這一場為期兩天的「專家研討會」,旨在昭告天下,廣徵意見,勘誤指謬,求其盡善盡美。

研討會前後幾天我人在北京,無緣參加。不過我北京行程結束之後,便動身前往上海參訪,到復旦大學講座,講畢即前往陸谷孫的宿舍探望,因而對整個詞典計畫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


陸谷孫認為好詞典的第一要素是「查得率要高」,因此給這部《中華漢英大詞典》設定了一個單純的目標,努力讓它成為一個「上不封頂、下不保底、四周無牆」的漢英詞彙大寶庫,儘量滿足一般讀者對詞典的需求,讓他們想查什麼都能查得到。詞典因此俚俗兼顧、古今通收,普通詞彙、專業術語皆不偏廢,大陸、台灣、港澳、海外的各式中文也都儘量搜羅納入。

真是十年磨一劍,這部《中華漢英大詞典》上冊的試印本終於面世,我也獲贈一冊,並受陸谷孫之邀加入團隊參與編纂,負責台灣詞條的增補審譯,要在暑假正式出版之前,給台灣特色的中文詞彙(如「白目」、「賭爛」、「插花」、「大拜拜」、「綁樁」、「凍蒜」等)定調英譯。

這種花錢耗時、回本困難的文化事業,在大陸有權威大師出面號召,躬親主事,有出版社願意不計成本,承接出版,我們在台灣看了,不免心生感慨。基於種種現實的考慮,這種看似無利可圖的大計畫,在台灣只會被視為錢坑,幾乎不可能出現。台灣若有人跟我一樣,胸懷抱負,志有未伸,大概也只能搭搭大陸的順風車,成為團隊的一員,寄望借由個人專業的力量,對整個文化事業做出點貢獻。

大詞典散發出的文化力感染了我,兩岸的交流,以另一種形式展開。


Wednesday, April 29, 2015

初為人師

今天上海《新民晚報》的副刊版面【夜光杯】刊了一篇我的懷舊之作,題為〈初為人師〉,講的是我在屏東商專的第一份工作。唉呀,都快 20 年了,光陰似箭啊!


初為人師

曾泰元

1996 年,我拿到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的語言學博士,在台灣南部的屏東商專覓得教職,這是我生平第一份全職的工作,當時既感恩又惶恐。感恩的是有學校願意接納我,惶恐的是屏東我從沒去過,對其所知甚少,而且教的又是技職體系的五專生,實在是拿捏不准如何與學生相處。

更讓我心驚的是,我有一個在初中任教的舅媽,她知道我要去五專教書,而且學生又是以女生為主的應用外語科,便語重心長地提醒我說,「泰元,你要當心一點,現在五專的女生都很猛。」都很猛?我聽了之後,緊張地咽了咽口水,不自覺地打了個哆嗦。無奈,木已成舟,也只能硬著頭皮,南下應聘了。

暑假快結束、即將開學之際,有一回我經過教學樓的中庭,樓上的教室鬧哄哄的,我抬頭一看,很多人就開始朝我這邊大喊老師,而且還努力向我揮手,要我上去。我環顧四周,方圓百米內只有我一個老師,心想大概就是我了,只好怯生生地往樓上走去。

一上了樓,轟!一群 17 歲的女生立刻就圍了過來。我心想,完了,舅媽說得對,五專的女生都很猛,這下該如何是好呢?我緊張得心猛跳,汗直流,那種被一群女生包圍的感覺,差不多就是偶像被粉絲包圍的盛況吧?幾十個小女生七嘴八舌,興奮地猛問,「你是新老師啊?」「老師你怎麼這麼年輕,看起來跟我哥差不多?」「老師你會不會教我們?」「老師你要教我們什麼?」

混亂中,有一個很「阿莎力」的女生突破重圍擠向了我,我的心跳差點停止,不曉得她要幹嘛。她伸出了手,笑容燦爛地說,「老師,聽說你也是雲林人,我們是同鄉的,握個手吧!」我看著她伸出的手,遲疑了一秒鐘,也緩緩地伸出了我的手,尷尬地隨著她的節奏猛握。彼此的距離,也就在那一刻,消——————盡。

屏商的同學當然還是有明顯的個別差異,不過大體上他們給我的感覺差不多就是這樣,純樸而熱情。不知道這是否跟年紀有關,跟地區有關,還是跟編班上課的方式有關。

那兩年我一個人在屏東,以校為家,亦師亦父,亦師亦友,熱心參與同學的各項活動,如啦啦隊比賽、英語話劇比賽、卡拉OK大賽、跟同學到KTV唱歌、一起外出吃館子。我身為導師,除了上課教書之外,還得一同參加升旗典禮,跟他們開班會開周會,督導他們打掃環境衛生,給他們打操行分數,定期訪視外宿生。記得當時有一個家住台南的女生出了車禍,在醫院住院治療,我知道了這個消息,就從屏東坐上我的二手摩托車,傻呼呼地騎了2個多小時到醫院探望,途經高雄時還迷了路,差點繞不出來,無法脫困。

那屆的同學有一票「毒舌美女」,是很多老師的頭痛人物,想不到我不知為何,竟然意外免疫,非但沒有成為她們毒舌下的箭靶,還成為她們相知相惜的好朋友。

下一屆的同學就是讓我感受到五專生「都很猛」的那一班,他們天真可愛,很多小事都會讓他們嗨翻天,我上他們的課總有偶像明星的虛榮感,同學上課也都能聚精會神,眼睛骨碌碌地看著我。巧的是,其中一個同學的妹妹後來考上了東吳英文系,也成為我的學生,這種情緣少見,讓我格外珍惜。

再下一屆的同學,有人很用功,總巴著我問問題,有人則懶散得不得了,常趴在桌上睡大覺。有幾個女生特別喜歡到我研究室來閒逛瞎聊,我後來才得知,她們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藉此親近跟我同研究室的另一名帥氣性格的男老師。

屏東給我的回憶,除了這一群熱情純樸的小女生之外,就是它的氣味了。有一部分是食物的香味。夜市內的屏東肉粽和清蒸肉圓,小巷裡的里港餛飩和清燉豬腳,勝利路眷村的外省麵食,校門口正對面的自助餐,還有吃到經理都給我優惠的必勝客,都讓我難以忘懷。另有一部分的味道是難聞的。每到傍晚,學校附近的農田、民宅就開始露天燃燒稻草垃圾,養豬場也開始偷偷排放污水,那種嗆鼻濃煙混雜著豬屎豬尿的臭味,就彌漫著整個學校附近的空氣,讓人無處可逃。

我在屏東只有短短的 2 年,當時那段初為人師的真情歲月,至今仍令我魂牽夢縈。許多屏商的學生早已是人妻人母,事隔近 20 年都還經常跟我保持聯繫。這樣的師生情緣,一生能夠有幾段?


Tuesday, April 28, 2015

「點石成金」英文怎麼說?

4 月號的《英語島》雜誌登了一篇我的專欄文章,題為〈「點石成金」英文怎麼說?希臘神話衍生出的英文詞彙〉。前一陣子忙,直到今天才有時間貼出來,下一期 5 月號的專欄文章都要與讀者見面了。


「點石成金」英文怎麼說?
希臘神話衍生出的英文詞彙

/曾泰元

英文裡有一部份的詞彙源自人名(personal name),這些詞彙一般稱為「人名詞」(eponym)。這些人名的背後可能真有其人,也可能是虛構的。許多人名詞的故事性很強,背後的來龍去脈都很吸引人,這一回我們就來談談幾個來自希臘神話故事的人名詞。

tantalize 
吊胃口

「吊胃口」的英文是 tantalize,是個動詞,形容詞 tantalizing 是「吊人胃口的」。這個詞源自坦塔洛斯(Tantalus),他是希臘神話主神宙斯(Zeus)的兒子,傳說他因洩漏天機,觸犯天條,被罰站在深及下巴的河水中,頭頂上有果樹。他口渴想喝水,水位就往下降。肚子餓想吃果子,果樹就往上升,就這樣喝不著、吃不到,吊足了他的胃口,受盡了飢渴的折磨。後人把 Tantalus 的字尾 –us 去掉,加上動詞的字尾 -ize,造出了 tantalize 這個新詞,貼切地描述了這種被吊足胃口痛苦。

Procrustean
削足適履的;強求一致的

「削足適履」這句成語指的是因鞋小腳大,為了穿上鞋子而把腳削小,這個恐怖的中國預言有個西方的版本。希臘神話裡有個巨人,名叫普洛克路斯忒斯(Procrustes),他開了家黑店,攔截行人羈留旅客。店內有張床,他把旅客綁在床上,身體太長就截其下肢,身體太短就把他硬拉到與床齊長。因為不管身高差異而強求跟床長一致,因此形容詞 Procrustean 指的就是不管個別差異,削足適履強求一致。

the Midas touch
點石成金的本領

中國的神話故事裡,仙人用手指頭一點,石頭就能變金子,這種「點石成金」的本領西方也有。邁達斯(Midas)是希臘神話裡的國王,酒神戴歐尼修斯(Dionysus)賜予他點金術,凡是他手碰到的東西都能變成黃金,食物變黃金,飲料變黃金,連他自己的女而也變成了黃金雕塑。這種邁達斯之觸(the Midas touch)指的就是能輕而易舉賺大錢,日進斗金的本領。

Pandora’s box
潘朵拉的盒子;禍患之源

為了報復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盜火給人類,天神宙斯(Zeus)造了第一個女人潘朵拉(Pandora),把她送到凡間。潘朵拉帶了一個盒子下凡,盒子裡裝滿了各種災難和禍患,她難忍好奇,把盒子打開,所有不好的東西都跑了出來,只有希望(hope)留了下來。是故,潘朵拉的盒子(Pandora’s box)就是禍患之源,打開潘朵拉的盒子(open (a) Pandora’s box)就是引起種種禍患。

Achilles’ heel
阿基里斯之踵;罩門;致命弱點

阿基里斯(Achilles)是希臘神話裡的人物,古希臘詩人荷馬(Homer)的史詩《伊里亞德》(Iliad)有所記載。阿基里斯出生後,他母親就握著他的腳踵,倒提著浸在冥河(Styx)的水中,以練就刀槍不入、金剛不壞之身,孰料腳踵沒浸到冥河水,竟成了他往後的致命弱點。後人就用這Achilles’ heel(阿基里斯之踵)來比喻一個人致命的弱點。

Pyrrhic victory
皮洛士式的勝利;付出慘痛代價所獲得的勝利;慘勝

勝利不總是風風光光的,有時候雖然勝利了,自己可是付出慘痛的代價,贏得的,只是個只有面子卻沒有裡子的慘勝。古希臘伊庇魯斯(Epirus)的國王皮洛士(Pyrrhus)是個著名的將軍和政治家,他率兵打敗羅馬軍隊,可是自己卻也傷亡慘重,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英文片語 Pyrrhic victory(皮洛士式的勝利)指的就是這種得不償失的慘勝。

Cassandra
卡珊德拉;沒人信的預言者

特洛伊(Troy)王有個女兒叫卡珊德拉(Cassandra),阿波羅(Apollo)賜予這位公主預言的能力,向她求愛卻遭到抗拒,於是阿波羅下令,要大家不要相信她的預言。因此,卡珊德拉就成了一個悲劇性的角色:她明明知道凶事就要發生,發出預言向人示警,大家卻拿她的警告當耳邊風。她曾預言希臘人將用特洛伊木馬(Trojan horse)對特洛伊城進行木馬屠城,卻始終沒人相信,最後特洛伊城真的被希臘人攻陷了。後人就以 Cassandra 來指「提出預言示警,卻沒人相信的人」。

英文裡的人名詞還有不少,下一回我們再來談談歷史傳說、文學作品裡的一些有趣的例子,敬請期待。

Thursday, April 23, 2015

慶豐包子該怎麼翻譯?

今天《旺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文章,題為〈慶豐包子該怎麼翻譯?〉,講的是我數週前到北京出差,公餘時的文化觀察。


見報文被編輯改動較多,以下貼文為未經刪修的原稿:

慶豐包子該怎麼翻譯?

清明節前我到北京出差,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幾所大陸頂尖的高校參訪,並舉辦巡迴學術講座。公務之餘,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民生現象:原本名氣一般的慶豐包子鋪,竟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而且人氣暢旺紅透半邊天。

2013 年暑假,我帶著東吳大學的學生到北京參加夏令營,那時對慶豐包子還沒什麼印象。幾個月後的 2013 年年底,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微服出訪,親自在北京某處的慶豐包子鋪排隊點菜,與民眾比肩而坐,一起用餐閒話家常,此舉引發大陸民眾的高度關注,慶豐包子鋪一炮而紅。


慶豐包子鋪這一兩年爆紅,不僅展店迅速,連招牌都出現了英文標示。店鋪用了兩塊招牌,一塊有企業商標,鑲在外牆顯眼處,包子翻成 steamed dumpling(蒸的麵糰;蒸餃),另一塊是木製牌匾,掛在門口正上方,包子譯為 steamed stuffed bun(蒸的帶餡小圓麵包)。簡單的包子,翻譯得累贅,有如隔靴搔癢。一樣的包子,卻有截然不同的兩種英譯,讓不諳中文的外籍人士一頭霧水,還以為是兩種不一樣的食品。

我這次巡迴講座的主題是《牛津英語詞典》裡的漢語詞彙,探討的就是「包子」這類中華文化特色詞的英譯。我看到北京當紅的慶豐包子,注意到他們給包子的英譯,心中許多想法實在是不吐不快。

包子的英文,乾脆就用漢語拼音的 baozi 吧!根據我的研究,世界最大、最權威《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2005 年就收錄了包子的音譯 pao-tzu,迄今已有 10 年,詞典並提供豐富的文獻紀錄作為堅實的佐證。這個 pao-tzu 的拼法屬於傳統的威妥瑪(Wade-Giles)拼音,以當今主流的漢語拼音轉寫而成的 baozi,也出現在《牛津英語詞典》的書證中,而且已經明顯站穩腳跟,越來越多的媒體都開始轉採這個 baozi 的新拼法,舊拼法 pao-tzu 已經不再受到青睞。我估計不久之後,詞典就會體察到這個語言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

包子的英文 baozi 已經獲得權威英文詞典的認可、收錄,然而許多人的心中依舊充滿疑慮,認為把包子翻成 baozi 老外不會懂。這就有點倒因為果了,不懂,學就是了,否則我們人類一切的文明,一切知識的傳播與累積,不就都原地踏步了嗎?

台灣的鼎泰豐揚名海內外,它的招牌點心小籠包,英文菜單上就按漢語拼音轉寫,翻譯為 xiaolongbao。這個 xiaolongbao 目前所有的英文詞典都還沒有收錄,然而一個有文化使命感的企業就應該如此,把難翻譯、無法找到對應的文化特色詞用拼音加以轉寫,勇敢自信地走出去。老外不知道 xiaolongbao 為何物,配上圖片影像,加以說明解釋,吃上一次,第二次不就懂了?

鼎泰豐可以,慶豐當然也可以。包子的英文,應該直接採用 baozi。慶豐包子如日中天,應該可以順勢而為,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才是。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Wednesday, April 22, 2015

那年去新疆



曾泰元

  多年前的一個秋天,我暫別台灣客居南京,在南京大學訪學。一切都安頓好之後,給新疆尉犁的朋友打了個電話。原本只想問候致意,聊聊近況,卻意外跌進一缸盛情的蜜糖裡。

  與朋友久未聯繫,她接到我的電話狂喜不已,急切地邀我作客,言語間盡是殷殷的渴望。她說尉犁附近塔里木河沿岸的胡楊木葉子已經轉黃,漂亮至極,無可比擬,要我趕緊動身,到新疆找她。

  她還說要帶我去品嘗新疆最好吃的烤全羊,去參觀維族村長的兒子給總書記寫信、總書記回了信、還因此上了中央電視台的招牌欄目焦點訪談、從此聲名大噪的達西村……

  她的熱切之情讓我相當為難。我到南大訪學以來,在的時間少,不在的時間多,而且不久後又要到重慶參加學術會議,緊接著還得前往澳門去開另一個研討會,如果在這個節骨眼離開南京跑去新疆,良心實在是有點過不去。我對她的好意表示由衷感謝,並向她細心解釋了我的顧慮,但朋友盛情依舊,掛電話時,我只能承諾認真考慮。

  隔沒幾分鐘,她居然打了電話過來,興奮地說行程已經大致規劃好,要我千萬別敷衍她,她和她老公都在熱烈期盼我的到訪。她緊接著又說,淒黃絕美的胡楊葉已經落去大半,再不抓緊季節的尾巴,就只能等待來年秋天了。我沒有辦法馬上答應,只能再次保證會認真考慮,儘快回電。

  掛了電話,我冷靜了下來。拋下一切說走就走,這過於瘋狂,不是我的風格。但朋友真摯的盛情,以及我對胡楊奇樹的嚮往,讓我的內心開始有點動搖。隔天我上網查了航班,在考慮到機票價格、朋友的工作、我發表論文的準備時間等種種因素之後,便大膽地訂了接下來週末的航班。當晚電告朋友這個決定,她竟興奮了好幾天……

  週五一早,南京大霧鋪天蓋地,能見度最差時不到一米,伸手不見五指,老天保佑,航班沒有取消。

  南京到烏魯木齊的航程將近四千公里,幾乎由東到西跨越了整個中國。飛機中途在西安停留半個小時,下午準時在烏魯木齊落地。朋友所在的尉犁位於南疆北部,首府烏魯木齊在北疆南部,中間隔了個天山山脈。

  烏魯木齊本有飛往尉犁附近大城庫爾勒的航班,不過正值庫爾勒機場關閉大修,無法轉機,我只能坐機場大巴,從北郊的地窩堡先到市區,接著換乘公車到南郊客運站,再轉搭往庫爾勒的長途大巴。由於市區堵車嚴重,沒能趕上班車,下一趟竟讓我多等了兩個小時。近五百公里的路程,我們從坡緩的天山東脈穿山而過,經過托克遜、庫米什、和碩、焉耆而抵庫爾勒,到庫爾勒汽車站時都已經快半夜 12 點了。

  朋友夫婦倆也不知在汽車站等了我多久,一見面就熱情地帶我去吃夜宵。我抬出不同的藉口一再推辭,直稱自己不餓,重視養生,他們竟以自己餓了為由讓我推辭不掉。一大碗的粉條丸子湯,幾根特大的烤羊肉串,一塊餅,一碟小菜,就這樣擺在我面前。新疆人好客,這就是給我的見面禮。

  餐畢,我們驅車前往庫爾勒南方 50 公里的小城尉犁,半夜進了朋友家門,我才發現,原來他們住的不是木板房,也不是泥磚房,更不是少數民族的氈房,而是跟內地一樣的普普通通的樓房。我這隻井底之蛙,原先想當然爾的成見,讓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

  週六,我在塔里木河畔看到了令人驚喜的胡楊木,在沙漠的塵土中踏遍了蘆葦與鹽沼,觀賞了烈日下的碧空與夜晚的點點繁星。我吃了烤全羊、羊肉串、大盤雞、手抓羊肉,喝了啤酒、白酒、奶茶,嘗了抓飯、瓜果、葡萄。新疆大地的廣袤壯麗,新疆飲食的粗獷豪氣,以及新疆人民的熱情好客,都讓我這個遠方的客人深受震撼。

  周日上午,朋友先帶我到她任教的小學參觀,她在教室黑板上寫下制怒作為自我期許,聽她細訴工作上種種的辛酸苦辣。接著她讓我陪著一起上菜市場買菜,午餐只花 40 分鐘就變出二葷二素的美味佳餚。下午陪她侄兒打乒乓、玩落葉、踢毽子、看集郵冊,接著去參觀她哥哥的棉花收購站,去學校跟她老公打籃球,一天的行程充實滿檔。

  我和朋友相識已有多年,跟她老公也很投緣,侄兒更是黏著我。兩天的週末已盡,大家都捨不得我離開,我又何嘗願意?短暫停留,終需別離時,朋友給我帶了一箱庫爾勒香梨,連我外套的兩個大口袋都被她塞得鼓鼓的。最特別的是,她大費周託人給我特別訂製了一個有維族特色、價值不菲的彩繪超級葫蘆王。我把這超級葫蘆王抱在懷裡,回程時不斷受到了路人、旅客歆羨的眼神與好奇的詢問。

  朋友幫我買了庫爾勒往烏魯木齊長途大巴的車票,我的背包裡還有她送我的上好葡萄乾與巴旦木。臨上車前,她又在車站給我買了六包新疆牛肉乾。怕我路上餓著了,再給我加了一條夾心餅乾。擔心我吃東西路上刷牙不方便,特地往我口袋塞了一條口香糖。夫婦倆送我上車,看我坐下,車要開了,司機開始趕人了,才依依不捨地跟我揮手道別。

  那幾天我為他們的熱情好客不斷地道謝,換來的卻是她你再說謝謝我就生氣了的抗議。我最不喜歡麻煩別人,卻因朋友的熱情好客,不知不覺地給人家添了許多天的麻煩。朋友的經濟並不寬裕,身體也一直在調養中,工作的壓力也大,而我卻讓人家在物質與精神方面付出這麼多。

  一趟新疆行,我的心靈、行囊都收穫滿滿。多年後,朋友熱情好客的身影,依舊不斷地在我的腦海裡湧現,歷歷在目,讓我甜蜜至今。

(上海《文匯報》副刊【筆會】 2015/4/22


Tuesday, April 21, 2015

東檢何必外包菜英文

今天《自由時報》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東檢何必外包菜英文〉,講的是日前台東地檢署爆出的離譜菜英文。以下為見報全文。


東檢何必外包菜英文

曾泰元

堂堂政府機關的台東地檢署,英文標示竟然爆出離譜的錯誤,實在丟臉。

在曝光的幾則菜英文中,最經典的當屬 Please careful day rain Lu Hua(請小心天雨路滑)了。後一半的 day rain Lu Hua(天雨路滑)更是經典中的經典,「天雨」直譯為 day rain,「路滑」音譯為 Lu Hua,這 day rain Lu Hua 堪稱神來之筆,極有可能入圍今年台灣的「年度英文」。

東檢出了這樣的紕漏,問題明顯在於把英文標示外包。低價標看似省錢賺到,然而一分錢一分貨,廠商一定馬虎隨便,品質必定無法得到保障。如果委託單位事後的驗收又便宜行事,這種「神翻譯」將來肯定還會層出不窮。

許多人有所不知,事實上政府機關裡有個單位能夠義務幫忙,審定英文,歡迎公家機關多多接洽,好好利用。

教育部底下有個國家教育研究院,院裡有個編譯發展中心(即以前的國立編譯館),中心下設雙語詞彙審譯會,平時定期開會,義務幫政府單位的英文審定把關。這個審譯會有八個委員,四名本國籍的英文教授、四名英美籍的翻譯專家,我忝為委員之一,在此以個人的身分向東檢呼籲,歡迎貴單位把英文標示送來,我們八個委員都很樂意幫你們的英文把關。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Sunday, April 19, 2015

還有人在用火星文嗎?

今天台灣《蘋果日報》刊了一篇我的評論文章,題為〈還有人在用火星文嗎?〉,以下為刊出全文。


還有人在用火星文嗎?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世界上最大的漢英詞典《中華漢英大詞典》今夏即將出版,此乃當代大陸的英語大師、復旦大學教授陸谷孫主編,數十名專家學者通力分工,嘔心力血之作。

陸谷孫定下的編纂原則為「上不封頂、下不保底、四周無牆」,因此俚俗兼顧,古今通收,台灣、港澳、海外的各式中文也會盡量納入,目標是「查得率要高」,希望能滿足一般讀者對詞典最簡單、最卑微的需求,讓他們想查什麼都能查到。

我與陸谷孫教授一直都有聯繫,日前我赴上海參訪,到復旦大學演講,會後前往宿舍探望,獲贈《中華漢英大詞典》試印本一冊,他希望我出力指謬,使之完善。回台之後,我就收到執行主編寄來的電子檔,要我特別針對台灣詞條的部分增訂挑錯。我身兼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二職,行政、教學兩頭忙,為了不辱文化使命,一有空便逐條研讀,多方求證,希望將來詞典正式發行時,台灣特色的詞彙能夠盡量呈現,正確英譯。

翻著翻著,我看到了「火星文」獲得收錄,並合理地譯為 netspeak(字面義為「網路用語」)和 textspeak(字面義為「簡訊用語」),與我多年前的看法不謀而合,深感欣慰。十年前,火星文紅極一時,年輕族群為之瘋狂,學測的國文考科甚至還將之入題,要考生改寫為規範的中文,引發社會各界的議論。

火星文有個經典之作 orz,是一個「失意體前屈」的表情符號,代表的是一個人屈膝跪地磕頭的象形圖案,十分傳神。當時有台灣的鄉民把它當成英文單字加以 kuso,按照英語構詞法的規律,造出形容詞 orzistic 以及其他相關的詞類變化,此舉還登上了主流媒體。我投書表達保留意見,鄉民於是在網上註冊了 orzistic,成立了推廣協會,多年過去,至今了無聲息,看來已經人去樓空。

滑世代的通訊方式日新月異,火星文風光不再,各式貼圖異軍突起。20 年前因呼叫器而紅透半邊天的數字語(如 520)和字母語(如 LKK)殷鑑不遠,10 年前的火星文曾經讓年輕人著迷,讓家長老師頭痛,如今似乎已明顯退燒,使用率大不如前。

時代的巨輪在滾動,語言的時尚在變化,鑒往知來,對於這一切,我們平常心便是。

(本文稍後亦為Ettoday東森新聞雲所轉載)

Thursday, April 16, 2015

古城初體驗 見面不如聞名

前一陣子比較忙,春假前後又赴北京、上海,到多所頂尖的大學參訪、演講,回來之後還得處理一些積壓已久的工作。一個月沒有貼文了,這應該創下了我部落格的記錄。

以下這篇〈古城初體驗 見面不如聞名〉今天刊登於《旺報》,是我蟄伏一個月後的新作,是我【神州壯遊】系列隨筆的第 篇。


古城初體驗 見面不如聞名

我一個人的神州壯遊,從南京出發,北經淮安、徐州二地,踏遍了大半個蘇北,接著準備往西,轉進中原。下一站,商丘。

老實說,我對商丘所知甚少,看了隨身攜帶的旅遊攻略才知道,原來商丘是「商」人、「商」業、「商」朝的三商之源。書上還說,商丘是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是中國保存較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與山西平遙、雲南麗江、四川閬中齊名。

歷史古城吸引目光
攻略上還提到,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是中國古代的四大書院之一,與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河南嵩山的嵩陽書院並列。我喜歡擬古,關於商丘這幾個「古」字的描述,吸引了我的目光,燃起了我的興趣。

我打開中國地圖,用土方法按比例尺粗略算了一下距離,發現徐州到商丘才 150 公里左右,依平均車速每小時 60 公里來走,並考慮到市區的交通狀況,保守估計 3 個小時應該能到。於是我出發當天早早動身,預計中午前到商丘,逛逛古城、看看書院,下午便可直奔西邊不遠的開封,當晚就在開封過夜。孰料事與願違,我的如意算盤打得太早,讓我親身經歷了一場文化衝擊。

早上 7:50 的班車,才出了徐州長途汽車站不久,就不斷地走走停停。我原先以為是上班上學的尖峰時間,碰上了塞車,後來才發現並非如此,而是另有玄機。

朝聖路途亂七八糟
大型的省際班車到了出站口,站務人員依規定上車核對乘客人數,確定無誤後蓋章放行。出了站,司機由低速檔依序換檔,一切順利,誰知道不久後車子竟然慢了下來,而且還奇慢無比,幾乎與行人同步。

我還處於莫名其妙之際,車掌就已經把車門打開,扯著喉嚨向外攬客,喊著「商丘!商丘!」。原來如此,我頓時豁然開朗!陸續有零星的乘客上車,車資在一陣討價還價之後就進了車掌的口袋。大巴還在幾個點停了下來,司機索性把引擎關掉,車掌下車繼續吆喝。就這樣,從我們準時出站,到司機真正加足馬力上路,起碼又過了 個小時。

本以為這些插曲終於結束了,哪知道我搭上的大巴是輛慢車,走的是比高速公路低一個等級的國道,沿路停了很多鄉下的小站。大陸的國道相當於台灣的省道,但是這條 310 國道的路況實在是不敢恭維,不僅路窄,而且腳踏車、三輪車、摩托車、拖拉機、龜速車到處都是,大大方方地占據馬路中間,司機只得狂按喇叭,不斷被迫跨越雙黃線逆向超車,一路驚險萬分,讓我捏了好幾把冷汗。

毫無規畫讓人失望
我們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的碭山停了下來。碭山是安徽最北端的小城,是徐州到商丘的必經之地,我以為只是個中途的休息站,司機讓大家下車活動筋骨、上個廁所。想不到司機竟悠哉悠哉地抽菸,跟當地居民嘻笑聊天,卻一直都沒有要繼續上路的跡象。後來才得知,車子出了問題,我們得換乘下一班車。

天啊,這種事怎麼就讓我給碰上了?我的行程一再延誤,到商丘都不曉得要到什麼時候了。

時間耽擱了這麼久,後來想想,好吧,人算不如天算,老天自有安排,趕也趕不來,那就從容一點,隨遇而安。這次的插曲,就當作是文化體驗,接下來的行程,不妨彈性調整,見機行事。

我臨時決定在商丘落腳,打算好好地參觀這個歷史文化名城。可是,恕我直言,商丘實在是令人失望。新城區毫無特色,基礎建設落後,市容既髒又亂,連我最期待的古城區,這個號稱是全中國保存最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商丘古城的城牆、城門、護城河在修繕之後還算完好,但一走進城門,卻發現城裡的假古蹟與新建築充斥,毫無規畫可言,商店開得亂七八糟,街道環境骯髒不堪。

寧可隔河眺望書院
我對古城失望,連帶的,古城南邊不遠處的應天書院也受到了波及。我隔著護城河眺望古書院,卻寧可遠觀欣賞,把對它的美好想像藏在心裡,也不願買了門票進去面對可能的殘酷事實。

晚上回酒店上網查證才赫然發現,中國四大古城其實並沒有河南商丘,而是安徽歙縣。攻略為什麼捨歙縣而納商丘,我不得而知,然而眼見為憑,腳踏為實,接下來的中原、華北各地,我將一一踏訪,親自驗證。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