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25, 2016

台灣男人下廚房

今天上海《新民晚報》刊登了一篇我的隨筆,題為〈台灣男人下廚房〉,以下為見報全文:


台灣男人下廚房

曾泰元

今年暑假開始,任教的台灣東吳大學又將給我一年的學術假(sabbatical),距離我上一次休學術假,一晃也有 9 年了。

上回休假,我孑然一身,定居南京,在南京大學訪問。這回休假,我身邊多了個上海太太,計畫跟她回娘家,到復旦大學做學術研究。

還記得 9 年前我剛到南京,頭兩個月居無定所。一個月在華北、華東壯遊,半個月返台,半個月在南京四處為家。那年深秋伊始,我終於有了一個穩定的窩,房東是我台灣王姓好友的父母,他們在南京有幢漂亮的房子,那兩個月正好也住南京,返台之後才能把這屋子騰出來讓我住。我一個人坐擁客廳、飯廳、臥房、書房、廚房,不亦快哉!

王媽媽對整齊清潔的要求極高,自嘆天生勞碌命,每天一早起床就灑掃清潔,擦桌抹窗。我雖也愛整潔講乾淨,頗得她的認可與賞識,不過實在無法企及她的標準,在她離寧返台前,我只能承諾盡力而為。

王媽媽是山東人,臨行前還特地為我包了 37 個美味的餃子,第二天我就分兩餐享用。

冰箱裡有她包餃子剩下來的餃子皮,約莫有幾十張,是有保存期限的,怎麼處理,還讓我費了些思量。我廚藝不精,備餡怕做不好,於是突發奇想,打算做個簡單的實驗,把餃子皮捏成麵疙瘩,然後熱熱冰箱裡的剩菜,湊合著吃。

我憑直覺,先把所有的餃子皮泡在水裡,待吸足了水,把多餘的瀝掉,就開始捏揉。一開始難以使勁,餃子皮還有點硬,一張張的紋理依舊清晰可辨。我就當作是鍛煉手掌的肌肉,十指並用,又捏又掐。一刻鐘不到,原本桀驁難馴的傢伙已然臣服於我的「魔手」,開始有了培樂多彩泥的質感。我反覆捏著這團白麵培樂多,恍惚之中仿佛又回到了兒時,手中握著的是黑乎乎、髒兮兮的黏土……

待麵團揉勻,鍋裡的水煮開,我開始揪麵往裡扔,並依著下餃子的經驗法則,水開了之後添冷水,反覆三次。關火起鍋,麵疙瘩還是有點硬,中間仍有點半生不熟,於是我回鍋再煮個三分鐘。這回香 Q 彈牙,有義大利麵食的口感,我的麵疙瘩處女作,成功!

冰箱裡有王媽媽做的蒸魚,他們回台灣前沒吃完,我拿出來微波一下,就是一頓簡單的飯菜。

Q 帶勁的麵疙瘩一下子就被我吃光,下一餐該變些什麼花樣呢?隔天,我打開冰箱清點了一下,小黃瓜 4 根,甜椒 2 顆,四季豆 1 袋。小黃瓜、甜椒的狀況還算好,四季豆已經開始變色了,於是我決定炒盤四季豆,先把狀況不佳的解決掉。

四季豆我不喜歡清炒,弄點肉才對我的胃口。冷凍庫裡正好有一小塊鹹肉,分量可與四季豆搭配,便取出以熱水隔碗加熱,用以退冰,並趁這個空檔洗豆子,掐頭去絲。豆子處理好,鹹肉也退了點冰,硬度正好可以切。廚房的架子上有大蒜,我剝了幾瓣切片,放在一旁待會兒爆香用。

拿出炒菜鍋,好戲正準備上場時,居然發現沒有炒菜油,想不到廚房裡也會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翻箱倒櫃,一無所獲,這下麻煩了。跟鄰居借?我才搬來,都還不認識,這樣做似乎有點突兀。做乾煸四季豆?那才退好冰、切好片的鹹肉,該何去何從?突然間,我想到了剛剛切鹹肉時丟掉的肥肉,以前媽媽在鍋裡爆豬油的景象,一下就浮現在腦海。

肥肉都已經扔進垃圾桶了,我也只能撿起來洗乾淨,用廚房紙巾吸掉水分,放到鍋裡用古法潷油。有了這珍貴的炒菜油,我開大火,丟進蒜片爆香,放入四季豆,用鍋鏟翻炒,等豆子軟了,倒進鹹肉,一盤四季豆炒鹹肉終於得以上桌。嘗了下味道,鹹香合度,不過口感偏乾,我才恍然大悟,原來炒菜時忘了加水。

至於主食,冰箱裡有一包泡水發過的米粉,我用開水燙熟,就是熱騰騰的一大碗。

我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當時獨居南京,一開始在廚房做實驗,手忙腳亂,缺東落西,因陋就簡,「買汏燒」一肩挑的上海男人看了,想必也要搖頭嘆息了。



Tuesday, May 24, 2016

知名青年作家張怡微演講


知名青年作家張怡微即將於 2016 年 5 月 31 日(星期二)下午 1:30-3:30 前來東吳英文系演講,地點在英文系所在之第一教學研究大樓 9 樓的英美文化教室,講題為《印象的語言》,竭誠歡迎校內外各界人士,東吳英文系將免費送出 10 本作者的《哀眠》給幸運聽眾。

張怡微,1987 年生於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學士、文學碩士。目前為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生,上海作家協會簽約作家。作品榮獲 2010 年時報文學獎散文組評審獎、2011 年香港青年文學獎小說高級組冠軍。2013 年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組首獎、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組評審獎、台北文學獎散文首獎。2014 年「紫金‧人民文學之星」散文大獎。著有長篇小說《你所不知道的夜晚》、《夢醒》。中短篇集《哀眠》、《舊時迷宮》、《時光,請等一等》、《青春禁忌遊戲》、《試驗》、《因為夢見你離開》,以及散文集《都是遺風在醉人》、《悵然年華》、《我自己的陌生人》等

張怡微最新力作《雲物如故鄉》,月甫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欲前來聆聽者,請點連結報名。


Sunday, May 22, 2016

反感與翻譯──關於『小鮮肉』

今天上海《文匯報》的文學副刊【筆會】刊登了一篇我的專文,題為〈反感與翻譯〉,以下為見報全文:


反感與翻譯

曾泰元

近年來,「小鮮肉」成了熱門的流行語,橫掃網路上下。這個詞彙原本似乎只是網路用語,後來新聞媒體逐漸採用,廣為傳播,現在就連一般民眾也都耳熟能詳。

究竟什麼是小鮮肉?大家的看法或許還存在著分歧,不過一般而言,小鮮肉大抵不脫身材好、外貌佳的年輕男性。有人說文解字,說「小」指的是年紀,要年輕,十幾二十幾,「鮮」或指感情,要資淺單純,或指皮膚,要鮮嫩潔白,「肉」指的是肌肉,要健碩精壯。

媒體獵豔搜奇,發掘追捧了許多小鮮肉,樂此不疲。我流覽了這些小鮮肉的照片,覺得他們普遍青春洋溢,帥氣健康、皮膚白皙,不少人還肌肉線條明顯,堪稱現代版的猛男。

去年春,我到北大英語系舉辦了一場講座,結束後系主任高峰楓和前系主任丁宏為請我到東門外餐敘。丁宏為是相交十餘年的舊識,老友重逢,自是天南地北無所不談。聊到了當紅的「小鮮肉」,他難掩鄙夷之色,直斥這個熱詞低俗噁心,如此的反應卻讓我有點詫異。

對「小鮮肉」這個詞語的反感,我原先以為是個單純的性別問題,想不到就連內人也站在同一陣線上。女人被物化,我們習以為常,男人被物化了,許多人卻難以接受。

「小鮮肉」的英文怎麼說?有人逐字直譯,說是 little fresh meat。有人說,《新生六居客》(Fresh Meat)是英國當紅的情境喜劇,講的是六名大學新生自我追尋的故事,或可借用片名的 fresh meat。有人說,何妨用中文拼音把小鮮肉音譯為 xiao xian rou,以凸顯小鮮肉在華語圈的意義與獨特性。

這幾個建議都有些許道理,但時機還不夠成熟,貿然實施,恐怕會讓英語人士一頭霧水,不明所以。

其實美國早有類似的概念,他們稱之為 hunk,後來通行於英語世界。什麼是 hunk?英國《劍橋高階學習詞典》(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的描述淺顯而詳盡,指的就是「體格強健、年輕迷人的男性」(an attractive man who is often young and has a strong body)。這個 hunk 傳統上翻成「猛男」,放在當今華語圈,和「小鮮肉」或有異曲同工之妙。

另外可供參考的是,2014 年南非英語媒體用了 Hunky boy band One Direction coming to SA(小鮮肉團「一世代」要來南非)的標題,以 hunky boy 來形容少男天團「一世代」(One Direction)。2015 年,美國媒體介紹了珍妮佛洛佩茲(Jennifer Lopez)主演的電影《隔壁的男孩殺過來》(The Boy Next Door),裡面就提到了 the hunky boy next door(隔壁的小鮮肉)。其實,60 年前的 1956 年,美國天才詩人西爾維婭普拉斯(Sylvia Plath)在日記裡記錄她和未來夫婿泰德休斯(Ted Hughes)的初識,就是用俏皮的 hunky boy 來描述這位英國的桂冠詩人。類似的例子俯拾皆是,不勝枚舉。

有人建議把「小鮮肉」翻成 young hunk(年輕猛男),同樣借用了 hunk(猛男)這個關鍵詞。谷歌搜索顯示,這個 young hunk 似乎遠比 hunky boy 普遍常用,然而 young hunk 的中心詞是 hunk,語義以此為核心,我們先想到肌肉大塊、線條誇張的猛男,之後才會想到年輕。而 hunky boy 的中心詞是 boy,語義以此為核心,我們先有的是男生的稚嫩單純,之後才開始帶點猛男般的色彩,像猛男而不等於猛男。young hunk(年輕猛男)和 hunky boy(猛男般的男生)都是正確的英文,卻給了我們略為不同的聯想。



Monday, May 16, 2016

牛津收錄的 2 個台灣詞彙

今天《蘋果日報》網站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牛津收錄的 2 個台灣詞彙〉,以下為全文:


牛津收錄的 2 個台灣詞彙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周末外電報導,地位至尊崇隆、被視為英文詞彙聖經的《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 OED),3 月下旬公布了今年第一季的 500 個新詞,其中有 13 個來自香港英語,19 個來自新加坡英語,比例之高,前所未見。

事實上這是條 2 個月前的「舊聞」,我 3 月下旬在第一時間就掌握到了。消息沈寂了這麼久,西方媒體突然加以報導,原因讓我深感納悶。這份新詞列表在星港兩地引發社會熱議,部分內容雖有其斟酌商榷的空間,然星港詞彙能獲牛津採認,對當地人來講總是件光榮美事。

香港、新加坡都是國際性的大都會,亦皆有其深厚的英語根基,當地語言與英語融合已久,其本土詞彙被英文所吸收,我們可以充分理解。那台灣呢?

我研究英語詞彙多年,OED 更是我重要的語料庫,台灣詞彙獲牛津採認的,目前看來只有 2 個,一個是 goji(枸杞,全稱為 goji berry「枸杞果」),另一個是 nunchuck(雙截棍)。

OED 清楚記載,goji 源自中文,2002 年首度現身英文文獻,2010 年才為詞典所收。OED 更進一步闡述,說西方市場的枸杞是先從台灣引進的,而且 goji 這個詞的形式可能源自台灣不規範的拼寫,詞典因而推論,枸杞的英文 goji 可能來自台灣(The form of the English word may originate from an irregular transliteration used in Taiwan, from where the berries were first introduced to Western markets)。

雙截棍的英文是 nunchuck1969 年首度見諸英文文獻,但直至 2003 年始收錄於 OED 之中。OED 指出,雙截棍的全稱 nunchaku 來自沖繩日語,最終可能來自台語(probably from Taiwanese),反映的是「兩截棍」的台語發音。牛津的這個論點,也得到了《蘭登書屋韋氏足本詞典》(Random House Webster's Unabridged Dictionary)與《美國傳統英語詞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兩部美國大型權威詞典的背書。

另一個跟台灣有關、為 OED 所收的詞彙是 Taiwan macaque(台灣彌猴),然而純就語言而論,此物種雖為台灣所特有,名稱卻不能算是來自台灣的詞彙。

英文裡來自中文的詞彙本來就不多,約在數百個之譜,能跟台灣扯上關係的,更是少之又少。OED 收錄了 goji(枸杞)和 nunchuck(雙截棍),並說這兩個詞彙可能來自台灣,值得我們記上一筆。

英文的詞彙海納百川,兼容並蓄,下一個獲選進入 OED 的台灣詞彙會是哪一個?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台灣的類文革氛圍

今天是文革發動 50 週年紀念,《旺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台灣的類文革氛圍〉,以下為見報全文:


台灣的類文革氛圍

曾泰元

今年適逢文革發動 50 年,反思文革、避免各種形式的新文革,是兩岸當局的重責大任。

1966 5 16 日,中國共產黨中央發表了一篇文告,從此展開了鋪天蓋地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嚴重災難內亂的「十年浩劫」。

我去過四川成都,到訪過百花潭公園內的巴金紀念館。巴金在成都出生長大,是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有「人民作家」的稱號。他於文革時被關進牛棚,強迫勞動,晚年念念不忘籌設一個文革紀念館,可惜因為種種因素,時至今日尚未實現。巴金為自己在文革時做了順民而深感內疚,晚年提倡「說真話」,並貫徹於其作品之中,充分展現出知識份子的風骨,堪稱中國文人的良心。

我在東吳大學教過一個香港僑生,一度以為她是廣東人,後來才知道她是香港的「外省人」。她父母就是在文革後對中國徹底失望,才決定離鄉背井到香港定居的。這個學生的父母是湖北人,年輕時碰上文革,當時內心滿是憧憬,還為了一睹毛主席的風采,拍拖從湖北農村走到北京天安門。

可是誰也沒想到,最後文革帶來的戕害竟如此巨大,變成大家出於個人私慾,假借文革之名,殺紅了眼似的去剷除異己,批鬥無辜。文革利用了年輕人的無知與熱情,煽動了一切無理殘忍之事,暴露了人性最醜惡的一面。

毛澤東發動文革的目的,簡而言之就是一場意識形態鬥爭,去儒去孔,堅持公有制。台灣現在的台獨勢力亟欲去蔣、去中國,這個氛圍竟與大陸 50 年前的文革有幾分神似。蔡英文總統上任在即,對岸的殷鑒不遠,不可不慎。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Thursday, May 12, 2016

雙節棍英語探源

今天廣州《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我的專文,題為〈雙節棍英語探源〉,以下為見報全文:


雙節棍英語探源

曾泰元

動畫電影《功夫熊貓 3》大陸與美國同步於 1 29 日舉行全球首映,選在闔家團圓的春節檔期,遙遙領先 4 1 日愚人節才上映的台灣,讓台灣影迷望穿秋水。電影特別製作了一集 Nunchuck Princess(雙節棍女俠)的彩蛋特輯,向已故的功夫大師李小龍(Bruce Lee)致敬。

中國功夫因李小龍而揚名於世,「功夫」的音譯 kung fu 確定成為英文詞彙,李小龍的貢獻功不可沒。

日前因研究所需,看了李小龍的資料,才知道他在 1972 年的電影《精武門》中首度將雙節棍搬上銀幕,自此之後,雙節棍便在全世界造成了一股風潮,連美國員警也開始佩戴雙節棍作為武器。雙節棍的英文,以前看到過意譯的 two-section stick(或 two-section cudgel)「兩節式的短棍」,但此翻譯冗長累贅,後來幾乎一面倒,用的都是 nunchaku(或簡稱為 nunchuck)。

如果有人說,雙節棍的英文 nunchuck 來自台灣的閩南語(台語),你相信嗎?

根據世界上最大、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所載,雙節棍 nunchuck 縮略自 nunchaku。這個 nunchaku 來自琉球的沖繩日語,原指一種打穀脫粒用的木制農具。牛津接著指出,這個 nunchaku 可能來自台語(probably from Taiwanese),反映的是「兩節棍」的台語發音。

雙節棍的英文源自台語?這個觀點前所未聞,讓我眼睛睜然一亮,大吃一驚。

我趕緊翻查了各大英語詞典,發現牛津的論點也得到了《蘭登書屋韋氏足本詞典》(Random House Webster's Unabridged Dictionary)與《美國傳統英語詞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兩部美國大型權威詞典的背書。

這個意外的發現燃起了我進一步追究的興趣。「兩節棍」用台語來念,差不多是 neng tsat kun,「雙節棍」nunchaku 的日語原作 nunchyaku,台語與日語的發音十分接近,牛津說 nunchaku 可能來自台語,似乎有一定的道理。然而牛津的「可能」,透露出這只是個猜測,詞典仍有所保留,還有待進一步的證實。

牛津提到,雙節棍脫胎於一種打穀脫粒用的木製農具。我推測,此農具應為「連枷」,日文稱之為 rinka

資料顯示,現代形式的雙節棍源自琉球,雙節棍的英文來自琉球的沖繩日語,合情合理。然而,雙節棍實物源頭的連枷,日文是 rinka,雙節棍名字的源頭,卻是 nunchyaku,兩者差異過大,完全兜不起來,這其中頗值得玩味。

雙節棍的英文 nunchaku 在琉球日語裡原作 nunchyaku,沒有漢字的寫法。nun 這個成分在日文裡沒有意義,chyaku 這個成分除了「著」、「嫡」、「摘」的漢字音(古漢語的發音)之外,也不曾使用。換句話說,nun chyaku 這兩個成分,在沖繩日語裡幾乎不用,極有可能是個外來成分。然而真如牛津所言,nunchyaku 是來自台語嗎?

自古以來,台灣與琉球的交流頻繁,琉球的文化色彩與台灣接近,琉球的語言也存在著不少台語的元素,這個事實似乎可以間接說明,「雙節棍」的英文 nunchaku,是有可能來自台語的「兩節棍」neng tsat kun的。

然而歷史亦有明載,在明、清兩代,琉球與福建交流密切,琉球的留學生到中國學習,學的多是帶福州口音的明清官話。nunchaku 所反映的,有沒有可能是明清時期「兩節棍」的福州官話?或者 nunchaku 是直接跟福建的閩南語借用的,並非透過台灣?

台語作為閩南語在台灣的一支,給英文的影響微乎其微,執世界之牛耳的《牛津英語詞典》,提出了「雙節棍的英文可能來自台語」這樣的推測,我在台灣看了當然高興。不過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牛津對台語的厚愛,還需等待更多的資料,請相關的學者釋疑解惑。

(作者是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13 號星期五

今天《蘋果日報》的網站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13 號星期五〉,以下為全文:


13 號星期五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5 13 日是 2016 年唯一的「13 號星期五」(Friday the 13th)。還記得 2015 11 13 日星期五,法國巴黎遭受了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的連環恐怖攻擊,造成 130 人罹難,368 人受傷,震驚全球。

13 號星期五又稱「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是個被西方迷信者視為不吉利的日子。此迷信的重要來源之一,就是《聖經》裡提到的「最後的晚餐」(Last Supper)。加略人猶大(Judas Iscariot)是耶穌的 12 使徒之一,相傳他為了 30 個銀元而出賣耶穌,讓耶穌被釘十字架。《聖經》記載,耶穌赴死前與 12 個使徒共進最後的晚餐,當天即是星期五,而加略人猶大則是最後的晚餐的第 13 個客人,13 號星期五因此有了負面不詳的聯想。

英文裡有所謂的「13 恐懼症」,拼作 triskaidekaphobia,各大詞典均收,字面為「三(tris)加(kai)十(deka)恐懼症(phobia)」之意。

對於眼前這個 13 號星期五的恐懼,英語世界有人以希臘文為本,造出了 23 個字母的 paraskevidekatriaphobia,字面意為「星期五(paraskevi)十三(dekatria)恐懼症(phobia)」。據考證,這個字眼由美國的心理治療師達諾‧達西(Donald E. Dossey)首創於 1990 年代初,他專攻恐懼症和壓力管理,聲稱只要能把這個長字念對,13 號星期五恐懼症必可不療而癒。

這個 paraskevidekatriaphobia13 號星期五恐懼症」雖未見諸任何已出版的英英詞典,然而權威的《麥克米倫詞典》(Macmillan Dictionary)網站卻在「時髦用語」(BuzzWord)的專欄刊載分析了這個字眼,並附上了近十餘年來《衛報》(The Guardian)、《觀察家報》(The Observer)、《MSNBC》等主流媒體的報導以為佐證,看來收進最高詞彙殿堂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已是指日可待。

但願 2016 年唯一的 13 號星期五各地平安,天佑人間。

Sunday, May 08, 2016

我的母親節家庭作業

今天是母親節,《自由時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我的母親節家庭作業〉,講述了我兒時送母親節禮物的尷尬。今把這件陳年往事形諸文字,藉此獻給家母,祝她母親節快樂。


我的母親節家庭作業

曾泰元

四十年前我念小學四年級,還記得母親節前的那個禮拜,虎尾安慶國小級任的談錫寬老師給了我們一項功課,要我們回家給媽媽唱〈母親您真偉大〉,作為送她的母親節禮物。

這項功課看似簡單,對我來講卻是困難重重。我是個害羞的小孩,家裡的氣氛並不太直接表達情感,所以功課交代下來的那一整個禮拜,我每天心裡都在琢磨此事,久久都沒有勇氣付諸行動,憋在心裡既彆扭又難受。

眼看隔天就是母親節了,想說再不唱就不行了,於是那天只好下定決心硬著頭皮,心裡七上八下地走到媽媽面前,低著頭跟她小聲地說:「媽,我要唱一首歌給妳聽。」

媽媽顯得有點驚訝,但當我怯懦、畏縮、微弱地唱出了「母親像月亮一樣,照耀我家門窗」時,媽媽竟然笑逐顏開,眼睛瞇成了兩道弦月,右手摀著合不攏的嘴巴。我,更害羞了,低頭盯著手中的歌詞小抄,希望這一切趕快結束,於是越唱越快,越唱越快

但是媽媽顯然很開心,我唱完之後她還跟我說謝謝,我尷尬地藉機溜走,以後就再也沒有提起這件事了。

這麼多年過去,我也早已為人父,不曉得媽媽是否還記得這件陳年往事。偶然再度聽到這首歌,想起我那尷尬年齡給媽媽的母親節禮物,兩行淚水,不知不覺地就這麼撲簌簌地掉了下來。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Wednesday, May 04, 2016

再訪西安 來趟成語之旅

今天《旺報》繼續刊登我的【神州壯遊】系列隨筆,此篇題為〈再訪西安 來趟成語之旅〉,以下為見報全文,拙文也於 5 月 7 日榮獲杭州《每日商報》的轉載

再訪西安 來趟成語之旅

西安碑林裡,昭陵六駿中「青騅」──唐太宗李世民的坐騎。(曾泰元提供)

我一個人的神州壯遊,來到陝西,踏上了八百里秦川。

我由關中的東大門潼關入陝,先是挑戰奇峰絕險的西嶽華山,落得虎頭蛇尾,甚至半途就想放棄,最後硬著頭皮勉力為之,僅登北峰一處便舉旗投降。下了山我雙腿痠疼,走路瘸到不聽使喚,本以為行程得耽擱了,孰料休息一晚竟也恢復甚佳,估計是我喜歡走路,長時間練出來的腿功。

舊地重遊帝王之都

離開華山,繼續西行,前進西安。西安,這趟壯遊是第三次來了,大部分知名的景點都已去過,推薦的美食都已嘗過,因此原本只打算在此中轉。不過既來之則安之,過門不入,豈不辜負了這座帝王之都?於是便決定去些不一樣的地方,即使舊地重遊,也要遊出意義來。

西安城牆乃全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以前我走馬觀花,照幾張相就算到此一遊,這次重遊,我從南邊的永寧門登上城牆,租了輛自行車,頂著炎炎烈日,在汗水中逆時針兜了一圈,全長近十四公里。西安的國都盛世早已如過眼雲煙,然明初修建、以唐長安皇城為基礎的城垣依然挺立,我走走停停,或喘息或沉思,車行到西邊的安定門,更是感觸良深。

古人出使西域,由此西行告別長安,不知何年方得返京,想來也是悲涼。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乾。我站在安定門上,想到岑參的這首〈逢入京使〉,也不覺對空長嘆。

回到南邊的永寧門,西安碑林就在一箭之遙。碑林之前去過兩次,意猶未盡,這回我再好好端詳這藝林珍藪。石碑林立的碑林存有漢、魏至明、清的歷代碑石近三千方,是中國保存碑石最多的地方,匯集了中國古文化的典籍石刻與歷代著名書法藝術的珍品。

秦國古風詩經景致

懷素、褚遂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米芾、蘇軾的真跡碑刻藏身其中,處處皆驚喜。唐「昭陵六駿」的浮雕石刻一字排開,雖經歷一千多年猶栩栩如生,在殘缺破碎中散發著雄渾的魅力。

我在碑石中穿梭,竟發現了盛唐時所刻的《詩經》,還讓我在茫茫字海中找到了鍾愛的〈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我這趟壯遊要是無緣在秦國故地找到詩中的景致,這方碑刻也就聊以慰藉了吧!

到西安就是要訪古,就是要探尋歷史的長流。地圖上的漢未央宮遺址、唐大明宮遺址、大唐芙蓉園,都曾經觸動著我的心弦,但大唐芙蓉園是個新建的主題式仿古公園,對癡迷於真古蹟的我,魅力不足。我神州壯遊之時,漢唐長安城的兩處宮殿遺址仍湮沒於農田之間,非考古學者難以一窺堂奧,幾位載過我的計程車司機也都不推薦,我探索漢唐兩宮的想法,遂胎死腹中。

我想起了我的成語之旅,想到了涇渭分明。涇河與渭河就在西安郊區匯流,眼見為憑,何不前去一探究竟,看看是否真如傳聞一樣,涇清渭濁,清濁不混?

分明涇渭差點走失

我越想越興奮,劍及履及,馬上動身,可是問了當地人,卻沒人知道怎麼去。我索性攔了一輛計程車,司機也毫無頭緒,不過他倒也熱心,連打幾通電話求助,最後才開車上路。

我們從市區一路朝北,過了渭河大橋,看到底下渾濁的河水,「渭濁」已定,那「涇清」是否屬實?走著走著,「涇渭分明」的路標映入眼簾,我們彷彿吃了顆定心丸,哪知不久柏油路沒了,路標也不再出現,接下來竟是在泥巴路上問路、迷路的循環。

最後經由一位農民指點,我們在泥巴路旁看到了一條寬僅容人的岔道。農民說,往下走便是,不過草很長要小心。我爬過了一堆土方,順著小徑走,怎知小徑後來竟憑空消失,只剩下眼前的荊棘蔓草,我只好用腳、用身體給自己開路。我就這樣漫無方向地往下走,然而草卻越來越長,不見盡頭。我本已放棄,開始往回走,卻又看到一旁似乎有人踩過的痕跡,不甘心前功盡棄,這下子竟讓我走到了涇河邊上。我目睹腳邊的涇河竟跟渭河一樣,黃濁不堪,傳聞「涇清渭濁」已名實不符,應是「涇渭皆濁」吧!

然而,涇渭匯流處還沒到呢!我沿著涇河邊上順流而行,渭河理當就在前方不遠。沒走多久,一大片高聳的玉米田突然橫在前方,深不可測,讓我的心涼了半截。

披荊斬棘不虛此行

我鼓起勇氣往裡鑽,心中想的可不是《紅高粱》裡男女主角在野地裡的激情戲,而是萬一我在玉米田裡出不來可怎麼辦?想到自己的安危,想到熱心助我的司機,我決定放棄,準備折返。我知道涇渭分明就在眼前,可是夕陽西下,時間已晚,不能冒險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我回程沿路大吼:「師傅,你在哪裡?」過了半晌,似乎在遼闊的天地間聽到了微弱的回應。我聞聲辨位,循聲前進,重複相同的動作,司機的回應越來越清晰,我也越來越振奮。爬上土堤,終於見到司機的時候,我鬆了一大口氣,差點掉下了感動的淚水。

涇渭分明就差幾步之遙,令人扼腕,然而為了成語探源而披荊斬棘,我這趟在西安,也算不虛此行吧!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Sunday, May 01, 2016

對方說touché! 表示你「說得好!」

5 月號的《英語島》雜誌刊登了我的專文,題為〈對方說touché! 表示你「說得好!」〉,以下為全文:


對方說touché! 表示你「說得好!」

文/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曾泰元

英文裡的法文連講了三回,這一期邁入第四回,是我們法文主題的完結篇。

法文對英文的影響既深且廣,我這個份量的介紹九牛一毛,遠遠無法給法文一個公道,遺珠之憾在所難免。我精選了一些外表跟英文明顯不同的常見詞彙,濃縮再濃縮,盡量去蕪存菁,把箇中精華(crème de la crème)介紹給讀者。

容我再次提醒讀者,這些英文裡的法文,發音比較特別,基於種種因素,這裡無法標音,請讀者自行翻查。法文有幾個加在字母上的變音符號,之前有一期曾經詳加介紹,讀者也請參閱。準備好了嗎?那我們就再接再厲,逐一往下看吧。

sous chef 二廚】
字面義為 under chef(在大廚之下)。sous 來自拉丁文的 sub,意為 under(在之下)。chef 許多人都知道,意思是「大廚;主廚」,是英文 chief 的源頭。在大廚之下,僅次於大廚,就是二廚。

chef-d’oeuvre 傑作】
字面義為 chief of work(作品之首)。chef 就是 chiefd’ de 的縮寫,意為 ofoeuvre 就是 work(作品),與 opus(作品)、operate(操作)有關。作品之首,就是最傑出的作品,傑作,代表作。

hors d’oeuvre 開胃菜;點心】
字面義為 outside of work(作品之外)。hors outside(外面),在作品(即「主菜」)的外面,就是非主菜的開胃菜或點心。

coup d’état 政變】
字面義為 strike of state(國家之擊)。coup 就是 strike(打擊),état 是英文 state(國家;狀態)的源頭。國家之擊,給國家重重的一擊,就是推翻政權的「政變」。

coup de grâce 致命的一擊】
字面義為 strike of grace(慈悲之擊)。知道了前條 coup d’état(政變),這條就簡單了。給予的這一擊,為的是免除人或事物「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一擊斃命,使之不再受苦,故為慈悲之擊。法文的 grâce 比英文的 grace 多了頂「尖帽子」

décolletage 低胸露肩領】
字面義為 removal of collar(去除衣領)。是個字首,表 removal(移除),collet 與英文的 collar(衣領)有關,age 是抽象名詞的字尾。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女星多半都會選擇穿這種剪裁的禮服。

émigré 流亡海外者】
字面義為 emigrated(移民出國的)。字首 é 就是 ex(出去),migr 是「遷徙」的字根(英文 migrate),字尾的 é 是動詞的過去分詞,相當於英文的 ed。遷徙出去,一般因政治原因而被迫移居外國,即「流亡海外者」。

enfant terrible 驚世駭俗之人】
字面義為 terrible infant(恐怖的嬰兒)。法文的詞序與英文不同,嬰兒的拼法也不同,請留意。恐怖的嬰兒,本指小孩子亂講話,口無遮攔,嚇壞父母讓人尷尬,後來泛指特立獨行、富爭議性的成功藝術家。

femme fatale 狐狸精】
字面義為 fatal woman(致命的女人)。femme woman,英文的 female(母的;女的)和 feminine(女性化的)跟它有關。fatale 字尾的 e 代表陰性,名詞在前形容詞在後。女人的魅力若讓男人無法抗拒,把男人帶入險境,甚至讓男人致命,這樣的女人就是狐狸精。

je ne sais quoi 莫名的吸引力】
字面義為 I don’t know what(我不知道是什麼)。je Ine notsais knowquoi what,既有趣又吸引人、而我卻不知道是什麼的特質,就是 je ne sais quoi

laissez-faire 自由放任】
字面義為 let do(讓它做)。laissez let(讓),faire do(做),讓它做,允許它做,它想怎樣就怎樣,就是一種不管不問、自由放任的態度。

maître d’ 餐廳經理】
字面義為 master of(的主人)。什麼?話是不是沒說完?是的,其實這是個簡稱,全稱是 maître d’hôtel(字面義為 master of hotel「飯店主人」),maître 就是 master。飯店的主人,就是負責餐廳外場、迎賓接待、分配座位、管理服務生的餐廳經理。

pièce de résistance 壓軸】
字面義為 piece of resistance(抵抗之作)。能抵抗種種壓力,撐到最後的東西,就是最好、最重要、最精彩的東西,也就是壓軸。

raison d’être 存在的理由】
字面義為 reason of being(存在的理由)。raison 是法文的 reason(理由),être 是法文 be 動詞的原形,此處作「存在」解。

touché 說得好】
字面義為 touched(碰到了)。touché 本是擊劍的術語,由被劍觸到的一方喊出,承認失分。後來也指雙方在言詞交鋒中,承認對方的論點說得好,一針見血。

大家或許有所不知,touché 曾是 2012 年美國最流行的年度熱詞之一。這樣一則資訊,是不是讓大家覺得,認識這些英文裡的法文更有溫度、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