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9, 2015

蓮霧的英文怎麼說?

照片摘自網路

日前有一則貝克漢老婆維多利亞的小新聞,引起了許多台灣媒體的關注。貝嫂堪稱時尚指標,動見觀瞻。她到新加坡工作,吃早餐時第一次見到蓮霧,立即登陸社交應用 Instagram,用大寫字母吃驚地問網友這是什麼(WHAT IS THIS?),直呼她好害怕(I’m scared!)。

蓮霧原產南洋,三、四百年前由荷蘭人引進台灣,中文的「蓮霧」就是來自印尼語、馬來語的 jambu,這個 jambu 也通行於印尼、星馬一帶的英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台灣的蓮霧揚名海內外,不僅品種繁多,口味更是迷人,反而成了台灣的特色水果之一。

外國朋友來台,總要品嚐中華美食與台灣小吃,特色水果當然也不可少。蓮霧每每引起話題,然而在用英文介紹時,總讓許多人深感困擾。

蓮霧的英文怎麼說?英文版的《維基百科》除了蓮霧的學名 Syzygium samarangense 之外,還羅列了近 20 個英文的俗名,國語的 lian-woo 和閩南語的 lembu 也都收錄其中,讓人眼花撩亂,不知選用哪一個好。

這近 20 個的蓮霧英文一字排開,有些太專業,有些源自東南亞語,有些錯把馮京當馬涼,有些罕見已鮮少使用。

在台灣用英文介紹蓮霧,我建議先採國語的音譯 lianwu。這種音譯的作法,在深具文化特色的詞彙裡不乏先例,如 litchi(荔枝)、longan(龍眼)、goji(枸杞)。音譯不僅清楚直接,方便溝通,更能彰顯自己的文化主體性。

其次,蓮霧的英文不妨用 rose apple(字面義「玫瑰果」)加以說明。這個 rose apple 是蓮霧的英文俗名裡最常見的一個,也為各大英英詞典所收。嚴格來講,rose apple 本指另一種近似的「蒲桃」,然而語言在變,rose apple 現在也可用來指稱蓮霧。這裡的 apple 不是蘋果,而是圓形果實的通稱,前面的 rose(玫瑰)形容的是果樹的花色與果實的味道。

另外,蓮霧的英文也可用 bell fruit(字面義「鈴鐺果」)來作為輔助。這個 bell fruit 雖不見諸詞典,正式的地位尚未確立,不過文字淺顯易懂,形象地傳達了蓮霧的鈴鐺狀的外觀,也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另一個說法 wax apple(字面義「蠟果」,描述其光滑似蠟的外皮)也有許多支持者,在台灣更是知名度最高的蓮霧英譯,其地位不容忽視。

一物多名乃語言常態。很多時候,標準答案只是個偽命題。蓮霧一例,可見一斑。


(本文原載 蘋果日報,後轉載於 台灣新浪網中央日報網路報大成報蕃新聞ETtoday東森新聞雲 等媒體)

Tuesday, May 26, 2015

下一個進入英文的中文詞彙會是?


總部位於北京的 Global Times(英文環球時報》)日前採訪了我(Hugo T. Y. Tseng),問我對漢語文化特色詞(或稱 文化侷限詞)進入英文的看法。


這篇專稿題為〈Lost in translation〉,副標題是〈What will be the next Chinese loanword to catch on in English?〉。


記者要我推測有什麼是值得英文收錄的,我說不知道,也不敢預測,因為我們將會發現,很多人的預測根本不準,到後來都只是落得自打嘴巴而已。


至於真正被收入英文詞典的,反而總是讓我們出乎意料,啞口無言。


Thursday, May 14, 2015

大詞典展文化力 兩岸新交流

今天《旺報》登了一篇我的隨筆,題為〈大詞典展文化力 兩岸新交流〉,講的是我四月初到上海做學術交流,與復旦大學傑出教授陸谷孫先生的互動。以下為見報全文:


大詞典展文化力 兩岸新交流

四月初,大陸的文化界紛紛聚焦上海,一場復旦大學低調召開的小型研討會,竟意外捲起了千堆雪。當時我正在北京大學講座,英語系主任高峰楓告知此事,並說他即將專程赴滬,參與這場《中華漢英大詞典》的研討會。

這部《詞典》,號稱將是世界最大的漢英詞典,收詞遠遠超過前人規模。雖然如此,主編若非陸谷孫教授,也斷然無法捲起這千堆雪。

陸谷孫已年逾七十五,在大陸的英語界備受尊崇,他在語言文學、中英翻譯的地位,或可與數十年前的林語堂或梁實秋相提並論。他目前年事已高,雖譽滿天下,但仍胸懷使命,深知現有的漢英詞典缺漏甚多,在中翻英時經常無法滿足各界需求,多年前便動心起念,逐步開始組織團隊,廣納賢才,打算編纂一部最大、最全的《中華漢英大詞典》。

去年春,編纂工作進入最後緊鑼密鼓的階段,他卻意外腦中風,還好即時送醫,撿回一命。大病初癒後返家休養,還是心繫詞典。當時我前往拜訪,看著他撐著虛弱的身子,每天孜孜矻矻,伏首案頭,給詞典定稿前的校樣逐頁審訂,糾錯補正,內心也著實欽佩又不捨。

這部詞典是一項重量級的語文工程,出版前舉辦研討會,旨在廣徵意見,勘誤指謬,求其盡善盡美。我北京行程結束之後,便動身前往上海參訪,到復旦大學講座,講畢即前往探望陸谷孫。

陸谷孫認為好詞典的第一要素是「查得率要高」,因此給這部《中華漢英大詞典》設定了一個單純的目標,努力讓它成為一個「上不封頂、下不保底、四周無牆」的漢英詞彙大寶庫,盡量滿足一般讀者對詞典最卑微的需求,讓他們想查什麼都能查得到。詞典因此俚俗兼顧、古今通收,普通詞彙、專業術語皆不偏廢,兩岸四地及海外的各式中文,也都盡量搜羅納入。


真是十年磨一劍,這部《中華漢英大詞典》上冊的試印本終於面世,我也獲贈一冊,並受陸谷孫之邀參與編纂,負責台灣詞條的增補審譯,要在暑假正式出版之前,給台灣特色的中文詞彙(如「白目」、「賭爛」、「插花」、「大拜拜」、「綁樁」、「凍蒜」等)定調英譯。

這種花錢耗時、回本困難的文化事業,在大陸有權威大師出面號召,躬親主事,有出版社願意不計成本,承接出版,我們在台灣看了,不免心生感慨。

基於種種現實的考量,這種看似無利可圖的大計畫,在台灣只會被視為錢坑,幾乎不可能出現。

台灣若有人跟我一樣,胸懷抱負,志有未伸,大概也只能搭搭大陸的順風車,對整個文化事業做出點貢獻。大詞典散發出的文化力感染了我,兩岸的交流,以另一種形式展開。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Tuesday, May 12, 2015

佛手柑的英文

今天台灣的《蘋果日報》刊登了一篇我的專文,題為〈佛手柑的英文〉,以下為見報全文:


佛手柑的英文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週日是母親節,也是台灣的佛誕節。總統府前廣場有慶祝佛誕節的盛會,會場冠蓋雲集,僧眾似海,博得了不少的新聞版面。

我看著佛誕節的新聞,跳躍的思想卻來到了佛手柑。

佛手柑是種植物,是枸櫞的變種,果實成鮮黃色,頂部裂成手指狀,有香味,可入藥。佛手柑的英文叫做 Buddha’s hand(字面義為「佛陀之手」),又稱為 fingered citron(字面義為「指狀枸櫞」)。

我原先以為中文的「佛手柑」翻譯自英文的 Buddha’s hand,但出乎我意料的是,這 Buddha’s hand 竟是英文翻譯自中文的「佛手柑」。我查閱了世界最大、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發現它於 2013 年的修訂版收錄了 Buddha’s hand,並在詞源解說裡清楚明載,為此中文對英文的影響加以背書。


中文對英文的文化輸出仍小,偶有丁點的增添便令人驚喜。英語世界對「佛手柑」的了解透過中文,值得我們記上一筆。

(本文稍後亦轉載於 中央日報網路報台灣新浪網大成報蕃新聞ETtoday東森新聞雲 等媒體)

Saturday, May 09, 2015

說文解字母親節

今天台灣《蘋果日報》登了一篇我的文章,題為〈說文解字母親節〉,以下為見報全文:


說文解字母親節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又到了。母親的偉大,無庸置疑,從語言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先說中文的母親。「母」是個象形字,結構上有個象徵女人婀娜身形的「女」字,空格裡的上下兩點代表乳房。甲骨文的「母」字更突出了一對醒目的雙乳,此乃意味著婦女產子成為母親,因哺乳的天職而彰顯的生理特徵。

英文的母親是 mother,由 mo ther 所構成。mo 是個擬聲的成分,是 ma 的另一種拼法,原先是乳房的意思,後來才引伸為媽媽。何以如此?媽媽把嬰兒抱在胸前,嬰兒肚子餓了想吃奶還不會講話,只能咿咿呀呀發出簡單的語音。雙唇微閉,鼻腔暢通,為人類最基本的口腔狀態,此時發聲振動聲帶,產生的就是 m 的音。嬰兒若繼而打開雙唇,表達肚子餓想吃奶的本能,發出的語音就接近 ma。久而久之,ma 這個嬰兒想吃母奶的音,也就順理成章地用來指稱眼前的乳房,以及這位母奶的供應者「媽」了。

至於 mother ther,則是個表「人」的成分,常用來指關係密切的家人(father brother 也有,sister ter 是個異體),跟中文的「親」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 mother 的本義就是「媽親」(mo-ther)。

用這個 ma 的音來指稱母親的現象,世界上許多語言都有。與其說是巧合,倒不如說這是人類語言的通性,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必然結果。

母親節到了,世界上許多語言都靜默低調,以此銘記母親亙古以來的偉大。

Happy Mother’s Day! 母親節快樂!

(本文稍後亦轉載於 中央日報網路報大成報台灣新浪網ETtoday東森新聞雲 等媒體)

Wednesday, May 06, 2015

拿破崙旗下的「沙文」

月號的《英語島》雜誌登了一篇我的專欄文章,題為〈拿破崙旗下的「沙文」〉,講的是英文裡的人名詞(eponym),以下為刊出全文。


拿破崙旗下的「沙文」

/曾泰元

英文裡有著豐富的人名詞,這些詞彙源自人名,可能是虛構的,也可能確有其人。上一期講的是幾個來自神話的人名詞,這一期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來談談歷史傳說裡精彩的例子。

Hobson’s choice
哈布森的選擇;沒有選擇的選擇

現代人租車,古代人租馬。400 年前的英國劍橋,據說有個馬匹租賃業者叫湯姆斯‧哈布森(Thomas Hobson),是個古怪的人。他把馬匹出租給客人時,不容許客人任意挑馬,只給他們一個選擇,就是離馬廄門口最近的那匹馬,要就牽走,不要就拉倒(take it or leave it),沒有商量的餘地。這個作法看似給人選擇的自由,本質上根本是專斷獨裁,老闆說了算。這種沒有選擇的選擇,後人名之為 Hobson’s choice「哈布森的選擇」,也就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chauvinism
沙文主義

據說拿破崙手下有個士兵,名叫尼古拉‧沙文(Nicolas Chauvin),他盲目地愛國,忠誠地擁護拿破崙侵略擴張的政策,認為拿破崙是世界上最傑出的將領,法國是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法蘭西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拿破崙如日中天時,沙文的情操受到大肆頌揚,拿破崙兵敗垮台之後,沙文最後受到百般嘲諷。現在的沙文情操(chauvinism)多翻譯成「沙文主義」,指的是「認為自己的國家、種族、性別、群體遠比他人更優秀的信念」。我們常說的「大男人主義」,英文就是 male chauvinism(男性沙文主義)。

guillotine
斷頭台;切紙機

廢除死刑是個爭辯已久的議題,我們把爭議暫擺一邊,在此只談歷史和語言。斷頭台是法國古代處決死刑犯的器械,後來也為多國所採用。這個斷頭台的設計,由高聳的直立架和懸掛於頂部的刀片所組成,刀片墜落身首異處。18 世紀末的法國醫生紀佑丹(Guillotin)基於人道立場,希望死刑犯免受不乾不脆、求死不得的痛苦,建議當局在行刑時使用斷頭台,因而得名。現在的 guillotine 除了斷頭台的意思之外,在英式英文裡還有「裁紙機」(美式英文多用 paper cutter)之意。在英國國會,guillotine 也指為了防止有心人士拖延議事,「終止辯論逕行表決」的議事規則,取其斷頭台式的一刀切。

boycott
杯葛;抵制

中文裡本來就有「抵制」這個詞,後來為了表達「聯合抵制」之意,又音譯了英文的 boycott「杯葛」,中文的詞彙因而更顯豐富。100 多年前,英國有個軍官叫查爾斯‧杯葛(Charles Boycott),杯葛退役後,受聘為英國地主的代理人,派駐到愛爾蘭擔任農場經理。愛爾蘭佃農反對英國地主的壓榨,要求調降地租,對身為地主代理人的杯葛進行了聯合抵制,跟他斷絕來往,以致他招募不到人力,牲畜被驅散,農田被破壞,杯葛最後只得屈服。因為發生了這個知名的歷史事件,後來的聯合抵制都稱之為杯葛(boycott)。

Peeping Tom
偷窺狂

根據傳說,中世紀英國的柯芬特里市(Coventry)有個戈黛娃夫人(Lady Godiva),她的先生麥西亞伯爵(Earl of Mercia)為富不仁,強加市民重稅,讓大家苦不堪言。戈黛娃夫人抗議丈夫的苛政,要求丈夫降稅,丈夫答應,但條件是她得裸體騎馬,繞行柯芬特里的大街。戈黛娃夫人同意,但要求所有市民待在家裡,不准外出,不准偷看。然而一個名叫湯姆(Tom)的裁縫忍不住好奇,躲在窗戶旁偷窺,因而導致失明。偷窺的湯姆(Peeping Tom)不脛而走,從此成了「偷窺狂」的代名詞。另有一個來自法文的 voyeur,意思一樣,也是「偷窺狂」。

bowdlerize
刪節(不妥的部分)

古今中外在出版書籍或劇本時,難免都會顧慮到閱聽大眾,考量兒童與未成年人是否適合閱讀欣賞,遇到「兒童不宜」的內容時,可能就要加以刪節修改。200 年前,英國有個出版社的編輯叫湯姆斯‧包德勒(Thomas Bowdler),他編輯出版了一套 10 冊的莎士比亞全集,其中不適合家人共同朗讀的詞語悉數為他所刪,所呈現出來的刪節本定名為《家庭版莎士比亞》(The Family Shakespeare)。這位包德勒(Bowdler)編輯的姓從此名流千古,加個動詞字尾 ize bowdlerize 就成了「刪節」的意思。

文學作品也是人名詞的重要來源,下回我們再一起來看看,文學作品到底給英文貢獻了哪些有趣的例子。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Tuesday, May 05, 2015

雙外語、雙專長,提升競爭力

今天《人間福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雙外語、雙專長,提升競爭力〉。


原稿 700 來字,被編輯砍了近 200 字。以下為我未經刪節的原稿:

雙外語、雙專長,提升競爭力

日前媒體報導了大陸的外語政策,認為大陸已逐漸由「拚英文」轉而「拚第二外語」,值得我們借鏡。

記者採訪了上海外國語大學,語言研究院的院長直言說:「英語早已是基本能力,一流人才學西班牙語、法語,二流人才學專業學科,三流人才學英語」。這個觀點雖不無偏頗,不過卻也有跡可尋,反映了社會現象,值得我們玩味。

四月上旬我才去參訪上海外國語大學,到上海之前還參訪過北京外國語大學,這兩所大學都是大陸頂尖的外語專業高等學府。「上外」有 25 個語種,「北外」更多達 54 個語種,看得我目瞪口呆。學校能常規性地開出這麼多的外語專業,這跟大陸的國力與外交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台灣只能瞠乎其後。

英文在大陸當然還是很重要,各級學校都還列為必修,許多學生也還在跟英文搏鬥,不過據我多方了解,外語系的生態近幾年有很大的改變。以前英文系的錄取分數是所有外語系裡最高的,現在早就不是,而且還比「小語種」外語低了幾十分。這代表的是,在大陸想念外語,英文已不是第一志願,德文、法文、西班牙文遠遠比英文來得熱門。

台灣的英文系走到了十字路口,面臨嚴峻的挑戰。為了這何去何從,去年 月,台灣的英語學界還召開了一個大型的研討會,對於英文系的出路,我建議的是「雙外語,雙專長」。

雙外語,以英文為主,第二外語為輔。英文的地位無庸置疑,要持續精進,但第二外語也要具備,不能只是蜻蜓點水,要紮紮實實地深耕四年。除此之外,還要有雙專長。語言能力是一項專長,另一項專長可以是商業,可以是電腦,可以是任何自己感興趣的領域。

把外語當成是戰略,沒有深厚的第二外語功力不行,沒有第二專長就沒有競爭力。我已經把這個理念在東吳英文系落實,今年入學的新生即將適用,希望能夠讓英文系的未來露出一線曙光。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Monday, May 04, 2015

菜英文,藥王變毒梟

今天 2015 5 4 日,是我部落格《語國一方 Hugo’s Corner》成立 9 週年的日子。9 年了,多少人在熱潮時成為部落客,投身部落格的寫作,而如今安在?我能夠持之以恆,筆耕不輟,給自己一個大大的「讚」!


今天《旺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菜英文,藥王變毒梟〉。原稿被編輯刪修,以致見報文變得有點跳躍。以下為我的原稿:

菜英文,藥王變毒梟

神翻譯層出不窮,菜英文屢見不鮮,每每總能引起話題,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聊資笑柄。

媒體報導,日前大陸又出現了神翻譯,令人哭笑不得。西安大雁塔的北廣場有尊唐代藥王孫思邈的雕像,下面的英文簡介卻把「藥王」(king of medicine)誤譯為「毒梟」(drug king)。一個名滿天下的古代藥物學權威,卻在翻譯時慘遭後世「污衊」,淪為販賣毒品的黑老大。孫思邈若是在天有靈,不知該哭該笑。

我經常前往大陸出差、旅遊,住旅館時,浴室內常貼有標語,提醒房客要「小心地滑」。旅館體貼不懂中文的外籍房客,附上英文翻譯,然而卻是要房客「小心地給它滑下去」的 carefully slip。原來是翻譯人員把「小心地滑」錯拆成「小心地滑」,搞笑功夫一流,已成為傳頌多年的經典。

去年年初,南京市中心巨幅的公益廣告出現了神翻譯,「蕩起夢想」竟被譯為 dangqi dream,「蕩起」不會翻,卻以漢語拼音轉寫,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卻被眼尖的民眾抓包。這則神翻譯大陸媒體紛紛轉載報導,引為笑談,許多人還記憶猶新。

神翻譯可是大陸的專利?非也,海峽兩岸半斤八兩,我們也不要再五十步笑百步了。台灣最近的一則神翻譯出現在台東地檢署,引發網民熱議,媒體報導。堂堂的政府機關,竟把「天雨路滑」翻成 day rain Lu Hua,「天雨」直譯為 day rain,「路滑」音譯為 Lu Hua,這 day rain Lu Hua 實在離譜至極,程度遠勝對岸,堪稱神來之筆,經典中的經典。

生活苦悶,壓力山大,這些菜英文神翻譯的娛樂性十足,看得正面一點,倒能紓壓解悶,不也是好事一件?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