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29, 2013

跨越國界 感恩節就謝天吧


今天《中國時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跨越國界 感恩節就謝天吧〉。此文的原稿〈感恩節想想感恩〉為昨天《語國一方》的貼文,被報社編輯腰斬,見報只剩 300 字,還不到一半:

跨越國界 感恩節就謝天吧

曾泰元/東吳英文系主任

昨天是 11 月第 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東吳英文系舉辦了場感恩節餐會。這是一項系上行之有年的英美文化活動,藉著這項活動,我們彼此提醒,要大家記得感恩惜福。

我應邀在餐會上致詞。我引用了一段《牛津英語詞典》關於感恩節來源的敘述作為開場,讓學生知道這個節日艱困與匱乏的歷史淵源。

接下來,在系上任教 20 餘年的美籍老師受邀主持感恩儀式。在他帶領下,在座一百多名師生全體起立,大家手牽著手,低頭跟他默默禱告,感謝上蒼的賞賜以及對我們的寬容與厚愛。

在那當下,我突然想到了已故知名作家陳之藩的傳世經典名篇〈謝天〉。是啊,無論什麼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就謝天吧。

感恩之心,在當前的社會,尤顯珍貴哪!

Thursday, November 28, 2013

感恩節想想感恩










今天是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Thanksgiving)。我們東吳英文系舉辦了一場感恩節餐會(Thanksgiving dinner)。這是一項系上行之有年的英美文化活動,藉著這項活動,我們彼此提醒,要大家記得感恩惜福。

這個節日起源於北美的英國殖民地普利茅斯(Plymouth),該地居民歷盡一年的艱困與匱乏,終於在 1621 年獲得豐收,因而舉行了感謝上帝的慶祝活動。

身為系主任,我應邀在餐會上致詞。我引用了一段《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關於感恩節來源的敘述作為開場,讓學生知道這個節日艱困與匱乏的歷史淵源:

The first celebration was held by the Plymouth colony in 1621, in thankfulness for their first harvest in America after a year of struggle and privation, and the usage became general in New England. After the Revolution, it extended to the Middle States, and later to the West; after the Civil War gradually to the South. Its national observance has been annually recommended by the President since 1863.

接下來,在系上任教二十餘年的美籍老師艾倫達(Alan Alagata)受邀出面,主持感恩儀式。在他的帶領下,在座的一百多名師生全體起立,大家手牽著手,低頭跟他默默禱告,感謝上蒼的賞賜以及對我們的寬容與厚愛。

在場的師生絕大多數都不是美國人,基督徒也只是少數,不過感恩節卻是一個可以跨越國界藩籬以及宗教信仰的節日。大家都以虔敬之心,感受著身旁人士手心的溫暖,靜靜地在自己心裡向自己的父母師長、朋友同儕、認識的與不認識的,表達我們的感恩之情。

在主持人 Alan 的「阿門」一聲後,全體師生也都齊聲響起了「阿門」,接下來他要我們對身旁的伙伴說出感謝的話。全體師生也都七嘴八舌,儘量想出對方值得感謝之處,大方說出。

在那當下,我突然想到了已故知名作家陳之藩的傳世經典名篇〈謝天〉。是啊,無論什麼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就謝天吧。《聖經》裡的人物約伯(Job),富亦謝天,貧亦謝天,病亦謝天,苦亦謝天。

感恩之心,典型在夙昔,在當前的社會,尤顯珍貴哪!

Friday, November 22, 2013

自拍(selfie)獲選為牛津詞典年度詞彙


今天《中央日報》刊登了一篇我寫的專文,題為〈自拍(selfie)獲選為牛津詞典年度詞彙〉。

自拍(selfie)獲選為牛津詞典年度詞彙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外電報導,英國的《牛津詞典》(Oxford Dictionaries)日前剛選出 2013 年的年度詞彙(Word of the Year),雀屏中選的是 selfie(自拍)。

根據《牛津詞典》的定義,「自拍」(selfie)一般指的是民眾利用智慧型手機或網路攝影機給自己拍攝、再上傳至社交網站的照片(a photograph that one has taken of oneself, typically one taken with a smartphone or webcam and uploaded to a social media website)。

詞典編輯團隊考證,selfie(自拍)這個字眼的緣起可追溯到 2002 年澳洲的線上論壇,雖不是今年的新詞,卻精準地反映了網路時代的社會脈動,最近一年來的使用頻率更是成長驚人,超過了 170 倍,因而鞏固了它年度詞彙的地位。

《牛津詞典》是個整合資源、與時俱進的線上英語詞典,它坐擁傲視群倫的龐大資料庫,對語言變化的嗅覺極其敏銳,能夠第一時間洞察出英語的最新發展。

《牛津詞典》是部當代英語的大型詞典,最終脫胎自卷帙浩繁的《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常略稱為 OED)。後者是英語世界最大、最權威的詞典,是英語詞彙的終極仲裁者,其地位之崇隆有如《聖經》,讓人仰之彌高。

我曾經研究過這兩部牛津出版的詞典,對於英語的新詞也頗為關注,在漢語文化特色詞也寫過幾篇學術論文,發現 goji(枸杞)一詞特別值得一提。

聖經級的《牛津英語詞典》清楚記載,goji 源自中文,2002 年首度見諸英文文獻,2010 年正式被《牛津英語詞典》收錄,是與 wuxia(武俠)同時、這兩年才被牛津接納的中文詞彙。詞典還在 goji 的詞源和書證裡進一步陳述,明言西方市場的枸杞是先從台灣引進的,是一種市場上聲稱富含營養價值、能夠增進健康效益的「超級水果」(superfruit),因此這個詞的英文拼法 goji 可能來自台灣,但這不是個規律的拼寫,不屬於任何一種主流的拼音系統。

我們參看新聞點上的 selfie(自拍),再對照台灣華語給英文貢獻的新詞goji(枸杞)可以發現,如果文化能夠展現其獨特、具感染力的魅力,無須我們大肆宣傳,也不用我們努力推銷,外人就會不請自來,英文的新詞可能就會應運而生。英文詞彙海納百川,我們在此看到了旺盛的生命力。

Thursday, November 21, 2013

媽媽,生日快樂!











家母週六 70 大壽,由於內人當天要回上海,於是在內人的策劃下,我們今天晚上提早慶生,地點選在台北新光三越信義店 A9 館的欣葉台菜餐廳。

家母的三個妹妹都從外地(二阿姨:桃園中壢,三阿姨:台南新化,四阿姨:桃園大溪)前來同賀,家父彈烏克麗麗(ukelele),帶動大家齊唱生日快樂歌,岳母、小兒大容也都開口歡唱,路過的服務生也都停下來拍手助陣。

家母習佛,喜念「阿彌陀佛」,也要我常念「阿彌陀佛」,我和內人於是送她一小尊琉璃工坊的阿彌陀佛,給她當生日禮物。

祝媽媽身體健康,永遠快樂!

Wednesday, November 20, 2013

《牛津英語詞典》將收錄土豪、大媽、光棍?


今天的《中央日報》刊登了一篇我寫的專文,題為〈《牛津英語詞典》將收錄土豪、大媽、光棍?

《牛津英語詞典》將收錄土豪、大媽、光棍?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日前媒體報導,隨著中國大陸的經濟實力與日俱增,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在世界舞台的影響力也愈漸顯著,tuhao(土豪)、dama(大媽)和 guanggun(光棍)等中國的新詞語,已經受到《牛津英語詞典》編輯的關注,可望在明年納入詞典。

我曾經研究過《牛津英語詞典》,對於漢語文化特色詞也寫過幾篇學術論文,聽聞這則消息,我抱持著保留的態度。

《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是英語世界最大、最權威的詞典,是英語詞彙的終極仲裁者,其地位之崇高有如《聖經》,雖有人質疑挑戰,卻始終難以撼動。

《牛津英語詞典》收錄了近 300 個來自中文的詞彙,不過大部分都偏向學術與專業,屬於小眾詞彙,相對鮮為人知,比如歷史語言類的 nien hao(年號)與 Kuoyu(國語),哲學宗教類的 wu-wei(無為)與 shen(神),音樂戲曲類的 pipa(琵琶)與 tan(旦),文物藝術類的 ting(鼎)與 tsao shu(草書)等。一般民眾較常接觸到的詞彙,諸如 chow mein(炒麵)、kowtow(磕頭)、tea(茶)、mah-jong(麻將),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還記得 2008 年北京奧運時,媒體上 jia you(加油)用得很多,進入英文的呼聲很高,許多關心人士都在屏息以待。幾年前,在大陸紅極一時、媒體熱炒的 buzheteng(不折騰)與 chengguan(城管),也都盛傳《牛津英語詞典》即將收錄,不過始終只聞樓梯響,至今未見人下來。

倒是有些大家關注之外的中文詞彙,近 10 年來紛紛受到《牛津英語詞典》的青睞,正式被納入英語詞彙的殿堂,像 ming(命,2002年)、jiaozi(餃子,2006年)、taikonaut(中國太空人,2007年)、wuxia(武俠,2010年)、goji(枸杞,2010年)。

美國出版過一本預測新詞存活率的通俗學術書,名為 Predicting New Words: The Secrets of Their Success《預測新詞:它們成功的秘訣》,歸納分析了新詞能夠存活的特性。這本書結論很簡單:絕大多數的新詞都將淹沒在語言的荒煙蔓草中,在倖存下來的九牛一毛中,最重要的共同特性就是「本質低調不招搖」。因為低調不招搖,使用者沒有戒心,新詞就能悄悄地進駐。

上述這 個《牛津英語詞典》所收錄的、源自中文的新詞就都很低調,直到成為既成事實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 jiaozi(餃子)、wuxia(武俠)、ming(命)、taikonaut(中國太空人)、goji(枸杞)已經進入了英語詞彙的殿堂。

由漢語拼音轉寫的 tuhao(土豪)、dama(大媽)和 guanggun(光棍),能否在匯眾流納百川的英語詞彙裡攻佔一席之地?這些字眼媒體大幅報導,網路熱烈討論,一切的現象與作為似乎過於高調,明顯違反了「低調不招搖」的特性,我看可能性並不高。

事實上,只要國力強大,社會先進有影響力,文化能夠展現獨特的魅力,無須我們大肆宣傳,外人就會不請自來,鄰國日本就是明證。屆時,中文對英文的影響肯定會更加顯著,英文又多了幾個來自中文的新詞,我們也就能夠逐漸看淡,不去過分在乎了吧?

Wednesday, November 13, 2013

食品詐欺 是全球問題


今天《中國時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食品詐欺 是全球問題〉,講的是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食品安全風暴。原稿 1165 字,被報社編輯刪節了 300 餘字,見報版剩 847 字。以下貼出的文章為未經刪節的原稿:

食品詐欺 是全球問題

曾泰元

近來台灣的食品安全接連出事,搞得大家雞犬不寧,惴惴不安。

這波食安風暴以大統油為主軸,味全、頂新等知名品牌陸續捲入。由於食用油在烹調時不可或缺,因此影響範圍十分全面,無人得以倖免。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台灣彷彿頓時成了一個黑心食品猖獗的化外之地。大家人心惶惶,食不安心,無所適從,不曉得什麼還能吃。

兩年半前,塑化劑事件轟動一時,重創台灣引以為傲的食安形象,讓人記憶猶新,想不到食安風暴這麼快就重演,橫掃全台。許多食品業者依然心存僥倖,前仆後繼,為了商業利益違反基本誠信,在產品上摻料作假,對外裝出一副正義凜然、誠懇負責形象,沒多久就被拆穿了西洋鏡,落得狼狽不堪。

不少國人總是習慣訕笑大陸黑心食品橫行,自以為高人一等,向人指手畫腳,冷嘲熱諷。經過這一連串的事件,我們反躬自問,台灣又高明到哪裡去?恐怕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五十步笑百步」典出《孟子‧梁惠王上》,指的是兩名士兵在前線作戰時因膽戰而退卻,一人退五十步,另一人退一百步。這兩人都是怯戰,半斤八兩,可是退五十步的卻恥笑退一百步的,認為自己略勝一籌。

英文裡有個異曲同工的說法,the pot calling the kettle black,字面的意思是「鍋子譏笑水壺黑」。鍋子看到水壺被炭火燒黑而加以譏笑,卻不知自己也是一樣黑。鍋笑壺黑,龜笑鱉無尾,不過是一丘之貉罷了。

事實上,不只海峽兩岸有食安問題,歐美先進國家也常有類似的事件。

今年7月,有舉足輕重影響力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就曾經做了大幅的調查報導,題為〈食品詐欺:我們的食品經常標示不實〉(Food Fraud: Labels on What We Eat Often Mislead),文中明確指出,食品詐欺(food fraud)是個全球性的問題。

在這篇長文中,記者細數了西方世界蔚為主流的在地飲食(locavore)、有機食品(organic food)、食品透明度(food transparency)、百分之百(100 percent)、純正(authentic),發現情況並非我們所想像的,許多都摻料作假(adulteration),標示不實(misleading food labeling)。

文中指出,大家爭相吹捧的野生鮭魚(wild salmon)、全穀(whole grain)、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橙花蜂蜜(orange blossom honey),沒有一個如我們想像中的可靠(none are as reliable as you think)。更有甚者,今年上半年爆發的歐洲馬肉冒充牛肉事件(horsemeat scandal),更是個以假混真的跨國大醜聞,有些號稱的牛肉竟是百分之百的馬肉。

再回到台灣的場景。衛生署前署長葉金川曾經為文指出,說大統油事件是標示不實,是詐欺,被媒體一炒,好像台灣滿街毒食,商人個個賺黑心錢,毒死人不償命似的。

食安問題有程度等級之分,不宜一視同仁。有些是如同謀殺搶劫的重罪(felony),有些則是相當於順手牽羊的輕罪(misdemeanor),並非每個黑心事件都一樣嚴重。

商人標示不實,混充是真,但說有毒,則有待進一步驗證。現在的食品,太複雜了,有錢人吃的跟一般百姓或許不一樣,但一般百姓吃的都如媒體說的黑心、有毒,恐怕過於誇大。主事者該要有擔當,把話說清楚講明白,老與檢調一樣跟著媒體打轉,台灣人還沒被毒死一個,經濟就先垮了。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兼主任)

Monday, November 11, 2013

揚州代言人?


昨天的《揚州晚報》在 A7 版「今日視點」的下方,刊登了我對揚州魅力的體會以及我對《揚州晚報》的推薦,我彷彿成了揚州在台灣的代言人。 

這段我寫的介紹文字被記者編輯刪節,原稿如下: 

對我這個台灣人而言,揚州的魅力在於唐詩帶給我的浪漫想像。李白的「煙花三月下揚州」曾經讓我魂縈夢牽,讓我一直想趁著群芳盛開的三月,隨著杜牧的腳步走進春風十里的揚州路,在二十四橋的明月下好好睡上一覺,做一場美麗的揚州夢。《揚州晚報》致力發掘揚州的善與美,讓揚州本地人以揚州為榮,讓外地遊客更加認識揚州的深度與廣度。揚州沈澱我的思緒,揚州撫慰我的心靈,揚州畢竟是揚州。(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台北)


我跟揚州媒體的因緣,都是源自今年 月 18 日我在《旺報》的一篇文章〈輝煌後的孤寂更有深度〉。這篇文章登出後,我在新浪微博與大家分享,《揚州晚報》的記者搜到了,就在微博上採訪了我,刊出後受到揚州市政府高層的重視,於是他們又再度三度來採訪我,讓我受寵若驚,心虛不已。

不僅如此,連《揚州晚報》的姊妹報《揚州日報》都在長官的指示下對我進行採訪,只不過這則報導因為其他考量,至今遲未面世。 

我小學四五六年級的導師談錫寬先生是揚州人,或許是這縷因緣的起點吧?

Sunday, November 10, 2013

牡丹觀來戀洛陽


今天《旺報》刊了一篇我的文章,題為〈牡丹觀來戀洛陽〉,原稿 1114 字,經編輯刪節後,見報版有 974 字。以下為原稿:

牡丹觀來戀洛陽

在那次之前,我從未親眼見過牡丹。若說對牡丹有什麼印象,大概都是從照片、國畫中所得,鮮豔而繁複。有一次還曾夢到這國色萬頃,花大如臉,我欣喜莫名,感動得淚眼汪汪,驚醒過來才發現,自己的臉龐竟濕成一片……

俗話有云:「洛陽牡丹甲天下。」雖然近年來山東菏澤儼然已成強勁的對手,可是大多數人想必跟我一樣,心裡總把花王牡丹和古都洛陽劃上等號。千百年來牡丹與洛陽緊密的連結,豈是一個後起之秀就能夠輕易撼動?

洛陽牡丹的花期大約在四月,但那年四月下旬我一早趕抵洛陽時,牡丹幾乎都被前一天的大雨給打落了,讓我好生失望。但可喜的是,我一到就烏雲遠颺,老天爺似乎用這明媚燦爛的日光,來迎接我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

朋友的爸爸帥氣好客,騎著他的大陽摩托車帶著我四處「找」牡丹,終於在洛河南岸、洛陽橋和牡丹橋之間的中國國花園,看到了相對集中、比較完整的各色牡丹。雖然許多鮮花已經換穿綠葉,尚未凋零者也嫵媚不再,然而第一次親眼看到這「宜乎眾」的富貴花,心中著實頗為震撼。我拚命照相,也不免偷偷地攀條「嗅」其榮,懷裡袖裡竟是馨香盈盈。


那次的牡丹行是我第三次到洛陽。第一次於秋初到訪,走了必看的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和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第二次是元旦前後,到白馬寺撞鐘跨年,祈福許願。第三次則是專程為了賞牡丹而去。

賞牡丹的那兩天住朋友家,純樸可愛的家人都熱情款待,跟他們在一起和樂融融。帥哥爸爸騎著摩托車帶我四處逛,請我品嚐道地的洛陽美食:水席、燕菜、胡辣湯、不翻湯、牛肉湯、漿麵條、燙麵角、餛飩、燴麵。我吃到的洛陽菜以酸辣口味居多,湯湯水水為主,一下子就讓人吃撐了肚皮。

我那回去洛陽還特地備妥了《古詩十九首》,帶著這些東漢時期軼名的五言詩作,到當時的首都洛陽城大聲朗誦。東漢洛陽城的西緣在白馬寺以東約一公里處,遺址現為大片的農田,幾乎看不到什麼遺跡。我在參天蔽日的白楊樹下,面對著曾為京畿宮城的農田,就這樣一首首地朗誦:

洛中何鬱鬱,冠帶自相索。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驅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 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訪畢辭洛陽。臨行前,朋友的媽媽還幫我準備了一大袋食物,讓我帶在路上吃:兩個麵包、兩瓶飲料、五根大香蕉、四顆大蘋果,還有奶奶幫我烙的兩大張雞蛋饃。帥哥爸爸載我到洛陽二運客運總站,我下了摩托車,看他眼睛紅,淚兩行,問其所以,他說是沙眼,吹風就流淚。我上了往山西運城的長途大巴,發簡訊謝他,自己更是感動地淚眼婆娑,根本看不清手機的按鍵。

這幸福的一家洛陽人,可愛的奶奶,帥氣的爸爸,靦腆的媽媽,美麗的姑姑,都有著一顆熱情的心。我從洛陽帶走的是家人般的關懷與好朋友的盛情,而我的心,卻彷彿遺忘在洛陽了。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Friday, November 01, 2013

Halloween 最好譯為萬聖夜


今天《中國時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Halloween 最好譯為萬聖夜〉,原稿 600 字,被編輯大刀腰斬,見報只剩不到 300 字。以下為未經刪節前的原稿。

Halloween 最好譯為萬聖夜

曾泰元/東吳英文系主任

時代在變,強人退位,昨天 10 月 31 日的「先總統蔣公紀念日」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取而代之的竟是原先與我們毫無關係的西洋鬼節 Halloween。

Halloween 在性質上有點類似我們的中元節,據說是個亡魂現身的日子,本來只流行於北美、英國、紐澳等英語系國家。然而這些年來,台灣各地都會為這個舶來的節日而瘋狂裝扮,南瓜燈籠、巫婆鬼魅、以及各種恐怖的造型隨處可見。

大家習慣把 Halloween 稱為「萬聖節」,但這是有待商榷的。就詞源而論,Halloween 可以拆為 hallow 和 een 兩部分:hallow 與 holy 同源,本義為「聖徒」;een 乃 e’en 之略,而 e’en 又是 even 的縮寫,本義為「夜晚」(evening「晚上」就是 even 加名詞後綴 ing 而成,現在的 eve「前夕」就是這個 even 的變體),因此 Halloween 指的是「聖徒之夜」。

事實上,「萬聖節」應是 All Saints’ Day,在 Halloween 隔天的 11 月 1 日。人們熱鬧慶祝的 Halloween 在 10 月 31 日晚,以譯為「萬聖節前夕」為妥。但 Christmas Eve 一般人多認為「聖誕節前夕」拗口,故常略為「聖誕夜」,因此 Halloween 不妨也依循此例,稱之為「萬聖夜」。

但語言不是邏輯也不是數學,常有不按常理出牌的意外之舉,而「約定俗成」又常是一股左右語言方向的巨大力量。紐約的 Times Square 源自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以譯為「時報廣場」為宜,然中文卻經常誤為「時代廣場」,至今還無法完全扭轉過來。

真正的萬聖節(All Saints’ Day)在 11 月 1 日,前一天 10 月 31 日的 Halloween 是「萬聖夜」才對。大家都叫慣了「萬聖節」,雖然嚴格來講並不正確,但在語言的洪流裡,像我這種舉旗呼籲、想要正本清源的少數人士,大概也只能無奈地俯首稱臣吧。