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30, 2017

從石榴的英文談起

今天,廣州的《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拙作,題為〈從石榴的英文談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超連結瀏覽。繁體版的全文如下:

從石榴的英文談起

曾泰元

40 年前,我在雲林虎尾讀小學,前後三位「級任老師」(班主任)都是南方人,低年級的李桂芬老師是浙江人,中年級的章光第老師是江西人,高年級的談錫寬老師是江蘇人。模糊的記憶中,他們都曾在課堂上不止一次地提及大陸故鄉的石榴,神情中隱約透露出遙遠而無奈的鄉愁。那時台灣還沒有石榴,要想像,還真無從想像起。

及至稍長,讀到了「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幻想著「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浪漫,石榴,彷彿就是朱紅的化身,是下凡的仙女。

上個世紀 90 年代初,我在美國讀博,第一次在超市見到石榴,活脫像個肚臍前突的大蘋果,外形既可愛又逗趣,兒時的記憶突然就湧了上來,立馬買回去一嘗究竟。美國友人告知吃法,說掰開石榴吃裡面的籽。我興致勃勃,掰開一看,天哪,裡頭酒紅色的籽多如銀河沙數,而且石榴別的不吃就吃籽,我一顆一顆往嘴裡送,吃了許久也望不到終點,我的石榴初體驗成了一場煎熬,害得我從此對石榴敬謝不敏。

日前太太從超市買了一個美國進口的紅色大石榴回來,說要跟我分著吃,我還是推辭再三,述明緣由之後被她四兩撥千斤,只好硬著頭皮再嘗一次。石榴籽豔紅欲滴,像是一顆顆的寶石,但吃起來既費時又費勁,我擔心我吃完這半個恐怕得個把小時,後來突發奇想,大口將一團籽咬碎吞下,速度竟如秋風掃落葉,三兩下就清潔溜溜。

誰教石榴的英文是 pomegranate,詞源義為「多籽果」?

石榴 pomegranate 3 個成分所組成:pome + gran + ate。第一個成分 pome,也是個獨立的英文單詞,指的是梨、蘋果一類的「梨果」,與法文的 pomme(蘋果)有關,雙雙源自拉丁文的 pomum(詞根為 pom),原意為 fruit(果;果實),後才轉有 apple(蘋果)之義。第二個成分 gran 與英文的 grain(穀粒)同源,來自拉丁文的 granum,意為 seed(籽)。最後一個成分 ate 是個形容詞的後綴,亦可做名詞使用。因此追根究底,石榴 pomegranate 的原意,其實就是 seedy fruit(多籽果)。

好一個多籽果!一個男人拳頭大的石榴,裡頭的籽,少說也有成百個吧?

有趣的是,法文的「馬鈴薯」(即「土豆」)是 pomme de terre,字面義為 apple of (the) earth(土地的蘋果),亦即 ground apple(土果)。土豆,土果,一中一法,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古法文的 pomme d’amour,字面義為 apple of love(愛之果),不免讓人不明就裡地就充滿了浪漫的情懷,事實上指的只是再普通不過的「番茄」。英文將之借入,詞序稍做調整,love apple 也是番茄舊時的別稱,迷人依舊。

我常聽美國同學在說 crab apple,由於真實的水果不易見得,在超市、餐廳看到的又多是加工製成的果醬、蜜餞,我只能按照字面的「蟹蘋果」來理解,終究無法參透,後來才知道這是種小型的野生酸蘋果,跟「蟹」的關係不明,至今似乎尚無定論。

「蘋果」的英文單詞 apple,其古義本為「果」,可通指各種果實。這個語言的活化石,還出現在一些常見的複合詞中,最知名的莫若 pineapple(鳳梨;鳳梨)。這個 pineapple 最早指的是「松樹的果實;松果」(或「松球」,英文現稱 pine cone),後來因為鳳梨的外形與松果多所相似,因而 pineapple 指涉的對象產生了轉移,語義也就隨之改變了。

「山楂」的英文常用 hawthorn,另有一別名 thorn apple(字面義「刺果」),而這 thorn apple 也是「曼陀羅」(jimsonweed)的別稱。一個刺果,兩種意涵。

台灣的「釋迦」就是「番荔枝」,因其果肉軟糯,甜度甚高,英文常稱之為 sugar apple(字面義「糖之果」)或 sweetsop(字面義「濕軟甜果」,sop 意為「濕軟的食物」),是台灣的特色水果之一。

台灣的「蓮霧」源自南洋,不過蓮霧來台後不僅品種漸多,口味更是益發迷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反而成了台灣的特色水果之一。蓮霧的英文一般說 rose apple(字面義「玫瑰果」,因其玫瑰色的外皮而得名),也可說 wax apple(字面義「蠟果」,因其蠟質的果皮),這兩個詞語都有 apple,指的也是果實,而非想當然的蘋果。

「多籽果」石榴的英文是 pomegranate,從梨果(pome)到蘋果(apple),從蘋果到果實(fruit),相關詞語一路下來,石榴家族倒也真是多子多孫。

Wednesday, November 29, 2017

兩個英文「2017 年度詞彙」 都與美國第一家庭有關

今天的《蘋果日報》網站刊登了一篇我的專文,題為〈兩個英文「2017 年度詞彙」 都與美國第一家庭有關〉,以下為全文。

2017 年英語世界的兩個年度詞彙──complicit(同謀)、fake news(假新聞),皆與美國第一家庭有關。圖為美國第一千金、總統高級顧問伊凡卡。路透

兩個英文「2017 年度詞彙」
都與美國第一家庭有關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本周伊始,英語世界知名的網路詞典《詞典網》(Dictionary.com)發布了 2017 年的年度詞彙(word of the year),雀屏中選的是 complicit(同謀)。

過去這一年來,特別是近幾個月,美國籠罩在許多陰影底下,如俄國對其總統大選如影隨形的影響,接連爆發且日益擴大的性騷擾醜聞,大規模的槍擊事件,鴉片類藥物的氾濫。某些人要不捲入其中,就是有意無意地知情不報,成為共犯結構中的同謀。這些政治社會事件,遂合力把 complicit 這個詞推向了輿論關注的焦點,使它成了今年的年度詞彙。

《詞典網》的編輯說,這一年來,社會大眾對 complicit 的查閱暴增,增幅近 300%,美國總統川普的女兒伊凡卡(Ivanka)則與此密切相關。

英語世界最大、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即 OED)的資料顯示,事實上這個年度詞彙 complicit 並不是新詞,1855 年就已見諸文獻,錄於英國的《諾丁罕郡衛報》(Nottinghamshire Guardian),160 多年來一直是個平穩的詞彙。

《詞典網》披露,今年 3 月中旬,該詞卻因美國 NBC 電視台的綜藝節目《週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而迎來了第一波的關注高潮。節目中,知名影星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在短劇中飾演伊凡卡,手中兜售一款叫 Complicit(同謀)的香水,說「她(暗指伊凡卡)漂亮,她有力,她是同謀」(She’s beautiful, she’s powerful, she’s complicit)。

一個月後的 4 月上旬,伊凡卡上了電視節目《CBS今晨》(CBS This Morning),面對主持人的質疑,她說「我不知道 complicit 是什麼意思」(I don’t know what it means to be complicit)。伊凡卡是名校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經濟系畢業的高材生,她是真不知道 complicit 是什麼意思?還是故意轉移焦點?看來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由於節目的社會效應,complicit 因而迎來了第二波的關注熱潮。

半年後的 10 月下旬,亞利桑納州的共和黨參議員傑夫佛雷克(Jeff Flake)公開宣布他將不再尋求連任,並嚴詞抨擊同黨的總統川普,敦促共和黨同志別再緘默地與總統站在同一陣線。佛雷克說,因為「我要向子孫負責,所以總統先生,我不會當你的同謀」(I have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to answer to, and so, Mr. President, I will not be complicit)。這個政治上的宣示,透過媒體的傳播,再度把 complicit 推向熱點。

有趣的是,11 月初,英國的《柯林斯英語詞典》(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發布了他們的年度詞彙,榮登寶座的是 fake news(假新聞),也與美國的第一家庭脫不了干係。

最近一年,這個政治性的詞彙幾乎無所不在,經常盤據各家英語媒體的版面,是美國總統川普的愛用語。所有針對川普的質疑、指控,他一律以 fake news 加以回擊。川普甚至還訛稱,這個 fake news 的說法是他發明的,不過《柯林斯英語詞典》言此並非事實,因為他們的語料庫顯示,10 年前的 2000 年代早已出現過 fake news 這個詞語的使用證據。

這兩個「年度詞彙」都是政治詞彙,都由美國第一家庭所囊括,不曉得接下來的重磅「牛津詞典年度詞彙」(Oxford Dictionaries Word of the Year),是否也會如此反映?讓人期待。


我在安慶國小的日子

今天《人間福報》副刊刊登了一篇我的隨筆,題為〈我在安慶國小的日子〉,以下為見報全文,訪者朋友也可點選超連結或圖片瀏覽。


我在安慶國小的日子

文/曾泰元

二○一七年九月六日早上,我習慣性地查閱電子郵件,郵件清單中有一封特別引起我的注意。打開方知,是寄自雲林虎尾的母校安慶國小,為的是母校即將到來的七十周年校慶。

九月六日,是我印象中兒時固定的開學日,來自國小母校的邀請函,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那個遙遠的年代。退出電腦,閉起眼睛,一幕幕黑白的景象輪番上演,有如蒙太奇。

我是民國六十一年(一九七二)九月進入安慶國小的,入學之前,曾在老校門斜對面的虎尾糖廠幼稚園讀了一年的大班。我老家在西安里長春路,原本是條泥土碎石路,後來不知何時才鋪上了柏油,常有農夫駕牛車、挑水肥經過。我住在馬路靠農田的一側,對面的另一側是虎尾高中教師宿舍,鄰居玩伴多在那裡。長春路一邊通向農村聚落的「五間厝」,而我上學的路線,則是另一邊往糖廠、街上的方向。

上學出門,我朝右沿著長春路走到底,碰到虎中校長的兩層樓宿舍先左拐,沒幾步路就會看見小橋,再右拐過橋跨大水溝直行民主路。民主路是一條綠樹夾道的主動脈,馬路中間的大王椰子高聳入雲,馬路兩旁有茄苳樹緊隨相伴,兩側深處則是大片的糖廠宿舍區,由一戶戶獨門獨棟的日式木造平房接連而成。民主路經過一個防空洞不久,就會看到左邊街角的小公園,由此轉進茄苳羅列的民主十八路,穿行於棋盤式的街道,走到望梅樓的門口復右轉直行,便可從容地由學校後門入校。

有時我過了小橋不直走民主路,反而立即左轉,沿著大水溝的邊緣前進,在深溝和溝邊菜圃之間小心翼翼,以免不慎掉到溝裡,也怕踩到菜圃上的水肥。殊途同歸,不久之後,我從右邊的一個圍籬缺口鑽了進去,經過同班同學的家門,路過望梅樓的公共澡堂,在驚險刺激中多了幾分忐忑,卻也一樣能平安到校。

國小六年的生活,事隔四十年,如今已模糊殘缺。記得小一、小二的級任是李桂芬老師,師丈賈老師在當時的虎尾女中任教,李老師還邀我和幾個同學去他們的虎女宿舍玩。李老師的臉略長,有一顆明顯的美人痔,頭髮總是挽起紮髻,平穩謙和。

有一天下午放學前打掃,掃到一半李老師過來叫我,說我上個學期品學兼優,要去校門口的孔子像前集合,同其他小朋友與郭紹武校長合影。我渾身是汗,衣服凌亂,李老師蹲了下來,耐心地幫我整理服裝儀容。我制服的第一個扣子掉了,她順手摘下自己頭上的髮夾,幫我別上,而我卻是傻呼呼地站著,傻呼呼地讓老師領著,傻呼呼地跟其他小朋友和郭校長合影。

小三、小四的級任是章光第老師。那時我們班有些人比較調皮,跟隔壁班時有糾紛,章老師不曉得是不是處理我們的事讓她身心俱疲,後來提前交棒,兩年的任期腰斬,一年就請辭,四年級由談錫寬老師接手代管。

多年之後,安慶國小在台北舉行校友會,章老師的千金也以校友的身分與會,我一問之下才得知,章老師後來獨居上海,已有相當一段時日。我岳家在上海,常偕內人回去探親,那次到上海就電話聯繫上了章老師,還約定隔天前去她虹口區的公館拜訪敘舊。孰料到了公館小區,負責安全、傳達的物業一直聯繫不到她,他們上樓去按鈴也無人應答,還說稍早才看到她的。我只好留下禮物,請物業幫忙轉交,並請他們多留意獨居老人的狀況。

國小的後三年由談錫寬老師當級任,部分同學一樣調皮搗蛋,班內、班際的糾紛似乎不曾少過,不過談老師總能兵來將擋,軟硬兼施,化解了不少同學間的矛盾。有個頭痛人物長大後念了陸軍官校,成了中華民國的職業軍人,再見他時,已是雄赳赳氣昂昂、頂天立地的男子好漢。

同學之間的玩耍打鬧,在高年級時從教室延續到談老師的家裡。我讀書的時代已經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國小畢業無須聯考便可直升國中,不過有些同學想多學一點,於是談老師便集合我們幾個到他家,寫寫功課,上上課外的雞兔同籠,接著看書下棋,吃吃點心,在老師家裡追逐跑跳。這快樂的課後時光,如今看來宛如早年的安親班,或在榻榻米上的書桌旁,或在院子裡的楊桃樹下,滋味無窮。

當時的安慶國小多是平房建築,校舍基本呈ㄇ字形。面向大門,右邊的門柱上寫著「當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左邊的門柱上寫著「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校門上方有個弧形,書有「雲林縣虎尾鎮安慶國民小學」。校門外幾步之遙,是個至聖先師的孔子像,校門口直直往裡走不遠,有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精神堡壘,精神堡壘邊,還有個秋海棠狀的荷花池,台灣就是池旁的小座椅。

這個ㄇ字形的區域是學校的中心,小巧精緻,花木扶疏,就像個小公園。單雙槓、溜滑梯、蹺蹺板、盪船器、轉地球、爬繩梯、飛天旋等主要的遊樂器材,則分布在ㄇ字框外的左右兩側,以及右邊更外圍的操場。我在安慶國小六年,究竟學到了什麼知識,說實話已記不清楚,然而下課時彼此爭搶器材,身上流著汗黏著土,甚至烏青受傷,至今卻仍難以忘懷。

多年之後,安慶國小遭遇了一場大火,舊校舍幾乎全毀,整個學校被夷為平地。原址改建後,除了精神堡壘還在之外,其餘的老建築都已不復見。學校周邊的宿舍鄰里,也因時代的發展而重新規畫,完全變了一個樣,僅存糖廠對面、同心公園附近的幾座老房子,在風中殘破凋零,成了野狗的根據地。

兒時的安慶國小,如今只能閉起眼睛,在記憶中一點一滴地拼湊,在腦海裡一絲一縷地織補了。


Tuesday, November 28, 2017

引介中國武俠 期待射雕英譯

今天《人間福報》刊登了一篇拙作,題為〈引介中國武俠 期待射雕英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圖片,也可點選超連結瀏覽。


引介中國武俠 期待射雕英譯

曾泰元(北市/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媒體報導,金庸的武俠名著《射雕英雄傳》(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即將於明年二月出版英譯本的第一卷,譯者郝玉青(Anna Holmwood)是個英國、瑞典混血的英國人,後來嫁給台灣人成了「台灣媳婦」。

資料顯示,郝玉青為牛津大學歷史系學士、牛津大學當代中國研究碩士,曾在北京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學過中文,後來成為一個中書英譯的專業譯者,也致力於向西方讀者引介中國作品。她二〇一〇年獲頒「英國文學翻譯中心」(British Centre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的「導師獎」(mentorship  award),二〇一四─二〇一五年任「台灣叢書」(Books from Taiwan)主編。她如何用英文來處理武俠意境與武功招式,是否能讓英文讀者受到吸引與震撼,不免讓各界充滿了期待……

Tuesday, November 21, 2017

『林來瘋』今安在


 今天上海的《文匯報筆會》刊登了一篇拙作,題為〈『林來瘋』今安在〉,請點選照片或超連結瀏覽全文。


Thursday, November 16, 2017

「台語」沙文嗎?


今天《自由時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文章,題為〈「台語」沙文嗎?〉,有興趣的朋友請點選圖片或超連結瀏覽全文。

Saturday, November 04, 2017

高中英聽「菜英文」該怎麼救


今天《蘋果日報》的網站刊登了一篇我的文章,題為〈高中英聽「菜英文」該怎麼救〉,以下為全文:

高中英聽「菜英文」該怎麼救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12 萬人報考的高中英聽測驗公布成績,不出所料,雙峰現象日益突出。

最好的 A 級(幾乎完全聽懂),佔所有考生的 21%,比去年同期的 18%,高了 3 個百分點。最差的 F 級(僅能聽懂少部分)佔 7%,比去年的 4%,一樣高了 3 個百分點。換句話說,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中間多數漸漸流失,所謂的 M 形化分布更加明顯。

成績的常態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是個類似寺廟裡的大鐘、中間高兩邊低的鐘形曲線(bell curve),然而台灣考生的成績分布,近年來已發展出 M 形的態勢,圖形的兩端逐步翹起,中間隨之凹陷,離常態分布越來越遠,引發眾人憂慮。

英語聽力是英語學習的一環,是聽、說、讀、寫這語言學習的四項技能之一。英聽成績所反映的,是整體英語學習成效的一個切片。雖然採計英聽作為入學門檻的大學校系只是少數,這個成績的好壞看似對明年的入學影響不大,然而一葉知秋,高中生整體的英文學習成效,估計相去不遠。類似的分布,也將會反映在明年的學測和指考上。

10 月中,台灣的多益英檢成績全球吊車尾,才引起各界熱議。這回高中生的「菜英文」又添一例,再上新聞。台灣的整體英文欠佳,媒體也持續披露,錚錚發出警訊,然而情況依舊。

台灣的英語教育是個多年沉痾,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升學主義導致考試扭曲教學?教材沒有編好讓人覺得枯燥害怕?追求小確幸國際移動力低落覺得英文沒大用?或許都有可能,不過第一線老師沒有悉心盡力把學生教好,引發學生的興趣與熱情,我們也要負擔起一部分責任。

全台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即將於下周周末兩天在台北的劍潭青年活動中心召開。不曉得與會的各路專家在論文高來高去之餘,能否撥出一點時間,跳出微觀的學術象牙塔,宏觀地針對這件台灣英語教育的根本大事,提出一些剴切的建言?

Wednesday, November 01, 2017

你被 shanghai 了嗎?



我在十一月份《英語島》雜誌的專欄文章是〈你被 shanghai 了嗎?〉,欲覽全文者,可打開圖片放大瀏覽,也可點選上面的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