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6, 2017

“tuhao(土豪)”“dama(大媽)”進牛津了嗎?


今天廣州的《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拙作,題為〈“tuhao(土豪)”“dama(大媽)”進牛津了嗎?〉,有興趣者請點選圖片或超連結瀏覽全文。

Sunday, October 22, 2017

林語堂談學英語

今天上海《文匯報》刊登了一篇拙作,題為〈林語堂談學英語〉,敬請有興趣的朋友參閱。


林語堂談學英語

曾泰元

台北林語堂故居藏有許多林語堂的書信、文稿、藏書、著作、照片檔案以及相關資料。我擔任台北林語堂故居執行長期間,在館藏裡意外發現了 1954 11 19 日台灣中央日報對他的報導,題為林語堂演說 《學英文最好辦法 把明星帶進教室》,是這位享譽國際、能以英文嫺熟寫作的中國作家談英語學習的珍貴資料。原稿照錄如下:

[中央社新加坡十八日合眾電] 林語堂博士今天告此間六百名學校教師說:學英文的最好方法是拋開文法書。林語堂系向此間教師協會演說時提出此語。他說:第二個辦法是去看電影,他提及葛利克萊畢克、克拉克蓋博、歐德麗赫本等明星是第一流的慣用英語教師。林語堂指出教英文的三個主要方法:(一)文法方法———他指斥這種方法是浮誇的,迂腐的。他說:如果文法家們一旦橫行無忌,則一個人的房子起火時,他將不會去喊火!而必須遵照文法規則喊個完整句子:有一處起火!(二)翻譯方法———他說這種方法是懶惰的,有毒的,因為它使學生時時想著他的本國語言。林博士說:一個中國僕人想要他的英語雇主供膳宿時,會將中國話直接翻譯過來說:我吃你,我睡你。(三)正確方法———林博士說:正確方法是從電影機錄音片上學英語。他說:學生將能和小孩一樣用眼睛和耳朵接近這門功課,或將能以小孩子的速度和準確學好英語。林語堂說:南洋大學將用正確方法教授英文,文法書將丟在一旁,葛利克萊畢克將被帶進教室。

這裡的葛利克萊畢克,現在一般譯為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 Peck),歐德麗赫本現譯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譯名照舊,這三位都是當時美國好萊塢影壇的超級巨星。

林語堂建議我們學英語時要拋開文法的束縛,擺脫中翻英的干擾,選擇英文造詣佳的明星,用眼用耳跟他們學英文。他強調眼觀耳聽,是要我們由口語入手,因為他認為口語是學好英文的關鍵。只重文法分析,不以口語為基礎的人,必定講不出也寫不出平易自然、純熟地道的英文。能夠靈活運用平常的單詞,才是學好英文的不二法門。

這段四百字的新聞報導寫於六十多年前,當年新加坡正籌建南洋大學,林語堂受聘擔任首任校長,但後來由於諸多問題,他與南洋大學董事會不合,開學前即行離職。這則新聞報導雖然略顯陳舊,然而其中所引述的觀點至今看來依舊有其價值。

林語堂學貫中西,中英文的造詣均屬上乘。1930 年代起,他在美國陸續以英文出版了《吾國與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生活的藝術》(The Importance of Living)、《京華煙雲》(Moment in Peking)等重要著作,企圖藉此讓西方更了解中國。

他還在中國辦了《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文學雜誌,提倡幽默閒適的文學,在中文世界裡一樣影響巨大。難得的是,他在 1930 年代,還編著過一本《開明英文讀本》,由上海開明書局出版,成為全中國各中學通用之教材,暢銷 20 年,為國人的英語學習發揮過不小的作用。

難怪 1987 年美國出版的權威大型詞典《藍登書屋英語大詞典》第二版(The Random Hous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Second Edition, Unabridged)收錄有 Lin Yutang(林語堂)詞條,稱其為中國作家及語文學家Chinese author and philologist),為八位收錄其中的中國現代作家之一(另七位為:巴金、冰心、丁玲、郭沫若、魯迅、茅盾、沈從文)。



Thursday, October 19, 2017

英文列第二官語?又來了!

今天《自由時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英文列第二官語?又來了!〉。見報版(如照片)略有刪節,完整版如下,亦可點選上方的超連結:


英文列第二官語?又來了!

曾泰元

台灣的多益英檢成績全球排行倒數,引發社會嚴重關切。立委質詢教育部長時也明確指出,國人的英文程度低落是國安問題,呼籲把英文列為第二官方語言,加強推動英語學習,以符合國家戰略需求。

類似的問題與訴求並不陌生,其實以前都曾經有過。

這些年來,台灣在多益、托福、雅思等各個國際英檢的排行不佳,總是落入後段班,早已不是新聞。縱使有人質疑測驗的代表性與排行的公正度,不過台灣民眾整體的英文有待加強,大家都心知肚明,沒有必要找理由開脫。

英文是很重要,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學得來,學得好。學生從國小、國中、高中一路學來,如果一切條件配合,差不多也該可以了,然事實遠非如此。許多人早早就放棄英文,但各級學校必修,各種考試必考,搞得他們苦不堪言。

英語教學的問題是個戰術的問題,需要通盤考慮,耐心解決,在此暫且不論,但在攸關國家發展的戰略方面,我們為什麼不能朝著「術業有專攻」的方向來努力 - 英文,由部分的專業英文人士來負責即可,不必硬拉大多數人進來陪玩,這樣不僅耗時、費力、花錢,許多人的自信心還被摧殘折磨。

把英文列為第二官方語言,也應盱衡現實,從這裡思考。此舉目的為何?為了提升全民的英文程度嗎?為了增強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嗎?我覺得這條路根本不切實際,極有可能在遠遠還沒達到目標之前,就先把自己搞得七葷八素,進退失據。

立委的質詢是在搭新聞的順風車,爭取在媒體曝光,教育部長被迫回應,也只能打安全牌,盡量模糊以對,看情勢發展再說。行政院長賴清德在台南市長任內,曾於 2013 年底宣布將仿照香港與新加坡,把英文列為第二官方語言,並啟動十年計畫,分段達成目標。當時我就曾經在媒體上公開表示,這沒有審慎考慮到現狀,華而不實。

四年之後台南,現在的成效究竟如何?我詢問了台南在地的知情人士,並上了「第二官方語言專案辦公室」的網頁研究,了解到台南市的政策雖然還在進行,不過所定的短、中、長期目標似乎是口號有餘,具體不足。

2003 年民進黨執政時,中央還曾積極規劃,打算把英文變為台灣的準官方語言,後來無疾而終。2012 年,立委質詢時建議政府將英文訂為官方語言,以全面提振台灣的英文能力。行政院長卻斬釘截鐵地回答「不可能」,後來也不了了之。類似的英文政策過去多人提案,卻每每落得鍛羽而歸,有前車之鑒可循,怎麼現在還在前仆後繼?是健忘?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還是根本就在作秀、搏版面?

實事求是地說,台南市的人口尚不足 200 萬,其區域性的「第二官語」還前途未卜,放大到 2300 多萬人口的台灣,國家層級的大小問題將如遍地荊棘,接踵而至,讓人舉步維艱。

台灣不是星港,沒有被英國殖民的歷史背景,強推政策不只勞民傷財,還可能搞得社會天翻地覆。把英文列為第二官方語言?省省吧!我們還有更迫切的問題亟待解決呢!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Monday, October 16, 2017

台灣多益吊車尾


今天《蘋果日報》的網站刊登了一篇我的〈台灣多益吊車尾〉,以下為拙作全文:

台灣多益吊車尾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日前各家媒體廣泛報導,台灣的多益(TOEIC)英檢吊車尾,屬於倒數五分之一的後段班,成績落後韓國、大陸一大截,只略贏英文向來不佳的日本,新聞看得讓人怵目驚心。

台灣菜英文的報導不斷,輸韓國、大陸早就不是新聞,連面對日本有點英文優越感的我們,現在都落得這步田地。過去幾年來,台日在國際英檢的成績上互有輸贏,居然成了菜英文的難兄難弟。

部分人士甚至大膽地把國人的英文能力和國家的競爭力掛勾,就此分析推論,說韓國國際競爭力的暴衝與韓國人拚英文的成果有關,而台灣國際競爭力的嚴重下滑則跟台灣的菜英文脫不了關係。他們宣稱,台灣再不努力提升英文程度,國家的前景實在堪憂,甚至是個潛在的「國安問題」。

台灣的菜英文,每年總會上個幾次新聞。不止多益,在托福(TOEFL)和雅思(IELTS)這兩項國際知名的英檢中,台灣的成績一樣慘不忍睹,過去多年來,在亞洲國家一樣是倒數。

當然,成績的好壞跟考生的樣本有關。考生人數夠多,樣本夠大,誤差才會小,結果也才比較可靠。自由報考,想考就考,成績一定有高有低。倘若某些國家設下報考門檻,只允許程度較高的考生報名參加,考出來的成績不高也難。

不過台灣整體的英文欠佳,大家多多少少都心裡有底,不必強詞辯解,給自己找台階下。媒體持續披露這樣的消息,的確是給教育主管當局以及各級英文教師,接連鏘鏘地敲了幾記警鐘。

然而把英文能力跟競爭力掛上勾,卻特別引人關注,甚至出現了把英文列為第二官方語言的聲音。有人信誓旦旦地說,英語力等同競爭力,台灣之所以衰退是因為台灣的英文不如人,這樣的論述似乎說到了某些人的痛處,讓人憂心忡忡。這推論或許跳躍,結論也可能過份簡化,不過在台灣競爭力衰退下滑的低迷氣氛中,社會響起了這樣的聲音,甚至成了立法院質詢的焦點,彷彿錚錚切切地告訴國人,提升英文程度是增強競爭力的關鍵祕方。

英文列第二官方語言?茲事體大,需要匯集各界代表共商,反覆辯證。回到英文的問題本身,台灣的英文教育沉痾依舊,到底是哪裡出問題?升學主義導致考試扭曲教學,或許是原因之一。教材沒有編好,讓人覺得枯燥害怕也有可能。許多台灣年輕人追求小確幸,國際移動力與企圖心明顯低落,也有關係。不過第一線的老師沒有悉心盡力把學生教好,引發學生的興趣與熱情,看來也要負擔起部分的責任。

全台最大、最有影響力的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即將於11月11、12週末兩天在台北的劍潭青年活動中心召開。不曉得與會的國內外學者專家在論文高來高去、各陳己見之餘,能不能宏觀地針對這件眾人關注的大事,提出一些中肯切實的建言?

Tuesday, October 10, 2017

我們的雙十節 彌足珍貴


今天是雙十國慶,《蘋果日報》的網站刊登了一篇拙作,題為〈我們的雙十節 彌足珍貴〉,以下為全文:

我們的雙十節 彌足珍貴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今天是雙十節國慶日,是我們中華民國的生日。

世界各國幾乎都有「國慶日」(英文一般用 national day),用以紀念或慶祝該國的誕生、獨立、走向共和、君主/守護神的生日(或其他重要的日子)。

「國慶日」是個統稱,各國有各自的節日名稱,最為世人所知的,當屬 7 4 日美國的 Independence Day(獨立紀念日,或稱「獨立日」),紀念的是 1776 7 4 日《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在大陸會議(Continental Congress)的通過和宣告。

許多國家的國慶日並沒有特別的名稱,如果有的話也多叫 Independence Day,然而國際社會的現實是,這個 Independence Day 經常特指美國國慶,其他國家的 Independence Day 則要特別加註國名。此現象或可比擬為網際網路的國家域名,美國無須標示,是個預設值(default),而其他國家或地區則必須加以標示。

除了美國國慶日之外,7 14 日的法國國慶日 Bastille Day(巴士底日)也是眾所周知的,紀念的是在 1789 7 14 日巴黎群眾「攻佔巴士底獄」(Storming of the Bastille),從而揭開法國大革命的序幕。

我們中華民國的國慶日「雙十節」有個固定的英文名稱 Double Ten(雙十),而且還獲錄到美國權威的英英詞典《韋氏詞典》(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October 10 observed by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中華民國紀念辛亥革命的 1010日)。

世界各國大多有國慶日,然有自己專屬名稱的,其實並不多,能夠登堂入室收進英文詞典的,更是少見。如此看來,我們的雙十節 Double Ten 彌足珍貴。

圖片為刊登於《人間福報》的另一個版本,
題為世界各國國慶日來由〉,內容略有增刪調整。

Wednesday, October 04, 2017

中秋賞月吃月餅 英文怎麼說?


今天是中秋節,《蘋果日報》網站刊登了一篇我的時令文,題為〈中秋賞月吃月餅 英文怎麼說?〉。天涯共此時,千里共嬋娟,祝各位朋友中秋快樂!

中秋賞月吃月餅 英文怎麼說?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今年閏六月,所以中秋來得特別晚。中秋節的英文怎麼說?Mid-Autumn Festival!相信許多學過英文的朋友都能不假思索就脫口而出,畢竟這是我們課本裡的標準答案,而且英文又緊貼著中文的詞序(中 “mid” + “autumn” + “festival”),背過之後就不容易忘掉。

是的,中秋節的英文可以是 Mid-Autumn Festival,不過在英語世界裡,Moon Festival(月亮節)似乎用得更為普遍。世界最大(20 巨冊)、最權威的英文詞典《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 OED)收錄了 Moon Festival,卻沒有收錄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標準答案 Mid-Autumn FestivalOED 對中秋節的定義如下,中譯為我所做,本文他處亦同:

Moon Festival  n.  (in China and Chinese communities elsewhere) a festival celebrated in mid-autumn on the fifteenth night of the eighth moon of the Chinese year, originally a family gathering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harvest. 中秋節〈名〉(在中國及其他華人地區)一個在農曆 8 15 日晚上仲秋時分慶祝的節日,原本是農作物收成後的家族聚會。】

OED 收錄了一條書證(quotation,書面的例證),講的是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摘自美國百餘年的知名雜誌《大西洋》(The Atlantic):Candles are placed inside three pagodas on the main lake..for the Moon Festival.【中秋節時,主湖上的三個塔里放有蠟燭。】

另外一部《英語牛津詞典》(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與 OED 截然不同,為牛津旗下最大的單冊當代英文詞典,同樣收錄了 Moon Festival,卻也不見 Mid-Autumn Festival。這個情況,在以英語學習者為訴求、中型的《牛津高階學習詞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裡,也是如此。

唯一收錄 Mid-Autumn Festival 的英文詞典,據我所知只有《柯林斯英語詞典》(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它同時收錄了 Mid-Autumn Festival Moon Festival,不過 Moon Festival 只是個參見cross-reference),要讀者前去 Mid-Autumn Festival 以獲取更多的資訊,而 Mid-Autumn Festival 才是個有完整定義的詞條:

Mid-Autumn Festival  noun  a Chinese festival that is held to celebrate the end of the summer harvest, when the crops have been gathered. 中秋節〈名詞〉農作物收割後,慶祝夏收結束的一個中國節日。】

由西方世界觀之,中秋節的英文以 Moon Festival 最為常見,焦點在月亮,許多牛津家族的大小詞典均有收錄。國人的標準答案 Mid-Autumn Festival 也行,側重的是時節,不過收錄的詞典要少得多,僅見於《柯林斯英語詞典》。


過中秋,月餅是必不可少的節慶美食。月餅的英文就是由中文直譯的 mooncake(或拼作 moon cakemoon-cake),許多英文詞典均有收錄,並清楚交代了這個中文的源頭。茲舉《美國傳統英語詞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為例:

mooncake also moon cake  n.  A small dense pastry filled with bean paste, ground lotus seeds, or other ingredients, traditionally eaten during the Chinese moon festival. [Translation of Mandarin yuèbǐng (yuè, moon + bǐng, flatbread, cake) and its equivalents in other varieties of Chinese.] 月餅〈名〉一種小而緊實的糕點,有餡,包豆沙、蓮蓉、或其他成分,傳統上在中秋節前後食用。[譯自國語及其他漢語方言的月餅” ]

月餅的餡(filling)花樣繁多,令人眼花撩亂,不過常見的幾種及其英譯,我綜合各家,歸納建議如下:

豆沙  bean paste
蓮蓉  lotus seed paste(或 ground lotus seeds
棗泥  jujube paste
伍仁  five kernel(或 five smashed nuts
蛋黃  yolk(或 egg yolk
豆沙蛋黃  yolk and bean paste(或 bean paste with yolk
蓮蓉蛋黃  yolk and lotus seed paste(或 lotus seed paste with yolk
棗泥蛋黃  yolk and jujube pastejujube paste with yolk
伍仁蛋黃  yolk and five kernelfive kernel with yolk
鮮肉  minced pork

月餅餡多是甜的(sweet),如豆沙、蓮蓉、棗泥,也有鹹的(savory,或拼為 savoury),如上海的鮮肉月餅,吃起來的感覺就像是酥皮肉包子。蛋黃月餅一般只有一個蛋黃(a yolk),不過也有雙黃(two yolks double yolk)的,甚至還有膽固醇可能破表的四黃(four yolks quadruple yolk),令人咋舌。

月餅是深具中華文化特色的美食,除了統稱的 mooncake 有定論之外,其他各式月餅的英文翻譯,經常因人而異。因此,這些各式的月餅我建議先以漢語拼音轉寫,再適度地逐字翻譯。以雙黃蓮蓉月餅為例,可先轉寫為 shuanghuang lianrong yuebing,既彰顯了文化主體性,也能精確傳達資訊,減少因英文字詞接近而產生的誤讀誤解。音譯之後,再附上意譯,如 double yolk and lotus seed paste mooncake。當然,如上下文清楚,月餅的 mooncake 在此可以省略,double yolk and lotus seed paste 就可代表雙黃蓮蓉月餅,如 I’d like a double yolk and lotus seed paste.(我想要個雙黃蓮蓉)。

常有人把伍仁翻成 five kernel,文法似有問題(kernel 為可屬名詞,複數卻沒加 s),不過這個業界似已約定俗成。若要說我不喜歡伍仁的,英文不妨說 “I hate five kernel.”

月餅的餅皮英文說 crust,最常見的是廣式(Cantonese-style)月餅的漿皮,口感軟綿(chewy)。另外,蘇式(Suzhou-style)月餅的酥皮也比較有特色,口感酥鬆(flaky)。

當然,中秋節不只有吃月餅(eating mooncakes),賞月也是重頭戲。賞月的英文有不同的表達,可用 enjoy the moonadmire the moonwatch the moon,倘若要特別強調賞的是滿月,可以在 moon 之前加個 fullenjoy the full moonadmire the full moonwatch the full moon

在台灣,柚子(pomelo)是中秋時節的時令水果,常作為祭祀、餽贈之用。近年來,台灣的中秋節更是流行烤肉(barbecue,或 cookout),月餅的地位反而大幅滑落。

中秋節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也是家庭團圓(family reunion)的日子。天涯共此時,千里共嬋娟。親愛的朋友,你現在是否與家人團聚,吃著月餅,仰望夜空的一輪明月?

中秋快樂!Happy Moon Festival!

Tuesday, October 03, 2017

「武俠」英文怎麼說?


今天《蘋果日報》網站刊登了一篇我的專欄文章,題為〈「武俠」英文怎麼說?〉,以下為拙作全文:

「武俠」英文怎麼說?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原籍馬來西亞的華人學者作家李永平 9 月下旬在台灣去世,身後留下一部未完成的武俠小說《新俠女圖》。

李永平台大外文系畢業,是長我十多屆的老學長。他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之後返台工作,1992 年起任教於東吳英文系。1999 年我到東吳英文系時他正好離職,陰錯陽差緣慳一面。

李永平是個創作不懈的知名小說家,素有「文字鍊金師」之美譽,作品得到了多項文學大獎的肯定,2015 年更榮獲了國家文藝獎。他生前努力撰寫武俠小說,連載於《文訊》雜誌,罹病住院後益發勤奮,孰料還未寫完即行辭世。

武俠小說令人著迷,由此改編的武俠片也總讓人翹首企足。相較於讓人血脈賁張的功夫片,武俠片顯得更富深度與哲思。

功夫英文是 kung fu,此乃依傳統的威妥瑪拼音(Wade-Giles)直接音譯,絕大多數中型以上的英文詞典均有收錄。中國功夫因李小龍(Bruce Lee)而揚名於世,kung fu 作為一個英文詞彙的地位明確,李小龍 40 多年前的貢獻功不可沒。

與功夫有幾分相似的武俠,其英文是 wuxia,乃依當今主流的漢語拼音(Pinyin)轉寫而成。這個 wuxia 已被大型權威的英文詞典所收,然國人所知者仍少。不同的漢英詞典都在既有的英文裡摸索,圍繞著 swordsman(劍客)、knight-errant(中世紀歐洲的遊俠騎士)、martial arts(武術)、chivalrous(騎士的;俠義的)這幾個字眼解釋。此法體貼英語人士,以熟悉的概念來拼湊陌生的事物,方便他們理解。不過此作法卻有如隔靴搔癢,且可能會給他們帶來不同的聯想,難以傳達武俠該有的意境。

陳可辛 2011 年電影《武俠》的片名採用漢語拼音,直接音譯為 Wu Xia。事實上,wuxia 這個來自中文的音譯詞早在 2005 年即已廁身大型權威的《新牛津美國詞典》(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第 2 版,正式成為廣大英語詞彙的一員。接下來幾年,wuxia 更是陸續為幾部大型權威的英文詞典所收,其中當然也包括最大、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即 OED)。

OED 在 wuxia 這個詞條的最後一則書證,引用了美國雜誌《連線》(Wired)2004 年 8 月號的一段文字。文中提到了導演李安(Ang Lee)的《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說這部電影讓西方人第一次見識到武俠的魅力:

Based on the mythical exploits of early swordsmen, wuxia has been a part of Asian cinema since the silent era, but most Westerners got their first taste from Ang Lee’s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武俠片根植於對古代劍客事蹟的想像,從默片時代起就是亞洲電影的一環。然而一直要等到李安拍出了《臥虎藏龍》,多數的西方人才得以初嘗武俠的滋味。)

我交叉比對,推測讓 wuxia 登堂入室、正式成為英文單字一員的契機,應該就是李安 2000 年的《臥虎藏龍》。這部武俠片的曠世巨作風靡了全世界,讓西方重新認識了武俠,不僅得獎無數,還引發了後續大導演、大卡司、大製作的大跟風,也讓英語世界注意到了 wuxia 這個字眼。如此看來,李安的貢獻不只在電影,他的成就也是把 wuxia 送進英文的一大推力。

李小龍之於功夫,就好比李安之於武俠。功夫的英文是 kung fu,武俠的英文是 wuxia。由電影藝術的交流擴及中文詞彙的輸出,雙李居功甚偉,我們應記上一筆。

「文字鍊金師」李永平壯志未酬,其未竟的天鵝之歌《新俠女圖》,極有可能創造武俠的新境界。昔人已去,徒留遺憾,嗟然一聲嘆。

Monday, October 02, 2017

英文的五官長得很「希臘」


我在十月份《英語島》雜誌的專欄文章是〈英文的五官長得很「希臘」〉,欲覽全文者,可打開圖片加以放大,也可點選上面的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