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17, 2017

英文裡的中國人名地名怎麼念?

今天上海《文匯報•筆會》刊登了一篇拙作,題為〈英文裡的中國人名地名怎麼念?〉,欲覽全文,可點選以上的超連結或圖片,也可試試這個連結→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7-08/17/content_584778.html 。



Monday, August 07, 2017

爸爸、papa,誰跟誰借?

父親節前夕,《蘋果日報》的網站上刊登了一篇我的文章,題為〈爸爸、papa,誰跟誰借?〉,謹以此文,祝各位爸爸父親節快樂!

爸爸、papa,誰跟誰借?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訪問學者


台灣的父親節訂在 8 月 8 日,取其「爸爸」的諧音。英文的「爸爸」除了 father(父親)之外,另有一個 papa 的說法(也拼為 poppa、pop、pappy),發音跟「爸爸」神似。

問題來了,這彼此的雷同,是中文跟英文借?是英文跟中文借?還是純屬偶然,只是個巧合?

答案是「以上皆非」。沒有誰跟誰借的問題,也不是偶然巧合,而是個語言的「共性」(universal)。也就是說,世界上許多語言的「爸爸」都大同小異,發音都接近 papa。語言學家認為,這是個語言的普遍現象,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共同特徵。

此話怎講?就如同 mama(媽媽,或拼為 mamma、momma、mom、mommy)一樣,papa 所展現的這種跨語言的相似性,其實和人類語言的本質有關。

人類最基本的口腔狀態,就是雙唇微閉,舌頭低平,鼻腔暢通,我們不講話時就是如此。母親懷裡抱著嬰兒,嬰兒餓了想吃奶,張嘴出聲表達需求,所發的音就接近 ma。據推測,遠古時期的母親把嬰兒的這個 ma 與自己做了連結,久而久之,ma 就成了人類「媽媽」的共同說法。

研究顯示,嬰兒在牙牙學語的階段,最早掌握的幾個子音,是 [b]、[p]、[m] 這類的「雙唇音」。最本能的母音,是嘴巴微開、舌頭低平的 [a]。子音加母音構成音節,便產生了 ba、pa、ma 這種簡單的組合。

相對於 ma 發音的單純,ba 或 pa 牽涉到的發音機制較為複雜,稍難掌握,因此出現在嬰兒話語的時間略晚。遠古人類把嬰兒最早的語音與自己連結,作為嬰兒第二親的爸爸,在 ma 已經先為嬰兒媽媽所用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地便接收了後出現的 ba 或 pa。

文獻記載,[d]、[t]、[n] 這類的「齒齦音」,也是嬰兒最早掌握的幾個。子音 [d]、[t] 與母音 [a] 結合後產生的 da、ta,同樣有「爸爸」的意思,也出現在很多語言裡,與 ba、pa 同義,如英文的 dada、dad、daddy 和中文的「爹」。子音 [n] 與母音 [a] 結合後產生的 na,指的是嬰兒身邊非母親的女性,英文有 nana、nan、和 nanny(「保母」或「奶奶」),中文有「娘」(本為「女子」的泛稱)。

這是語言學家基於對語言的理解所做的推測,貌似成理,可供參考。

至於同樣是嬰兒最早掌握的幾個音,為什麼 ba、pa、da、ta 被用來代表「爸爸」,而 na 則被用來代表「非母親的親密女性」?這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容我大膽猜測,會不會是 ba、pa、da、ta 的子音比較堅硬剛烈(語言學所謂的「塞音」或「爆破音」),符合了傳統男性的特質,而 na 的子音(語言學所謂的「鼻音」)比較柔軟溫和,反映了傳統女性的特質,因此有了這樣的連結?

重複音節是嬰兒語言發展初期的重要特徵之一,ma 重複而成 mama,pa 重複而成 papa,da 重複而成 dada,na 重複而成 nana。把尾音 [a] 去掉,成了短版的 mom、pop、dad、nan。由此在字尾加個表「親暱」的母音 [i],就形成了 mommy、pappy、daddy、nanny。

英文的 father 看似與 papa 毫不相干,實則不然。追本溯源,化繁為簡,長話短說,father 可拆解成 fa-ther,fa 由 pa 而來,意思是「爸」。而 ther 與 ter 同源,是個印歐語(Indo-European)裡表「人」的成分,常用來指親屬關係(如英文的 mo-ther、bro-ther、sis-ter、daugh-ter),跟中文的「親」有異曲同工之妙。

父親節,謹以此篇知性的文章獻給家父,也獻給全台灣所有的爸爸,祝大家父親節
快樂!我自己也是人父,茲為文紀之。

Thursday, August 03, 2017

「附中」的英文校名應該怎麼寫

今天《蘋果日報》的網站上刊登了一篇拙作,題為〈「附中」的英文校名應該怎麼寫〉,以下為全文:

「附中」的英文校名應該怎麼寫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訪問學者


2016 至 2017 的這個學年,我休假一年長住上海,在復旦大學擔任訪問學者。如果搭地鐵到校,總會步行路過復旦附中。「復旦附中」是簡稱,全稱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初中部和高中部都有。

我每次經過復旦附中,總會多看一眼校門口的英文校名「The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作為招牌或告示,文字一般能省就省。定冠詞屬於語法範疇,上下文有必要時再加,在此不必刻意強調。另外,校名裡出現了被動語態的動詞片語「Affiliated to……」(附屬於
……),也讓我覺得有點拗口。這麼說吧,這個英文校名給英語人士的感覺,或許就像「附屬於復旦大學的中學」給我們的感覺一樣,用來說明解釋可以,作為校名則似顯鬆散。

怎麼改呢?何不簡單一點,就說「Fudan University High School」(復旦大學中學)。「University High School」(大學中學)在美國挺常見的,有些小城只有一所大學,其附屬中學的正式名稱就是「University High School」,連大學的校名都免了。這裡「附屬」的關係不言自明,前有「University」(大學),後有「High School」(中學),「大學」修飾「中學」,「中學附屬於大學」的關係隱含其中,「大學的中學」這層意思不言自明。

當然,中國的城市經常有多所大學,美國的作法移植過來會造成混淆,標明大學的校名方為可行。北京「清華附中」的英文就依此模式,譯為「Tsinghua University High School」(清華大學中學),簡單直接,其他的附中或可參考效法。

話說回來,如果大家覺得「附屬」這兩個字至關緊要,英文一定要體現出來,那麼「Affiliated」(附屬的,在此作形容詞)還是用吧,「附中」不妨翻成「Affiliated High School」(附屬中學),「復旦附中」不妨翻成「Fudan University Affiliated High School」(復旦大學附屬中學)。與「Fudan University High School」相較,「Fudan University Affiliated High School」的英文多了一個詞,然兩者意義並無二致。

台北的師大附中也是附中,信義路校門上的校名中英文並列,校名更長,中文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英文是「Affiliated Senior High School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長長的名字擠進不算窄的門楣,讓人讀著讀著就差點緩不過氣來。

校名是專有名詞,定了就定了,名從主人,不過如果有機會調整,我會建議改成「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igh School」(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學),理由如下:

首先是順序。後一半的介詞片語「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去掉「of」,把「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挪到最前面。「師大附中」英文校名的結構是「子單位 of 母單位」,這是傳統的作法,結構比較迂回。語言在變,現在英文多傾向於母單位置於子單位之前,省略表隸屬關係的介詞「of」,如「New York City Police Department」(紐約市警察局),而不說「Police Department of New York City」。

其次是學制。台北的師大附中兼有國中部和高中部,英文用「High School」可涵蓋兩種學制,故把表「高級」的「Senior」拿掉。當然,師大附中的完整中文校名就有「高級中學」,要改必須連同中文一起改。

最後是「附屬」的問題。如上所述,文字以精簡為上,省略表「附屬」的「Affiliated」不影響英文的意思。然而如果大家非要「附屬」不可,那麼就用「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High School」。

名稱過長的,總有人想把它變短,省力順口,這是語言的常態。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到「師大附中」再到「附中」,甚至在某些場合裡只留一個「附」字,師大附中的英文校名當然也可以發展自己的簡稱,如「NTNU High School」或「NTNU High」。

此文並非指摘,僅就英文校名咬文嚼字,給附中參考。我不是教育專家,所知也有限,管窺之見,或恐失之偏頗。腐儒之言,聽聽便罷。


Tuesday, August 01, 2017

嚐一口英文滋味

八月號的《英語島》雜誌持續刊登了我的專欄文章,題為〈嚐一口英文滋味〉,有興趣的朋友請點選超連結或點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