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9, 2018

中文的禪,日文的禪


2018/12/29 上海《文匯報筆會》網頁連結英文裡的『禪』



Wednesday, December 19, 2018

Monday, December 17, 2018

【風傳媒】曾泰元觀點:2018台灣年度英文─skr

2018 台灣年度英文─skr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歲末年終,許多媒體都以「年度字詞」來總結即將逝去的一年。

在英語世界裡,《柯林斯英語詞典》(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選擇了 single-use(一次性的),指的是這一年來,一次性用品氾濫成成災,成為嚴重的環保問題。《牛津詞典》(Oxford Dictionaries)的答案是 toxic(有毒的),覺得這個字眼在 2018 年的環境、政治、文化、性別等諸多領域都迅速蔓延,足以概括今年的時代氛圍。

《風傳媒》的版本做得最好欲覽此版本請按這裡

其他版本連結請按以下媒體,報紙照片為《人間福報》:新頭殼】、【Yahoo! 奇摩新聞】、【關鍵評論】、【新浪新聞】、【人間福報



Friday, December 14, 2018

【蘋果日報】曾泰元:2018 台灣年度英文──skr



2018 台灣年度英文──skr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2018 年的「台灣年度英文」評選,結果在日前出爐,今年的年度英文有點特別,是個沒有任何母音字母的「skr」(讀如去掉尾音 t skirt「裙子」)。

這是《蘋果日報》的版本。欲覽全文,請按這裡

Thursday, November 29, 2018

英文系教授告訴你,《牛津英語詞典》收了哪些中文詞語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英語世界最高權威、收詞量逾 60 萬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 OED),究竟收了幾個中文詞語?網上有人說 120 個,有人說 200 多個,甚至有人說 1000 多個。數字差距如此懸殊,到底哪一個答案才對?

2018 11 19 日,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的詞典部總編輯劉浩賢(Franky Lau)出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英國 OED 編輯部提供的數字是 250 個。

牛津英國總部的說法看似一槌定音,然而我卻半信半疑。胡適曾說,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於是我便在眾說紛紜之中,花了近一週的時間,從早到晚密集研究。根據我得出的第一手資料,我的答案是 500 個左右,數字是 OED 官方說法的兩倍。

欲覽全文,請按這裡


Wednesday, November 28, 2018

《牛津英語詞典》收了多少源自中文的詞語?


《牛津英語詞典》收了多少源自中文的詞語?今天,上海《文匯報》的副刊「筆會」刊發了拙作,其他知名網站隨即轉載,如北京的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作家網,以及山東濟南的魯網。完整的詞表,將於稍晚由筆會的微信公眾號推送。

Saturday, November 10, 2018

英文詞語中國茶



我在台灣東吳大學的研究室喚作「不知漢齋」,齋內掛有一幅明代仇英的《松亭試泉圖》,是購自附近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原尺寸複製品。

畫中高山飛瀑,霧氣漫天,勁松雙立,松枝蔽亭。亭下的文人身著白衫,手執羽扇,席地倚欄眺山望水。一書童傍溪汲泉,另一書童亭內備柴,亭旁樹下茶具火爐皆具。我舉頭凝視,見悠然之閒情,得禪意而忘言。禪茶一味,不禁心馳神往。

欲覽全文,請按這裡

Tuesday, November 06, 2018

Chinese真的有貶義嗎



Chinese(中國人)是個中性、標準的英文字眼,沒有任何歧視、冒犯的味道,Chinaman Chink(皆為中國佬之意)這兩個詞才有。這是英語世界普遍的認知,也充分反映在英文詞典裡。如果真要說中性、標準的 Chinese 有貶義,那麼最有可能的,大概是上下文語境所營造出來氛圍,以及反映在講者或作者的語氣和態度吧!

欲覽全文,請按這裡

Thursday, October 18, 2018

Wednesday, October 17, 2018

「Add oil」進牛津一文在香港爆紅

我在台灣《蘋果日報》的專欄文章〈加油「add oil」進牛津詞典〉意外爆紅。一篇小眾的咬文嚼字之作,居然在香港的文化圈引來熱議,香港的社交媒體及傳統媒體紛紛轉載報導,始料未及。



我的這篇〈加油「add oil」進牛津詞典〉於 2018 10 14 日下午在蘋果上網,隔天 15 號晚上,有位香港的學術工作者和藝術家黃宇軒(Sampson Wong)先生給我發來電子郵件,說他從台灣《蘋果日報》得知「add oil」一詞被加進了 OED,覺得非常高興,問我是怎麼發現的。

我在匆忙之中誤會了黃老師的意思,以為他問的是哪本牛津詞典。後來搞清楚了,便把我這個發現的大致經過跟他說明了一下:

每次 OED 做季度更新的時候,我都會從頭到尾仔細瀏覽一遍官網的新詞表,看看 jiayou(加油)收進去了沒有,卻一直音訊杳然。於是有時我閒來沒事,就會登錄 OED 的官網,鍵入 jiayou,看看會不會有意外的驚喜。

前幾天(10 8 日)我也是閒來無事。頁面同以往一樣,跳出一排醒目的紅字,說 No dictionary entries found for ‘jiayou’,可是這個結果頁面的最後一行似乎有了些異樣。原來應該是「0」的數字居然出現了「1」,說在 definitionsetymologiesfull text 都各有一筆 jiayou 的記錄。

我點進去一看,原來 jiayou 是出現在「add oil!」這個感嘆詞片語裡,這下豁然開朗了!音譯的 jiayou 沒收,卻收了個直譯的 add oil

最後那條 2016 6 7 日的書證可以說明,「add oil!」最早有可能出現在 2016 6 月下旬的第 2 季更新。然而這似乎不太可能,之後其他的時間點我也存疑,因為我時不時就會登錄 OED 的官網,持續搜尋 jiayou 的動態,卻一直沒有發現這個改變,直到 2018 10 8 日。因此我推測,「add oil!」極有可能是 2018 年第 3 季加入 OED 的,這一季的更新本當於 9 月下旬公佈,因故推遲到 10 3 日。

這位黃老師說,多年來他一直留意「add oil」的發展,如今看到了我這篇文章十分開心,於是在社交媒體 Facebook 上和香港的新聞上介紹了我的發現。他說,我的這個發現非常受歡迎,可說在香港爆紅了。

接下來的一天,真是讓我體會到了文章爆紅的感覺:蘋果的原文閱讀量由 2,000 左右爆衝到 25,000,超過 10 倍,香港的媒體也接力轉載報導,上海《文匯報》、北京《新浪網》、台灣民視新聞》紛紛跟進,澳門、馬來西亞、澳洲、加拿大的媒體也都有,查得到的媒體網站就有 20 

以下就是這些新聞的連結,一方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閱參考,一方面我也為這個事件留下個歷史紀錄:









(9) 香港【雅虎香港】加油!Add oil正式收入牛津字典



(12) 香港【巴士的報】港式英文「add oil」列入牛津詞典





(19) 台灣【民視新聞】中式英文「加油 add oil 收錄進牛津辭典(用了我的發現與見解,卻沒提我的名字)




(23) 馬來西亞【星洲網】港式英文加油‧add oil收錄牛津詞典

(24) 澳門【力報】港式英文「add oil」收錄入牛津辭典

(25) 澳洲【SBS廣播公司】中式英語“add oil”入選牛津英語詞典

(26)  澳洲【SBS廣播公司】港式英文「add oil!」衝出國際

Sunday, October 14, 2018

加油「add oil」進牛津詞典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沒錯,千真萬確,中式英文的 add oil(加油)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 OED)。

OED 日前做了 3 個月一次的季度更新,發布了一批新詞新義,總數達 1400 餘個,其中收錄了直譯自中文「加油」的 add oil

OED 解釋道,這個 add oil 源自香港英文,主要也是香港英文的說法(originally and chiefly Hong Kong English),用以表達鼓勵、煽動、或支持(expressing encouragement, incitement, or support),相當於英文的「go on!」或「go for it!」。

OED 在詞源(etymology)裡追根究柢,說 add oil 這個片語直譯自中文的「加油」,廣東話念 ga yau,相當於國語的 jiayou,並說文解字了一番。

看到這裡,我想到了我在台大外文系求學時的一段往事。「加油」的英文那時我不會講,便跟許多人一樣,把它逐字翻譯為 add oil,自己也知道這是中式英文,不過在輕鬆的場合以此搞笑一下,大家也都莞爾以對。這個翻譯的問題,我還問了同班同學高怡平(後來成為知名的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她在美國讀過書,英文的口語十分道地。她想了一下,跟我說這要看情況,不過如果是在運動比賽中,用「Go!」就可以了,強調時可以連講三次,說「Go! Go! Go!」。

後來我漸漸知道,中文的「加油」可以用在不同的場合,英文裡想找道地的對應,得視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把「加油」直譯為「add oil」,這原本是個搞笑的中式英語,許多英文老師都會批評糾正,想不到後來流行日廣,居然連最權威的 OED 也收了,承認它的合法地位。

OED 收了 4 add oil 的書證(quotation,書面證據,亦即有來源出處的例句),時間最近的一條出現於 2016 6 7 日,引用的媒體是 China Daily(《中國日報》)的香港版,作者是英國駐港的教育學者 Andrew Mitchell

If we really are serious about being Asia’s World City, we still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 So add oil, everyone!(要想成為亞洲的世界級城市,如果我們真的是玩真的話,那麼我們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所以各位,加油!)

還記得 2008 年北京奧運時,英文媒體上 jiayou(加油)用得很多,進入英文的呼聲很高,許多人都在屏息以待。所以每次 OED 做季度更新之時,我都會仔細瀏覽官網的新詞表,看看「加油」收進去了沒有。

皇天不負苦心人,這一次終於讓我發現了「加油」的蹤跡。不過有點意外的是,「加油」並不是以音譯的 jiayou 進入 OED,而是直譯的 add oil

中式英文也會進入權威詞典,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就是一個最知名的例子。語言在變,看來我們都要開放心胸,與時俱進,不墨守成規。加油!Add oil!

Wednesday, October 10, 2018

英文字典裡的Double Ten


我們中華民國的國慶日叫「雙十節」,有個固定的英文 Double Ten(雙十),而且還有兩部大型的美國詞典加以收錄。其一是名聲響亮、美國詞典代名詞的《韋氏大詞典》,定義是「中華民國紀念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的十月十日」。

另一部美國知名的《世界圖書詞典》也收錄了 Double Ten,定義比韋氏更為詳盡:「台灣(中華民國)的國慶日,在十月十日慶祝,是一九一一年中華民國成立的紀念日。名字指日期,是第十個月的第十天」。

閱讀全文請按這裡

Friday, October 05, 2018

牛津英語詞典新收錄了「1.5個」中文新詞


牛津英語詞典(OED)本次收錄中文新詞包括:「米粉」(bihon)、「禪」(Chan)。圖為炒米粉示意。

10 3 日,OED 發佈了今年第 3 季的新詞新義,其中有「一個半」來自中文的詞彙:Chan(禪)是一個,bihon(米粉)算半個。

這是什麼意思呢?請聽我細說從頭。

閱讀全文請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