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31, 2013

到佛寺撞鐘跨年


今天的《人間福報》刊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到佛寺撞鐘跨年

到佛寺撞鐘跨年

看多了跨年夜嘉年華狂歡,突想回歸傳統,在除舊迎新的淒冷寒冬,造訪古都洛陽,到白馬寺撞鐘跨年。

白馬寺是近兩千年歷史的中國第一古剎。當晚沒有跨年倒數,沒有歌星演唱,更沒有璀璨焰火,洶湧人潮多抱著一顆虔誠的心,上香祈福而來。

我撞了十二響鐘,希望宏亮的鐘聲,把過去一年的煩憂苦悶撞到九霄雲外。我還點了一盞光明智慧燈,雙手合十默默祈求,盼望新的一年順利平安,充滿福樂智慧。最後捻一炷香,隨著簇擁的人群到大雄寶殿禮佛參拜,在煙霧繚繞中獻上新年新希望。

白馬寺的鐘聲悠揚,在遼闊的中原咚咚響起,彷彿上達天聽。看著繚繞煙霧在漆黑夜空冉冉上升,讓我的心得到一份踏實與篤定。

跨年,何必花大錢講排場?到附近的佛寺燒炷香,點盞燈,何嘗不是好選擇?

曾泰元(北市/東吳英文系主任)

習近平買的包子 英文怎麼說


今天《中國時報》刊了我的投書,題為〈習近平買的包子 英文怎麼說〉。這篇是包子文的精簡版,完整版請見〈包子的英文怎麼說?〉。以下為見報全文:


習近平買的包子 英文怎麼說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周末輕車簡從,現身北京街頭包子鋪,排隊點餐端盤子。

「包子」的英文到底是什麼?英語世界最大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給了個標準答案:pao-tzu

這個「包子」的拼法是依傳統威妥瑪拼音轉寫,1927 年已經正式見諸英文文獻,在漢語拼音廣為大家接受前,「包子」一直都拼成 pao-tzu。直到後來威妥瑪拼音江河日下,漢語拼音的 baozi 才逐漸在英文裡出現。

「包子」在傳統上常翻成 steamed bun(蒸的小圓麵包),或是詳細一點的 steamed bun with stuffing(蒸的帶餡小圓麵包),隔靴搔癢,過於籠統,可用稱許多類似食品,譯得不理想。

「包子」是文化特色詞,文化特色詞具有其文化的獨特性,極難在外語裡找到現成的對應,因此在翻成英文時,經常以音譯的型態出現。

當然,初次見面不免陌生,音譯詞佐以簡短的解釋,定能幫助了解,促進溝通。準此,包子(pao-tzu baozi)可解釋為 steamed bun with stuffing(蒸的帶餡小圓麵包)。

習近平在北京排隊買包子,說不定也能因網路、媒體的傳播討論,意外地普及包子的英文呢!我們拭目以待。

Monday, December 30, 2013

包子的英文怎麼說?


今天的《中央日報》刊了一篇我寫的專文,題為〈包子的英文怎麼說?〉:

包子的英文怎麼說?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週末輕車簡從,大秀親民作風,現身北京街頭的包子鋪,排隊點餐端盤子,與民眾閒話家常。習近平走進人群的平民作風,似乎讓人看到已故總統蔣經國先生昔日的身影。當年經國先生的足跡踏遍全台,吃小吃走基層體察民情,成了他獨樹一幟的領導風格。

姑且不論習近平此舉是否經過精心策劃,也不知道他是否受到蔣經國風格的啟發,他這次的微服出巡的確造成了轟動,引發了話題,瞬間在媒體、網路上散播開來。

群眾熱議的面向林林總總,食物本身也是焦點之一。包子似乎不再土,一夕之間爆紅,也成了部分網民口中「高端、大器、上檔次」的代名詞。「包子」的英文怎麼說,竟也成了許多人爭論不休的話題。

那麼,「包子」的英文到底是什麼?英語世界最大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給了個標準答案:pao-tzu

這個答案或許讓絕大多數的人都深感詫異,不過《牛津英語詞典》的主詞條的確收錄了 pao-tzu。這個「包子」的拼法是依傳統的威妥瑪拼音轉寫,1927 年就已經正式見諸英文的文獻,在漢語拼音廣為大家接受之前,「包子」一直都拼成 pao-tzu。直到後來威妥瑪拼音江河日下,漢語拼音的 baozi 才逐漸在英文裡出現,牛津引用了一則 1997 年《西雅圖郵訊報》(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的報導就是明證。

「包子」傳統上常翻成 steamed bun(蒸的小圓麵包),或是詳細一點的 steamed bun with stuffing(蒸的帶餡小圓麵包),然而這只是隔靴搔癢的解釋,而且過於籠統含糊,可用來指稱許多類似的食品,做法並不理想。

「包子」是文化特色詞,文化特色詞具有其文化的獨特性,極難在外語裡找到現成的對應,因此在翻成英文時,經常以音譯的型態出現。音譯詞不僅自然直覺,又能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汁原味。

當然,初次見面不免陌生,音譯詞佐以簡短的解釋,定能幫助了解,促進溝通。準此,包子(pao-tzu baozi)可解釋為 steamed bun with stuffing(蒸的帶餡小圓麵包)。

我們的目標,就是讓英文裡多些來自中文的詞語,音譯為主,解釋為輔。用語音轉寫來翻譯文化特色詞時,許多人的反應總是竊笑驚訝,不以為然,甚至嗤之以鼻。大家或許有所不知,這種直接法是最常見的,放諸四海皆準,任何的語言都是如此。學問,不見得總是要拐彎抹角、故弄玄虛吧?

習近平在北京排隊買包子,說不定也能因網路、媒體的傳播討論,意外地普及包子的英文呢!我們拭目以待。

Saturday, December 28, 2013

英文列第二語?台南太天真


今天《聯合報》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英文列第二語?台南太天真〉。原稿 396 字,報社編輯把它刪減為 357 字,然因編輯不慎,見報版有一處的語句突兀,明顯失當。以下為未經刪節前的原稿:

英文列第二語? 台南太天真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台北市)

台南市長賴清德宣布將仿照香港與新加坡,把英文列為第二官方語言,並啟動十年計畫,分段達成目標。

我認為這是為了明年選舉而開出來的競選支票,沒有審慎考慮到現狀與事實,就如同跨年大放煙火一樣,華而不實。

十年前民進黨政府執政時,中央還煞有介事地積極規劃,打算把英文變成台灣的準官方語言,後來無疾而終。

去年,有民進黨立委在立法院質詢,建議政府將英文訂為官方語言,以全面提振台灣的英文能力。行政院長卻給了一個斬釘截鐵的「不可能」作為回應,後來也不了了之。

今天,一樣是民進黨籍的台南市長舊案重提,我看不久之後,這個英文計畫八成也會胎死腹中。

台灣不是星港,沒有英文作為(準)官方語言的歷史背景,強推政策只會勞民傷財。各種評比也都歷歷在目,台灣人的英文程度在亞洲只是倒數,也沒有達成這個目標所需的社會條件。

類似的英文政策過去多人提案,大家前仆後繼,卻都落得鍛羽而歸,實在不曉得主事者有沒有覺得自己的想法過於天真?

Friday, December 27, 2013

2014東吳溪城講堂 英文系熱烈招生中

去年我們錯過了!

今年,在多方期盼、催促,後經審慎評估與精心策劃之下,我們英文系終於參與了學校主辦的 “2014 東吳溪城講堂,時間是 2014 年 月 12 日至 月 12 日。其中,實際上課 週,每週 日共計 12 日,每日 小時,內含 次短期的校外參訪。另有 週,學員將作 天 夜的團體旅遊。

為了歡迎大陸學子來台學習參訪,並做文化與社會之交流,我們特別安排了非常實用的兩個課群,不限學員專業背景皆可修習──“商用英文 新聞英語(二選一)。

每個課群皆由一名中師一名外教搭配授課,此二人均為系上評價甚高之資深老師,課程豐富實用,氣氛活潑互動,內容貼緊時代脈動。同學除了學到相關知識之外,還能提高自己的英文能力。此外,老師還會帶領同學參訪具有指標意義的外貿協會(商用英文)與聯合報(新聞英語)。

相信在短短 週的溪城講堂裡,學員除了能夠收穫豐碩的知識、增強自己的英文能力之外,還能因實地參訪旅遊,對台灣的風土民情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2014 東吳溪城講堂各項報名資訊已悉數上網,請詳閱專屬鏈接:

http://www.scu.edu.tw/icae/2014xcjt.htm

商用英文 新聞英語兩個課群的人數上限皆為 25 人,採小班教學,以便讓學員有更優質的學習環境。也因名額有限,有興趣的同學請儘早報名,以免向隅。

請將訊息分享給你的同學好友,我們在台北張開雙臂,熱情歡迎你們結伴而來。

咱們東吳見!

(文/施璇姬  海報設計/廖唯善  校對審定/曾泰元)

Tuesday, December 24, 2013

耶誕快樂


今天下午家裡才開始布置耶誕樹,布置好的耶誕樹放在客廳的顯眼處。

據說,西方傳統上要到 12 月 24 日的耶誕夜,這棵樹才會立起來裝飾,然後在第 12 夜(1 月 5 日)之後拆掉移走,提前和延後都不是件吉利的事。

Merry Christmas!

Monday, December 23, 2013

一樣黑心,別五十步笑百步


今天大陸鎮江的《京江晚報》轉載了一篇我的文章,題為〈一樣黑心,別五十步笑百步〉:

一樣黑心,
別五十步笑百步

/曾泰元

  兩年半前,台灣的塑化劑事件轟動一時,重創台灣引以為傲的食品安全形象。記憶猶新,想不到歷史這麼快就重演。近來台灣的黑心食品連環爆,知名品牌大廠接連捲入,不僅程度更嚴重,影響範圍也更廣,台灣好像頓時成了一個黑心食品猖獗的化外之地。大家人心惶惶,食不安心,無所適從,誰知道過兩天什麼食物又會讓黑心染指?

  不少台灣人總是習慣訕笑大陸黑心食品橫行,而台灣又好多少?最近這些接二連三的黑心事件,都實實在在地證明台灣也沒有高明到哪裡去。看到大陸爆出黑心食品,總是見獵心喜,幸災樂禍,自以為高人一等,向對岸指手畫腳冷嘲熱諷,殊不知這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五十步笑百步” 典出《孟子·梁惠王上》,指的是兩名士兵在前線作戰時因膽戰而退卻,一人退五十步,另一人退一百步。這兩人都是怯戰,半斤八兩,可是退五十步的卻恥笑退一百步的,認為自己略勝一籌。

  英文裡有個異曲同工的說法,the pot calling the kettle black,字面的意思是 “鍋子譏笑水壺黑”。鍋子看到水壺被炭火燒黑而加以譏笑,卻不知自己也是一樣黑。兩岸都有黑心食品,英文說鍋笑壺黑,閩南語說龜笑鱉無尾。

  “黑心” 原指人的心腸陰險狠毒,泯沒天良,現在也經常用來形容對人體有害或品質低劣的商品。後者這個形容商品的 “黑心”,明顯是前者人心陰險狠毒的引申:因為人心不正,利益當前喪盡天良,所以用一些卑劣不誠實的方法製造商品,矇騙大眾,給消費者的健康與金錢造成損害。

  用 “黑心” 來描述商品是個後起的新用法,在中文裡流傳已有一段時日,卻還沒有任何一本中文詞典加以收錄。或許因文化的不同,英文似乎也找不到一個貼切傳神的對應詞,只能用模糊的 dishonest(不誠實的)、shoddy(劣質的)等字眼來隔靴搔癢。我在想,借譯(loan translation)是詞彙翻譯常見的策略之一,何不就把這個 “黑心” 逐字翻譯成 black-hearted?說不定不久就能被英文接納,正式成為英文的一員。

  事實上英文裡早有 black-hearted 這個字眼,幾本大型權威的英文詞典都有所收錄,意為 “邪惡的;惡毒的;黑心腸的”。這個 black-hearted 接近中文 “黑心” 的本義,用黑色的心代表邪惡,中英兩種語言所見略同,雖然傳統上 black-hearted 多用來形容人,不過 “挪用” 本是語言的常態,用同一個字眼來形容商品也更能彰顯黑心商人與黑心商品之間的密切關係。

  過些時候,英文詞典的編輯或許就能偵測到 black-hearted 的這個新用法,注意到它有一些形容低劣有害商品的例子,持續觀察一段時間後發現這個新用法穩定確立,便會做出專業判斷,正式把它收進詞典,另列新義。到時候中文就又堂而皇之地給英文貢獻了一個生動有特色的詞彙。

  (作者為台灣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Sunday, December 22, 2013

湯圓、元宵與麻糬


今天是冬至,《中央日報》登了一篇我的專文,題為〈湯圓、元宵與麻糬〉。我在文章裡略述了三者的糾葛,並對它們的英譯提出了建議:

湯圓、元宵與麻糬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12 月 22 日是冬至,是 24 節氣裡最重要的一個。俗諺有云,冬至大如年,部分傳統的家庭,還會在此日拜神祭祖,慎重其事。過了冬至,白晝漸長,黑夜日短,春節就不遠了。

在冬至這一天,傳統上中國南方吃湯圓應景,北方則有吃餃子或餛飩的習俗。閩南語說「搓圓圓,過好年」,在台灣冬至吃湯圓,吃了湯圓就長了一歲。

湯圓和元宵極其近似,關係有點複雜,常讓人搞不清。有人認為是同物異名,也有人認為二者有所不同。

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所載,湯圓是一種糯米製成的食品,由糯米粉揉製成圓糰狀,分有餡和無餡兩種。元宵也是一種糯米製成的食品,製作時餡一般放在鋪有糯米粉的竹籃上,再用雙手搖晃,使糯米粉均勻黏在餡上,如此重複數次而滾成圓球,為元宵節的應景食品。

晚清知名文人徐珂在其傳世之作《清稗類鈔》提到,南方人的湯圓就是北方人的元宵。湯圓餡有甜有鹹,亦有無餡的「實心湯圓」。大型權威的《辭海》、《漢語大詞典》或許都以此為本,也說元宵是湯圓的別名,但這兩部大詞典卻都未收湯圓,只見元宵。

綜合看來,湯圓和元宵這對孿生兄弟的糾葛,似乎既有地理的考量(南方、北方),也有節令的因素(冬至、元宵),兼有作法的差異(搓揉、滾圓),另許多人無法參透,難以區分彼此。

有趣的是,麻糬(經專家考證,應作「麻粢」)也同屬一個家族,一樣是糯米製成的Q軟食品,不過卻少與湯圓和元宵混淆。做麻糬的糯米已經事先蒸熟搗爛,所以成品無須進一步烹調即可食用,不像湯圓和元宵的原料是生糯米,還得煮熟才能吃。

英語世界最大最權威的詞典是《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它大約收錄了 300 個來自中文的詞彙,其中也包含了「元宵」的音譯 yuan hsiao。此 yuan hsiao 乃傳統的威妥瑪拼音(Wade-Giles),新式的漢語拼音(Pinyin)作 yuanxiao。根據牛津的定義,yuan hsiao 指的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所吃的糯米湯糰甜品(sweet rice-flour dumpling)。然而與元宵幾乎雷同的湯圓,牛津的作法與《辭海》、《漢語大詞典》相同,並未收錄。

麻糬的英文是 mochi,早已進入牛津,是轉寫自日文「餅」(もち)的發音,也是個音譯詞。牛津給麻糬下的定義是:一種糯米製成的糕點(a cake made from glutinous rice),蒸熟搗爛(steamed and pounded),有時候會添加其他的配料(sometimes with the addition of other ingredients)。

如此看來,雖然牛津未收湯圓,不過依元宵(yuan hsiao)、麻糬(mochi)的前例,把湯圓音譯為 tangyuan 實屬合情合理。

湯圓、元宵、麻糬都是文化特色詞,文化特色詞具有其文化的獨特性,極難在外語裡找到現成的對應,因此在翻成英文時,經常以音譯的型態出現。音譯詞不僅自然直覺,又能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汁原味。

當然,初次見面不免陌生,音譯詞佐以簡短的解釋,定能幫助了解,促進溝通。準此,元宵(yuan hsiao)可解釋為 sweet rice-flour dumpling(糯米湯糰甜品),麻糬(mochi)可解釋為 glutinous rice cake(糯米糕)。湯圓(tangyuan)的解釋仿元宵,然因其甜鹹皆可,不妨只說 rice-flour dumpling(糯米湯糰)。

我們的目標,就是讓英文裡多些來自中文的詞語,音譯為主,解釋為輔。用語音轉寫來翻譯文化特色詞時,許多人的反應總是竊笑驚訝,不以為然,甚至嗤之以鼻。大家或許有所不知,這種直接法是最常見的,放諸四海皆準,任何的語言都是如此。學問,不見得總是要拐彎抹角、故弄玄虛吧?

Saturday, December 21, 2013

三訪朱自清〈背影〉月台


今天《旺報》登了一篇我的文章,題為〈三訪朱自清〈背影〉月台〉。原稿 1500 多字,被編輯刪去了近 200 字。以下為未經刪節前的原稿:

三訪朱自清〈背影〉月台

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背影〉傳誦數十年,我國中那時讀來就覺得情感真摯,文筆雋永,描述胖子朱爸爸在南京浦口火車站的那段尤其鮮活。蕭瑟的冬日裡朱爸爸一身盛裝給兒子送行,在月台與鐵道間努力、謹慎地爬上爬下,就為了到柵欄外給朱自清買橘子。我們單從文字去品味想像,依稀也看到了作者晶瑩的淚光。一齣感人的電影,彷彿就在眼前上演。

那年我正好客居南京,一個冬末春初的禮拜六,寒風陰冷偶細雨,我也不知哪來的興致,吃過午飯後就背起相機,從鼓樓搭上 31 路公車,沿著中山北路抵終點站──下關的中山碼頭,再搭渡輪過長江到對岸的浦口。我從浦口碼頭一出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數十輛紅色的三輪「摩的」(載客摩托車),原本安靜地各據一角,見旅客出站立刻發動引擎,迅速地往出口處卡位。我穿過車陣,越過碼頭前的臨江路,馬上就看到了「南京北站」四個大字,靜靜地高掛在米黃色的三層建築樓頂,這就是朱自清 1925 年搭津浦鐵路到北京、朱爸爸奮力過月台買橘子的那個浦口火車站。據說這裡基本已經廢棄,現在只作為客車維修場以及貨車車站。

我興奮地在車站附近四處探望,發現車站大樓門窗深鎖,建築的形制樣貌,透露出歷史的滄桑。我湊到玻璃窗邊往裡看,裡頭空無一物,隨即注意到旁邊有「非鐵路工作人員禁止入內」的標示。我有點猶豫,不曉得是不是到此為止,在外面照幾張相就該乖乖打道回府。但後來想想,朱自清不朽名篇〈背影〉的主場景就差幾步之遙,而且裡面一片破敗荒蕪,似乎沒人管理。既然人都來了,我心一橫,就大剌剌地從側面的縫隙鑽了進去。車站大樓的後方是月台區,裡面停了幾列待修的舊車廂。月台有四個,有著舊時典雅的傘型長廊和拱形雨廊,但找不到〈背影〉文中月台的柵欄,也看不到賣橘子的攤販。

再往前一走,哇!春寒料峭的廢棄車站內,矗立在我眼前的,竟是一長排蒼涼絕美的法國梧桐。寒風瑟瑟,詩意盈盈,心中的感嘆,根本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蕭索的月台,太適合別離了,太符合〈背影〉裡的基調了!遊客,只有我一人。〈背影〉,完全被我佔有。我的心中,泛起了愛沙尼亞作曲家阿福·佩爾特(Arvo Pärt)的名曲〈鏡中鏡〉(Spiegel im Spiegel),在回程的路上,還不斷地在我心頭低吟回蕩。

兩個月後,我帶了兩位台灣的學者二訪浦口火車站。我們一樣從下關坐渡輪過長江,一起去朱自清〈背影〉的場景探源。不過氣候轉暖,陽光燦爛,蕭索已經遠颺,但為了使大家盡興,我特地買了一袋橘子,把它平鋪在月台上,讓每個人輪流在鏡頭前模仿當時的朱爸爸,做出努力攀爬的模樣。

一年後,我又到了南京。舊地重遊,我一安頓好就直奔中山碼頭,搭渡輪越長江抵浦口,為的就是要再回味一下〈背影〉的月台。

時節跟前一年初訪時一樣,天空一樣的陰,氣溫也一樣的低,想必所見定是一樣的景。詎料我進了車站月台,看到眼前二、三百公尺的法國梧桐全被砍頭,光禿一片,氣得髒話差點脫口而出。一個穿制服的車站工作人員經過,我問他樹這麼漂亮為什麼要砍。他打量了我一會兒,冷冷地說:「這樹妨礙我們幹活!」

失望之餘,正好包包裡帶了兩顆橘子,我便把它取出放在月台上,替朱自清、過月台買橘子的朱爸爸,以及許許多多深愛著這些樹的人士,表示沉重的哀悼。

後來才得知,法國梧桐在冬天需要做整形修剪,否則會導致樹形雜亂無章,大大降低其觀賞價值及遮蔭效果。適時的修剪,短期內就能使樹形雄偉端正、挺拔優美,枝幹疏密有致。看來,我三訪〈背影〉的月台時差點怒飆髒話,根本是所知不足,情緒用事。

今年年中,南京傳來浦口火車站的新聞,報導說它被列入大陸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這則消息讓曾經三度走訪〈背影〉場景、從事文學尋根之旅的我心中憂喜參半。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意味著上層的重視,有較多的經費來做修繕維護。然而福禍相倚,列入名單之後也可能招來更多的觀光客,一個文學歷史的淨地會不會因而走調,從此變得市儈庸俗?令人憂心哪!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Tuesday, December 17, 2013

又上《揚州晚報》


今天大陸的《揚州晚報》竟有引述我的報導,讓我頗感驚喜。報社記者下的標題是〈台灣教授曾泰元發微博盛讚──台灣老餐廳做地道揚州味〉,置於 A7 版「視點」的最上方,還佔了近一半的版面。

事情是這樣的。星期天中午我和內人再度前往金山南路靠信義路的銀翼餐廳吃飯,因為我喜歡吃煨麵,於是我們倆就只點了一碗中的蔥開煨麵。兩個人肚子都餓了,於是狼吞虎嚥吃得一乾二淨,心滿意足,幸福感油然而生。吃完飯回家我發了一條微博,引用了《台灣餐館評鑑》對銀翼餐廳蔥開煨麵的評語,並附上照片四張,想不到竟引來《揚州晚報》記者的關注。

我跟揚州似乎特有緣。從今年 月起,我已經上了 次《揚州晚報》,這次是第 次了。揚州市政府是不是要頒個榮譽市民給我啊?呵呵!






Friday, December 13, 2013

歐巴馬在曼德拉的追悼會上玩自拍


今天《中央日報》刊登了一篇我的專文,題為〈歐巴馬在曼德拉的追悼會上玩自拍〉:

歐巴馬在曼德拉的追悼會上玩自拍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到南非參加已故總統曼德拉的追悼會,竟和鄰座的丹麥女總理興奮地玩起自拍,連英國首相卡麥隆也高興地加入,這畫面被多家媒體捕捉到。 

一場本該莊嚴隆重的追思大會,竟出現了這樣輕鬆戲謔的場面,實在相當不妥,引發網友的批評,不過這也說明了自拍的魅力,連國家元首都難以抵擋。 


英國的《牛津詞典》(Oxford Dictionaries)11 月下旬剛選出 2013 年的年度詞彙(Word of the Year),雀屏中選的,就是新聞熱頭上的這個自拍(selfie)。 


根據《牛津詞典》的定義,自拍(selfie)一般指的是民眾利用智慧型手機或網路攝影機給自己拍攝、再上傳至社交網站的照片。詞典團隊考證,selfie 這個字眼的緣起,可追溯到 2002 年澳洲的線上論壇,雖不是今年的新詞,卻精準地反映了網路時代的社會脈動,最近一年來的使用頻率更是成長驚人,超過了 170 倍,因而鞏固了它年度詞彙的地位。 


《牛津詞典》是個整合資源、與時俱進的線上英語詞典,它坐擁傲視群倫的龐大資料庫,對語言變化的嗅覺極其敏銳,能夠第一時間洞察出英語的最新發展。 


相較於《牛津詞典》追本溯源的優良傳統與嚴謹科學的統計方法,日前《聯合報》剛公布的 2013 年度代表字「假」,其方法、採樣都存在著明顯的問題。 


部分名人推薦了能夠代表今年的一個字,陳述其推薦理由,再開放民眾在這幾十個被推薦的字裡,付費用手機發送簡訊擇一票選,「假」就是這樣統計出來的結果。說它是個市場行銷的商業活動,或許比較合適吧? 


台灣是個多元的社會,不能也不應只有一種聲音。聯合報的「年度代表字」不應是唯一,我們也需要不同的觀點。中研院語言所和教育部國語會是台灣最具權威的兩個語言相關機構,我強烈呼籲他們應該挺身而出,善用民間不易取得的國家資源,以科學的方法對這一年來媒體出現的詞語做個耙梳統計,發佈自己的研究清單,平衡現在被壟斷的一家之言。 


誰還記得南京大屠殺?


今天《中國時報》刊登了一篇拙文,題為〈誰還記得南京大屠殺?〉:

誰還記得南京大屠殺?

曾泰元/東吳英文系主任

12 月 13 日,一個月曆上從不標註的日子,卻是許多中華兒女心中一道永遠的傷疤。76 年前的這一天,侵華日軍展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軍攻占南京,從此一連 周,手無寸鐵、無處可逃的 30 萬南京老百姓,遭日軍姦、殺、燒、掠。這段歷史,經由當時的西方傳教士、商人、教育家的嘴裡,大屠殺倖存者以及參與暴行的日軍口中,流傳下來。我們也透過保存下來的影片、照片、日記,拼湊出當時的南京城所發生的大屠殺。

每年到 12 月 13 日南京淪陷這一天,南京城裡每小時會拉一次警報,提醒大家不要忘記那一段歷史。76 年前,槍砲聲、哭聲、哀嚎聲籠罩南京城,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如今,肅穆、哀戚、雕塑、屍骨、鮮菊花滿布紀念館,參觀的人紅著眼眶,不發一語。

希望這個無法承受之重,不再年復一年地壓在受害者國度的人民心靈,而是盡早地留在它應該存留的靈魂深處。我們可以原諒,卻永不能遺忘。12 月 13 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

Thursday, December 12, 2013

一個台灣人看南京大屠殺


今天上海的《東方早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一個台灣人看南京大屠殺〉。以下為見報的全文:

一個台灣人看南京大屠殺

又到 12 月了,2013 年即將過去。台灣許多人此時想的,不外乎是耶誕節去哪裡狂歡,跨年夜去哪裡倒數,還有接下來的尾牙(年會)會摸到什麼大獎,年終獎金又能領到多少。

12 月 13 日,是任何一個中華兒女都不應該忘卻的日子,在台灣,似乎已經逐漸淡出大家的記憶了。

這一天在日曆上從不標註,卻是許多中華兒女心中一道永遠的傷疤。76 年前的這一天,侵華日軍攻入南京,展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軍攻佔南京,從此一連 周,手無寸鐵、無處可逃的 30 萬南京老百姓,遭到日軍慘無人道的奸、殺、燒、掠。這段駭人的歷史,經由當時南京的西方傳教士、商人、教育家的嘴,大屠殺倖存者以及參與暴行的日軍之口,涓滴成河地流傳了下來。我們也通過保存下來的影片、照片、日記,拼湊出了當時的南京城所發生的驚天慘劇。

現在每年到了 12 月 13 日南京淪陷的這一天,南京城裡都會拉響警報。南京的朋友告訴我,當天的警報聲淒厲無比,令人掩容,提醒大家不要忘記那一段悲慘的歷史。

我雖從未在遇難者紀念日當天親至南京身歷其境,不過卻曾在凜冽蕭瑟的 12 月中,去過位於南京江東門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去憑弔,去緬懷。

76年前,槍聲、炮聲、殺聲、哭聲、哀嚎聲籠罩南京城,橫屍遍野,血流成河。如今,肅穆、哀戚、雕塑、屍骨、鮮菊花佈滿紀念館,參觀者紅著眼眶,不發一語。我,沒有掉淚,只有鼻酸。

雖然歷史很沉重,但我們不能不回望。1937 年的沉重,不應該僅僅是屬於南京、南京人、中國、中國人的。應該回望的,恰恰是這幕人間慘劇的製造者,以及他們所在的國度,還有更多不能體會這種沉重的人類。

希望這個無法承受之重,不再年復一年地壓著受害者國度的人民心靈,而是儘早地留在它應該存留的靈魂深處。We can forgive but never forget。我們可以原諒,卻永不能遺忘。

12 月 13 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一個遠在台灣的中華兒女,默默地在心裡,以文字追悼。

台北 曾泰元

Tuesday, December 10, 2013

超馬精神,創造卓越


今天《人間福報》刊登了一篇拙文,題為〈超馬精神 創造卓越〉,原稿近 500 字,經編輯刪節後,刊出的版本剩 400 字。以下為未經刪節前的原稿:

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是世界級的金牌賽事,週末甫於東吳大學的田徑場圓滿落幕。在 24 小時賽中,男子選手的成績明顯提升,兩人同時打破了去年的紀錄。

除了一般選手挑戰 24 小時超馬的人類極限之外,今年的另一個亮點是腦性麻痺選手曾志龍。為了宣揚超馬永不放棄,超越自我的精神,來自馬來西亞的生命鬥士曾志龍殘而不廢,再度參與 24 小時賽。

曾志龍去年來台,創下了 75 公里的腦麻超馬世界紀錄,今年更立下完成 100 公里世界身障人士無人能及的目標。這次雖然沒有達成,留下了些許遺憾,不過肌肉萎縮、手腳失調的他卻依然強忍巨大的疼痛,在搖晃與拖行中咬緊牙關苦撐前進,在觀眾的加油打氣聲中拚命挑戰自我,最後仍以 89 公里的距離大幅改寫世界紀錄,獲得了全場一致的掌聲與歡呼。

以前我曾經無知地認為,這些選手都是瘋子,吃飽了撐著。後來才逐漸體會到,他們都是永不放棄的勇士,以另一種樣貌出現在我們尋常大眾面前,告訴我們人生苦短,要活出光采,要克服惰性,勇於超越自我。

就如同贊助商用的破格廣告詞一樣,Let’s Make Excellent Happen(讓我們創造卓越)。甘於平凡是一種選擇,不過勇於超越,矢不放棄,創造卓越,相信會更讓人動容。在這些傳奇般的超馬勇士身上,我們看到了另一種人生態度。

曾泰元(台北市/東吳英文系主任)

Thursday, December 05, 2013

Christmas 是聖誕節?


今天《中國時報》刊登了我的一篇「正名」之作,題為〈Christmas 是聖誕節?〉,總結了以往類似的觀點,希望大家多用「耶誕節」和「萬聖夜」,習慣「時報廣場」。

Christmas 是聖誕節?

曾泰元

時代在變,西風東漸,有些人瘋狂追逐歐美的一切,連原先與我們毫無關係的宗教節日也受到盲目的吹捧,眼前就有一個歲末年終的 Christmas

Christmas 是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日,我認為中文稱之為「聖誕節」不妥,而應以「耶誕節」為宜。

我在東吳大學教一門外籍交換生的華語課,學生絕大多數都來自歐洲,我跟他們介紹了 Christmas 的中文,說「耶誕節」、「聖誕節」都有人用。

有個瑞典學生質疑「聖」誕節的妥適性。他說如果耶穌的誕辰叫聖誕,那麼佛陀釋迦牟尼的誕辰叫什麼?其他的先知先哲的誕辰又該叫什麼?我一時語塞,覺得他所言甚是。試想,如果 Christmas 叫聖誕,不就是獨尊耶穌,默認耶穌是世界上唯一的聖人?

這在歐美廣義的基督教國家,如果習焉不察,尚且說得過去,但華人社會並非如此,各種派別的基督教在此只占少數,我們無須特別獨尊基督教的「聖誕」。

挾著強勢文化的歐洲學生尚且有此自覺,意識到自身文化潛在的影響,設身處地為我們著想,我們是不是更應稱「耶誕」而不稱「聖誕」?

此外,10 月底 Halloween 的中譯也有斟酌的空間。

10 31 Halloween 是西洋鬼節,在性質上接近我們的中元節,據說是個亡魂現身的日子。大家習慣把 Halloween 稱為「萬聖節」,這是有待商榷的。

就詞源而論,Halloween 的全稱是 All Hallow Even,意思是「所有聖徒之夜」,故以譯為「萬聖夜」為宜。all 是「所有」,與中文表「多」的「萬」字相通。hallow holy 同源,古義為「聖徒」。even 本義為「夜晚」,evening「晚上」就是 even 加名詞後綴 ing 而成,現在的 eve「前夕」也是這個 even 的變體。準此,Halloween 就是「所有聖徒之夜」,亦即「萬聖夜」。

事實上,「萬聖節」應是 All Saints’ Day,這個基督教的節日在 Halloween 隔天的 11 1 日。人們搞怪慶祝的 Halloween 10 31 日晚,或可譯為「萬聖節前夕」。但 Christmas Eve 一般人多認為「耶誕節前夕」太長拗口,故常略為「耶誕夜」,因此 Halloween 不妨也依循此例,稱之為「萬聖夜」,正好也與前述的詞源吻合。

但語言不是邏輯也不是數學,不按常理出牌的意外之舉時而有之,「約定俗成」又常是一股左右語言方向的巨大力量。紐約的 Times Square 源自《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以譯為「時報廣場」為宜,然中文卻經常誤為「時代廣場」,至今仍難以完全扭轉過來。

或許多數人還是習慣「聖誕節」、「萬聖節」的叫法。此二者嚴格來講並不妥當,但在語言慣性的洪流裡,像我這種舉旗呼籲、想要正本清源、逆流而上的少數人士,大概也只能說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吧!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Tuesday, December 03, 2013

感恩節教我們的事


昨天《中央日報》刊登了一篇我的專文,我自定的標題是〈感恩節教我們的事〉,報社編輯把它改成〈感恩節教我們感恩〉,我覺得後者過於強勢,還是我原先的好,低調溫和。

感恩節教我們感恩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美國的感恩節(Thanksgiving)落在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於日前剛過。歐美的節日移植到台灣來常備受吹捧,民眾大肆慶祝,如情人節(Valentine’s Day)、萬聖夜(Halloween)、耶誕節(Christmas)、跨年夜(New Year’s Eve),但這個感恩節卻似乎是個少數的例外。

感恩節起源於近四百年前的北美英國殖民地普利茅斯(Plymouth,位於現在美國麻州),該地的清教徒歷盡一年的艱困與匱乏,終於在萬帕諾亞格(Wampanoag)原住民的幫助下,於 1621 年喜獲豐收,因而舉行了對上帝表達(give)感謝(thanks)的慶祝活動。

時至今日,美國的感恩節已經成為一個家庭團聚的日子。散居全美各地的遊子,都會想辦法在這天回到老家共度佳節,分享彼此感恩的心情。這個節日也結合了清教徒和美國原住民的精神,象徵不同文化與族群之間的和平。

我們絕大多數的台灣人都不是基督徒,不過感恩的心卻是共通的。感恩可以跨越宗教信仰與種族文化的藩籬,也是我們傳統的核心價值之一。就如同已故知名作家陳之藩所寫的傳世名篇〈謝天〉一樣,無論什麼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就謝天吧。我們感謝老天爺慷慨的賞賜,感謝上天對我們的寬容與厚愛。

現在社會上的暴戾之氣太盛,自我中心的意識過強,對他人的感恩在台灣社會日益缺乏,不同陣營的人士動不動就劍拔弩張,讓人憂心。

《伊索寓言》說得好,寒冷的北風只會讓人把斗蓬包得更緊,和煦的太陽才能讓人脫掉冬衣。我們對他人多點肯定與感恩,以正面的溫暖取代負面的冷峻,以謙卑與體諒取代傲慢與批評,讓社會多點向上提升的正能量,是不是會更好?

Monday, December 02, 2013

親訪大陸學界耆老


今天《旺報》轉載了 10 月 日上海《新民晚報》夜光杯的拙文〈兩岸相見歡——親訪陸谷孫教授〉。經旺報編輯濃縮節錄後,文章標題改為〈親訪大陸學界耆老〉,字數也由原文的 1230 字降為 906 字:

親訪大陸學界耆老

我與陸谷孫老先生相差一個世代,在新浪微博上結緣,曾向他求證過名字裡「谷」的原字,得知他早期證件上名為稻穀的「穀」,而非簡化後山谷的「谷」。我曾透過微博與他有過翻譯的互動交流,覺得他虛懷若谷,是位謙謙君子。

陸老在大陸英語界的地位崇隆,其名聲即使隔著台灣海峽也如雷貫耳。我最初只知他主編過巨著《英漢大詞典》,後來才獲悉他著作等身,在莎士比亞、中英翻譯、英美文學方面有著卓越貢獻。

原本盼望能在學術會議上一睹陸老丰采,奈何他潛心著作,對此類活動敬謝不敏。之前在河南洛陽有個大陸的雙語詞典學術研討會,他破例參加發表專題演講,成為會場亮點,而我卻因台胞身分被主辦單位婉拒在外,失之交臂,深感扼腕。

內人來自上海,暑假同她返滬,她建議我主動登門造訪。我透過多年舊識、復旦外文學院副院長高永偉教授的安排,帶著甫出版的拙作與伴手禮鳳梨酥,在蟬鳴聲中走進林蔭蔽天的復旦大學宿舍。

這趟行程剛好遇上破紀錄的酷暑,於是我頂著40.8度的歷史高溫,準備一訪久仰多年的老教授。

出來應門的陸老笑容燦爛,與照片上嚴肅面容迥然不同。他緊握我的手,熱情表達歡迎,說外面熱要我們趕緊進門。看我們一行人揮汗如雨,平日不開空調的他,竟披上長袖襯衫,開冷氣給我們降溫。

陸老在大陸英語界的地位與影響力,約莫就等同於30年前台灣的梁實秋先生。這位蜚聲國際的學者,對我一介素昧平生的後生晚輩毫無架子,這份初見面的體貼好客,著實讓人受寵若驚,愧不敢當。

他的宿舍窗明几淨,簡單樸素,我們在客廳裡談天說地,從他的著作聊到學界現狀,從他的經歷聊到兩岸社會。漸漸得知,陸老是個老憤青、資深公知,在憤世嫉俗的外表下,有著悲天憫人的心。

陪同前來的高永偉副院長是陸老多年的學生,據他轉述,陸老生性節儉,卻經常捐錢助人、獎挹後學,自己卻不忮不求。

我在陸老身上看到一個知識份子的榜樣,言所當言、行所當行。許多人常抱怨人心不古,典型不在,然而親身與陸老談話,才發現典型不遠,近在眼前。

告別前我請陸老簽名題字,他從書房裡拿出常用簽字筆,在《英漢大詞典》的扉頁上,鏗鏘有力地寫下:「識於網絡 親過同胞」。

短暫時間的交流,熱絡之感遠勝大多數的同胞。一個世代,一灣海峽,在復旦第九宿舍裡,似乎沒什麼隔閡了。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Friday, November 29, 2013

跨越國界 感恩節就謝天吧


今天《中國時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跨越國界 感恩節就謝天吧〉。此文的原稿〈感恩節想想感恩〉為昨天《語國一方》的貼文,被報社編輯腰斬,見報只剩 300 字,還不到一半:

跨越國界 感恩節就謝天吧

曾泰元/東吳英文系主任

昨天是 11 月第 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東吳英文系舉辦了場感恩節餐會。這是一項系上行之有年的英美文化活動,藉著這項活動,我們彼此提醒,要大家記得感恩惜福。

我應邀在餐會上致詞。我引用了一段《牛津英語詞典》關於感恩節來源的敘述作為開場,讓學生知道這個節日艱困與匱乏的歷史淵源。

接下來,在系上任教 20 餘年的美籍老師受邀主持感恩儀式。在他帶領下,在座一百多名師生全體起立,大家手牽著手,低頭跟他默默禱告,感謝上蒼的賞賜以及對我們的寬容與厚愛。

在那當下,我突然想到了已故知名作家陳之藩的傳世經典名篇〈謝天〉。是啊,無論什麼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就謝天吧。

感恩之心,在當前的社會,尤顯珍貴哪!

Thursday, November 28, 2013

感恩節想想感恩










今天是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Thanksgiving)。我們東吳英文系舉辦了一場感恩節餐會(Thanksgiving dinner)。這是一項系上行之有年的英美文化活動,藉著這項活動,我們彼此提醒,要大家記得感恩惜福。

這個節日起源於北美的英國殖民地普利茅斯(Plymouth),該地居民歷盡一年的艱困與匱乏,終於在 1621 年獲得豐收,因而舉行了感謝上帝的慶祝活動。

身為系主任,我應邀在餐會上致詞。我引用了一段《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關於感恩節來源的敘述作為開場,讓學生知道這個節日艱困與匱乏的歷史淵源:

The first celebration was held by the Plymouth colony in 1621, in thankfulness for their first harvest in America after a year of struggle and privation, and the usage became general in New England. After the Revolution, it extended to the Middle States, and later to the West; after the Civil War gradually to the South. Its national observance has been annually recommended by the President since 1863.

接下來,在系上任教二十餘年的美籍老師艾倫達(Alan Alagata)受邀出面,主持感恩儀式。在他的帶領下,在座的一百多名師生全體起立,大家手牽著手,低頭跟他默默禱告,感謝上蒼的賞賜以及對我們的寬容與厚愛。

在場的師生絕大多數都不是美國人,基督徒也只是少數,不過感恩節卻是一個可以跨越國界藩籬以及宗教信仰的節日。大家都以虔敬之心,感受著身旁人士手心的溫暖,靜靜地在自己心裡向自己的父母師長、朋友同儕、認識的與不認識的,表達我們的感恩之情。

在主持人 Alan 的「阿門」一聲後,全體師生也都齊聲響起了「阿門」,接下來他要我們對身旁的伙伴說出感謝的話。全體師生也都七嘴八舌,儘量想出對方值得感謝之處,大方說出。

在那當下,我突然想到了已故知名作家陳之藩的傳世經典名篇〈謝天〉。是啊,無論什麼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就謝天吧。《聖經》裡的人物約伯(Job),富亦謝天,貧亦謝天,病亦謝天,苦亦謝天。

感恩之心,典型在夙昔,在當前的社會,尤顯珍貴哪!

Friday, November 22, 2013

自拍(selfie)獲選為牛津詞典年度詞彙


今天《中央日報》刊登了一篇我寫的專文,題為〈自拍(selfie)獲選為牛津詞典年度詞彙〉。

自拍(selfie)獲選為牛津詞典年度詞彙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外電報導,英國的《牛津詞典》(Oxford Dictionaries)日前剛選出 2013 年的年度詞彙(Word of the Year),雀屏中選的是 selfie(自拍)。

根據《牛津詞典》的定義,「自拍」(selfie)一般指的是民眾利用智慧型手機或網路攝影機給自己拍攝、再上傳至社交網站的照片(a photograph that one has taken of oneself, typically one taken with a smartphone or webcam and uploaded to a social media website)。

詞典編輯團隊考證,selfie(自拍)這個字眼的緣起可追溯到 2002 年澳洲的線上論壇,雖不是今年的新詞,卻精準地反映了網路時代的社會脈動,最近一年來的使用頻率更是成長驚人,超過了 170 倍,因而鞏固了它年度詞彙的地位。

《牛津詞典》是個整合資源、與時俱進的線上英語詞典,它坐擁傲視群倫的龐大資料庫,對語言變化的嗅覺極其敏銳,能夠第一時間洞察出英語的最新發展。

《牛津詞典》是部當代英語的大型詞典,最終脫胎自卷帙浩繁的《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常略稱為 OED)。後者是英語世界最大、最權威的詞典,是英語詞彙的終極仲裁者,其地位之崇隆有如《聖經》,讓人仰之彌高。

我曾經研究過這兩部牛津出版的詞典,對於英語的新詞也頗為關注,在漢語文化特色詞也寫過幾篇學術論文,發現 goji(枸杞)一詞特別值得一提。

聖經級的《牛津英語詞典》清楚記載,goji 源自中文,2002 年首度見諸英文文獻,2010 年正式被《牛津英語詞典》收錄,是與 wuxia(武俠)同時、這兩年才被牛津接納的中文詞彙。詞典還在 goji 的詞源和書證裡進一步陳述,明言西方市場的枸杞是先從台灣引進的,是一種市場上聲稱富含營養價值、能夠增進健康效益的「超級水果」(superfruit),因此這個詞的英文拼法 goji 可能來自台灣,但這不是個規律的拼寫,不屬於任何一種主流的拼音系統。

我們參看新聞點上的 selfie(自拍),再對照台灣華語給英文貢獻的新詞goji(枸杞)可以發現,如果文化能夠展現其獨特、具感染力的魅力,無須我們大肆宣傳,也不用我們努力推銷,外人就會不請自來,英文的新詞可能就會應運而生。英文詞彙海納百川,我們在此看到了旺盛的生命力。

Thursday, November 21, 2013

媽媽,生日快樂!











家母週六 70 大壽,由於內人當天要回上海,於是在內人的策劃下,我們今天晚上提早慶生,地點選在台北新光三越信義店 A9 館的欣葉台菜餐廳。

家母的三個妹妹都從外地(二阿姨:桃園中壢,三阿姨:台南新化,四阿姨:桃園大溪)前來同賀,家父彈烏克麗麗(ukelele),帶動大家齊唱生日快樂歌,岳母、小兒大容也都開口歡唱,路過的服務生也都停下來拍手助陣。

家母習佛,喜念「阿彌陀佛」,也要我常念「阿彌陀佛」,我和內人於是送她一小尊琉璃工坊的阿彌陀佛,給她當生日禮物。

祝媽媽身體健康,永遠快樂!

Wednesday, November 20, 2013

《牛津英語詞典》將收錄土豪、大媽、光棍?


今天的《中央日報》刊登了一篇我寫的專文,題為〈《牛津英語詞典》將收錄土豪、大媽、光棍?

《牛津英語詞典》將收錄土豪、大媽、光棍?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日前媒體報導,隨著中國大陸的經濟實力與日俱增,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在世界舞台的影響力也愈漸顯著,tuhao(土豪)、dama(大媽)和 guanggun(光棍)等中國的新詞語,已經受到《牛津英語詞典》編輯的關注,可望在明年納入詞典。

我曾經研究過《牛津英語詞典》,對於漢語文化特色詞也寫過幾篇學術論文,聽聞這則消息,我抱持著保留的態度。

《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是英語世界最大、最權威的詞典,是英語詞彙的終極仲裁者,其地位之崇高有如《聖經》,雖有人質疑挑戰,卻始終難以撼動。

《牛津英語詞典》收錄了近 300 個來自中文的詞彙,不過大部分都偏向學術與專業,屬於小眾詞彙,相對鮮為人知,比如歷史語言類的 nien hao(年號)與 Kuoyu(國語),哲學宗教類的 wu-wei(無為)與 shen(神),音樂戲曲類的 pipa(琵琶)與 tan(旦),文物藝術類的 ting(鼎)與 tsao shu(草書)等。一般民眾較常接觸到的詞彙,諸如 chow mein(炒麵)、kowtow(磕頭)、tea(茶)、mah-jong(麻將),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還記得 2008 年北京奧運時,媒體上 jia you(加油)用得很多,進入英文的呼聲很高,許多關心人士都在屏息以待。幾年前,在大陸紅極一時、媒體熱炒的 buzheteng(不折騰)與 chengguan(城管),也都盛傳《牛津英語詞典》即將收錄,不過始終只聞樓梯響,至今未見人下來。

倒是有些大家關注之外的中文詞彙,近 10 年來紛紛受到《牛津英語詞典》的青睞,正式被納入英語詞彙的殿堂,像 ming(命,2002年)、jiaozi(餃子,2006年)、taikonaut(中國太空人,2007年)、wuxia(武俠,2010年)、goji(枸杞,2010年)。

美國出版過一本預測新詞存活率的通俗學術書,名為 Predicting New Words: The Secrets of Their Success《預測新詞:它們成功的秘訣》,歸納分析了新詞能夠存活的特性。這本書結論很簡單:絕大多數的新詞都將淹沒在語言的荒煙蔓草中,在倖存下來的九牛一毛中,最重要的共同特性就是「本質低調不招搖」。因為低調不招搖,使用者沒有戒心,新詞就能悄悄地進駐。

上述這 個《牛津英語詞典》所收錄的、源自中文的新詞就都很低調,直到成為既成事實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 jiaozi(餃子)、wuxia(武俠)、ming(命)、taikonaut(中國太空人)、goji(枸杞)已經進入了英語詞彙的殿堂。

由漢語拼音轉寫的 tuhao(土豪)、dama(大媽)和 guanggun(光棍),能否在匯眾流納百川的英語詞彙裡攻佔一席之地?這些字眼媒體大幅報導,網路熱烈討論,一切的現象與作為似乎過於高調,明顯違反了「低調不招搖」的特性,我看可能性並不高。

事實上,只要國力強大,社會先進有影響力,文化能夠展現獨特的魅力,無須我們大肆宣傳,外人就會不請自來,鄰國日本就是明證。屆時,中文對英文的影響肯定會更加顯著,英文又多了幾個來自中文的新詞,我們也就能夠逐漸看淡,不去過分在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