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31, 2017

你知道周日為什麼是 Sunday 嗎?



2018 年的一月一日是個星期一,新一年的第一天就碰上周一,充滿了「擼起袖子加油幹」的正能量。這樣的三一組合並不常見,估計是每七年才有一次的偶遇吧?

閱讀全文請按這裡

元旦的英文,居然可以是 Yuandan?!

今天是「三末」(週末、月末、年末),明天是「三一」(一月一日星期一)。在此辭舊迎新之際,《蘋果日報》的網站刊登了一篇拙作,題為〈元旦的英文,居然可以是 Yuandan?!〉。謹以此文,敬祝關心《語國一方》的朋友 2018 新年快樂!

元旦的英文,居然可以是 Yuandan?!       

元旦的英文是 New Year’s Day(字面「新年之日」)。然而英國權威的《柯林斯英語詞典》收錄了來自中文、以漢語拼音轉寫的 Yuandan。圖為 2017 年美麗華百樂園跨年煙火秀。資料照片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1 1 日,新年的第一天是元旦。元者,始也,即「第一」之謂。旦者,晨也,後亦轉指「日」。因此,元旦的本義就是一年的「第一日」。

一年的第一日,舊時本是陰曆的正月初一,亦即現稱的春節。後來西風東漸,現在意義的元旦,就是陽曆的 1 1 日。

稱國曆 1 1 日為元旦,曾有學者提出異議,因為長久以來,元旦均指農曆的正月初一。但從辛亥革命結束、中華民國成立以來,改稱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國曆 1 1 日為元旦,至今已有 100 餘年的歷史,大家早已習慣,實在沒有必要回到從前,瞎折騰徒增困擾。

元旦的英文,毫無疑問的當然就是 New Year’s Day(字面「新年之日」)。然而大家或許有所不知,英國權威的《柯林斯英語詞典》(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 CED),除了這個標準答案之外,居然收錄了來自中文、以漢語拼音轉寫的 Yuandan

這怎麼可能?懷疑的朋友不妨逕上 CED 的網站親自求證,眼見為憑。我也在此轉錄 CED Yuandan 詞條,方頭括弧內為我的翻譯:

Yuandan【元旦】
noun【名詞】
1. the former name of Chunjie【春節的舊稱】
2. the Western (solar) New Year’s festival as celebrated in China【中國所過的西(陽)曆新年節日】

CED 不是隨隨便便的英文詞典,它的第一版於 1979 年問世,迄今已近 40 年,當時是由 Patrick Hanks Lawrence Urdang 這兩位詞典學界的大咖主其事,也是第一部真正藉助電腦語料庫所編寫、透過電腦排版而出版的英國詞典。發展了 30 多年以來,CED 以超過 45 億詞的海量語料庫為後盾,給收詞、釋義、舉例、辨析提供了強有力的客觀證據,詞典的權威性有目共睹,廣受學界肯定。

除了 Yuandan(元旦)被權威的 CED 視為英文單詞、獨立列為詞條之外,我們發現這個詞條有兩個定義,第一個就是千百年來元旦的本義,第二個則是現在通行的新義。在第一個意為「正月初一」的本義裡,我們還發現了原來春節的英文,居然也可以是來自中文、以漢語拼音轉寫的 Chunjie

CED 是部紙質與線上並存的英文詞典,我們翻到(或鍵入)Chunjie,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以下豐富的資訊(懷疑的朋友一樣可自行求證),方頭括弧內仍為我所譯:

Chunjie【春節】
noun【名詞】
an annual Chinese festival marking the (lunar) Chinese New Year. It can last over three days and includes the exchange of gifts, firework displays, and dancing【標誌著(陰曆)中國新年的年度中國節日,可持續三天以上,期間要互贈禮品,有煙花爆竹的施放,還有舞蹈的演出】
Also called: Spring Festival. Former name: Yuandan【又名 Spring Festival。舊稱 Yuandan

令人難以置信,不是嗎?元旦,標準的英譯是 New Year’s Day,而 CED 竟加收了中國觀點的音譯詞 Yuandan。春節,標準的英譯是 Spring Festival(或 Chinese New Year,字面「中國新年」),而 CED 竟也納入了中國觀點的音譯詞 Chunjie

我們學習英文,從事中翻英,總習慣抱著「歸化」的策略,在英文後面亦步亦趨,力求英文道地,在語言上儘量「歸」順英美人士。然而 CED 在「元旦」和「春節」的作法上,卻讓我們驀然驚醒,它訴諸的,卻是我們踟躇猶疑的「異化」策略,不考慮英美人士的感受,從結果看就是全然的外國話,「異」質性十足。

文化自信,落實到漢英詞彙的翻譯上,我們似乎還有所欠缺,只求體貼英文,以求其同。從「元旦」和「春節」這兩個詞彙看來,反而是英國人更注重漢文化的原汁原味,以音譯之法求其異,走了一步我們都膽怯心虛的路。

文化自信不是說說喊喊,更不是妄自尊大,而是審時度勢,鑒往知來,順天應地,不卑不亢,走一條本來就該走的路。

2018 年新年伊始,我們看到了《柯林斯英語詞典》(CED)的 Yuandan Chunjie,不妨就以此為本,作為思考的新起點。

Tuesday, December 19, 2017

Seafood,2017 台灣年度英文

今天《蘋果日報》的網站刊登了一篇我的專欄文章,題為〈Seafood2017 台灣年度英文〉,詳見全文。


Seafood2017 台灣年度英文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歲末年終,英語世界各大詞典的動作接二連三,陸續公布了自家的「年度詞彙」(Word of the Year),英美兩國的榜單更是讓人矚目。榮登榜首的,牛津(Oxford)是 youthquake(青年震動),韋氏(Merriam-Webster)是 feminism(女性主義),詞典網(Dictionary.com)是 complicit(同謀),柯林斯(Collins)是 fake news(假新聞)。今年英文的年度詞彙政治味十足,反映了 2017 年英美觀點的時代氛圍。

東吳大學英文系主辦的「台灣年度英文」(English Word of the Year in Taiwan)今年邁入第四屆。不像英語世界的前輩大咖,這個活動小而美,沒有出版社支持,沒有經費奧援,沒有媒體公關,沒有大數據統計,有的只是積極參與的年輕學生和土法煉鋼的執著與毅力。

參與「台灣年度英文」的人力,來自我「英語語言學概論」班上的學生。我上完其中一章「英語構詞法」之時,正好也接近年底,於是便結合了英語世界的年度盛事,給了他們這個額外加分的機會。從 9 月中開學起,同學有整整 3 個月的時間沈澱思考,醞釀準備。隨著時間的接近,他們開始分組合作,上網梳理資料,篩選分析,最後上台報告,建議自己心目中的「台灣年度英文」。

報告結束,全班票選,我再以此為據,由深度、廣度、強度三個面向著眼,考慮這些英文詞彙在台灣的影響力和持續力,綜合判斷,做出總結。

2017 年的「台灣年度英文」於 12 18 日揭曉,答案是 Seafood

法號「妙禪」、自創「佛教如來宗」、本名劉錦隆的劉妙如,今年因其極富爭議的行徑而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網友以「師父」的諧音 Seafood 來暗諷妙禪,讓原意為「海鮮」的英文單詞 Seafood 增添了一個台灣特有的社會意涵。

至於 Seafood 緣何借作「師父」?學生引用媒體的報導,並佐以獨立的研究指出,2016 3 2 日,有網友在台大 PTT(批踢踢實業坊)的 joke(笑話)版出題,讓大家猜一個謎語,問說:「葉問開海產店,店名要叫什麼?」該網友自問自答,隨後答道:「葉 Seafood」。這個冷笑話引來了眾多網友的跟帖附和,Seafood 遂逐漸演變成「師父」的網路用語。

妙禪的信眾身著紫衣,雙手合十,簇擁在妙禪身邊,對他畢恭畢敬,左一聲師父,右一聲師父,網友討論妙禪時,經常沿用之前 PTT 的梗,稱其為 Seafood,這個借自英文「海鮮」的 Seafood,也隨著傳統媒體的引用,而在社會上廣泛流行了起來。

排名第二、緊追其後的是 Freestyle(即興表演,本義為「自由式」)。這個 Freestyle 源自大陸綜藝節目《中國有嘻哈》裡的導師吳亦凡。吳亦凡在節目中為了考驗選手的說唱能力,頻頻詢問選手「你有 Freestyle 嗎?」因而被許多人模仿。時髦的流行詞語 Freestyle 不只在原生地火爆,甚至跨越了海峽,在台灣也造成了一股跟風熱潮。

至於前三屆的台灣年度英文,2014 年是 over my dead body(除非我死),此乃太陽花學運期間,台北市議員王世堅在媒體前唱作俱佳,因而一夕爆紅的英文片語。2015 年是 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是當年引發全台緊張,媒體鋪天蓋地報導所用的英文縮寫。2016 年則是 steadfast diplomacy(踏實外交),為蔡英文上台後亟欲推動的外交路線,其牛頭不對馬嘴、在台灣引發質疑的英文翻譯。

「台灣年度英文」透過當年流行的英文詞語記錄了台灣,以不同的方式給台灣留下了歷史的足跡,讓我們多年之後能夠藉此回顧反思,別具意義。

Sunday, December 17, 2017

年度詞彙 反彈與衝撞

今天《自由時報》刊登了我的投書,題為〈年度詞彙 反彈與衝撞〉,全文如下,或可點選超連結。因紙本的版面受限,見報版略有刪節。


年度詞彙 反彈與衝撞

曾泰元

歲末年終,眾所關注的「牛津詞典 2017 年度詞彙」(Oxford Dictionaries Word of the Year 2017)於英國時間 12 15 日一早公布,摘得桂冠的是youthquake(青年震動)。

今年的結果比往年晚了一個月,讓許多語言觀察者望眼欲穿。我本以為牛津會延續 11 月另兩個年度詞彙的大方向,然而結果卻有點令人意外。

11 月初,英國權威的《柯林斯英語詞典》(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發布了他們的年度詞彙,榮登寶座的是 fake news(假新聞)。11 月底,知名的網路英語詞典《詞典網》(Dictionary.com)也選出了他們的年度詞彙,答案是 complicit(同謀)。這兩個年度詞彙都和美國的第一家庭密切相關。

牛津走自己的路,選出了 youthquake,究竟是什麼意思?主辦單位《線上牛津詞典》(Oxford Dictionaries Online,簡稱 ODO)的定義是「因年輕人的行動或影響力而引發的重大文化、政治、或社會變革」(a significant cultural, political, or social change arising from the actions or influence of young people)。

ODO 解釋,青年震動「youthquake」是個模仿 earthquake(地震,本義為「地球震動」)的字眼,乃美國《時尚》雜誌(Vogue)前總編輯、已故時尚教主黛安娜佛里蘭(Diana Vreeland)於 1965 年所造,當時描述的是 1960 年代的倫敦,青年文化百花齊放,時尚變遷迅速,精彩紛呈,震動了社會。

資料顯示,到了 1960 年代下半葉,時代氛圍丕變,這個 youthquake 的內涵也開始轉向,指的是發生於學生與年輕人中一波波激進的政治與文化動盪。

ODO 指出,youthquake 不是新詞,今年卻在英國異軍突起,使用率暴增。然而他們也坦誠,美國對此相對無感,或許跌破了部分人士的眼鏡。ODO 說,當今社會的動盪日益加深,我們的神經被摧殘耗弱,youthquake 這個字眼為我們響起了一個希望的音符。ODO 覺得,這樣的正能量正在敲門,我們需要藉由這樣的評選活動請它進來。

今年在英國、在世界多處,常被抹黑的千禧世代(millennial generation)挺身而出,要求政治變革,年輕人的力量集結起來,聲援支持反對黨,打翻了既有的權力平衡,在這破碎、懷疑、挫折、灰暗的時代氛圍中,youthquake「青年震動」的勝出,彷彿烏雲驟裂、陽光乍現,給了我們樂觀下去的理由。

就在牛津年度詞彙發布的前幾天,美國權威的《韋氏詞典》(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也才發布了他們的年度詞彙,雀屏中選的是 feminism(女性主義)。韋氏說,年初首都華盛頓有大規模的「女性大遊行」(Women’s March),年底有反性騷擾的「我也是」(Me Too)運動,女性勇敢地站出來發聲,捍衛自身的權益,feminism 的查閱量暴增,因而勝出。

牛津和韋氏的年度詞彙都不是新詞,背後反映出的現象皆為社會上相對弱勢的反彈與衝撞。看看英美,想想台灣,youthquake(青年震動)和 feminism(女性主義)這兩個英語世界的年度詞彙,值得我們參考與深思。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Saturday, December 16, 2017

余光中與「bumbler」事件

今天《蘋果日報》的網刊登了一篇拙作,題為〈余光中與「bumbler」事件〉,有興趣者請參閱全文。


余光中與「bumbler」事件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台灣文壇巨擘余光中辭世,各界在追憶他的方方面面之時,我倒想起了 5 年前與他有關的「bumbler」事件。

2012 11 月下旬,英國著名的政經雜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刊登了一篇評論前總統馬英九的專文,題為 Ma the bumbler(媒體多譯「馬笨蛋」,我譯「馬瞎忙」),副標題是 A former heart-throb loses his shine(昔日偶像光芒不再)。

這篇文章的標題先遭誤譯,在未經審慎求證之下又被大肆炒作,以致掀起這茶壺裡的風暴。在「遠來的和尚會念經」的心理作用催化下,一篇綜合台灣各界看法的時政報導由出口轉內銷,整起事件後來旋轉失控,吵得沸沸揚揚,雞犬不寧。

馬英九後來到高雄拜訪余光中,余光中勉勵馬英九,說媒體的翻譯有問題,bumbler 不是笨蛋,而是如同是老子「大巧若拙」的意思,也就是「拙」,也就是踏實、負責任、不輕舉妄動,如同大智若愚、愚公移山。

余光中的新解當時引來了爭議。事過境遷,馬英九已經卸任,余光中也已經過世,平心靜氣,bumbler 到底該怎麼翻譯為妥?

關於 bumbler 這個詞,許多英文詞典不是未收,就是收而不釋,留給讀者自行拼湊理解,因此我們不妨從更為常見的 bumbling 著手,因為 bumbler 就是 bumbling 的人。

英語世界知名的《柯林斯柯伯高階英語學習詞典》(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以釋義見長,詳盡清楚,廣獲學界肯定。根據該詞典,bumbling這個形容詞用來描述人,指的是他們的行為舉止混亂無序,欠缺章法,屢犯錯誤,經常一事無成(behaving in a confused, disorganized way, making mistakes and usually not achieving anything)。

若再往下探究,我們發現名詞bumbler和形容詞 bumbling 均來自動詞 bumble。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即 OED)說,這個 bumble 原本是個擬聲詞,描述的是走路不穩跌跌撞撞,發出「乒乒乓乓」的聲音。OED 接著解釋道,bumble 這個字眼也讓人聯想到 bungle「搞砸」、jumble「雜亂」、fumble「笨手笨腳胡亂摸索」,因此 bumbler 可以理解為集合這一些相關意象、具體而微展現於一體的人。

語言間的對應有時比較直截了當,如 heart-throb 翻成「男偶像」,「經濟學家」翻成 economist,大家共識清楚,問題不大。然而有些對應就沒那麼直接單純,簡短的中文有時不容易找到同樣簡短的英文作為對應,如「懂事」、「秀氣」;簡潔的英文有時也很難找到相對簡潔的中文與之呼應,眼前的 bumbler 就是一例。

這個 bumbler 融合了亂七八糟、笨手笨腳、胡亂摸索、折騰搞砸等等的意象,描述的是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像無頭蒼蠅一樣,混亂無序,欠缺章法,屢犯錯誤,經常一事無成。中文有沒有一個這樣簡短的詞,三兩個字就能夠精簡涵蓋描述這些特質?恐怕很難,再怎麼找總是會顧此失彼,不過我倒是想到了一個「瞎忙」。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解釋,「瞎忙」是「無條理的亂忙」或「徒勞無功」。如此看來,「瞎忙」跟 bumbler 的意思還算接近,獨缺「犯錯搞砸」這個面向,當然不能令人滿意。不過瞎忙之人總是自亂陣腳,該做的事不做,不該做的事又拼命做,顛三倒四,導致後來計畫搞砸,一事無成,因此廣義上也就是老出錯。

準此,《經濟學人》送給馬英九的稱號「bumbler」不是「笨蛋」,余光中「拙者」的新解也似顯牽強,讓人嗅到詩人的天馬行空。我綜合各家詞典所建議的「瞎忙」,或許可供大家參考。

Saturday, December 09, 2017

耶路撒冷,和平的基石?


今天《蘋果日報》的網站上刊登了一篇我的〈耶路撒冷,和平的基石?〉,以下為拙作全文:

耶路撒冷,和平的基石?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發表聲明,昭告天下,正式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指示國務院將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

川普兌現了他競選時的承諾,鞏固了基本盤的選民,贏得了他們的掌聲,卻換來了國際社會的噓聲,招致阿拉伯世界的強烈反彈。以色列、巴勒斯坦原本就緊張的關係,極可能因此而更加動盪。區域性的以巴衝突,在不久的將來或恐造成大規模的反美浪潮,新一輪的恐怖主義說不定就如影隨形,成為一顆顆防不勝防的不定時炸彈。

耶路撒冷是個有著近 6000 年複雜歷史的古城,曾經先後被迦南人、希伯來人、希臘人、羅馬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十字軍、土耳其人、英國人統治過。猶太人、穆斯林、基督徒都把耶路撒冷視為「聖城」,長久以來,其法律地位一直都懸而未決,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爭議核心。

英文有句俗諺「let sleeping dogs lie」,字面義為「讓睡狗躺著」,意思是「別自找麻煩」或「少惹是生非」。一群狗原本睡得好好的,就讓牠們繼續躺著睡,別去驚動,更別去招惹,因為牠們一旦驚醒,可能會對你狂吠,甚至會對你群起而攻,讓你身陷險境。以巴衝突由來已久,至今仍是個火藥庫,川普此舉分明是反其道而行,在火藥庫裡點火。

耶路撒冷,英文作 Jerusalem(讀如「哲如色冷」),源自希伯來文的 Yerushalayim(讀如「耶路沙拉印」),本義是「和平的基石」。「耶路撒冷」希伯來名的後一半 shalayim(讀如「沙拉印」)意為「和平」,與希伯來文的招呼語 shalom(讀如「沙隆」,意為「祝你平安」)密切相關。

耶路撒冷英文名 Jerusalem 的後一半 salem(和平),則被用作世界多處的地名,在美國更是遍地開花。根據英文的網路《維基百科》(Wikipedia)所載,僅美國就有 100 多個郡(county)、市(city)、鎮(township)的名稱含有 Salem。我們可以說,「和平」的地名遍佈全球,更是全方位地覆蓋了美國。

這個「和平的基石」耶路撒冷,如今卻在美國的主導下成了衝突的導火線,本來就水火不容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現在更是劍拔弩張,說來實在諷刺。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盤根錯節,還反映在這個「和平」的字眼裡。

現在的巴勒斯坦屬於伊斯蘭陣營,伊斯蘭(Islam)的本意是「臣服」,即臣服於真主阿拉的旨意。伊斯蘭教的信徒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臣服者」。阿拉伯文的招呼語是 salaam(讀如「薩蘭」,意為「祝你平安」),是願平安與對方同在的美好祝福。這三個詞語有個共同點,就是 s-l-m 的「三子音字根」。

阿拉伯文和希伯來文同屬「亞非語系」(Afroasiatic language family)的「閃語族」(Semitic branch),而「三子音字根」是個極具閃語族特色的語言形式,阿拉伯文 s-l-m(希伯來文作 sh-l-m)序列的核心意義是「和平」,這樣的人生態度深植於絕大多數閃族人民的心中。

猶太教與伊斯蘭教有著千年的恩怨糾葛,對以「和平」為信仰核心的閃族人民而言,不免讓人喟歎。

Salaam! Shalom!

Monday, December 04, 2017

永別了 神翻譯!


今天《旺報》刊登了一篇拙作,題為〈永別了 神翻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超連結或打開圖片瀏覽。

Friday, December 01, 2017

台灣 2017「年度英文單字」


12 月的《英語島》雜誌刊發了我的專欄文章,題為〈台灣 2017「年度英文單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圖片或打開超連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